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777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尤其涉及具有第一推板支撑(PUSH_SUPPORT)以及第二推板支撑,以小的加压力也能够操作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用座椅应用了用于把靠背和坐垫的位置调节成适合乘客的体型的装置。车辆的座椅应用通过使操纵杆等动作而调节上述靠背的角度的方式。而且,根据情况具有能够调节车辆用座椅的高度的装置。作为能够调节车辆用座椅的高度的装置的一例,使用悬架座椅。悬架(suspension)座椅配置在车辆用座椅的下侧,支承车辆用座椅,并且按照乘客的体型,调节车辆用座椅的高度。通常,在悬架座椅上具有气垫以及控制阀。控制阀按照用户的操作,对气垫充气或排气,随着充气或排气,气垫膨胀或收缩,从而使悬架座椅上升或下降。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小的加压力,也能够使控制阀工作,从而容易进行悬架座椅的高度调节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包含控制阀,其形成有充气针以及排气针;第一推板支撑,其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控制阀连接,在向一侧旋转时,对上述充气针加压;第二推板支撑,其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控制阀连接,在向一侧旋转时,对上述排气针加压,并配置成与上述第一推板支撑对应;以及第一推杆,其对上述第一推板支撑的另一端加压,使上述第一推板支撑旋转;以及第二推杆,其对上述第二推板支撑的另一端加压,使上述第二推板支撑旋转,并配置成与上述第一推杆对应。此时,上述第一推板支撑的“ ”字形状的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控制阀连接,该第一推板支撑的内表面与上述充气针接触,该第一推板支撑的另一端向水平方向弯曲而形成。而且,上述第二推板支撑的“ ”字形状的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控制阀连接,该第二推板支撑的内表面与上述排气针接触,该第二推板支撑的另一端向水平方向弯曲而形成。另一方面,上述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还包含臂杆,该臂杆随着高度调节杆动作而旋转,上述第一推杆以及上述第二推杆与上述臂杆的旋转轴连接,随着上述臂杆的旋转而旋转。而且,上述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可以还包含臂杆弹簧,该臂杆弹簧与上述臂杆的旋转轴面连接,将上述第一推杆以及上述第二推杆向旋转方向弹性支承。CN 102958749 A说明书2/5 页而且,上述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可以还包含恢复弹簧,该恢复弹簧与上述臂杆的一侧连接,在上述臂杆旋转时提供恢复力。


图I是表示安装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车辆用悬架座椅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I中所示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图I中所示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I中所示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第一工作的工作状态
图5是表示图I中所示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第二工作的工作状态
符号说明
: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臂杆:第一推杆:第二推杆:控制阀:第一推板支撑:第二推板支撑。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表示安装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的车辆用悬架座椅10的主视图。参照图I的话,车辆用悬架座椅10包含上部支架11以及下部支架12。上部支架11配置在车辆用座椅(未图示)的下侧,支承上述车辆用座椅。下部支架12配置在上部支架11的下侧,可以固定在车辆的底面。另一方面,车辆用悬架座椅10可以包含连接上部支架11和下部支架12的内侧连杆13以及外侧连杆14。内侧连杆13的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部支架11连接,另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下部支架12连接。而且,外侧连杆14的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部支架11连接,另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下部支架12连接。此时,内侧连杆13和外侧连杆14可以配置成以“X”字形态彼此交叉。而且,内侧连杆13和外侧连杆14可以以交叉点为中心旋转地连接。从而,随着内侧连杆13和外侧连杆14以交叉点为中心旋转,上部支架11上升或下降(参照图5以及图6)。车辆用悬架座椅10可以包含配置在内侧连杆13和外侧连杆14之间的气垫15。当向气垫15的内部注入空气时,气垫15向上侧膨胀,使上部支架11上升。而且,当气垫15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则气垫15收缩,上部支架11下降(参照图5以及图6)。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可以安装在内侧连杆13和外侧连杆14交叉的地点。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按照用户的操作,对气垫15充气或排气。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图2是表示图I中所示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图I中所示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2和图3的话,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可以包含臂杆110。臂杆110可以与外侧连杆14的一侧连接。此时,臂杆可以以内侧连杆13和外侧连杆14的交叉点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连接。另一方面,臂杆110可以与高度调节杆(未图示)连接。从而,臂杆110可以随着用户操作高度调节杆(未图示)而旋转。而且,在臂杆110的一侧可以连接有恢复弹簧111。恢复弹簧111在臂杆旋转时向臂杆110提供恢复力。另一方面,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包含第一推杆120以及第二推杆130。第一推杆120以及第二推杆130连接在臂杆110的旋转轴,可以随着臂杆110旋转而旋转。此时,在臂杆110的旋转轴面可以连接有臂杆弹簧112。臂杆弹簧112向旋转方向弹性支承第一推杆120以及第二推杆130。从而,臂杆弹簧112使第一推杆120旋转从而对后述的第一推板支撑150施加的作动缓和。从而,臂杆弹簧112使第二推杆130旋转,对后述的第二推板支撑160施加的作动缓和。另一方面,在第一推杆120的一侧可以形成有第一加压突起121。第一加压突起121在第一推杆旋转时,对第一推板支撑150的一端加压。而且,在第二推杆130的一侧可以形成有第二加压突起131。第二加压突起131在第二推杆130旋转时,对第二推板支撑160的一端加压。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包含控制阀140。控制阀140对气垫15 (参照图I)充气或排气。控制阀140包含充气针141。控制阀140通过充气针141的按压动作,对气垫15充气。而且,控制阀140包含排气针142。控制阀140通过排气针142的按压动作,将气垫15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另一方面,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包含第一推板支撑150以及第二推板支撑160。第一推板支撑150大致形成为“ ”字形状。此时,第一推板支撑150的一端可以以可旋转的方式与控制阀140连接。而且,第一推板支撑150可以以内表面151与充气针141接触的方式形成。从而,第一推板支撑150在向一侧旋转时,内表面151对充气针141加压。第一推板支撑150的另一端向水平方向弯曲而形成第一加压部152。此时,第一加压部152可以配置成与第一加压突起121相邻。从而,在第一推杆120旋转时,第一加压突起121对第一加压部152加压,由此第一推板支撑150动作。另一方面,第二推板支撑160可以形成为与第一推板支撑150对应的“ ”字形状。此时,第二推板支撑160的一端可以能够旋转地与控制阀140连接。而且,第二推板支撑160可以形成为其内表面161与排气针142接触。从而,在第二推板支撑160向一侧旋转时,内表面161对排气针142加压。
第二推板支撑160的另一端可以向水平方向弯曲而形成第二加压部162。此时,第二加压部162可以配置成与第二加压突起131相邻。从而,在第二推杆旋转时,第二加压突起131对第二加压部162加压,从而第二推板支撑160动作。以下参照附图对车辆用悬架座椅调节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表示图I中所示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的第一动作的动作状态图。参照图4的话,用户使高度调节杆(未图示)动作。随着用户使上述高度调节杆动作,臂杆110向图4的M方向旋转。随着臂杆Iio旋转,第一推杆120以及第二推杆130旋转。此时,形成在第一推杆120的第一加压突起121对第一推板支撑150的第一加压部152加压。随着第一加压部152被按压,第一推板支撑150旋转。即第一推板支撑150的一端以能够旋转地与控制阀140连接,以上述一端为中心旋转。随着第一推板支撑150旋转,第一推板支撑150的内表面对充气针141加压。此时,第一推板支撑150执行与杠杆类似的功能。S卩、在第一推板支撑150中,与控制阀140连接的面作为支撑点发挥作用,对充气针141加压的部位作为作用点发挥作用,受到第一推杆120的加压力的第一加压部152作为力点发挥作用。从而第一推杆120可以以较小的加压力充分地对充气针141加压。另一方面,当充气针141被第一推板支撑150按压时,控制阀140对气垫15充气。当气垫15被充气时,气垫15向上侧膨胀,使上部支架11上升。图5是表示图I中所示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第二动作的工作状态图。参照图5的话,当用户使上述高度调节杆动作时,臂杆110向图5的N方向旋转。随着臂杆110旋转,第一推杆120以及第二推杆130旋转。此时,形成在第二推杆130的第二加压突起131对第二推板支撑160的第二加压部162加压。随着第二加压部162旋转,第二推注160的内表面161对排气针142加压。上述的过程与参照上述图4说明的相同类似,省略详细说明。另一方面,当排气针142被第二推注160按压时,控制阀140将充填在气垫15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当气垫15内的空气排出时,气垫15收缩,上述支架11下降。如上说明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具有与杠杆类似的作用的第一推杆150以及第二推板支撑160,可以以较小的加压力来对控制阀140进行操作。从而,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100圆滑地进行车辆用座椅的高度调节。而且,用户以较小的力也能够对上述高度调节杆进行操作,提高操作杆,并且增大用户的便利性。而且,随着对控制阀140施加的加压力变小,可以增大控制阀140的内部结构,可以减少如第一推杆120以及第二推杆130的关联部件的损伤以及磨损。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可以通过结构要素的附加、变更、删除或追加等来各种各样地修正以及变更本发明,这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具有第一推板支撑以及第二推板支撑,从而能够以较小的加压力也能够使控制阀140动作。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车辆用座椅的高度调节,用户能够以较小的力来操作高度调节杆等。而且,随着对控制阀施加的加压力变小,可以增大控制阀的内部结构,能够减少关联部件的损伤以及磨损。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阀,其形成有充气针以及排气针;第一推板支撑,其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控制阀连接,在向一侧旋转时,对上述充气针加压;第二推板支撑,其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控制阀连接,在向一侧旋转时,对上述排气针加压,并且该第二推板支撑配置成与上述第一推板支撑对应;以及第一推杆,其对上述第一推板支撑的另一端加压,使上述第一推板支撑旋转;以及第二推杆,其对上述第二推板支撑的另一端加压,使上述第二推板支撑旋转,并且该第二推杆配置成与上述第一推杆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推板支撑的“ ”字形状的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控制阀连接,该第一推板支撑的内表面与上述充气针接触,该第一推板支撑的另一端向水平方向弯曲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推住的“ ”字形状的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控制阀连接,该第二推板支撑的内表面与上述排气针接触,该第二推板支撑的另一端向水平方向弯曲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臂杆,该臂杆随着高度调节杆的动作而旋转,上述第一推杆以及上述第二推杆与上述臂杆的旋转轴连接,随着上述臂杆的旋转而一起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臂杆弹簧,该臂杆弹簧与上述臂杆的旋转轴面连接,将上述第一推杆以及上述第二推杆向旋转方向弹性支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恢复弹簧,该恢复弹簧与上述臂杆的一侧连接,在上述臂杆旋转时提供恢复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车辆用悬架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包含控制阀,其形成有充气针以及排气针;第一推板支撑,其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控制阀连接,在向一侧旋转时,对上述充气针加压;第二推板支撑,其一端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控制阀连接,在向一侧旋转时,对上述排气针加压,并配置成与上述第一推板支撑对应;以及第一推杆,其对上述第一推板支撑的另一端加压,使上述第一推板支撑旋转;以及第二推杆,其对上述第二推板支撑的另一端加压,使上述第二推板支撑旋转,并配置成与上述第一推杆对应。
文档编号B60N2/16GK102958749SQ201180028397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6日
发明者申春浩 申请人:韩一理化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