一种具有苄醇或苄基甲醚取代基的厚朴酚衍生物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916034阅读:来源:国知局
R(Vmax in cm-1, KBr) :2979. 2, 2930. 6, 2820.1 , 1705. 6, 1607. 8, 1487. 9, 1429. I, I 359. 5, 1273. 8, 1203. 7, 1144. 4, 1098. 0, 964. 3, 852. 9
[0131] 3) 3_稀丙基-4-甲氧基_3' -(甲氧基甲基)_1, 1' -联苯⑶的制备
[0132] 向三颈瓶中加入无水磷酸钾I. 4g,然后加入3. Oml水溶解,之后加入2-(3-(甲氧 基甲基)苯基)-4, 4, 5, 5-四甲基-1,3, 2-二氧杂环戊硼烷(8)0. 327g,15ml新制备的除 去过氧化物的dioxane (或DMF),冰浴下搅拌下氮气保护抽真空排除空气一次。然后加入 2_烯丙基-4-溴苯甲醚(3)0. 5g,催化剂Pd(dppf)Cl20. 15g(10mol%)。冰浴下氮气保护抽 真空排除空气3次,在KKTC下反应20小时。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加入75ml水。用水 洗涤一次,乙酸乙酯萃取3次,然后用饱和的氯化铵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除水,减压旋蒸。 过硅胶柱(石油醚:丙酮=12:1),得到3-烯丙基-4-甲氧基-3' -(甲氧基甲基)-1,Γ -联 苯(B),产率72%。
[0133] MS: (M+H)+=269. 2
[0134] 1H NMR(DMS0-d6, 400ΜΗζ) δ (ppm) : 7. 50 (m, 3H), 7. 40 (m, 2H), 7. 25 (dd, J=5. 7Hz, J= 7. 3Hz, 1H), 7. 05 (d, J=8. 5Hz, 1H), 5. 94 - 6. 04 (m, 1H), 5. 01 - 5. 09 (m, 2H, CH2), 4. 46 (s, 2H, CH2), 3. 82 (s, 3H, CH3), 3. 38 (d, J=6. 6Hz, 2H, CH2), 3. 32 (s, 3H, CH3)
[0135] 13C NMR (DMS0-d6) δ 156. 61, 139. 97, 138. 88, 136. 83, 132. 20, 128. 76, 128. 19, 127 .88, 125. 82, 125. 66, 125. 29, 125. 25, 115. 63, 111. 12, 73. 64, 57. 53, 55. 47, 33. 88
[0136] IR(Vmax in cm-1, KBr) :3060. 0, 3029. 0, 278. 2, 2930. 2, 1638. I, 1607. 6, 1504. I, 14 82. 2, 1356. 5, 1246. 6, 1194. 9, 1105. 4, 996. 5, 967. 8, 914. 5, 816. 3
[0137] 实验例I :Th T法检测五种衍生物对Tau蛋白聚集程度和Αβ蛋白聚集程度的影 响
[0138] l、Th T法检测五种衍生物对Tau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聚集程度的具体操作方法:
[0139] 1)在96孔板加入蛋白浓度为0. 5mg/mL的Tau蛋白,在条件为37°C下摇床孵育。
[0140] 2)设置3组药物浓度(μ M/L),分别为:0,10 μ M,100 μ M,将相应浓度的衍生物分 别加入对应的孔中,设置三组平行;
[0141] 3)在96孔板中各个孔中加入终浓度0. 04mg/mL heparin和5mM DTT以及蛋白酶 抑制剂 cocktails。
[0142] 4)在37°C摇床鮮育4d进行聚集反应,每天取鮮育的蛋白样品100 μ L进行检测。
[0143] 5)取孵育的蛋白样品100 μ L,加入终浓度为0. 002%的Th T溶液,充分混合后,加 入至石英比色皿中。
[0144] 6)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蛋白吸光度,激发波长为450nm,发射波长为485nm。
[0145] 2、Th T法检测五种衍生物对Αβ蛋白(β淀粉样蛋白)聚集程度的具体操作方法:
[0146] 1)在96孔板加入蛋白浓度为ΙΟμ mol / L Abeta42单体,在条件为37°C下摇床 孵育。
[0147] 2)设置3组药物浓度(μ M/L),分别为:0,10 μ M,100 μ M,将相应浓度的衍生物分 别加入对应的孔中,设置三组平行;
[0148] 3)将96孔板在摇床中孵育(条件为37°C),设置5个时间点(小时),分别为:0,7, 14,21,28 ;
[0149] 4)在每个时间点取98 μ L样品加入2 μ L0. l%ThT溶液,混合均匀。
[0150] 5)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蛋白吸光度,激发波长为450nm,发射波长为485nm。
[0151] 3、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0152] 1)向96孔板添加50mM磷酸盐缓冲液(30 μ L,pH8. 0);
[0153] 2)设置3组药物浓度(nM/L),分别为:0, ΙΟηΜ,ΙΟΟηΜ,将相应浓度的厚朴酚与和厚 朴酚和衍生物分别加入对应的孔中,设置三组平行;
[0154] 3)每孔加入乙酰胆碱酯酶10 μ L。然后,加入含有0. 5mM碘化硫代乙酰胆碱和 lmM5, 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的50mM磷酸盐缓冲液(50 μ L,pH8. 0),作为酶的底 物;
[0155] 4)在25°C条件下反应5分钟,然后在412nm处测量吸光度;
[0156] 5)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 = [I-(ODa-ODc) AODb-ODc)] XlOO
[0157] 其中,
[0158] ODa :经处理的反应液在412nm处的吸光度;
[0159] ODb :未处理的反应液在412nm处的吸光度;
[0160] ODc :对照品在412nm处的吸光度。
[0161] 4、结果:见表1和图1、2
[0162] 表1 :对Tau蛋白聚集、Αβ蛋白聚集和胆碱酯酶的影响
[0163]
[0164] 表1结果显不:
[0165] 对Tau蛋白的结合力:本发明提供的五种衍生物均强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进一 步实验,实验结果见图1,其中:图1中化合物Al在高浓度下对于Tau蛋白的聚集具有直接 抑制作用;
[0166] 对Αβ蛋白的结合力:A1、A2、A4强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进一步实验,图2结果显 示:化合物AU A2在高浓度下抑制Aβ蛋白的聚集;A4低浓度和高浓度下均抑制Aβ蛋白 的聚集;
[0167] 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五个衍生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性均强于厚朴酚与和 厚朴酚。
[0168] 5、讨论: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性病理学改变为脑神经细胞外出现了老年斑,它由 β淀粉样蛋白聚集而成。在脑神经的细胞内Tau蛋白出现聚集异常,形成了神经元纤维缠 结。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Tau蛋白发生异常修饰,有过度糖基化、磷酸化和泛素化,其 异常修饰的顺序有可能是先糖基化,再磷酸化,最后泛素化。Tau蛋白过磷酸化可导致Tau 蛋白的聚集,引发痴呆。β淀粉样蛋白是由淀粉样蛋白前体经过一系列的形成的Αβ 40和 Αβ42,Αβ 42更易聚集形成β淀粉样蛋白,是形成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 机制中的重要的原因。因此,抑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聚集和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对于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直接疗效作用。
[0169] 胆碱物质神经递质是脑内重要的化学物质。发生AD时,基底前脑区的胆碱能神经 元减少,导致乙酰胆碱的合成、储存和释放减少,进而引起以记忆和识别功能障碍为主要症 状的一系列临床表现。AD患者脑脊液和脑组织中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功能均 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对于乙酰胆碱酯酶也是治疗AD的一个作用靶点。表格中是计算 机软件模拟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及五种衍生物分别与Tau蛋白、Αβ蛋白和乙酰胆碱酯酶的 相互作用结合能力所给出的一个打分结果。
[0170]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五种衍生物具有比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更强的结合能力,可以 说明五种衍生物更具有对AD的作用的潜在能力。
[017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 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 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具有通式I结构的厚朴酚衍生物: 其中:当R2为对位取代时,R1为OCH3或OH,R2为(CH 2) nOCH3或(CH2) n OH ; 当R2为间位取代时,R1为OCH3, R2为(CH2) nOCH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η独立的为1、2、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生物,其特征在于, 当R2为对位取代时,R1为OCH3或0Η,R2为CH 2OCH3或CH2OH ; 当R2为间位取代时,R1为OCH3, R2为CH2OCH3。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衍生物为:5. -种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的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为Α1-Α4,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1) 4-溴苯酚在碱性条件下与烯丙基溴发生取代反应,将烯丙基链接到化合物基团上, 然后在200°C高温下,以N,N-二乙基甲胺作为保护溶剂,使之发生Claisen重排反应,以获 得邻位的烯丙基化合物和进一步甲氧基化后得到的烯丙基甲基醚化合物; 2) 由对溴苄醇和它的甲醚化合物分别与双联频哪醇硼酸酯在无水磷酸磷的碱性条件 下,催化剂Pd (dppf)Cl2的催化下,将溴取代,获得的两种硼酸酯化合物; 3) 步骤1)得到的烯丙基化合物和步骤2)得到的两种硼酸酯化合物在Pd (dppf) Cl2的 催化下,发生Suzuki偶联反应,获得目标产物式I即A1-A4。6. -种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的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为B,其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将其步骤2)中的原料对溴苄醇替换为3-溴苄醇,其他反应同Al -样。7. -种含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衍生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由厚权利 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衍生物单独制成或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衍生物和药学上可 接受的载体组成。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片剂、颗粒剂、胶囊或丸 齐?,所述注射制剂为注射液或冻干粉针。10. 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衍生物在制备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苄醇或苄基甲醚取代基的通式结构Ⅰ的厚朴酚衍生物。在效果上,本发明提供的衍生物具有比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更强的结合能力,可以说明五种衍生物更具有对AD的作用的潜在能力。
【IPC分类】C07C43/23, A61P25/28, A61K31/09, C07C43/205, A61K31/05, C07C39/21, C07C43/178, A61K31/085, C07C37/16, A61K31/075, C07C41/30
【公开号】CN104892374
【申请号】CN201410075234
【发明人】戴荣继, 郭兴龙, 庆宏, 刘可夫, 刘秀杰, 刘聪, 刘立娜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4年3月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