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段式座框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45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段式座框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无段式座框调整结构,尤指一种可呈无段调节,使跨脚板或椅座移动于任意位置的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设于汽车前座椅及飞机座椅或公汽的座椅前方的跨脚板,由于需考虑乘客的身高,通常皆将其设为可调式,而常见的前座椅或跨脚板的设计,是以卡合方式使前座椅或跨脚板固定于预设的各段落位置,此种调整结构由于位移的距离是固定式,乘客因此无法将前座椅或跨脚板定位于理想的位置,使得长途旅行时产生乘座的不舒适、很不理想,急待应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上述常见座椅前方的跨脚板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无段式座框调整结构,使前座椅或跨脚板得以于无段调整的情况下,将其定位于任意的位置,以增加乘座时的舒适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由一板体及一固定框所组成,在该板体中央适当位置设有一无段式伸缩调整棒,使该调整棒连接于一把手,两侧则分别设有滑轮,而该固定框则于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滑轮的轨道槽,使板体的滑轮套置于固定框的轨道槽,并使其调整棒前端连接于固定框的前缘,藉由把手的转动使调整棒呈可伸缩状态,使板体得以沿固定框前、后移动,再于把手放松时使调整棒定位,以达到座框的无段式前、后位置调整;其中把手是于前端设有呈C状的扣合件,使扣合件勾持于调整棒的扳手,在把手转动时藉由扣合件使调整棒的扳手转动,以构成调整棒的解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调整棒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调整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板体1及一固定框2,其中板体1是于底部中央适当位置后方设有突耳11,以供一无段式伸缩调整棒3以其后端的突耳30锁固,调整棒3下方设有一连杆41,在连杆41前端设有一C状扣合件42,后端则于向上弯折后连接于一把手4,使连杆41以固定片5固定,并使其扣合件42钩持于调整棒3的扳手31,于扣合件42连接一弹簧43至板体1;在板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12,以供L状固定片61锁固,在固定片61的垂直面设有滑轮6;固定框2略大于板体1,其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滑轮6的轨道槽21,前缘则设有突耳22,使板体1的滑轮6套置于轨道槽21后,将调整棒3前端枢接于突耳22;藉由上述构件的组合,当把手4转动时得以带动调整棒3的把手31呈同方向转动,将调整棒3解扣而呈可伸缩状,使板体1得以藉由滑轮6沿固定框2轨道槽外的滑动而前、后位移,在移动至任意位置后放松把手4使其定位,以达到无段式前、后移位调整;如附图3及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调整棒3它包含中空管体32、扳手31、定位环33、两套筒34、两弹簧35及一杆体36,其中扳手31套置于固定环33内,再将两弹簧35由定位环33两端套入,并将套筒34置于定位环33两端,使弹簧35的截断面351钩持于扳手31的卡合部311;另端的卡钩351则钩持于套筒34的剖孔341,将前述元件套入管体32中,并使扳手31由管体32的开孔321向外突伸,在扳手31转动时,使弹簧35紧缩或松弛,以构成杆体36的自由伸缩或定位。
如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将固定框2固定于座椅前方,藉由把手4的转动使板体1成前、后位移,并于把手4放松时定位于任意的位置,以达到无段式调整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无段式座框调整结构,它是由一板体及一固定框所构成,其特征是在板体底部中央适当位置后方设有突耳,以供无段式伸缩调整棒以其后端的突耳锁固,在调整棒下方设有一连杆,在连杆前端设有C状扣合件,后端则于向上弯折后连接于一把手,使连杆以固定片固定,并使其扣合件钩持于调整棒的扳手,扣合件连接一弹簧至板体;在板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供L状固定片锁固,在固定片的垂直面设有滑轮;固定框略大于板体,其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滑轮的轨道槽,前缘则设有突耳,使板体的滑轮套置于轨道槽后,将调整棒前端枢接于突耳。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段式座框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伸缩调整棒是由中空管体、扳手、定位环、两套筒、两弹簧及一杆体构成,扳手套置于固定环内,再将两弹簧由定位环两端套入,并将套筒置于定位环两端,使弹簧的截断面钩持于扳手的卡合部,另端的卡钩则钩持于套筒的剖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段式座框调整结构,主要包括一板体及一固定框,其中在板体中央适当位置设有一无段式伸缩调整棒,使该调整棒连接于一把手,两侧则分别设有滑轮,而该固定框则于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滑轮的轨道槽,使板体的滑轮套置于固定框的轨道槽,并使其调整棒前端连接于固定框的前缘,藉由把手的转动使调整棒呈伸缩状态,使板体沿固定框前、后移动,再于把手放松时使调整棒定位,以达到座框的前、后调整。
文档编号B60N2/06GK2633642SQ03213668
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6日
发明者陈美智 申请人:陈美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