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341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组的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为了便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层压组件5’安装于支架上,需要在层压组件5’外侧扣装铝边框4’,为了避免组装后的铝边框4’与层压组件5’之间产生缝隙,现有技术中往往使用硅胶将两者密封与粘接,下面给出了一种现有技术中典型的铝边框4’和层压组件 5’的密封方式。请参考图I和图2,图I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胶嘴对铝边框涂胶后的效果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组件装配时铝边框内的硅胶流动分析图。目前,铝边框4’和层压组件5’的密封方式主要使用涂胶机注胶的方式,首先将涂胶机中的硅胶通过其端部的胶嘴涂到铝边框4’上,然后再把铝边框4’安装于层压组件5’上,但是现有技术中涂胶使用的胶嘴的出胶口一般为斜面,当硅胶从出胶口喷出时,硅胶3’首先到达B点下方的胶槽2’底部,流出来的硅胶3’在出胶压力和胶槽2’的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流向C点方向,随着胶嘴的不断移动就会在涂胶轨迹上留下斜面型胶,参考图I所示。结合图2所示,当层压组件5’被插入到胶槽2’中时,斜面型胶中的A’部分硅胶的流动方向具有随机性,即无法估计A’部分硅胶是向正面流动还是向背面流动,一般地,为了保证层压组件5’和铝边框4’密封的可靠性,两者装配后要求正面有胶溢出,而现有技术中斜面型胶结构,在保证正面有硅胶溢出情况下,背面硅胶往往会出现翻花现象,既浪费硅胶,又影响两者组装后外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前提下,使用该胶嘴不仅可以节省硅胶,而且可以提高粘接后部件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前提下,使用该胶嘴不仅可以节省硅胶,而且可以提高粘接后部件的美观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包括胶嘴本体,所述胶嘴本体包括用于连接涂胶设备的上端部以及设置有出胶口的下端部,所述出胶口在第一竖直面上的投影为中部呈下凸状;在与所述第一竖直面相垂直的第二竖直面内的投影为中部呈上凹状。优选地,所述出胶口呈V型结构。[0011]优选地,所述V型结构为对称式结构。优选地,所述V型结构为非对称式结构。优选地,所述出胶口的夹角范围为60至120度。优选地,所述出胶口的夹角为71度,所述V型结构包括第一出胶口和第二出胶口,两出胶口所处的平面与竖直面的夹角分别为35度和36度。优选地,所述出胶口呈U型结构。优选地,所述出胶口呈倒梯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包括胶嘴本体,所述胶嘴本体包括用于连接涂胶设备的上端部以及设置有出胶口的下端部,所述出胶口在第一竖直面上的投影为中部呈下凸状;在与所述第一竖直面相垂直的第二竖直面内的投影为中部呈上凹状。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胶嘴向铝边框内注射硅胶时,胶嘴的出胶口向铝边框的两侧边框均具有开口,硅胶可以同时向两侧边框方向流出,在出胶压力的作用下,硅胶将向下流动,当其碰到胶槽底部时,硅胶将会受到胶槽底部的反作用力,两侧的硅胶分别向其相应无反作用力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沿两侧边框向上运动,最终硅胶层形成于出胶口和相应侧的边框之间,在胶槽中形成中部硅胶比较少,两边硅胶比较多的胶型,随着胶嘴沿其第二竖直面移动,胶槽中可以布置均匀布置有该胶型。中部硅胶比较少,两边硅胶比较多的胶型比较符合封装后硅胶受挤压在胶槽内所呈的胶型,并且胶槽中不可控制流动方向的中部硅胶比较少,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组件插装入涂有上述胶型的铝边框中时,硅胶受挤压流量也就比较少,并且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硅胶向组件的两侧框流动量大致相同,因此使用该胶嘴可以有效控制两侧框处硅胶的溢出量,从而保证当一侧边框有胶溢出时,另一侧溢胶量适中,不易产生胶花,使得整体溢胶量均匀,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前提下,使用该胶嘴不仅可以节省硅胶,而且可以提高粘接后部件的美观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胶口呈V型结构;使用该形状的胶嘴对铝边框进行浇注硅胶时,铝边框的胶槽内形成的胶型也大致成V型,V型结构的胶型可以将中部不可控流动的硅胶部分降至最少,有利于使用适量硅胶达到较好的封装效果。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出胶口设计为非对称的V型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出胶口和第二出胶口所处的两斜面相对竖直面的倾角是不相同的,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出胶面和第二出胶面的斜度,达到控制铝边框两侧边溢胶量的多少,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使用需求,且该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出胶口的夹角范围为60至120度,实践证明,当V型结构出胶口的夹角位于上述角度范围内时,基本可以实现胶槽填充胶量和密封质量的匹配。

图I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胶嘴对铝边框涂胶后的效果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组件装配时铝边框内的硅胶流动分析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胶嘴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4为图3所示胶嘴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胶嘴对铝边框涂胶后的效果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件装配时铝边框内的硅胶流动分析图。其中,图I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胶嘴I’、胶槽2’、硅胶3’、铝边框4’、层压组件5’。其中,图3至图6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胶嘴本体I、第一出胶口 11、第二出胶口 12、胶槽2、硅胶3、铝边框4、层压组件5、不可控的硅胶量A。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前提下,使用该胶嘴不仅可以节省硅胶,而且可以提高粘接后部件的美观性。不失一般性,本文以边框部件为铝边框、胶嘴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组件与铝边框的组装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介绍技术方案。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3至图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胶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胶嘴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胶嘴对铝边框涂胶后的效果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件装配时铝边框内的硅胶流动分析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包括胶嘴本体I,所述胶嘴本体I的上端部连接涂胶设备,在太阳能电池组件行业中,该涂胶设备一般为涂胶机,并且胶嘴本体I的下端部设置有出胶口,所述出胶口在第一竖直面上的投影为中部呈下凸状;在与所述第一竖直面相垂直的第二竖直面内的投影为中部呈上凹状。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胶嘴向铝边框4内注射硅胶时,胶嘴的出胶口向铝边框4的两侧边框均具有开口,硅胶可以同时向两侧边框方向流出,在出胶压力的作用下,硅胶将向下流动,当其碰到胶槽2底部时,硅胶将会受到胶槽2底部的反作用力,两侧的硅胶分别向其相应无反作用力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沿两侧边框向上运动,最终硅胶层形成于出胶口和相应侧的边框之间,在胶槽2中形成中部硅胶比较少,两边硅胶比较多的胶型,随着胶嘴沿其第二竖直面移动,胶槽2中可以均匀布置有该胶型。中部硅胶比较少,两侧硅胶比较多的胶型比较符合封装后硅胶受挤压在胶槽2内所呈的胶型,并且胶槽2中不可控制流动方向的中部硅胶比较少,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组件5插装入涂有上述胶型的铝边框4中时,硅胶受挤压流量也就比较少,并且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硅胶向层压组件5的两侧框边流动量大致相同,因此使用该胶嘴可以有效控制两侧框处硅胶的溢出量,从而保证当边框一侧有胶溢出时,另一侧溢胶量适中,不易产生胶花,使得整体溢胶量均匀,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前提下,使用该胶嘴不仅可以节省硅胶,而且可以提高粘接后组件的美观性。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胶嘴的出胶口呈V型结构,也就是说,出胶口可以包括第一出胶口 11和第二出胶口 12,使用该形状的胶嘴对铝边框4进行浇注硅胶时,铝边框4的胶槽2内形成的胶型也大致成V型,V型结构的胶型可以将中部流动方向不可控的硅胶量A降至最少,有利于使用适量硅胶达到较好的封装效果,避免硅胶的浪费,节省封装成本。上述实施例中的胶嘴的出胶口可以为对称的V型结构,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将出胶口分为第一出胶口 11和第二出胶口 12,两出胶口关于胶嘴的中心竖直面对称,本文所述的中心竖直面是将胶嘴置于胶槽2中工作时,平行于铝边框4侧边的中心面;该结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上述第一具体实施例中的胶嘴的出胶口也可以设计为非对称的V型结构,也就是说,面向铝边框4的两侧边开口的第一出胶口 11和第二出胶口 12所处的两斜面相对竖直面的倾角是不相同的,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将两斜面定义为第一出胶面和第二出胶面,相对应的铝边框4的两侧分别定义为E侧和F侧,也就是常说的正面和背面;第一出胶面和第二出胶面相对竖直面的倾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参数,通过计算机仿真方式计算出相对准确的理论数值,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第一出胶面和第二出胶面的斜度,达到控制铝边框4两侧边溢胶量的多少,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使用需求,且该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实现。·[0043]上述两实施例中,出胶口的夹角范围为60至120度,也就是说,V型结构中第一出胶面和第二出胶面的夹角范围为60至120度;实践证明,当V型结构出胶口的夹角位于上述角度范围内时,基本可以实现胶槽2填充胶量和密封质量的匹配。根据不同的工艺装配要求,V型结构的第一出胶口 11和第二出胶口 12的倾角可以由不同的设计,下面给出了一种具体工艺要求下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出胶口的夹角可以设计为71度,V型结构包括第一出胶口 11和第二出胶口 12,两出胶口所处的平面与竖直面的夹角分别为35度和36度,该胶嘴在使用时,只要保证胶嘴插入铝边框4中E侧胶嘴侧壁的面积等于第一出胶口 11的面积,F侧胶嘴侧壁的面积等于第二出胶口 12的面积;该方式可以保证在该工艺要求下,组件装配到位后E侧和F侧溢胶量大致相等。当然,上述出胶口还可以设计为多种结构形式,不局限于本文中的描述,例如出胶口可以设计为比较美观的U型结构,也可以设计为倒梯型结构,只要能改善现有技术缺陷,实现本文的技术效果即可。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包括胶嘴本体(I),所述胶嘴本体(I)包括用于连接涂胶设备的上端部以及设置有出胶口的下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口在第一竖直面上的投影为中部呈下凸状;在与所述第一竖直面相垂直的第二竖直面内的投影为中部呈上凹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口呈V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结构为对称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结构为非对称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口的夹角范围为60至120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口的夹角为71度,所述V型结构包括第一出胶口(11)和第二出胶口(12),两出胶口所处的平面与竖直面的夹角分别为35度和36度。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口呈U型结构。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口呈倒梯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边框部件涂胶的胶嘴,包括胶嘴本体(1),胶嘴本体(1)包括用于连接涂胶设备的上端部以及设置有出胶口的下端部,所述出胶口在第一竖直面上的投影为中部呈下凸状;在与所述第一竖直面相垂直的第二竖直面内的投影为中部呈上凹状;该胶嘴涂胶所形成的胶型比较符合封装后硅胶受挤压在胶槽内所呈的胶型,胶槽中不可控制流动的中部硅胶比较少,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组件插装入涂有上述胶型的铝边框中时,硅胶向组件的两侧框流动量大致相同,因此使用该胶嘴可以有效控制两侧框处硅胶的溢出量,不易产生胶花,使得整体溢胶量均匀,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前提下,使用该胶嘴不仅可以节省硅胶,而且可以提高粘接后部件的美观性。
文档编号B05C11/10GK202725433SQ20122040143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李跃, 崔海根, 张鹏飞 申请人: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