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086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及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及采用该左悬置安装支架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悬置安装支架是动力总成安装到车身上的结构,车身侧支架和发动机侧支架通过减震器连接,起到减震和支撑动力总成的作用。车身侧悬置支架根据动力总成的布置位置的不同,结构设计有所不同。其左悬置车身侧支架主要起到承载动力总成的作用,若支架刚度和固有频率不足,会引起发动机测的激励传递到车身,降低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图1和图2示出了传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的结构,该左悬置安装支架结构较为简单,其安装孔13呈一方形结构。由于空间不足,车身纵梁连接的弧度11处刚度偏弱,后端12和车身焊点的部分也不够强,导致动力总成固有频率和悬置安装孔的刚度达不到设计的目标值。因此,亟需对现有的左悬置安装支架进行改进,提高左悬置支架的刚度和固有频率,以达到设计目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及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提高左悬置支架的刚度和固有频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上板和下支架,其中,所述支架上板上设置有一个圆形安装孔和多个螺栓孔,其中多个螺栓孔位于所述圆形安装孔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支架上板的四周形成有向上的翻边,所述支架上板通过穿设于所述螺栓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下支架上。优选地,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上板上共设置有6个所述螺栓孔,其中4个位于所述圆形安装孔的上部,2个位于所述圆形安装孔的下部。优选地,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支架包括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台阶面,其中上台阶面上安装所述支架上板,下台阶面安装在车身纵梁上,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通过一竖直面连接,且在下台阶面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垂直于该下台阶面和该竖直面的三角支架。优选地,上述方案中,该三角支架的外延形成有翻边。优选地,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竖直面和下台阶面上的多个加强筋。优选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4个。优选地,上述方案中,支架上板的厚度为3. 5毫米,支架上板上形成的翻边宽度为9毫米;三角支架的外延上形成的翻边的宽度为5毫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纵梁,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中,所述左悬置安装支架焊设在车身纵梁上。[0015]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及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易于实现、实现成本低的优点,同时提高了支架模态和动刚度,避免了和发动机频率耦合共振的风险,减少了设计困难。

[0016]图[0017]图[0018]图[0019]图[0020]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涉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传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在整备车身上计算的固有模态比设计目标下降了 20Hz。例如,设计要求悬置支架模态要求高于330Hz,该左悬置安装支架模态频率只有310Hz,同时安装孔处的动刚度值比设计目标刚度差7db左右,支架固有频率和安装孔动刚度偏低会弓I起发动机中低转速时的共振,同时会弓I起动力总成承载时的振动过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左悬置安装支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侧左悬置安装支架模态和动刚度过低,与整车发动机激励频率存在耦合共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通过应变能密度的对比,发现传统结构的薄弱点主要在悬置支架前支撑腿及悬置支架上板。受限于空间布置的不足,本实施例主要对支架上板和下支架后端进行优化。图:T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的结构图。与传统结构相类似,本实施例的左悬置安装支架也包括有支架上板21和下支架24,其中,所述支架上板21上设置有一个圆形安装孔23和多个螺栓孔22,其中多个螺栓孔22位于所述圆形安装孔23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支架上板21的四周形成有向上的翻边28,所述支架上板21可以通过穿设于所述螺栓孔22的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于所述下支架上24。可见,与传统结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将安装孔的结构由方形改变为圆形。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上板21上共设置有6个所述螺栓孔22,其中4个位于所述圆形安装孔23的上部,2个位于所述圆形安装孔23的下部。相比于传统结构,本实施例在圆形安装孔23的上部增加了 2个螺栓孔22,使得螺栓孔的数量达到从传统的4个达到6个。以上结构中,通过在支架上板21上设置翻边28,并增加螺栓孔的和塑料,可以提供结构的刚度。从图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架24包括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台阶面,其中上台阶面上安装所述支架上板21,下台阶面安装在图3所示的车身纵梁27上,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通过一竖直面连接,且在下台阶面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垂直于该下台阶面和该竖直面的三角支架25。可选的,还可以在该三角支架25的外延形成有翻边,翻边可以呈圆形。另外,还可以设置多个加强筋26,加强筋26固设于所述竖直面和下台阶面上,从而形成一种紧凑的结构。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加强筋26的数量可以是4个。采用上述结构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刚度和强度增大,动力总成的承载能力更强,工艺易于实现,结构紧凑,同时解决了传统左悬置支架模态偏低,刚度偏弱,降低动力总成传递的激励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安装支架和发动机激励耦合共振的风险。基于以上所提供的左悬置安装支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纵梁,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中,该左悬置安装支架焊设在车身纵梁上。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汽车及其左悬置安装支架,优化了左悬置安装支架上板和下支架的结构以及与车身的连接方式,通过增加支撑、缩短悬臂等措施,从结构和连接方面提高了左悬置安装支架的刚度和固有频率,从而能够达到设计目标需求,避免与动力总成共振的问题。下面提供以上所述的左悬置安装支架的一种可选的参数组合。其中,支架上板的厚度为3. 5毫米,支架上板上形成的翻边宽度为9毫米;三角支架的外延上形成的翻边的宽度为5毫米。四处加强筋的直径为8mm、高为6mm。同时上部螺栓孔位置处比传统结构向内加宽30mm,以增加2个螺栓孔。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有效的改善左悬置安装支架的应变能密度薄弱点,提升悬置支架的模态和动刚度,且结构简单有效。下表I给出了在不同结构下的相关技术参数。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上板和下支架,其中, 所述支架上板上设置有一个圆形安装孔和多个螺栓孔,其中多个螺栓孔位于所述圆形安装孔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支架上板的四周形成有向上的翻边,所述支架上板通过穿设于所述螺栓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下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板上共设置有6个所述螺栓孔,其中4个位于所述圆形安装孔的上部,2个位于所述圆形安装孔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包括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台阶面,其中上台阶面上安装所述支架上板,下台阶面安装在车身纵梁上,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通过一竖直面连接,且在下台阶面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垂直于该下台阶面和该竖直面的三角支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该三角支架的外延形成有翻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竖直面和下台阶面上的多个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4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上板的厚度为3.5毫米,支架上板上形成的翻边宽度为9毫米;三角支架的外延上形成的翻边的宽度为5毫米。
8.一种汽车,包括车身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其中,所述左悬置安装支架焊设在车身纵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及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左悬置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上板和下支架,其中,所述支架上板上设置有一个圆形安装孔和多个螺栓孔,其中多个螺栓孔位于所述圆形安装孔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支架上板的四周形成有向上的翻边,所述支架上板通过穿设于所述螺栓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下支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及汽车动力系统的左悬置安装支架,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易于实现、实现成本低的优点,同时提高了支架模态和动刚度,避免了和发动机频率耦合共振的风险,减少了设计困难。
文档编号B60K5/12GK202827105SQ2012205148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朱清君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