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302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气囊装置,这种侧气囊装置通过使气囊在就坐于车辆座椅中的乘员侧面展开并膨胀,防止乘员因冲击受到伤害。
背景技术
这种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和充气器。气囊以折叠状态连同充气器一起装入车辆座椅的靠背中。当从横向对侧门等施加冲击时,充气器将膨胀气体供入气囊。据此,以气囊的一部分留在靠背中,使气囊从汽车座椅中伸出。气囊从乘员与车身侧部之间的狭窄空间向前展开并膨胀。气囊在展开并膨胀的状态下位于乘员与凸出进入乘员室的车身侧部之间。结果,气囊约束乘员,并且缓冲从侧面传至乘员的冲击。侧气囊装置保护乘员从腰部到胸部的区域。此外,周知乘员腰部的耐冲击性高于胸部的耐冲击性。所以,适宜的是,作用于乘员胸部的冲击比作用于腰部的冲击更为减小。据此,提出了一种侧气囊装置,其包括经由连通道彼此连接的上侧保护膨胀部和下侧保护膨胀部、以及设置在连通道中的止回阀,该止回阀限制膨胀气体从下侧保护膨胀部向上侧保护膨胀部的流出。根据这种结构,与上侧保护膨胀部相比,将更多的膨胀气体供给下侧保护膨胀部。在这种情况下,与位于乘员胸部附近的上侧保护膨胀部相比,位于乘员腰部附近的下侧保护膨胀部以更高的内压展开并膨胀。止回阀限制下侧保护膨胀部中的膨胀气体向上侧保护膨胀部流出。所以,下侧保护膨胀部的内压维持处于较高的状态。另外,在上侧保护膨胀部中设置通气孔,用于将上侧保护膨胀部中的过剩膨胀气体释放至气囊外部。据此,将上侧保护膨胀部的内压调整处于适当值。以这种方式,根据乘员身体侧面的耐冲击性,使气囊的各膨胀部以适当压力展开并膨胀。因此,能有效地防止乘员的腰部和胸部受到冲击伤害。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04-262261中所描述的一种侧气囊装置,在上侧气室中设置有分隔部。在上侧气室中形成有弯曲成半环形状的管状气室。根据这种侧气囊装置,供至上侧气室的膨胀气体沿管状气室向上流动,并随后向下流动。所以,使上侧气室沿乘员的臂、肩、颞相继展开并膨胀。乘员上身上部的耐冲击性并不相同。例如,肩部的耐冲击性高于胸部的耐冲击性,并低于腰部的耐冲击性。另外,胸部后半部的耐冲击性高于前半部的耐冲击性。在这方面,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04-262261,虽然使上侧气室按确定的次序展开并膨胀,但上侧气室的内压无论哪个部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并没有考虑乘员上身各部位在耐冲击性方面的差异来设定上侧气室的压力分布。不仅仅是小汽车,对于配备有侧气囊装置的各种车辆,此问题普遍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通过考虑乘员身体各部位耐冲击性方面的差异得到膨胀部的压力分布,能有效地防止乘员受到冲击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气囊的侧气囊装置。该气囊具有腰部保护膨胀部、上游膨胀部、以及下游膨胀部,由膨胀气体使这些膨胀部膨胀。腰部保护膨胀部在就坐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腰部侧面展开并膨胀。上游膨胀部经由连通道与腰部保护膨胀部的上侧相邻,以及,以低于腰部保护膨胀部内压的内压展开并膨胀。下游膨胀部经由平面状分隔件与上游膨胀部的前侧相邻,以及,由已经通过上游膨胀部的膨胀气体使下游膨胀部展开并膨胀。上游膨胀部和下游膨胀部中的至少一个是胸部保护膨胀部,该胸部保护膨胀部在乘员胸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在连通道中设置止回阀,该止回阀限制膨胀气体从腰部保护膨胀部向上游膨胀部流出。在分隔件中设置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具有开口和一对阀体元件。在由上游膨胀部约束乘员之前,使阀体元件因受到上游膨胀部中膨胀气体的推压而互相接触,从而限制膨胀气体在开口处流动。当由上游膨胀部约束乘员时,随着约束乘员产生的外力使阀体元件挠曲并彼此分开,从而,允许膨胀气体在开口处流动。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乘员和车辆座椅;图2是示出汽车座椅、乘员、以及车身侧部之间位置关系的剖视俯视图;图3是示出装入靠背收纳部中的气囊模组的局部剖视俯视图;图4是示出气囊组件处于未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气囊模组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4中5-5线的剖视
图6是气囊的局部剖视俯视图,气囊在伸出汽车座椅之后展开并膨胀;图7是处于未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气囊从内部观察的局部剖视侧视图,还示出了汽车座椅和乘员;图8是从肩部保护膨胀部观察的展开膨胀的气囊的剖视图;图9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局部剖视侧视图;图10是从肩部保护膨胀部观察的分隔件压力调节阀附近的局部轴测图;图11是图7中C部分的放大局部剖视侧视图;图12是在膨胀部展开膨胀初期中止回阀的局部剖视图;图13是沿图11中的13-13线的局部剖视图;图14是供给膨胀气体之前止回阀的示意图;图15是供给膨胀气体时止回阀的示意图;图16是刚停止膨胀气体供给之后止回阀的示意图;图17是示出止回阀马上要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图18是示出止回阀完全闭合状态的示意图;以及图19A至图19C是示出压力调节阀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19C,描述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在本发明的侧气囊装置的描述中,如图1和图2中所示定义上侧和下侧、前侧和后侧、以及内侧和外侧。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10具有作为车辆座椅的座椅12。座椅12靠近车身侧部11的内侧布置。车身侧部11是构成车辆10侧部的部件,并且包括车门、立柱等。与前座椅对应的车身侧部11包括前车门、中柱(B柱)等。与后座椅对应的车身侧部11包括侧门(后门)的后部、C柱、轮室的前部、和后侧板等。座椅12包括椅垫13和靠背14。靠背14从椅垫13的后侧向上延伸。靠背14的倾斜角度由靠背角度调整机构进行调节。座椅12以靠背14面朝前方的方式固定于车辆10。座椅12的宽度方向与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一致。靠背14包括靠背本体15和一对侧支撑部16。侧支撑部16分别设置于靠背本体15的侧面。靠背本体15向后倾斜,并且从后方支撑乘员P的上身。侧支撑部16自靠背本体15向前凸出。侧支撑部16对就坐于椅垫13并倚靠在靠背本体15上的乘员P上身的左右移动进行约束。如图3所示,靠背14的框架由椅框形成。椅框的一部分布置在靠背14中,并且通过弯曲金属板材形成,作为侧框部17。由弹性部件如聚氨酯泡沫制成的椅衬18布置于椅框前面。合成树脂等制成的硬质后板19布置在椅框后面。椅衬18覆盖有表面覆盖物,但没有示出。收纳部21设置在椅衬18中。收纳部21形成于侧框部17的外侧。收纳部21设置于靠背14的上下方向的中部,并且布置在就坐于座椅12的乘员P的斜后方。气囊模组AM装入收纳部21中。狭缝22自收纳部21向前方倾斜延伸。如图3中由双点划线所示,在椅衬18的拐角18C与狭缝22之间设置易破部23,由气囊40使该易破部23破裂。气囊模组AM装入靠背14中,以及,气囊模组AM还包括充气器组件30和气囊40。如上所述,由于在向后倾斜的状态下使用靠背14,严格地说,气囊模组AM的上下方向相对于车辆10的上下方 向是倾斜的。类似地,气囊模组AM的前后方向相对于车辆10的前后方向也是倾斜的。如图3和图4所示,充气器组件30包括作为气体发生源的充气器31、以及安装于充气器31外部的保持架32。采用烟火式充气器作为充气器31。用于产生膨胀气体的气体发生剂容纳在充气器31中,充气器31形成为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电气配线与充气器31的上端连接,作为向充气器31输入触发信号的布线。对于充气器31,取代使用气体发生剂的烟火式充气器,也可以使用混合式充气器。在混合式充气器中,通过用炸药等使充满高压气体的高压气瓶中的分隔壁破裂,喷射出膨胀气体。保持架32起到扩散器的作用,并且,保持架32将充气器31连同气囊40 —起紧固于侧框部17。通过使片材如金属板材弯曲,保持架32的大部分形成为大致筒状。在保持架32的下端设置开口端32A。保持架32在开口端32A上方具有窗口 33。从充气器31喷出的膨胀气体大部分向下方吹送,并且通过开口端32A和窗口 33到达保持架32的前方。在这种情况下,膨胀气体更多地从开口端32A喷出而不是从窗口 33喷出。多个螺栓34固定于保持架32。用这些螺栓34将保持架32安装于侧框部17。也就是,经由保持架32将这些螺栓34间接固定于充气器31。构成充气器组件30的充气器31和保持架32可以成一体。如图1和2所示,在车辆10行驶期间,当从座椅12侧向车身侧部11施加冲击时,气囊40接收来自充气器31的膨胀气体供给。据此,以气囊40的一部分留在靠背14中,气囊40从靠背14向前伸出。使气囊40在乘员P上身与车身侧部11之间展开并膨胀。结果,由气囊40约束乘员P上身的多个部位,并防止这些部位受到冲击伤害。图4示出处于未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气囊组件AM,其中使气囊40展开成平坦形状而没有充入膨胀气体。如图4和图7所示,通过沿中心折叠线42对半折叠织物41、并且使折叠的这些部分结合,将气囊40形成为囊袋状。织物41称为基底织物、软垫织物(panelfabric)等。为了在气囊40的内侧与外侧之间加以区分,将气囊40的内侧部分称为织物部43,并且将气囊40的外侧部分称为织物部44。在本实施例中,使折叠线42布置于气囊40的后端处,对半折叠织物41。然而,也可以使折叠线42布置于气囊40的前端、上端、或下端处,对半折叠织物41。可选择地,可以由沿折叠线42分开的两块织物形成气囊4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两块重叠的织物结合,将气囊40形成为囊袋状。此外,气囊40可以用三块或更多块织物形成。织物部43、44的形状具有相对于折叠线42对称的关系。设定织物部43、44的形状和尺寸,使得气囊40展开并膨胀时,气囊40覆盖就坐在座椅12上的乘员P从腰部PP到胸部PT和肩部PS。具有高强度和挠性的材料适合用作织物部43、44。例如,聚酯线或聚酰胺线制成的机织织物等是合适的。沿周边结合部45使织物部43、44的周边部分连接。在周边结合部45处,将织物部43、44的周边部分中除折叠线42附近部分之外的所有部分进行缝合。这种结构适用于下文描述的外结合部64、65以及内结合部73。在图4、图7、图8、图10、图11、以及图14至图18中,用粗虚线表示缝合线在织物部43、44外部的状态。另一方面,用点状虚线表示缝合线在织物部43与织物部44之间的状态。也就是,在后一种情况下,虚线表示缝合部的横截面结构。如图4和图7所·示,当将膨胀气体供至在织物部43与织物部44之间由周边结合部45围住的空间时,使气囊40在乘员P上身的侧面展开并膨胀。由周边结合部45所围住的空间形成为膨胀部46,膨胀部46通过约束乘员P的上身来保护乘员上身。除了使用缝合线的缝合部之外,周边结合部45可以是使用粘合剂的粘合部。这种结构类似地适用于下文描述的外结合部64、65以及内结合部73。周边结合部45的一部分由分隔结合部47构成。由分隔结合部47将膨胀部46分隔成上部和下部。分隔结合部47包括一对延伸部48、以及连接在一对延伸部48的后端之间的连接部49。一对延伸部48自织物部43、44的前端向后延伸,同时该一对延伸部48彼此分开。在连接部49中设置向后凸出的凸出部51。膨胀部46中位于分隔结合部47下方的部分是腰部保护膨胀部52。通过腰部保护膨胀部52在腰部PP后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腰部保护膨胀部52对具有标准体型的成人乘员P的腰部PP进行约束及保护。膨胀部46中位于分隔结合部47上方的部分由平面状分隔件60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分隔件60具有类似于系绳的结构。如图5和图7所示,当气囊40处于未膨胀的展开状态时,分隔件60保持为沿折叠线61对半折叠,使相反端部62、63彼此靠近。在对半折叠的分隔件60中,在膨胀气体G的流动方向,折叠线61布置在相反端部62、63的上游。折叠线61布置成靠近膨胀部46中的充气器组件30。如图7和图8所示,当膨胀部46由于展开并膨胀而处于张紧状态时,分隔件60沿折叠线61的纵向长度LI大于与折叠线61正交的横向长度L2。如图5和图10中所示,由外结合部64使分隔件60的端部62与织物部43连接,以及,由外结合部65使分隔件60的两个端部63与织物部44连接。以这种方式,使分隔件60桥接在织物部43与织物部44之间。如图5和图7中所示,在气囊40未膨胀的展开状态期间,分隔件60保持为对半折叠。在膨胀部46展开膨胀的状态下,分隔件60于座椅12的宽度方向张紧,并且限制膨胀部46在该方向的厚度。如图4和图7所示,对半折叠的分隔件60的两端都与气囊40连接。由周边结合部45使分隔件60的上端及下端与织物部43、44的上端及下端相连接。当膨胀部46中位于分隔结合部47上方的部分展开并膨胀时,分隔件60布置在乘员P上身的后半部与前半部之间的交界部附近。位于分隔件47上方并且也位于分隔件60后方的部分形成为肩部保护膨胀部53,该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为上游膨胀部。此外,位于分隔结合部47上方并且也位于分隔件60前侧的部分形成为胸部保护膨胀部54,该胸部保护膨胀部54为下游膨胀部。在至少包括乘员P肩部PS的后端部PSR和中部PSC的区域之侧面,肩部保护膨胀部53展开并膨胀,并且,约束并保护肩部PS。此外,胸部保护膨胀部54在胸部PT的侧面展开并膨胀,并且,约束并保护胸部PT。

如图4中所示,在构成胸部保护膨胀部54的织物部44中,设置膨胀气体的通气孔56。通气孔56与分隔件60分开布置。在膨胀展开过程中,通过使靠背14的易破部23破裂,肩部保护膨胀部53向收纳部21外部伸出。另一方面,腰部保护膨胀部52在靠背14的内部展开并膨胀。图1和图7中的气囊40处于未膨胀的展开状态,并且,处于腰部保护膨胀部52从靠背14向前伸出的状态。如图8和图10所示,由沿折叠线61铺开的两个部件66、67形成分隔件60。通过使用类似于织物部43、44的材料,将部件66、67形成为片状。将部件66的边缘68E与部件67的边缘69E重叠以形成带状。通过内结合部73,使部件66、67的重叠部71与除重叠部71以外的非重叠部72之间的交界部结合。内结合部73在与折叠线61正交的方向延伸。交界部以固定距离与边缘68E、69E分开。如图7和图11所示,分隔结合部47的连接部49布置在气囊40的折叠线42前方并与之分开。如图11和图13所示,由织物部43的后部、织物部44的后部、折叠线42、以及连接部49围住的空间是连通道75,该连通道75使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与肩部保护膨胀部53彼此连接。织物部43后部中构成连通道75内壁的部分是第一连通壁76。织物部44中构成连通道75外壁的部分是第二连通壁77。在膨胀部46展开并膨胀之前,使第一连通壁76与第二连通壁77以平坦状态重叠。在连通道75中,折叠线42与连接部49之间的距离在凸出部51的末端51T处最窄。在织物部43与织物部44之间被分隔结合部47的上、下延伸部48和连接部49围住的部分是非膨胀部55,膨胀气体不使非膨胀部55展开或膨胀。如图7中所示,充气器组件30以倾斜姿态位于连通道75附近,使其前侧降低。充气器组件30的下端布置在连接部49的后部附近。所以,充气器组件30大部分位于连接部49的上方。此外,如图3中所示,保持架32的螺栓34延伸穿过织物部43。据此,相对于气囊40确定充气器组件30的位置。此外,如图11至图13中所示,在连通道75中设置止回阀80。止回阀80限制膨胀气体G从腰部保护膨胀部52向胸部保护膨胀部54流出。止回阀80由单片织物81形成。织物81布置成覆盖织物41,并且还包含织物41的折叠线42。在中心折叠线82与织物41的折叠线42 —致的状态下,沿折叠线42、82,将织物81连同织物41 一起对半折叠。为了在织物81的内侧与外侧之间加以区分,将织物81的内侧部分称为第一阀体元件83,而将织物81的外侧部分称为第二阀体元件84。由第一流出侧结合部85和分隔结合部47,将第一阀体元件83与织物部43联结。由第二流出侧结合部86和分隔结合部47,将第二阀体元件84与织物部44联结。由第一流出侧结合部85将第一阀体元件83的上端与第一连通壁76联结。由第二流出侧结合部86将第二阀体元件84的上端与第二连通壁77联结。第一流出侧结合部85的大部分和第二流出侧结合部86的大部分都在与连通道75中所流动膨胀气体G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一阀体元件83上端和第二阀体元件84上端彼此没有联结。在分隔结合部47中,用连接部49将阀体元件83、84与气囊40联结。连接部49也起到第一边缘结合部87和壁结合部88的作用。第一边缘结合部87分别将阀体元件83、84的前部与对应的连通壁76、77联结。壁结合部88在第一边缘结合部87上方或附近使连通壁76与连通壁77互相联结。也就是,连接部49分别使阀体元件83、84与对应的连通壁76,77联结。通过缝合气囊40与止回阀80,形成分隔结合部47。靠近流出侧结合部85、86,阀体元件83、84各具有挠性部89。挠性部89是比其它部分柔软的部分,并且由膨胀气体G的压力容易使挠性部89朝肩部保护膨胀部53挠曲。如图11中的点划线所示,挠性部89所在区域从流出侧结合部85、86到距流出侧结合部85、86向下隔开长度LI的位置。由第二边缘结合部91使阀体元件83、84的后部互相联结。第二边缘结合部91在连通道75中所流动膨胀气体G的流动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织物81的折叠线82和这条折叠线附近的部分是第二边缘结合部91。此外,在自折叠线82向前隔开的位置处,阀体元件83、84的后部具有低挠性部92。低挠性部92延伸至腰部保护膨胀部52,起点所在位置越过挠性部89、与流出侧结合 部85、86隔开长度LI。通过用缝合线以一行或多行缝合阀体元件83、84,形成低挠性部92。低挠性部92比挠性部89硬,并且不易挠曲。此外,与流出侧结合部85、86、第一边缘结合部87、以及壁结合部88相比,低挠性部92更硬且更难以挠曲。低挠性部92还起到辅助结合部93的作用。在第二边缘结合部91附近,辅助结合部93使第一阀体元件83与第二阀体元件84互相联结。辅助结合部93延伸至腰部保护膨胀部52,起点所在位置越过挠性部89、与流出侧结合部85、86隔开。如上所述,在连通道75中,折叠线42与气囊40的连接部49之间的距离在凸出部51的末端5IT处最窄。所以,第一边缘结合部87和低挠性部92之间的距离在凸出部51的末端5IT处最小。低挠性部92限制连通壁76、77的上端之间的开口、以及阀体元件83、84的上端之间的开口。低挠性部92的上端92U越靠近于流出侧结合部85、86时,或者低挠性部92越靠近于凸出部51的末端51T时,限制的程度增大。据此,低挠性部92的上端92U的位置设定为,不会过多地妨碍连通壁76、77之间的开口、以及阀体元件83、84之间的开口。如图14中所示,低挠性部92设置在由织物81的折叠线82向前方隔开的位置处。所以,折叠线82与壁结合部88之间的距离Dl大于低挠性部92与壁结合部88之间的距离D2。当膨胀气体在阀体元件83与阀体元件84之间流动时,使止回阀80圆筒状膨胀。此时,以小于挠性部89 (作为第二边缘结合部91与壁结合部88之间的区域)的内径,使低挠性部92与壁结合部88之间的区域圆筒状膨胀。如图11所示,低挠性部92的长度标注为L3,以及,壁结合部88中与低挠性部92之间的距离最窄处的位置标注为B。位置B与凸出部51的末端51T—致。此外,位置B与流出侧结合部85、86的端部C之间的距离标注为D3。在本实施例中,满足L3 >D3的关系。在阀体元件83、84的下部设置倾斜部94,倾斜部94倾斜成越朝前端越高。在倾斜部94中,阀体元件83和阀体元件84没有联结。将第一阀体元件83的上端与第一连通壁76联结,以及,将第二阀体元件84的上端与第二连通壁77联结。第一阀体元件83的上端和第二阀体元件83的上端没有联结。所以,在膨胀气体供给时,止回阀80在倾斜部94的上端处打开,并且圆筒状膨胀。如图12中所示,由于第一阀体元件83与织物部43联结,膨胀气体G不会在第一阀体元件83与织物部43之间流过。类似地,由于第二阀体元件84与织物部44联结,膨胀气体G不会在第二阀体元件84与织物部44之间流过。由于膨胀气体G在阀体元件83与阀体元件84之间流动,膨胀气体G能在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与肩部保护膨胀部53之间流动。在图11中,位置E位于第一阀体元件83与织物部43之间并且也被第一流出侧结合部85与连接部49夹在中间,位置E能成为膨胀气体的流动通道。然而,当肩部保护膨胀部53膨胀时,使第一阀体元件83贴附于织物部43,所以,膨胀气体几乎不流动至位置E。膨胀气体也几乎不流动至第二阀体元件84与织物部44之间并且还被第二流出侧结合部86与连接部49夹在中间的位置。所以,可以将流出侧结合部85、86以及连接部49缝合以彼此相交。如图中11中所示,阀体元件83、84的上端布置成,在分隔结合部47的后方面对肩部保护膨胀部53。此外,阀体元件83、84的倾斜部94布置成,在分隔结合部47的后方面对腰部保护膨胀部52。装配充气器组件30,成为保持架32的下端插进止回阀80中的状态。如图8至图10所示,在分隔件60中央设置压力调节阀95。在膨胀气体供给期初期,使压力调节阀95关闭。此时,压力调节阀95限制膨胀气体从肩部保护膨胀部53流向胸部保护膨胀部54。从膨胀气体供气期中期开始,随着约束乘员产生的外力使压力调节阀95打开。结果,解除如上所述的膨胀气体流动限制。在分隔件60的折叠线61附近,没有包括内结合部73。在重叠部71与非重叠部72之间交界部处的折叠线61附近,没有包括内结合部73。由没有包括内结合部73的部分,构造成狭缝式内开口 96,用于使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与胸部保护膨胀部54互相连接。内开口96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开口对应。内开口 96在横向延伸,该横向与向车辆10施加冲击的方向相同。重叠部71中对应于内开口 96的部分构成一对阀体元件97、98。内开口 96与边缘68E之间的部分构造作为阀体元件97,以及,内开口 96与边缘69E之间的部分构造作为阀体元件98。如图19B中所示,当阀体元件97的末端97T和阀体元件98的末端98T接触时,使压力调节阀95关闭,从而,膨胀气体在阀体元件97与阀体元件98之间的流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如图19C中所示,当使内开口 96打开、并且使阀体元件97与阀体元件98分开时,打开压力调 节阀95,从而,膨胀气体G能够在阀体元件97与阀体元件98之间流动。在膨胀部46展开并膨胀之前,重叠部71布置在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然后,在与非重叠部72的交界部处,将重叠部71向上折叠,使其与非重叠部72重叠。如图5和图7所示,由外结合部64、65,将重叠部71的两端与对应织物部43、44、以及分隔件60的非重叠部72联结。如图3所示,在气囊40的折叠状态下,以紧凑收纳形式形成气囊模组AM。通过这种布置,能将气囊模组AM收纳在靠背14内的空间有限的收纳部21中。此外,在气囊模组AM中,将自保持架32伸出并穿过气囊40的螺栓34插进侧框部17,并拧进螺母35中。以这种方式,将充气器组件30连同气囊40 —起固定于侧框部17。也可以通过螺栓34和螺母35之外的其他部件,将充气器组件30固定于侧框部17。如图1所示,本侧气囊装置包括冲击传感器101和控制装置102。冲击传感器101由加速度传感器形成,并且固定于车身侧部11。冲击传感器101检测从侧面施加至车身侧部11的冲击。基于来自冲击传感器101的检测信号,控制装置102控制充气器31的操作。车辆10配备有安全带装置(未示出),以约束就坐在座椅12上的乘员P。下面,参照图14至图18,描述本侧气囊装置的操作。在图14至图18中,分隔结合部47用虚线示出。虽然气囊40的折叠线42与止回阀80的折叠线82示为具有一定距离,如以点划线所形成的线框J所示,但折叠线42、82实际上相符。所以,膨胀气体G不会在气囊40的后端与止回阀80的后端之间流动。除非从侧面向车身侧部11施加冲击,不会从控制装置102输出用于触发充气器31的触发信号,并且,不会从充气器31向膨胀部46供给膨胀气体。所以,如图3所示,使气囊40以收纳形式容纳于收纳部21中。此时,使构成气囊40的织物部43和织物部44互相靠近。如图5所示,通过使折叠线61布置于相反端部62、63的上游侧,使分隔件60保持对半折叠。如图9所示,在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使阀体元件97、98保持为重叠的。如图14所示,构成止回阀80的第一阀体元件83和第二阀体元件84也保持为重叠的。在车辆10行驶·过程中,当由侧面碰撞等将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冲击施加至车身侧部11时,冲击传感器101检测此冲击。然后,基于其检测信号,如图1和图2中所示,从控制装置102输出用于操作充气器31的触发信号。跟随此触发信号,如图7中所示,充气器31中的气体发生剂产生高温高压膨胀气体,并且膨胀气体于充气器31的径向喷射。此夕卜,一些膨胀气体通过保持架32的窗口 33流到肩部保护膨胀部53。以这种方式,开始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膨胀。此外,与流到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相比,膨胀气体更多地从位于保持架32下侧的开口端32A流到止回阀80。在膨胀气体从充气器31供给至止回阀80期间,如图15所示,在第一阀体元件83与第二阀体元件84中产生作用力,以促使第一阀体元件83和第二阀体元件84具有圆筒形状。这是因为第一阀体元件83的上端与第一连通壁76联结,并且因为第二阀体元件84的上端与第二连通壁77联结。这也是因为,用第一边缘结合部87将阀体元件83、84的前部与对应的连通壁76、77联结。此外,这也是因为,用辅助结合部93将阀体元件83、84的后部联结。在这种情况下,在挠性部89与挠性部89下方的部分之间,由第一阀体元件83和第二阀体元件84所形成圆筒的内径有变化。在止回阀80中,辅助结合部93设置在与织物81的第二边缘结合部91向前方分隔开的位置。结果,如图14中所示,第二边缘结合部91与第一边缘结合部87之间的距离Dl大于低挠性部92与第一边缘结合部87之间的距离D2。所以,以小于挠性部89的内径,使阀体元件83、84中位于挠性部89下方的部分圆筒状膨胀。然而,尽管阀体元件83、84的前部与对应连通壁76、77联结,但只用辅助结合部93使阀体元件83、84的后部联结,而没有使阀体元件83、84的后部与对应连通壁76、77联结。所以,阀体元件83、84的前部不能相对于连通壁76、77移动,但阀体元件83、84的后部能相对于连通壁76、77移动。此外,阀体元件83、84的低挠性部92是比较刚硬的,并且难以挠曲,但挠性部89是柔软且可挠曲的。所以,在挠性部89中,使阀体元件83、84以大内径圆筒状膨胀,以及,在位于挠性部89下方的部分处,使阀体元件83、84以小内径圆筒状膨胀。于是,将挠性部89拉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并使其挠曲。之后,如图15中箭头H所示,用低挠性部92的上端92U附近部分(图16中F部分)作为支点,将阀体元件83、84中位于挠性部89下方的部分拉向流出侧结合部85、86和壁结合部88。据此,使低挠性部92倾斜,使得下侧位于前方。此外,在壁结合部88与低挠性部92之间的挠性部处,容易产生皱褶。膨胀气体G穿过圆筒状膨胀的止回阀80,然后,进入腰部保护膨胀部52,并且使腰部保护膨胀部52膨胀。基于从充气器31连续供给膨胀气体G,腰部保护膨胀部52的内压增大。腰部保护膨胀部52膨胀,同时按照与折叠在靠背14中的次序相反的次序展开。由内压高的腰部保护膨胀部52,强烈压迫靠背14外侧的侧支撑部16的下部。基于此压迫,在座椅12处,腰部保护膨胀部52周边的侧支撑部16向前并向内膨胀。基于膨胀的侧支撑部16,向内强烈压迫乘员P的腰部PP的后部。另一方面,在膨胀部46的上半部中,分隔件60的折叠线61布置在相反端部62、63的上游。此外,由外结合部64、65使相反端部62、63与对应织物部43、44联结。由周边结合部45使分隔件60的上端及下端与织物部43、44联结。所以,在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膨胀开始之后,从对半折叠的状态拉出分隔件60,并且使其变形成弯曲形状。此时,在分隔件60的纵向和横向中出现张力。据此,将分隔件60张紧。

将内压PI施加至阀体元件97、98,如图19A中箭头所示。内压PI并没有如肩部保护膨胀部53约束乘员P时的内压或腰部保护膨胀部52的内压那么高。此时,阀体元件97、98的整个表面彼此紧密接触,并且限制膨胀气体在阀体元件97与阀体元件98之间的流动。此外,如图10中所示,由内压PI将重叠部71压迫至非重叠部72。据此,使阀体元件97、98闭合。如图7和图8中所示,分隔件60形成为竖向较长(LI > L2)。所以,在分隔件60中,与纵向相比,在横向易于施加更高张力。内开口 96于易于施加张力的横向延伸。所以,能容易地使内开口 96闭合。然而,在分隔件60中,纵向也施加有张力。所以,存在打开内开口 96的风险。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各自的末端97T、98T使阀体元件97、98闭合。这是因为,通过将分隔件60拉成张紧状态以打开内开口 96的作用力,在内开口 96中最大,而在远离内开口 96的位置处变得较小。也就是,在阀体元件97、98的末端97Τ、98Τ处,用于打开内开口 96的作用力最小。如图10中所示,将重叠部71折叠到非重叠部72上,并且还连同相反端部62、63一起与织物部43、44联结。所以,使肩部保护膨胀部53展开并膨胀时,不仅在分隔件60中于横向施加高张力,也在重叠部71中于横向施加高张力。
当阀体元件97和阀体元件98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时,使压力调节阀95关闭。因此,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的膨胀气体不会穿过阀体元件97、98之间、以及通过内开口 96流到胸部保护膨胀部54。也就是说,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的膨胀气体不会通过内开口 96流到胸部保护膨胀部54,或者,只有少许流动。结果,使膨胀气体在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聚集,以及,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压增大。在本实施例中,由分隔件60将膨胀部46的上半部分隔成肩部保护膨胀部53和胸部保护膨胀部54。所以,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容积小于膨胀部46的上半部没有分隔时的容积。所以,肩部保护膨胀部53内压的增大快于膨胀部46的上半部没有分隔的情况,而且变高。特别地,在没有流动穿过阀体元件97、98之间的情况下,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的膨胀气体不会流出至胸部保护膨胀部54。所以,肩部保护膨胀部53内压的增大速度不会因为膨胀气体流出而减小。于是,在按照与折叠次序相反的次序展开的同时,肩部保护膨胀部53膨胀。据此,由肩部保护膨胀部53压迫椅衬18,并且使椅衬18因易破部23而破裂。如图6中所示,以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一部分留在收纳部21中,使肩部保护膨胀部53从靠背14的破裂位置向前伸出。此后,如图2中所示,肩部保护膨胀部53在车身侧部11与乘员P的肩部PS之间展开并膨胀。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压高于胸部保护膨胀部54的内压,并且低于腰部保护膨胀部52的内压。如图7中所示,在至少包括肩部PS的后端部PSR和中部PSC的区域中,肩部保护膨胀部53展开并膨胀。此外,此区域的耐冲击性高于胸部PT,但低于腰部PP。此时,胸部保护膨胀部54没有膨胀,或者少许膨胀。所以,胸部保护膨胀部54的内压保持较低。当车身侧部11进一步进入内侧时,在车辆中,肩部保护膨胀部53向内侧压迫肩部PS,藉此,约束乘员P。肩部PS的轮廓并未如后背PB那样在车辆内侧朝车辆后端弯曲。所以,肩部PS易于被肩部保护膨胀部53向里压迫。此外,肩部PS是乘员P上半身中最向外凸出的部分,并且最靠近车身侧部U。所以,在冲击施加之前,车身侧部11与乘员P上身之间的距离在肩部PS处最小。

所以,与压迫乘员P上身中除肩部PS以外部分的情况相比,肩部保护膨胀部53能以较小膨胀容积向里压迫肩部PS。此外,在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展开及膨胀开始之后,在较短时间内即开始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压迫。此外,针对从侧面对乘员P上身冲击的耐冲击性,肩部PS中的耐冲击性高于后背PB中的耐冲击性。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压在早期阶段增大,由肩部保护膨胀部53强有力地压迫这种高耐冲击性的肩部PS。然后,通过肩部保护膨胀部53对肩部PS的压迫以及通过腰部保护膨胀部52对腰部PP的压迫,使乘员P向内移动并进行约束。据此,增大乘员P与车身侧部11之间的距离。结果,保证了用于胸部保护膨胀部54展开及膨胀的空间。当承受来自肩部保护膨胀部53压迫力的肩部PS面积较大时,肩部保护膨胀部53 (其通过压迫肩部PS约束乘员P)的操作变大。然而,通过由肩部保护膨胀部53压迫至少包括肩部PS的后端部PSR和中部PSC的区域,充分获得上述操作。此外,当承受来自腰部保护膨胀部52压迫力的腰部PP的面积较大时,腰部保护膨胀部52 (其通过压迫腰部PP约束乘员P)的操作变大。然而,通过由腰部保护膨胀部52至少压迫腰部PP的后部,充分获得上述操作。在上述系列过程中,由于使肩保护膨胀部53独自展开并膨胀,乘员P身体中承受膨胀部46上半部压力的位置只有肩部保护膨胀部53。在阀体元件97、98闭合状态下膨胀气体连续供入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时候,压力调节阀95开始因来自车身侧部11的外力而打开。此时,从膨胀气体向膨胀部46上半部供给的中期开始,由约束乘员P带来的外力压迫膨胀部46的上半部并使之变形。据此,对分隔件60的横向的张力减小,而纵向的张力增大。此外,随着膨胀部46变形,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压PI进一步增大。然后,如图19B中所示,当分隔件60被压向胸部保护膨胀部54侧,施加至分隔件60的张力改变。据此,纵向与横向之间张力方面的差异变小,使内开口 96变形,以及,阀体元件97、98开始移动。另一方面,重叠部71与非重叠部72重叠。此外,由外结合部64、65使重叠部71的两端与织物部43、44联结。所以,在重叠部71的外结合部64、65附近,维持重叠状态的作用力强烈作用。此力在远离外结合部64、65的位置处变得较小,并且在重叠部71的中心,在阀体元件97、98处最小。所以,在阀体元件97、98处或其附近部分处,使纵向和横向受到牵拉的重叠部71变形。当使内开口 96打开至一定程度时,在重叠部71处,阀体元件97、98承受的内压PI具有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高压力,并且,阀体元件97、98被从内开96向胸部保护膨胀部54推出。当内开口 96于上下方向的宽度Wl较窄时,末端97T、98T互相接触,并且由末端97Τ、98Τ使阀体元件97、98闭合。如图19C中所示,此时,内开口 96的宽度Wl窄于阀体元件97、98各自宽度W2之和(2.W2)。如图19C中所示,当内开口 96的宽度Wl变成大于总值(2.W2)时,使末端97Τ、98Τ分开,并且压力调节阀95打开。然后,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的膨胀气体G穿过内开口96与阀体元件9 7、98之间,流出至胸部保护膨胀部54。据此,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压不会增大,并且停止降低。此时,由于车身侧部11继续进入内侧,膨胀部46上半部的肩部保护膨胀部53保持压向乘员P。接着,胸部保护膨胀部54的内压增大,并且,按照与折叠次序相反的次序,使胸部保护膨胀部54展开并膨胀。此时,以低于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压,胸部保护膨胀部54展开并膨胀。此时,使车身侧部11与乘员P上身之间的距离处于由肩部保护膨胀部53和腰部保护膨胀部52增大的状态。据此,使胸部保护膨胀部54易于从车身侧部11与乘员P之间的空间向前展开并膨胀。然后,通过胸部保护膨胀部54的展开膨胀,也将乘员P的上身压向膨胀部46的胸部保护膨胀部54。据此,由肩部保护膨胀部53和胸部保护膨胀部54约束乘员P的上身。展开并膨胀之后胸部保护膨胀部54中过剩的膨胀气体G通过通气孔56排到气囊46外部。据此,胸部保护膨胀部54的内压逐渐降低。以这种方式,使气囊40位于乘员P的上身与车身侧部11之间。通过向内压迫乘员P的上身,气囊40约束乘员P的上身。结果,由膨胀部46缓冲通过车身侧部11从侧面传至乘员P的冲击,并且,保护乘员P的上身。之后,如图16中所示,当停止从充气器31喷射膨胀气体时,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中的膨胀气体G流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于是,止回阀80如下操作。将挠性部89拉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并且, 基于内径差异使挠性部89挠曲。然后,挠性部89顷刻承受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中膨胀气体G的高压,并且被压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结果,将挠性部89向上推动,如图16中箭头I所示。之后,挠性部89下方的部分被拉向流出侧结合部85、86和壁结合部88。在这种情况下,低挠性部92也被拉向流出侧结合部85、86。利用由框F示出的上端U的附近作为支撑点,低挠性部92朝流出侧结合部85、86和壁结合部88翻转。此时,按照与挠性部89类似的方式,阀体元件83、84中位于挠性部89下方的部分也承受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中膨胀气体G的高压。所以,如图17中箭头K所示,将阀体元件83、84中位于挠性部89下方的部分斜向前向上折叠,以将其推至阀体元件83、84之间。据此,阀体元件83、84之间空间所构成的膨胀气体G流动通道变窄。此外,如图11中所示,低挠性部92的长度L3设定为长于凸出部51的末端51T与流出侧结合部85、86的端部C之间的距离D3(L3 > D3)。据此,如图18中所示,在斜向前向上翻转途中,低挠性部92与连接部49的凸出部51接触。以这种方式,凸出部51限制低挠性部92向流出侧结合部85、86和壁结合部88的进一步翻转。于是,使止回阀80闭合,并且,限制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中的膨胀气体G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流出。据此,维持腰部保护膨胀部52的内压使其不会降低,处在适合于保护腰部PP的压力。此后,止回阀80还允许膨胀气体G从肩部保护膨胀部53向腰部保护膨胀部52流入,但限制膨胀气体G从腰部保护膨胀部52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流出。所以,即使腰部保护膨胀部52的内压因 为侧气囊装置约束腰部PP而增大,止回阀80也限制膨胀气体G从腰部保护膨胀部52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流出。结果,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压不会由于腰部PP受到约束之后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中压力变化而增大。特别地,由于膨胀气体G不会在不穿过止回阀80的情况下在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与腰部保护膨胀部52之间来去,不会损失上述功能。当腰部保护膨胀部52的内压变得过高时,低挠性部92试图移动超出壁结合部88。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低挠性部92移动,阀体元件83、84中位于挠性部89下方的部分也试图移动超出壁结合部88。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阀体元件83、84打开的风险,并且存在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中的膨胀气体G通过止回阀80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回流的风险。在这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充气器组件30的下端布置为靠近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的流出侧结合部85、86。所以,充气器组件30的下端能防止低挠性部92以及阀体元件83、84过度移向壁结合部88。结果,能限制低挠性部92以及阀体元件83、84移动超出壁结合部88。虽然以上已经描述了本侧气囊装置的代表性操作模式,但在某些情况下,止回阀80也以其他模式操作。在另一模式中,本侧气囊装置类似于代表性模式操作,直至将挠性部89拉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并且也直至将低挠性部92拉向流出侧结合部85、86以及壁结合部88。在此之后,通过承受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中膨胀气体G的高压,阀体元件83、84中位于挠性部89下方的部分成为互相接近。然后,使阀体元件83、84中位于挠性部89下方的部分坍倒,同时,使其从低挠性部92附近紧密地贴附于肩部保护膨胀部53,并且关闭阀体元件83与阀体元件84之间膨胀气体G的流动通道。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实现以下优点。(I)气囊40由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上游膨胀部、以及下游膨胀部构成。此外,气囊40包括:上游膨胀部,其作为肩部保护膨胀部53 ;以及下游膨胀部,其作为胸部保护膨胀部54。此外,在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与肩部保护膨胀部53之间的连通道75中设置止回阀80,用于限制膨胀气体G从腰部区域保护膨胀部52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流出。此外,在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与胸部保护膨胀部54之间的分隔件60中设置压力调节阀95,该压力调节阀95具有内开口 96和一对阀体元件97、98。根据此结构,在膨胀部46展开及膨胀的初期,使腰部保护膨胀部52在耐冲击性最高的腰部PP的侧面、以最高内压展开并膨胀。接着,使肩部保护膨胀部53在耐冲击性高的肩部PS的侧面、以次高于腰部保护膨胀部52的内压展开并膨胀。进一步,以低于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压,使胸部保护膨胀部54在耐冲击性低于肩部PS的胸部PT的侧面展开并膨胀。也就是说,通过考虑腰部PP、肩部PS、以及胸部PT之间耐冲击性方面的差异,在膨胀部46处获得适当的压力分布,并且有效地防止乘员P上身受到冲击伤害。此外,通过强烈压迫腰部PP和肩部PS使乘员P向内移动,还增大了车身侧部11与乘员P上身之间的距离。由于通过这样做保证了胸部保护膨胀部54展开并膨胀的空间,胸部保护膨胀部54能可靠地展开并膨胀。结果,提高了对乘员P的保护性能。(2)肩部保护膨胀部53在至少包括肩部PS的后端部PSR和中部PSC的区域的侧面展开并膨胀。所以,尽管承受来自肩部保护膨胀部53压迫力的肩部PS面积较小,由肩部保护膨胀部53压迫肩部PS,以及,能使乘员P向内移动并对其进行约束。(3)腰部保护膨胀部52在腰部PP的后部展开并膨胀。所以,尽管承受来自腰部保护膨胀部52压迫力的腰部PP面积较小,能由腰部保护膨胀部52压迫腰部PP,以及,能使乘员P向内移动并对其进行约束。(4)气囊40收纳在座椅12的收纳部21中。此外,腰部保护膨胀部52在靠背14的内部展开并膨胀。所以,通过由腰部保护膨胀部52压迫侧支撑部16,使侧支撑部16向前并向内膨出。据此,借助于侧支撑部16,通过对就坐于座椅12上的乘员P进行压迫,使乘员P向内移动,并且也能对其加以约束。(5)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 压存在受到胸部保护膨胀部54内压变化影响的风险。在这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 ,在胸部保护膨胀部54设置中通气孔56。根据此结构,基于膨胀气体从通气孔56排出的调节,根据乘员侧身的耐冲击性,适当地调节胸部保护膨胀部54和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压力分布。(6)膨胀部46的上侧部分由分隔件60分隔成肩部保护膨胀部53和胸部保护膨胀部54。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分隔件60中设置压力调节阀95,可以将胸部保护膨胀部54设定为,在膨胀部46展开并膨胀的初始阶段并不展开及膨胀。据此,即使在靠背14前方存在障碍物,也能避免胸部保护膨胀部54推压该障碍物。此外,本实施例可以如下列实施方式进行变化。构成分隔件60的上侧部件66和下侧部件67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沿折叠线61分成两部分。分隔件60的相反端部62、63可以与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的织物部43、44联结,或者,可以在胸部保护膨胀部54中联结。可选择地,相反端部62、63中的一个可以联结于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而另一个可以联结于胸部保护膨胀部54中。内开口 96和内结合部73可以与分隔件60的折叠线61倾斜交叉,或者可以沿折叠线61设置。分隔件60可以由单片织物形成。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内开口 96与边缘68E、69E之间的部分起到阀体元件97、98的作用。所以,只要在肩部保护膨胀部53展开并膨胀时使阀体元件97、98的末端97T、98T靠近成彼此接触,可以改变成不是与内开口 96对应的部分。例如,重叠部71中不与内开口 96对应的部分可以通过缝合或粘合的方式部分或全部联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这样布置,使得只有与内开口 96对应的那些部分能移动作为阀体元件97、98,以及,不与内开口96对应的那些部分可以固定以免不必要地移动。可选择地,在重叠部71中不与内开口 96对应的部分处可以设置切口。分隔件60和阀体元件97、98可以由不同部件形成。对半折叠的分隔件60的折叠线61相对于气囊模组AM可以稍微倾斜。内结合部73之间的联结被取消的位置可以是横向偏离折叠线61的位置。内结合部73之间的联结可以在多个位置处取消。包括阀体元件97、98的一对重叠部71可以布置在胸部保护膨胀部54中。在对半折叠的折叠线61位于相反端部62、63下游的状态下,分隔件60可以在未膨胀的展开状态下装配至膨胀部46。在这种情况下,在膨胀部46展开并膨胀之前,包括阀体元件97、98的重叠部71可布置在胸部保护膨胀部54中。分隔件60的上侧部件66和下侧部件67可以重叠,使得端部68、69重叠成带状,而不用将边缘68E、69E对在一起。大致整个气囊40可以是膨胀部46,或者,气囊40可具有非膨胀部,如上述实施例中那样。除了肩部保护膨胀 部53和胸部保护膨胀部54之外,膨胀部可以具有用于保护颞部的头部保护膨胀部。腰部保护膨胀部52可以于整个腰部PP的侧面展开并膨胀。腰部保护膨胀部52可以通过使靠背14的椅衬18破裂而向前伸出。一般而言,胸部PT的耐冲击性在后半部(其包括脊柱和肋骨)处比前半部(其不包括结构诸如脊柱和肋骨)处高。所以,理想的是,由上游膨胀部和下游膨胀部作用于胸部PT的冲击应设定为,在前半部处小于在后半部处。在这方面,根据上述实施例,使下游膨胀部以低于上游膨胀部的内压展开并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上游膨胀部可以在胸部后半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以及,下游膨胀部可以在胸部前半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上游膨胀部和下游膨胀部都成为胸部保护膨胀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膨胀部46的内压在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中最高,并且按照上游膨胀部和下游膨胀部的次序变低。可选择地,上游膨胀部可以为在胸部PT侧面展开并膨胀的胸部保护膨胀部,并且,下游膨胀部可以为在胸部保护膨胀部的前侧展开并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下游膨胀部接收从胸部保护膨胀部流出的膨胀气体,并且表现出调节胸部保护膨胀部内压的功能。可以使用具有封闭上端和开放下端的保持架、或者具有开放的上端和下端的保持架。保持架32可以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充气器31直接安装于靠背14的侧框部17。充气器组件30可以设置于气囊40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充气器31和上游膨胀部可以由管道连接,以及,通过此管道可以将膨胀气体从充气器31供给至上游膨胀部。收纳部21可以设置于车身侧部11,而不是设置于靠背14。进一步,气囊模组AM可装入车身侧部11的收纳部21中。取决于通气孔56的大小、数量、以及位置,存在这样的风险:因膨胀气体从通气孔56的排出量变得过大,使得胸部保护膨胀部54和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压低于适当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低挠性部92布置成移动超出壁结合部88,并且可以使阀体元件83、84翻转,以打开阀体元件83与阀体元件84之间的流动通道。采用这种布置,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中的膨胀气体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流出,所以,能补偿肩部保护膨胀部53的内压。通过改变低挠性部92的刚性以及改变长度L3,可以使阀体元件83、84翻转。通过改变缝合线的种类、粗细、以及数量,可以调节低挠性部92的刚性。例如,通过增加缝合线的粗度和数量,低挠性部92变硬,使阀体元件83、84翻转所需的腰部保护膨胀部52内压变高。此外,如果低挠性部92由粘合部构成,通过改变粘合剂的种类及涂布量,可以改变低挠性部92的刚性。例如,如果涂布量变大,低挠性部92变硬,以及,使阀体元件83,84翻转所需的腰部保护膨胀部52内压变高。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边缘结合部87和壁结合部88的位置可以改变。第一边缘结合部87可以是使阀体元件83、84的前部与对应连通壁76、77联结的结合部。此外,壁结合部88可以是靠近第一边缘结合部87设置并且还使连通壁76、77联结的结合部。低挠性部92和辅助结合部93可以设置于阀体元件83、84的不同位置。辅助结合部93可以是这样的结合 部:其靠近于第二边缘结合部91设置在第一边缘结合部87与第二边缘结合部91之间,并且,在阀体元件83与阀体元件84之间联结,以及,还从挠性部89的腰部保护膨胀部52的附近延伸至腰部保护膨胀部52。此外,低挠性部92可以进行更改,只要满足下述即可:其挠性低于挠性部89,设置在止回阀80的辅助结合部93上或附近,并且于气体流动方向延伸。通过使独立的成对织物重叠并且连接,可以形成止回阀8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二边缘结合部91使阀体元件83、84的后部联结。低挠性部92的结构可以改变,只要满足下述即可:低挠性部92于气体流动方向延伸,挠性低于挠性部89,以及,位于止回阀80的辅助结合部93上或附近。低挠性部92可以由例如塑料或金属形成。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低挠性部92与第二边缘结合部91平行设置。然而,低挠性部92可以设置为与第二边缘结合部91相交。采用这种布置,通过调节阀体元件83与阀体元件84之间的流动通道面积DS,可以调节膨胀气体G的流量。例如,通过将低挠性部92设置为与第二边缘结合部91以大角度相交,流动通道面积DS变小,以及,流进腰部保护膨胀部52的膨胀气体的流量变小。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这样一种侧气囊装置,其中气囊40的内部被系绳分隔成多个膨胀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系绳中设置止回阀。倾斜部94可以从阀体元件83、84中省略。流出侧结合部85、86的延伸方向可以不与流过连通道75的膨胀气体的流动方向正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这样的车辆10,其包括的座椅12具有面对侧面的靠背14。这种侧气囊装置能防止乘员P受到从车辆10前面及后面施加冲击的伤害。本发明的侧气囊装置可以应用于私人汽车以外的各种工业车辆。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这样一种侧气囊装置,其安装在交通工具的座椅中,用于诸如飞机和轮 船等各种交通 工具。
权利要求
1.一种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具有腰部保护膨胀部、上游膨胀部、以及下游膨胀部,由膨胀气体使这些膨胀部膨胀, 所述腰部保护膨胀部在就坐于车辆座椅的乘员的腰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 所述上游膨胀部经由连通道与所述腰部保护膨胀部的上侧相邻,以及,以低于所述腰部保护膨胀部内压的内压使所述上游膨胀部展开并膨胀, 所述下游膨胀部经由平面状分隔件与所述上游膨胀部的前侧相邻,以及,由已经通过所述上游膨胀部的膨胀气体使所述下游膨胀部展开并膨胀, 所述上游膨胀部和所述下游膨胀部中的至少一个是胸部保护膨胀部,所述胸部保护膨胀部于所述乘员的胸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 在所述连通道中设置止回阀,该止回阀限制膨胀气体从所述腰部保护膨胀部向所述上游膨胀部流出, 在所述分隔件中设置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具有开口和一对阀体元件, 在由所述上游膨胀部约束所述乘员之前,使所述阀体元件因受到所述上游膨胀部中膨胀气体的推动而互相接触 ,从而限制膨胀气体在所述开口处流动,以及 当由所述上游膨胀部约束所述乘员时,随着约束所述乘员产生的外力使所述阀体元件挠曲并且彼此分开,从而允许膨胀气体在所述开口处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膨胀部是肩部保护膨胀部,该肩部保护膨胀部在所述乘员的肩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以及 所述下游膨胀部是所述胸部保护膨胀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保护膨胀部至少在所述腰部的后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收纳在所述车辆座椅的内部,以及 所述腰部保护膨胀部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内部展开并膨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游膨胀部中设置膨胀气体的通气孔。
全文摘要
气囊(40)在连通道(75)中包括止回阀(80),连通道(75)使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与肩部保护膨胀部(53)互相连接。止回阀(80)限制膨胀气体从腰部保护膨胀部(52)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流出。在肩部保护膨胀部(53)和胸部保护膨胀部(54)之间的分隔件(60)中设置压力调节阀(95),该压力调节阀具有内开口(96)和一对阀体元件(98)。在由肩部保护膨胀部(53)约束乘员之前,使阀体元件(98)因受到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膨胀气体的推动而互相接触,从而限制膨胀气体在内开口(96)处流动。当由肩部保护膨胀部(53)约束乘员时,随着这种约束产生的外力使阀体元件(98)挠曲并且彼此分离,从而允许膨胀气体在内开口(96)处流动。
文档编号B60R21/207GK103241211SQ20131004850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本田健作, 佐藤祐司, 堀田昌志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