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379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及其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的内饰件与车身(车身通常是钣金件)配合,以实现驾驶或乘坐车辆时的舒适性、安全性及美观性功能。对于尺寸相对加大的内饰件(尤其是较为平整的零件),一旦安装点的跨度较大,中间需要与车身贴合的部分通常容易变形,致使车辆内饰件不平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及其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内饰件容易变形致使车辆内饰件不平整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车辆内饰件朝向车身的一侧设有插槽,车身朝向车辆内饰件的一侧对应插槽的位置设有折弯件,折弯件的自由端插接入插槽中。进一步地,车辆内饰件朝向车身的侧面上设有加强筋;插槽开设在加强筋上。进一步地,加强筋和插槽均为多个,多个插槽开设在至少部分加强筋上。进一步地,相邻的加强筋上的插槽成排设置。进一步地,多个插槽在相邻的加强筋上成一排设置,且位于对应的各加强筋的外端;折弯件为一个,其自由端与各插槽配合。进一步地,插槽为开设在车辆内饰件侧面上的长形凹槽。进一步地,折弯件沿车身的横向设置。进一步地,折弯件为钣金件,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固定在车身上,折弯件的自由端形成于第二折弯部上。进一步地,车辆内饰件的两侧与车身螺接或钩接;插槽对应于车辆内饰件的中部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设置有上述的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只需在车身内饰件容易变形的位置设置插槽,车身内饰件的易变形位置通常对应两个较大跨距安装点的中间区域,同时在车身对应插槽的位置设置折弯件,使折弯件的自由端插接入插槽中,这样,在折弯件和插槽的配合作用下,可以保证车辆内饰件与车身间距均匀一致,从而防止车身内饰件的变形和保证车身内饰件的平整度。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车身尺寸精度及折弯件的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对注塑车辆内饰件的模具结构要求不高,对制造成本的影响不大且不破坏产品的整体外观及美观性。

[001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的结构;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车辆内饰件的结构;图3示出了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以及,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折弯件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参见图I至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车辆内饰件I朝向车身5的一侧设有插槽12。插槽12相对于车辆内饰件I的倾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即,插槽12可以与车辆内饰件I相平行,也可以与车辆内饰件I呈一定夹角。车身5通常都是钣金件,车身5朝向车辆内饰件I的一侧对应插槽12的位置设有折弯件4。折弯件4通过焊接或者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身上,其具有不与车身5贴合的自由端,且该自由端插接入插槽12中。车身内饰件I的易变形位置通常对应两个较大跨距安装点的中间区域,这样,可以将插槽12设置在车辆内饰件I的易变形区域,同时将折弯件4安装至对应插槽12的位置,使折弯件4的自由端插接入插槽12中,在插槽12和折弯件4的配合下,就可以保证车辆内饰件I与车身5的之间的间距均匀一致,从而防止车身内饰件I的变形以保证车身内饰件I的平整度。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对车身I尺寸精度及折弯件4的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对注塑车辆内饰件I的模具结构要求不高,对制造成本的影响不大又不破坏产品的整体外观及美观性。优选地,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车辆内饰件I的两侧开设有沉台安装孔3,车辆内饰件I通过安装在沉台安装孔3内的螺钉与车身5螺接,实现车辆内饰件I和车身5的固定连接。对于该种固定连接方式来说,车辆内饰件I的中部位置是容易变形的位置,显然,插槽12对应于车辆内饰件I的中部设置。当然,车辆内饰件I和车身5也可以通过钩接连
接在一起。优选地,具体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内饰件I朝向车身5的侧面上设有加强筋2,插槽12开设在加强筋2上。加强筋2本身也可以加强车辆内饰件I的强度,以加强车辆内饰件I的防变形效果。另外,只需在加强筋2上设计缺口就可以很方便地制造出插槽12,简化了插槽12的制造工艺。优选地,加强筋2和插槽12均为多个,多个插槽12开设在至少部分加强筋2上。即,可以在一个加强筋2上设置多个插槽12,也可以在部分或全部加强筋2上均设置有插槽12,插槽12与折弯件4的位置和数量均根据固定需要确定,只要起到防止车辆内饰件I变形的目的即可。优选地,相邻的加强筋2上的插槽成排设置。这样,在车身5上安装一个长形的折、弯件4就可以与成一排设置的插槽12配合,而不用每个插槽12都对应一个折弯件4,从而降低了安装难度。优选地,具体参见图3,多个插槽12在相邻的加强筋2上成一排设置,且位于对应的各加强筋2的外端,相应地,折弯件4为一个,其自由端与各插槽12配合,相当于车辆内饰件I挂接在折弯件4上,保证车辆内饰件I与车身的固定牢靠。容易理解,折弯件4的长度只要能够保证其不和两边的车身5干涉以及折弯件4能在插槽12上挂住不掉即可。优选地,折弯件4沿车身5的横向设置,相应地,插槽12在车辆内饰件I上也为横向设置,这样容易制造插槽12和折弯件4,且安装方便、防变形效果好。优选地,折弯件4为钣金件,通过折弯工艺成型。具体参见图4,折弯件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折弯部41和第二折弯部42,第一折弯部41固定在车身5上,折弯件4的自由端形成于第二折弯部42上。需要说明的是,折弯件4的折弯角度根据插槽的位置和角度变化,且折弯件4还可以为多折折弯件。 需要说明的是,插槽12还可以为直接开设在车辆内饰件I侧面上的长形凹槽。折弯件4可以是与长形凹槽长度相等的一个单独件,也可以是与长形凹槽插接的多个零部件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设置有上述的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内饰件(I)朝向所述车身(5)的一侧设有插槽(12),所述车身(5)朝向所述车辆内饰件(I)的一侧对应所述插槽(12)的位置设有折弯件(4),所述折弯件(4)的自由端插接入所述插槽(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内饰件(I)朝向所述车身(5)的侧面上设有加强筋(2);所述插槽(12)开设在所述加强筋(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和所述插槽(12)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插槽(12)开设在至少部分所述加强筋(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加强筋(2)上的插槽(12)成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插槽(12)在相邻的所述加强筋(2)上成一排设置,且位于对应的各所述加强筋(2)的外端;所述折弯件(4)为一个,其自由端与各所述插槽(12)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为开设在所述车辆内饰件(I)侧面上的长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件(4)沿所述车身(5)的横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件(4)为钣金件,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折弯部(41)和第二折弯部(42);所述第一折弯部(41)固定在所述车身(5)上,所述折弯件(4)的自由端形成于所述第二折弯部(42)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内饰件(I)的两侧与所述车身(5)螺接或钩接,所述插槽(12)对应于所述车辆内饰件(I)的中部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车辆内饰件朝向车身的一侧设有插槽,车身朝向车辆内饰件的一侧对应插槽的位置设有折弯件,折弯件的自由端插接入插槽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设置有上述的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防止车辆内饰件的变形,而且结构简单,对尺寸精度的要求不高。
文档编号B60R13/00GK202368496SQ20112046354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吴江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