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化酶技术固定化腈水合酶的方法

文档序号:9744909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化酶技术固定化腈水合酶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固定化酶领域,特别是一种球化酶技术固定化腊水合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与传统的化学催化相比,酶催化具有溫和的转化条件、高的反应速率、优异的选择 性等优点,催化过程具有能耗低、物耗少、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大力倡导流程工业绿色化、节 能减排的新形势下,酶催化将在大宗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的工艺取代W及环境化学等方面 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W下方面的约束,限制了酶催化更广泛的应用:(1)脱离了细 胞内的微环境,酶在细胞外对溫度和抑耐受范围窄、适应性差、易失活等;(2)酶提取纯化的 费用较高,而在应用过程中重复利用率低、操作稳定性差、造成酶催化成本较高;(3)对非天 然底物的催化活性低。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酶在胞外环境中的活性和稳定性、使其更 有效的适应非生理催化环境、实现高效催化是新一代工业生物催化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其中采用新颖的固定化酶技术、改造和发展高效固定化酶催化剂是解决W上问题的重要途 径。
[0003] 球化酶(S地erezyme)技术是一种无载体固定化酶技术。首先将含有酶的水相分散 在含有活性剂的油相当中进行,形成了油包水的乳液,运个过程称为乳化;然后加入交联 剂,使得蛋白分子之间通过交联剂连接稳定成球,经过交联的过程得到球化酶,如图1所示。 由于运种技术是在交联酶聚集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具备交联酶聚集体技术的所有 优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粒径不可控,机械强度差等缺点,具有较高的比酶 活。球化酶在水油两相中形成,可W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酶的方向,有利于酶在两相界面上定 位。球化酶技术形成的是粒径可控的球状结构,有利于固定化酶在反应体系中的分散,且球 状结构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更利于固定化酶与底物接触反应。同时,球化酶的制备过程简 单,成本低廉。Brady等采用的球化酶技术,是将乳化法与交联酶聚集体技术结合制备出 0.5-10WI1的脂肪酶微球,此微球可进一步团聚形成100M1左右的团聚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了无载体固定化酶的可控制备,但由于该方法采用的是传统的乳化技术,乳液液滴和固定 化酶微球可控制备性差。因此本发明采用新的乳化方法---膜乳化技术,W此为基础,利用 球化酶技术对腊水合酶进行固定化。
[0004] 腊水合酶(Nitrile hydratase,EC 4.2.1.84)是一种可^将腊类物质转化为酷胺 类物质的酶,例如:在全细胞或者游离的腊水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丙締腊可W转化为丙締酷 胺;3-腊基化晚可W转化为烟酷胺。酷胺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医药、农药等方面有着十分重 要的应用。同全细胞相比,游离的腊水合酶更受青睐,因为它具有严格的化学、区域和对映 选择性及底物专一性。但是,游离酶的使用通常会因为价格昂贵,溫度、pH和操作稳定性低, 难W回收利用等因素受到限制。将游离酶进行固定化可W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酶的耐受性, 并且能够循环使用,方便下游过程的操作。目前报道的腊水合酶固定化技术主要包括交联 酶聚集体技术、溶胶-凝胶包埋技术等。同交联酶聚集体技术相比,球化酶可控性更强,分散 性更好;同有载体固定化酶方法相比,球化酶技术成本低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当前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固定化腊 水合酶的方法。该方法W膜乳化为基础,采用球化酶技术对腊水合酶进行固定化。膜乳化是 在一定的压力下,将分散相通过微孔膜分散到连续相中,由膜孔径来控制而呈单分散性,和 传统乳化方法相比,具有能耗低、制备条件溫和、粒径大小及分布可控、制备的乳液稳定性 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另外,膜乳化的设备工艺简单易行,易于规模化,因而近年来被广泛关 注。对于球化酶而言,粒径均一、粒度可控是保证其得到很好应用的前提。该方法固定化酶 制备工艺简单,酶活损失小,且固定化效率较高。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7] -种球化酶技术固定化腊水合酶的方法,包括W下步骤:
[0008] (1)向腊水合酶溶液中加入保护剂化L,混合均匀作为水相;另向正己烧中加入表 面活性剂span-80,混合均匀作为油相;再把水相和油相混合揽拌制成粗乳液;
[0009] 其中,腊水合酶溶液的浓度为0.1~〇.5g/mL,P化的质量为腊水合酶溶液质量的 1 %~3% ; span-80的质量为正己烧质量的1 %~5% ;体积比为水相:油相=1:3~9;
[0010] (2)将上步得到的粗乳液在5~30kpa的跨膜压力下通过SPG膜乳化器,待粗乳液完 全通过SPG膜后,即得至ljW/0型(油包水)乳液,然后向该乳液中滴加交联剂戊二醒,在4°C下 交联0.5~4h,离屯、洗涂,即可得到球形腊水合酶粒子;
[0011 ] 其中,体积比戊二醒:W/0型乳液=1:60~90。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本发明针对传统乳化法制备球化酶可控制备性差的缺点,将膜乳化技术应用到 球化酶的制备过程中,实现粒径均一的球化酶的可控制备。球形腊水合酶粒径分布在8-20μ m的范围内,呈现规则球状结构,分散性也比较好,如图3所示。
[0014] 2.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溫和,酶活回收率在50% W上。重复使用10次后, 酶活还可达到初始酶活的45%左右。同游离酶相比,储藏稳定性也更好。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球化酶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0016] 图2为膜乳化法制备球形腊水合酶的示意图。
[0017]图3为实施例帥球形腊水合酶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所述的球化酶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
[0019] 首先将含有酶的水相分散在含有活性剂的油相当中进行,形成了油包水的乳液, 运个过程称为乳化;然后加入交联剂,使得蛋白分子之间通过交联剂连接稳定成球,经过交 联的过程得到球化酶。
[0020] 具体实验中的膜乳化法制备球形腊水合酶的示意图则如图2所示。
[0021] 配制一定浓度的腊水合酶溶液,加入适量的保护剂和表面活性剂,取一定量的上 述溶液加入到适量的油相中,机械揽拌,制备乳化液;将制备的乳化液在一定的跨膜压力下 通过SPG膜乳化器,得到粒径均一的W/0型乳液;向此乳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交联剂,揽拌一定 时间,静置;离屯、分离,洗涂,最终得到球形腊水合酶。
[0022] 本发明所使用的腊水合酶ES-NHT-118(初始酶活为5U/mg左右),购买自浙江宝赛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