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8888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轮驱动农夫车,具体的说,是涉及四轮驱动农夫车的双摆臂独
立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独立悬架指的是汽车的左右车轮不是用整体车桥相连接,而是通过悬架分别与车 架或车身相连,每侧车轮可独立下下运动。现有技术中四轮驱动农夫车所采用的都是单摆 臂独立悬架系统,这样的结构简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轮胎磨损大,方向把握不 稳定,导致汽车行驶不平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四驱 农夫车由单摆臂独立悬架系统导致的轮胎磨损大,方向把握不稳定,导致汽车行驶不平顺 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双摆臂独立悬 架结构,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安装在车架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架和车轮 之间的上摆臂和下摆臂,所述左右两侧的下摆臂之间通过平衡杆连接。 优选的,上摆臂比下摆臂短。当汽车车轮上下颠簸时,上摆臂比下摆臂运动弧度 小。这将使轮胎上部轻微地内外移动,而底部影响很小。这种结构有利于减少轮胎磨损,提 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方向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上摆臂和车架之间还安装有减震器。这样的结构能进一步减轻颠簸 造成的震动,进一步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摆臂和下摆臂分工合作,能减少轮胎磨 损,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方向稳定性。更安全,更易操纵,行驶更稳定。尤其是平衡杆安 放在下摆臂,使得平衡杆重心下降,能更精确地平衡左右两边车轮的受力情况,使得车辆行 驶更为稳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l,本实用新型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安装在车架7的左右两侧,包括安装在 车架7和车轮2之间的上摆臂3和下摆臂4,所述左右两侧的下摆臂4之间通过平衡杆5连 接。上摆臂3比下摆臂4短。所述上摆臂3和车架7之间还安装有减震器6。 安装时只要将上摆臂3和下摆臂4固定到车架7上,然后在另一端安装车轮2即可。然后再上摆臂3和车架7之间安装减震器6。同时在左右两侧的下摆臂4之间安装平 衡杆5。这样在使用中能最大化地减少地面颠簸导致的震动,同时也能减少少轮胎磨损,提 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方向稳定性。更安全,更易操纵,行驶更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安装在车架(7)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架(7)和车轮(2)之间的上摆臂(3)和下摆臂(4),所述左右两侧的下摆臂(4)之间通过平衡杆(5)连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摆臂(3)比下摆臂(4)短。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臂(3)和车架(7) 之间还安装有减震器(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四驱农夫车由单摆臂独立悬架系统导致的轮胎磨损大,方向把握不稳定,导致汽车行驶不平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双摆臂独立悬架结构安装在车架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架和车轮之间的上摆臂和下摆臂,所述左右两侧的下摆臂之间通过平衡杆连接。由于采用了所述的结构,上摆臂和下摆臂分工合作,能减少轮胎磨损,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方向稳定性。更安全,更易操纵,行驶更稳定。尤其是平衡杆安放在下摆臂,使得平衡杆重心下降,能更精确地平衡左右两边车轮的受力情况,使得车辆行驶更为稳定。
文档编号B60G3/18GK201511769SQ20092019910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胡晓明 申请人:康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