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条及车窗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650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条及车窗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密封条及车窗密封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门窗密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条和 车窗密封结构,其用于实现车辆的窗框与可移动的玻璃之间的可靠密封。
背景技术
[0002]车辆的前、后窗通常采用有利于视野而又美观的玻璃,借助密封条嵌在窗框上 或用专门的粘合剂粘贴在窗框上。为便于自然通风,车辆的侧窗玻璃通常可上、下或 前、后移动。已知一种密封条,其用于带有活动硬顶的车辆。如图4所示,在该车辆侧 面具备玻璃、窗框和密封条。其中,窗框由车顶外板4'、车顶内板13'、车辆的外饰 板6'、车辆的内饰板10'的端部共同构成的结构,而非嵌在车体上的分体的框架。所 述密封条用于窗框与可升降的玻璃之间密封,防止水的侵入和隔开车内外的噪音等,并 用于室内保温和获得车内安闲宁静的舒适感。密封条具有位于窗框一侧的安装部和位于 玻璃一侧的密封部12'。密封条通过该安装部安装在窗框上。所述密封条为中空的密封 条。具体而言,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密封部12'共同围成避让空间16'。所述密封条的 安装部具有外饰搭接部5'、第一止水肋7'、第二止水肋8'、内饰搭接部11。外饰搭 接部5'、第一止水肋7'、第二止水肋8'、内饰搭接部11'均从密封条的本体上倾斜 地伸出。密封部12'在与玻璃1'的顶部对应处具有凹陷部,以利于密封。密封部12' 是相对于密封条的其它部分更为柔软易变形的部分。在车窗的密封状态下,玻璃1'的顶 部顶压密封条的密封部12'的该凹陷部位置。所述密封条通过密封部12'的受压塌陷而 与玻璃1'的顶部之间形成密封。[0003]而且,外饰板6'将密封条上的外饰搭接部5'压紧在车顶外板4'上,来阻隔 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水的浸入。车顶内板13'上焊接有密封条安装导轨9'。而且,密 封条安装导轨9'与车顶内板13'之间的间隙用胶填充,以防止渗水。如果存在密封不 严而有部分水通过外饰搭接部5'和车顶外板4'之间的间隙渗入,再浸入密封条和密封 条安装导轨9'之间的间隙,第一止水肋7'会阻挡该部分的水的进一步浸入。如果第一 止水肋7'也无法阻止,还有比第一止水肋7'密封更加严密的第二止水肋8'来完成止 水密封工作,保证了车窗的可靠密封。其中,第一止水肋7'、第二止水肋8'与密封条 安装导轨9'压力接触,并形成两道密封沟槽,以将浸入的水导流到密封条的两端。相应 地,密封条的两端有相应结构,以便将这部分的水排到车外。第二止水肋8'比第一止 水肋7'更为粗壮,且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比第一止水肋7'大。在与密封条安装导轨 9'接触的过程中,第二止水肋8'与密封条安装导轨9'接触压力值比第一止水肋7'和 密封条安装导轨9'形成的压力值大,进而形成比第一止水肋7'更为严实可靠的密封。[0004]在玻璃1'的上升过程中,玻璃1'的顶部接触密封条的密封部12'的凹陷部的 位置。其中,密封部12'由发泡材料制成。在玻璃1'的上升过程中,玻璃1'的顶部 棱边在凹陷部位置顶压密封部12',密封部12'因被玻璃Γ往上顶压,产生形变、塌 陷。亦即,密封部12'受压朝避让空间16'塌陷,并贴合玻璃Γ的棱边,并逐渐形成包裹玻璃1'的棱边之势。在此过程中,密封条的所具有的避让空间16'能够为密封部 12'的变形提供足够的空间。通过玻璃1'棱边和密封部12'的挤压配合,实现窗框与 玻璃之间的密封。[0005]如上所述,该密封条直接与玻璃Γ接触,并通过车门的倾角来保证在关门的 瞬间使玻璃1'整体斜向上顶压密封条的密封部12'。这种配合结构,容易存在以下问 题时间久了密封条的密封部12'会朝避让空间16'塌陷,致使密封性能下降甚至渗 水,不能够可靠地保证密封性能。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密封条密封性能不够可靠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密封 条,其能够可靠地保证窗框与玻璃之间的密封。[000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密封条,用于保证车窗玻璃与窗框 之间的密封,所述密封条具有连接窗框的安装部和与玻璃接触的可挠曲的密封部,所述 密封条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窗框上,所述密封部通过受挤压而与车窗玻璃顶部之间形 成密封,其中,所述密封条还包括用于弹性抵压车窗玻璃外表面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 具有设于所述安装部外侧下部的约束端和从所述约束端向车内弯曲的自由端,所述伸出 部与密封部在车窗玻璃的移动方向上部分重叠。[0008]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中,所述伸出部与所述安装部一体形成。[0009]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中,所述伸出部与所述安装部均为EPDM密 实橡胶件,密封部为EPDM发泡橡胶件。[0010]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中,所述窗框由车顶外板、车顶内板、外饰 板及内饰板的端部共同构成。[0011]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中,,所述车顶内板上焊接有密封条安装导 轨,所述密封条安装导轨具有与所述密封条卡接的安装槽,且所述密封条安装导轨与所 述车顶内板之间填充有密封胶。[0012]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中,所述密封条的安装部具有外饰搭接部及 内饰搭接部,所述外饰搭接部及内饰搭接部均从所述密封条的安装部上倾斜地伸出,所 述外饰搭接部压设在所述外饰板和所述车顶外板之间,所述内饰搭接部压接在所述内饰 板上。[0013]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中,所述密封条的安装部具有第一止水肋及 第二止水肋,所述第一止水肋及所述第二止水肋与所述密封条安装导轨压力接触。[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窗密封结构,其包括车窗玻璃、窗框和用于保证所 述车窗玻璃与所述窗框之间的密封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安装在所述窗框上,其中,所 述密封条为上述的密封条。[0015]与已知的密封条和车窗密封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具有用于弹性抵压 玻璃的外表面而形成一道密封的伸出部,伸出部具有设于安装部的外侧下部的约束端和 从约束端向车内延伸的自由端,伸出部在所述玻璃的移动方向上与密封部部分重叠,所 以除具有通过玻璃顶部挤压密封部而形成的一道密封外,还具有通过伸出部挤压玻璃外 表面形成另一道密封,进而能够实现窗框与玻璃之间的双重密封功能,能够可靠地保证密封。[0016]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进一步 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特征以及方面。


[0017]图1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密封条与玻璃的密封状态放大图;[0018]图2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密封条与玻璃接触前的状态的示意图;[0019]图3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密封条与玻璃的接触状态但并非最终密 封状态的示意图;[0020]图4为用于对比的密封条与玻璃接触前的状态的示意图。[0021]附图标记说明[0022]1玻璃;2伸出部;[0023]3旋转基体; 4车顶外板;[0024]5外饰搭接部; 6外饰板;[0025]7第一止水肋;8第二止水肋;[0026]9密封条安装导轨;10内饰板;[0027]11内饰搭接部;12密封部;[0028]13车顶内板; 14旋转基点;[0029]15拉扯点; 16避让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 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31]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本文中,相同附图 标记表示相同组成部分,且“内侧”和“外侧”是基于车辆内部而言的相对术语。[003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硬顶车型的密封 条,其用于基于已知技术改善窗框和玻璃1之间的密封性能。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密封 条也可以应用于除硬顶车型以外的车型。需要注意,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玻璃1上下移 动,但是,玻璃1也可以前后移动。窗框由车顶外板4、车顶内板13、车辆的外饰板6、 车辆的内饰板10等构成。然而,窗框也可以是单独的框架,其可以嵌设在车体上。在 本实施例中,车顶外板4和车顶内板13焊接在一起,外饰板6通过结构特征固定在车顶 外板4上,内饰板10通过卡扣固定在车顶内板13上。[0033]所述密封条安装在所述窗框上。所述密封条具有位于所述窗框一侧(竖直方向 上的上侧)的安装部和位于所述玻璃一侧(竖直方向上的下侧)的密封部12。所述密封 条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窗框上。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密封部12共同围成避让空间 16。密封部12的密封面整体大致呈波浪形,形成有突出部和凹陷部。而且,密封部12 上有凹陷部和玻璃1的顶部配合,使得玻璃1棱边和凹陷部的转角处挤压配合,进而使得 密封部12包裹住玻璃1的棱边,形成一道密封;避让空间16在玻璃1挤压密封部12的过程中提供足够的空间,并形成旋转基点14。因此,所述密封条通过所述密封部的受压 塌陷而与所述玻璃顶部之间形成一道密封。其中,所述密封条还包括用于弹性抵压所述 玻璃的外表面而形成另一道密封的伸出部2。伸出部2通过密封部12的变形拉扯伸出部 2的根部,使伸出部2能绕着其根部旋转,使得伸出部2倾倒并贴合玻璃1的外表面,形 成另一道密封。所述伸出部2具有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下部的约束端和从所述约束端 向车内延伸的自由端,所述伸出部在所述玻璃的升降方向上与所述密封部部分重叠。[0034]所述密封条的安装部具有外饰搭接部5、第一止水肋7、第二止水肋8、内饰搭 接部11。外饰搭接部5、第一止水肋7、第二止水肋8、内饰搭接部11均从密封条的本 体上倾斜伸出。密封部12在与玻璃1的顶部对应处具有凹陷部,以利于密封。在密封 状态下,玻璃1的顶部顶压密封条的密封部12的凹陷部位置。所述密封条通过密封部12 的受压塌陷而与玻璃1的顶部之间形成密封。在所述的密封条中,所述伸出部与所述安 装部的材料相同并形成为一体。所述伸出部2与所述安装部均为橡胶件。伸出部2的材 料为EPDM密实胶,所述安装部的材料为EPDM(三元乙丙橡胶)密实胶,密封部12的 材料为EPDM发泡胶。亦即,所述伸出部与所述安装部均为EPDM密实橡胶件,密封部 为EPDM发泡橡胶件。[0035]在该密封条中,外饰板6将密封条上的外饰搭接部5压紧在车顶外板4上,来阻 隔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水的浸入。车顶内板13上焊接有密封条安装导轨9,而且,密封 条安装导轨9与车顶内板13之间的间隙用胶填充,以防止渗水。如果存在密封不严而有 部分水通过外饰搭接部5和车顶外板4之间的间隙渗入,再浸入密封条和密封条安装导轨 9之间的间隙,第一止水肋7会阻挡该部分的水的进一步浸入。如果第一止水肋7也无法 阻止,还有比第一止水肋7密封更加严密的第二止水肋8来完成止水密封工作,保证了车 窗的可靠密封。其中,第一止水肋7、第二止水肋8和密封条安装导轨9压力接触,并 形成两道密封沟槽,以将浸入的水导流到密封条的两端。相应地,密封条的两端有相应 结构,以便将这部分的水排到车外。第二止水肋8比第一止水肋7更为粗壮,且其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也比第一止水肋7大。在与密封条安装导轨9接触的过程中,第二止水肋 8与密封条安装导轨9接触压力值比第一止水肋7和密封条安装导轨9形成的压力值大, 进而形成比第一止水肋7更为严实可靠的密封。[0036]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条,可实现窗框与玻璃之间的双重密封功能,可靠 地保证密封,对车内外隔音降噪也有一定的好处。[0037]另外,为了效果良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需要配合使用玻璃致动器、 感应器以及电子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玻璃致动器用于执行所述玻璃的升降移动;所 述感应器用于感应安装所述玻璃的车门的开关;电子控制单元(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与所述玻璃致动器和所述感应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器发出的信号,控制 所述玻璃致动器的动作。该自动的玻璃致动器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保证密封条的耐久。 所述玻璃致动器为具有堵转预防功能的电机。另外,所述感应器为但不限于安装在车门 把手上的触点开关。通过触点开关检测门的打开关闭的状态信号,所述触点开关断开时 表示车门打开,所述触点开闭闭合时表示车门关闭。当车门打开时,电子控制单元通过 所述触点开关检测到门已经打开的信号,就发出指令控制玻璃下降;当车门关闭时,电 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触点开关检测到门已经关闭的信号,就发出指令控制玻璃上升,直至所述电机发生堵转自动停止。以上玻璃的上升和下降的控制原理也可以采用其它现有 技术,在此不作赘述。[0038]另外,由于玻璃致动器(也称升降器)的自动升降通过检测门的开关信号实现 的,所以开关信号可以通过门灯开关来检测,还可以通过检测门锁的锁舌的位置来检测 门的开关信号的。因此,所述感应器可以安装在车内的适当位置检测门灯的开关,也可 以安装在适当的位置检测门锁锁舌的伸缩。所述感应器通过将检测的信号发送给电子 控制单元,然后,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所接收的开关信号控制玻璃致动器,进而使玻璃升 降。[0039]需要引起注意,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条的情况下,在开门时,应当先 致动玻璃1下降,使玻璃1与密封条隔开一段距离,然后再拉开车门,以免开门时用力过 大,损坏密封条。同理,在关门时,也应当在玻璃1与密封条隔开一段距离的情况下, 关上车门,以免在关门瞬间玻璃对密封条的冲击力较大,造成玻璃1和密封条的密封部 12的过度摩擦,降低密封条和玻璃的使用寿命。[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开门过程如下当用户拉车门外把手,外把手 完全拉开车门之前,门把手触动触点开关,触点开关给出信号,发送给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发出信号给玻璃致动器,控制玻璃下降一定高度,使得玻璃顶部比密封条 唇部要低,达到图2状态,用户继续拉门把手,门锁解锁,车门被打开。关门过程如 下当用户关闭门时,门把手触动触点开关电子控制单元收到门锁的锁止信号后,电子 控制单元发出指令控制玻璃上升,直到玻璃致动器电机堵转,玻璃停止上升。[0041]所述密封条在设置所述伸出部2的结构处大致呈钩状。伸出部2自然状态下和 玻璃1有一定干涉量。在上升过程中,玻璃1先接触伸出部2,使得伸出部2被玻璃1顶 变形到图1所示状态。此时,伸出部2和玻璃1外表面形成一定的挤压力,使得伸出部2 贴上玻璃1,玻璃1继续上升接触到密封部12的凹陷部的拐点位置。在玻璃1上升过程 中,玻璃1的棱边挤压密封部12,密封部12贴合玻璃1的棱边,并逐渐包裹主玻璃1棱 边。此过程中,密封条内部空腔为密封部12的变形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密封部12在 由于被玻璃1往上顶,产生形变,由于应力的作用使得伸出部2根部的拉扯点15处受到 向车内方向的拉扯力,同时窗框的顶内板13对密封条起到支撑作用,这样使整个伸出部 2和伸出部2基部3受到旋转基点14的旋转力矩,整个伸出部2和伸出部2基部3整体旋 转基点14旋转,使得伸出部2能变形贴合玻璃1外表面,玻璃1对伸出部产生一定的法 向力来平衡旋转力矩。这样伸出部就能和玻璃产生相互的挤压力,增强了密封效果。[0042]如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条能够产生图1效果,玻璃1和密封条之 间的密封状态存在两重密封,第一重密封为玻璃1外表面和伸出部2的配合,如果这重密 封结构部分段失效时候,就通过玻璃1棱边和密封部12的挤压配面形成的第二道密封完 成密封,很大程度上提高的密封性能,两重密封的同时作用相对于一重密封也能减小风 噪的作用。通过此处的密封结构保证了玻璃1和密封条直接的密封当玻璃1下降后,密 封部12对拉扯点15的拉扯力矩消失,伸出部2和伸出部2基部3恢复倒自然状态,本实 用新型通过一种直接挤压密封结构和一种旋转挤压结构,有效的解决了车辆侧面密封的 问题。[0043]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结构适合那种车门无窗框类型的车,例如敞篷车的前门上方玻璃与挡风玻璃结构之间的密封,而不单应用于硬顶类车型。本领域技术人员 容易知道,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确定。
权利要求1.密封条,用于保证车窗玻璃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所述密封条具有连接窗框的安装 部和与玻璃接触的可挠曲的密封部,所述密封条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窗框上,所述密 封部通过受挤压而与车窗玻璃顶部之间形成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还包括用于弹性抵压车窗玻璃外表面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具有设于所述安装部外侧下部的约束端和从所述约束端向车内弯曲的自 由端,所述伸出部与密封部在车窗玻璃的移动方向上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与所述安装部一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与所述安装部均为EPDM 密实橡胶件,密封部为EPDM发泡橡胶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由车顶外板、车顶内板、夕卜 饰板及内饰板的端部共同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内板上焊接有密封条安装导 轨,所述密封条安装导轨具有与所述密封条卡接的安装槽,且所述密封条安装导轨与所 述车顶内板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的安装部具有外饰搭接部 及内饰搭接部,所述外饰搭接部及内饰搭接部均从所述密封条的安装部上倾斜地伸出, 所述外饰搭接部压设在所述外饰板和所述车顶外板之间,所述内饰搭接部压接在所述内 饰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的安装部具有第一止水肋 及第二止水肋,所述第一止水肋及所述第二止水肋与所述密封条安装导轨压力接触。
8.车窗密封结构,包括车窗玻璃、窗框和用于保证所述车窗玻璃与所述窗框之间的 密封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安装在所述窗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为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条和车窗密封结构。所述密封条包括用于弹性抵压玻璃的外表面而形成一道密封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具有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下部的约束端和从所述约束端向车内弯曲的自由端,所述伸出部在所述玻璃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密封部部分重叠。与传统的密封条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能够实现窗框与玻璃之间的双重密封功能,能够可靠地保证密封。
文档编号B60J10/02GK201800500SQ20102050092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何勇, 李步青, 赖楠, 高杰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