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气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435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侧气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该侧气囊装置能够使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顺畅地展开。侧气囊装置包括充气机组件(30)和气囊(40)。充气机组件(30)配置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胸部的侧方附近,其根据来自车辆侧方的冲击喷出膨胀用气体。气囊(40)形成有多个折叠部(66、68、69、72、73),用于将该气囊在折叠的状态下收纳起来,在充气机组件(30)的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从胸部到头部的部位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展开并膨胀。在该侧气囊装置中,气囊(40)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68、72)向车内侧(图12的(a)中的眼前侧)折回。
【专利说明】侧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气囊装置,其能够在因侧面碰撞等而从侧方对车辆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使气囊展开并膨胀,从而保护从乘员的胸部到头部的部位不受冲击。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保护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上半身不受由侧面碰撞等引起的冲击的装置,广泛公知有一种包括气囊和充气机的侧气囊装置。在该侧气囊装置中,气囊以折叠的状态与充气机一同收纳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靠背)内。而且,在因侧面碰撞等而从侧方对车辆的侧壁部、例如侧车门等施加冲击时,从充气机向气囊供给膨胀用气体。气囊展开并膨胀,以将其一部分留在座椅靠背内的状态自车辆用座椅鼓出。之后,气囊还在乘员和侧壁部之间的狭窄空间中展开并膨胀。该气囊介于乘员的上半身和逐渐向车内侧进入的侧壁部之间而约束乘员的上半身,并且缓和通过侧壁部传递到上述上半身的、来自侧方的冲击。
[0003]作为上述侧气囊装置的一技术方案,例如存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技术方案。在该侧气囊装置中,充气机配置在座椅靠背内且是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胸部的侧方附近。而且,根据由侧面碰撞等引起的冲击从充气机喷出膨胀用气体时,该膨胀用气体在折叠状态的气囊内朝向上方和前方流动。气囊在该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在从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胸部到头部的部位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朝向车辆的前方和上方展开并膨胀。
[0004]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约束并保护乘员的上半身的与上述部位不同的部位的侧气囊装置。
[0005]在上述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任一种侧气囊装置中,在气囊折叠的状态下,作为展开方向的顶端的、上端的折叠部均折回。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 203939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 - 0701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但是,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侧气囊装置中,供给膨胀用气体而使气囊膨胀时,该气囊的折回的、上端的折叠部有时会朝向车外侧展开。在这种情况下,气囊的上端的折叠部在解除折回状态(展开)的过程中有可能接触于车辆的侧壁部,而因摩擦妨碍其顺畅的展开。
[0010]在利用膨胀用气体从后方朝向前方展开并膨胀的气囊中,在作为其展开方向的顶端的、前端的折叠部折回的情况下,也会与上述同样地产生上述问题。
[0011]本发明即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顺畅地展开的侧气囊装置。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解决上述课题的侧气囊装置包括:充气机,其配置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胸部的侧方附近,其当车辆侧方受到冲击时喷出膨胀用气体;以及气囊,其形成有多个折叠部,用于将该气囊在折叠的状态下收纳起来,在上述充气机的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在上述乘员的从胸部到头部的部位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展开并膨胀,其中,上述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向车内侧折回。
[0014]采用上述结构,在因侧面冲撞等而从侧方对车辆施加冲击时,从充气机喷出膨胀用气体。从接近充气机的一侧的折叠部朝向远离该充气机的一侧的折叠部供给该膨胀用气体,折叠部按照该顺序一边解除(展开)折叠一边膨胀起来。而且,在将膨胀用气体供给到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时,该折叠部一边解除(展开)向车内侧折回的状态一边膨胀。在该展开并膨胀时,上述顶端的折叠部不会接触于车辆的侧壁部,不易引起因与该侧壁部之间的摩擦而妨碍顺畅的展开。
[0015]优选的是,在上述侧气囊装置中,上述气囊的至少一部分从上方向下方折叠形成多个折叠部,且上述气囊的至少一部分从下方朝向上方进行展开和膨胀;上述气囊的上端的折叠部作为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向车内侧折回。
[0016]采用上述结构,当车辆侧方受到冲击时自充气机喷出来的膨胀用气体的至少一部分从下方的折叠部朝向上方的折叠部供给。气囊在该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从下方的折叠部朝向上方的折叠部按顺序地一边解除(展开)折叠一边膨胀起来。而且,在将膨胀用气体供给到作为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上端的折叠部时,该折叠部解除向车内侧折回的状态(展开)。在该展开时,上端的折叠部不会接触于车辆的侧壁部,不易引起因与该侧壁部之间的摩擦妨而碍顺畅的展开。
[0017]优选的是,在上述侧气囊装置中,上述气囊被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分隔为位于该区划壁前侧的前膨胀室和位于该区划壁后侧的后膨胀室;上述充气机配置在上述后膨胀室的下部;在上述区划壁中的处于上述乘员的头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上述后膨胀室和上述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上部连通孔;在上述区划壁中的处于上述乘员的胸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上述后膨胀室和上述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从上方向下方折叠的上述气囊中的位于上述区划壁前侧的区域按照向相同方向反复折叠的卷式折叠的方法从前方向后方折叠,并且从上方向下方折叠的上述气囊中的位于上述区划壁后侧的区域按照交替改变折叠方向的波纹式折叠方法从前方向后方折叠。
[0018]采用上述结构,当车辆侧方受到冲击时自充气机喷出来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在后膨胀室内朝向上方和前方流动。比区划壁靠后方的波纹式折叠的部分在该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朝向前方展开并膨胀。在此,波纹式折叠具有易于解除折叠状态这样的特征。因此,比区划壁靠后方的波纹式折叠的部分在乘员的胸部、头部的后部侧方迅速地朝向前方展开并膨胀,迅速地约束并保护乘员的上述部位。
[0019]在后膨胀室内向上方流动而到达处于乘员的胸部的后部侧方的部位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通过下部连通孔流入前膨胀室的下部内。此外,不通过下部连通孔而是在后膨胀室内向该下部连通孔的上方流动而到达处于乘员的头部的后部侧方的部位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通过上部连通孔流入前膨胀室的上部内。比区划壁靠前方的卷式折叠的部分在上述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朝向前方展开并膨胀。在此,卷式折叠具有易于沿着车辆的侧壁部展开这样的特征。因此,比区划壁靠前方的卷式折叠的部分在乘员的胸部、头部的前部侧方沿着车辆的侧壁部向前方展开并膨胀,可靠地约束并保护乘员的上述部位。
[0020]优选的是,在上述侧气囊装置中,将上述气囊的至少下部从前方向后方折叠形成多个折叠部,且上述气囊的至少下部从后方向前方进行上述展开和膨胀;上述气囊的下部前端的折叠部作为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向车内侧折回。
[0021]采用上述结构,当车辆侧方受到冲击时自充气机喷出来的膨胀用气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气囊的下部的后方朝向前方供给。在气囊的下部在该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从后方的折叠部朝向前方的折叠部按顺序地逐渐解除折叠(展开)。而且,在将膨胀用气体供给到作为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下部前端的折叠部时,该折叠部解除向车内侧折回的状态(展开)。在该展开时,上述折叠部不会接触于车辆的侧壁部,不易引起因与该侧壁部之间的摩擦妨碍顺畅的展开。
[0022]优选的是,在上述侧气囊装置中,上述气囊被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分隔为位于该区划壁前侧的前膨胀室和位于该区划壁后侧的后膨胀室;上述充气机配置在上述后膨胀室的下部;在上述区划壁中的处于上述乘员的胸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上述后膨胀室和上述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上述气囊的下部前端的折叠部以与上述区划壁交叉的状态折回。
[0023]采用上述结构,当车辆侧方受到冲击时自充气机喷出来的膨胀用气体的至少一部分从后膨胀室的下部的后方朝向前方流动。后膨胀室的下部在该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从后方的折叠部朝向前方的折叠部按顺序地逐渐解除折叠(展开)。而且,膨胀用气体使作为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下部前端的折叠部中的处于区划壁后方的部分膨胀。
[0024]此外,自充气机喷出来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在后膨胀室内朝向上方流动。膨胀用气体在后膨胀室内向上方流动而到达处于乘员的胸部侧方的部位时,通过下部连通孔流到上述下部前端的折叠部中的位于区划壁前方的部分。利用该膨胀用气体,解除上述折叠部向车内侧折回的状态(展开)。此时,利用像上述那样率先开始膨胀的位于区划壁后方的部分推压上述折叠部中的位于区划壁前方的部分,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展开。
[0025]发明的效果
[0026]采用上述侧气囊装置,由于将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向车内侧折回,因此,能够使该折叠部顺畅地展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表示侧气囊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将设有该装置的车辆用座椅与气囊和乘员一同表示的侧视图。
[0028]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座椅、气囊、乘员及侧壁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剖视图。
[0029]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座椅、气囊、乘员及侧壁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剖视图。
[0030]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中,装入有气囊组件的座椅靠背的侧部的内部构造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0031]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中,气囊设为非膨胀展开状态的气囊组件的侧视图。
[0032]图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内部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0033]图7是将图5的气囊组件的内部构造与乘员和车辆用座椅一同表示的局部侧剖视图。
[0034]图8是表示一实施方式中,气囊组件的气囊折叠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5]图9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气囊折叠的中途阶段的气囊组件的图,图9的(a)是侧视图,图9的(b)是从上述图9的(a)的左方观察的后视图。
[0036]图10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气囊折叠的中途阶段的气囊组件的图,图10的(a)是侧视图,图10的(b)是从上述图10的(a)的左方观察的后视图。
[0037]图1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气囊折叠的中途阶段的气囊组件的图,图11的(a)是侧视图,图11的(b)是从上述图11的(a)的左方观察的后视图。
[0038]图1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气囊折叠的中途阶段的气囊组件的图,图12的(a)是从图11的(a)的背侧观察的侧视图,图12的(b)是从上述图12的(a)的右方观察的后视图。
[0039]图1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气囊折叠的中途阶段的气囊组件的图,图13的(a)是侧视图,图13的(b)是上述图13的(a)的A — A线剖视图。
[0040]图1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气囊折叠的中途阶段的气囊组件的图,图14的(a)是侧视图,图14的(b)是上述图14的(a)的B — B线剖视图。
[0041]图1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气囊折叠而设为收纳用形态的气囊组件的图,图15的(a)是侧视图,图15的(b)是上述图15的(a)的C — C线剖视图。
[0042]图16是表不图4的气囊将其一部分留在座椅靠背内地自车辆用座椅鼓出而展开并膨胀后的状态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0043]图1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折线和折叠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0044]图18是与图11的(b)相对应的图,是表示第I顶端侧(上端侧)的折叠部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式折叠后的气囊的变形例的后视图。
[0045]附图标记说明
[0046]10、车辆;11、侧壁部;12、车辆用座椅;31、充气机;40、气囊;46、后膨胀室;47、前膨胀室;50、区划壁;54、上部连通孔;55、下部连通孔;66、68、69、72、73、折叠部;P、乘员;PH、头部;PT、胸部;Ζ1、Ζ2、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参照图1?图17说明侧气囊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0048]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车辆的前进方向记载为前方,以其为基准地规定前、后、上、下、左、右。此外,在各图中,“前”表示车辆前侧,“后”表示车辆后侧,“内”表示车辆内侧,“外”表示车辆外侧。车辆内侧就车辆宽度方向而言是靠近其中央位置的一侧,车辆外侧是远离上述中央位置的一侧。
[0049]此外,设为具有标准体格的乘员(成人)以预先决定好的姿态(正规姿态)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
[0050]如图1?图3所示,在车辆10中的、侧壁部11的车内侧附近配置有车辆用座椅12。在此,侧壁部11是指配置在车辆10的侧部的车辆构成构件,主要是车门、支柱等相当于该车辆构成构件。例如,与前排座椅相对应的侧壁部11是前车门、中柱(B支柱)等。此夕卜,与后排座椅相对应的侧壁部11是侧车门(后车门)的后部、C支柱、轮胎安装空间(日文:夕4 \W)的前部、后侧板等。
[0051]车辆用座椅12包括座椅座垫(座部)13和座椅靠背(靠背)14,该座椅靠背14自该座椅座垫13的后侧立起且能够利用倾斜度调整机构(省略图示)调整倾斜角度。车辆用座椅12以座椅靠背14朝向前方的姿态配置在车辆10中。这样配置的车辆用座椅12的宽度方向与车辆宽度方向一致。
[0052]座椅靠背14包括座椅靠背主体15和设于该座椅靠背主体1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的一对侧支承部16。座椅靠背主体15向后侧倾斜,从后侧支承乘员P的上半身。两侧支承部16自座椅靠背主体15向前方突出,用于限制坐在座椅座垫13上而倚靠座椅靠背主体15的乘员P的上半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动作。
[0053]接着,说明座椅靠背14中的、包含车外侧的侧支承部16的车外侧侧部的内部构造。
[0054]在座椅靠背14内配置有成为其骨架的座椅框架。如图4所不,座椅框架的一部分配置在座椅靠背14内的车外侧部分,该部分(以下称作“侧架部17”)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在包含侧架部17的座椅框架的前侧配置有由聚氨酯泡沫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座椅缓冲部分18。此外,在座椅框架的后侧配置有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硬质的靠背板19。另外,座椅缓冲部分18被蒙皮覆盖,但在图4中省略了该蒙皮的图示。后述的图16也同样。
[0055]在座椅缓冲部分18内,在侧架部17的车外侧附近设有收纳部21。收纳部21的位置是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且为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P的斜后方附近(参照图2)。在该收纳部21装入有成为侧气囊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气囊组件AM。
[0056]狭缝22自处于收纳部21的车外侧且处于收纳部21的前侧的角部朝向斜前车外侧延伸。被座椅缓冲部分18的前侧的角部18c和狭缝22夹着的部位(图4中用双点划线的框围成的部位)构成因后述的气囊40而发生断裂的断裂预定部23。
[0057]装入在上述座椅靠背14中的气囊组件AM作为主要的构成构件包括充气机组件30和气囊40。接着,分别说明这些构成构件。
[0058]充气机纟目件30
[0059]充气机组件30包括作为气体产生器的充气机31和覆盖该充气机31的定位器(retainer)3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充气机31采用被称作烟火型的类型。充气机31呈大致圆柱状,在其内部收容有用于产生膨胀用气体的气体产生剂(省略图示)。
[0060]另外,作为充气机31,也可以采用利用火药等使填充有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罐的分隔壁断裂而使膨胀用气体喷出的类型(混合型),替代采用上述气体产生剂的烟火型。
[0061]另一方面,定位器32是作为控制膨胀用气体喷出方向的扩压器发挥功能,并且具有将上述充气机31和气囊40 —起紧固在上述侧架部17上的功能的构件。定位器32的大部分通过对金属板等板材进行弯曲加工等而形成为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筒状。在定位器32中设有使其内外连通的连通部(省略图示),从充气机31喷出来的膨胀用气体的大多数通过该连通部喷出到定位器32的外部。
[0062]在定位器32上固定有螺栓34,作为用于将定位器32安装在上述侧架部17上的卡定构件。
[0063]另外,充气机组件30也可以是充气机31和定位器32成为一体而成的。
[0064]气囊40
[0065]如图1?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在车辆10行驶过程中等时因侧面碰撞等而从侧方对侧壁部11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气囊40收到从充气机31供给的膨胀用气体而展开并膨胀,以将其自身的一部分留在上述座椅靠背14内的状态从该座椅靠背14朝向前方鼓出。
[0066]图5表示气囊40未填充膨胀用气体而以平面状展开的状态(以下称作“非膨胀展开状态”)下的气囊组件AM。此外,图7为了表示气囊组件AM的内部构造而将乘员P和车辆用座椅12同将图5中的非膨胀展开状态的气囊40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切断后的气囊组件AM —同表示。
[0067]如图5?图7所示,通过将I张布片(也被称作底布、面板布等)沿着设定在其中央部分的折线42对折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合,将该重合的部分结合成袋状,从而形成气囊40。在此,为了区分气囊40的上述重合后的两个部分,将位于车内侧的部分称作布部43,将位于车外侧的部分称作布部44。各布部43、44呈相对于前后方向而言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形状。
[006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折线42位于气囊40的后端部地对折布片,但也可以是折线42位于其他端部、例如前端部、上端部、下端部等地对折布片。此外,气囊40也可以由沿着上述折线42分割成的两张布片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两张布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合,将两布片结合成袋状,从而形成气囊40。并且,气囊40也可以由3张以上布片构成。
[0069]在气囊40中,两布部43、44的外形形状为以折线42为对称轴地彼此线对称的关系。各布部43、44的形状、大小被设定为:气囊40在车辆用座椅12和侧壁部11之间展开并膨胀之后,能够占有与就座于该车辆用座椅12上的乘员P的上半身中的、从胸部PT到头部PH的部位相对应的区域(图1?图3)。如图7所示,气囊40形成为处于乘员P的头部PH侧方的部位的前端40a位于比处于胸部PT侧方的部位的前端40b靠前方的位置。
[0070]作为上述两布部43、44,使用强度较高且具有挠性、并且能够容易折叠的材料、例如聚酯线、聚酰胺线等形成的织布等较为适合。
[0071]两布部43、44之间的上述结合是在设于它们的周缘部的周缘结合部45处进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周缘结合部45的大部分通过缝制(用缝线缝合)两布部43、44的周缘部中的、除后端部(折线42的附近部分)之外的部分而形成。该利用缝制形成这一点对于后述的外结合部52和内结合部53来说也是同样的。
[0072]关于上述缝制,在图5、图7?图15及图17中,利用3种类型的线表现缝制部分。第I种类型的线是将恒定长度的粗线断续排列地表现的线(虚线的一种),对于这种类型的线示出有从侧方观察缝合部分的状态(参照图5中的周缘结合部45等)。第2种类型的线是将恒定长度(比一般的虚线长的长度)的细线断续排列地表现的线(虚线的一种),对于这种类型的线示出有位于布部43、44之间而无法直接看到(隐藏)的缝线的状态(参照图5中的内结合部53等)。第3种类型的线是将点隔开恒定间隔排列地表现的线(虚线的一种),对于这种类型的线示出有缝合布部43、44的缝线的截面(参照图7中的周缘结合部45 等)。
[0073]如图5?图7所示,两布部43、44之间且是被周缘结合部45包围的空间在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在乘员P的上半身的侧方展开并膨胀,从而成为用于约束从胸部PT到头部PH的部位而保护其不受冲击的膨胀部。
[0074]另外,周缘结合部45也可以利用与使用上述缝线进行的缝合不同的手段、例如利用粘接剂进行的粘接形成。也可以利用粘接形成这一点对于后述的外结合部52和内结合部53来说也是同样的。
[0075]在气囊40内且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设有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50,气囊40被分隔为比区划壁50靠后侧的后膨胀室46和比该区划壁50靠前侧的前膨胀室47。区划壁50具有与通常被称作约束系带(日语:^〒一)的部件同样的结构。
[0076]区划壁50
[0077]区划壁50包括一对布片51,该一对布片51由强度较高且具有挠性而能够容易折叠的材料、例如与上述布部43、44等同样的织布等构成。两布片51呈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带状。各布片51利用沿着其后端缘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外结合部52结合于气囊40的两布部43、44中的相对的部分。在气囊40膨胀之后,两外结合部52在乘员P的上半身中的处于前后方向中间部侧方的部位结合于布部43、44的与布片51的后端部相对应的部分。两布片51利用沿着它们的前端缘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内结合部53互相结合。
[0078]这样,由一对布片51构成的区划壁50架设在气囊40中的车内侧的布部43和车外侧的布部44之间。区划壁50在气囊40非膨胀展开时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合的状态(参照图5、图7)。此外,区划壁50随着气囊40的膨胀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张紧的状态(参照图6),限制该气囊4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厚度(膨胀厚度)。
[0079]在区划壁50中的、气囊40膨胀之后处于乘员P的头部PH的侧方的部位设有使后膨胀室46和前膨胀室47之间连通的上部连通孔54。此外,在区划壁50中的、气囊40膨胀之后处于乘员P的胸部PT的侧方的部位设有使后膨胀室46和前膨胀室47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55。更详细地讲,上述内结合部53在其上端部和下部这两个部位分别解除结合。在上下方向的上端部和下部未设置使两布片51结合的内结合部53。内结合部53的上端部中的、解除了结合的部位构成上部连通孔54,在该内结合部53的下部中的、解除了结合的部位构成上述下部连通孔55。上部连通孔54和下部连通孔55在两布片51重叠的状态下关闭,在气囊40膨胀而区划壁5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张紧的状态打开。
[0080]在气囊40处于非膨胀展开状态的状态下、即区划壁50的布片51重合的状态下,下部连通孔55的上下长度LI形成得长于上部连通孔54的上下长度L2。利用该结构,气囊40膨胀之后的下部连通孔55的开口面积被设定得大于上部连通孔54的开口面积。
[0081]而且,上述充气机组件30的大部分以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姿态收容在后膨胀室46的后端下部。定位器32的螺栓34贯穿于气囊40的车内侧的布部43。利用该贯穿,充气机组件30能够以相对于气囊40定位的状态卡定。
[0082]并且,车外侧的布部44在前膨胀室47的前部且是在上述上部连通孔54和下部连通孔55之间具有排气孔56。在布部44中,利用缝线进行缝制而在排气孔56的周围设有加强部57。加强部57用于加强布部44的排气孔56的周围,抑制该部分开裂、开线。
[0083]另外,如图4和图15的(a)、图15的(b)所示,作为主要的构成构件具有充气机组件30和气囊40的气囊组件AM通过折叠气囊40而成为紧凑的形态(以下称作“收纳用形态”)。这是为了将气囊组件AM做成相对于在座椅靠背14中大小受到限制的收纳部21而言适合收纳的组件。
[0084]通过如图8?图15所示地折叠非膨胀展开状态的气囊40,能够得到收纳用形态。接着,说明折叠气囊40的工序,在该说明中需要指定折线42、61、64、67、71、74、75的位置、折叠部位的位置、折叠方向等。因此,在指定上述折线的位置、折叠部位的位置时,以充气机组件30为基准地指定气囊40的各部。就沿着充气机组件30的轴线AL的方向(大致上下方向)而言,将接近充气机组件30的一端称作“第I基端”,将远离充气机组件30的一端称作“第I顶端”。在非膨胀展开状态的气囊40安装在车辆用座椅12上的状态下,上述第I基端相当于该气囊40的下端,上述第I顶端相当于该气囊40的上端。
[0085]与充气机组件30的轴线AL正交的方向(大致前后方向)也是同样的。将接近充气机组件30的一端称作“第2基端”,将远离充气机组件30的一端称作“第2顶端”。在非膨胀展开状态的气囊40安装在车辆用座椅12上的状态下,上述第2基端相当于该气囊40的后端,上述第2顶端相当于该气囊40的前端。
[0086]此外,在指定折叠方向时,假定为气囊40安装在车辆用座椅12上,使用“车外侧”和“车内侦彳”的词语。
[0087]图8表示从车外侧观察设为折线42和充气机组件30的轴线AL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态的非膨胀展开状态的气囊40的状态。在该气囊40中的、自充气机组件30向第I顶端侧(图8中的上端侧)离开一些的部位设定有与折线42正交的折线61。如图8中箭头所示,气囊40中的、比上述折线61靠第I顶端侧(图8中的上端侧)的部分62沿着该折线61向车外侧(图8中的眼前侧)折回。利用该折回,上述部分62的一部分与气囊40中的、比折线61靠第I基端侧(图8中的下端侧)的部分63的一部分重叠。气囊40成为图9的(a)、图9的(b)所示的形态。
[0088]接着,在上述部分62中的、自上述折线61向第I顶端侧(图9的(a)中的下端侧)离开的部位与该折线61平行地设定折线64。如该图9的(a)中箭头所示,上述部分62中的、比上述折线64靠第I顶端侧(图9的(a)中的下端侧)的部分65沿着该折线64向车外侧(图9的(a)中的眼前侧)折回。利用该折回,上述部分65的一部分与气囊40中的被折线61和折线64夹着的部分(以下称作“折叠部66”)的一部分重叠。气囊40成为图10的(a)、图10的(b)所示的形态。
[0089]接着,在上述部分65中的、自上述折线64向第I顶端侧(图10的(a)中的上端侦D离开的部位与该折线64平行地设定有折线67。如该图10的(a)中箭头所示,部分65中的、比折线67靠第I顶端侧(图10的(a)中的上端侧)的部分(以下称作“折叠部68”)沿着该折线67向车内侧(图10的(a)中的里侧)折回。利用该折回,上述折叠部68的大部分与气囊40中的被折线64和折线67夹着的部分(以下称作“折叠部69”)的一部分重叠。气囊40成为图11的(a)、图11的(b)所示的形态。
[0090]图12的(a)、图12的(b)表示从背侧、即车内侧观察图11的(a)、图11的(b)的上述气囊40的状态。如该图12的(a)、图12的(b)所示,在气囊40中的收纳有充气机组件30的上述部分63设定有折线71。该折线71被设定就气囊40的展开方向、即与充气机组件30的轴线AL正交的方向而言的第2顶端侧(前端侧)。在此,折线71设定为相对于轴线AL倾斜。如图12的(a)中箭头所示,上述部分63中的、比上述折线71靠第2顶端侧(图12的(a)中的斜左下侧)的部分(以下称作“折叠部72”)沿着该折线71向车内侧(图12的(a)中的眼前侧)折回。利用该折回,折叠部72与部分63中的、被折线71、折线42及折线61包围的部分(以下称作“折叠部73”)的一部分重叠。如图13的(a)、图13的(b)所示,气囊40成为折叠部69、68、66、73、72从车外侧朝向车内侧地重叠的中间形态。
[0091]接着,如图13的(a)、图13的(b)所示,就与充气机组件30的轴线AL正交的方向而言,在上述中间形态的气囊40的比区划壁50 (外结合部52)靠第2顶端侧(前端侧)的区域Zl的多个部位分别与上述折线42 (轴线AL)平行地设定有折线74。而且,上述区域Zl利用沿着各折线74向相同方向反复折叠的卷式折叠,从第2顶端侧(前端侧)朝向第2基端侧(后端侧)折叠。利用该折叠,气囊40成为图14的(a)、图14的(b)所示的形态。
[0092]接着,如图14的(a)、图14的(b)所示,就与轴线AL正交的方向而言,在卷式折叠的上述气囊40的比区划壁50 (外结合部52)靠第2基端侧(后端侧)的区域Z2的多个部位分别与上述折线42 (轴线AL)平行地设定有折线75。而且,上述区域Z2利用沿着各折线75交替地改变折回方向地折叠的波纹式折叠从第2顶端侧(前端侧)朝向第2基端侧(后端侧)折叠。利用该折叠,气囊40成为图15的(a)、图15的(b)所示的收纳用形态。
[0093]这样,气囊40被折叠而处于收纳用形态的气囊组件AM无论在沿着充气机组件30的轴线AL的方向(大致上下方向),还是在与充气机组件30的轴线AL正交的方向(大致前后方向)上,其尺寸都变小,从而成为即使对于座椅靠背14的狭窄的收纳部21而言也适合收纳的组件。
[0094]如图4所示,在设为收纳用形态的气囊组件AM中,自定位器32延伸而贯穿了气囊40 (布部43)的螺栓34,贯穿于侧架部17。而且,通过将螺母35拧紧在该螺栓34上,使充气机组件30和气囊40 —起固定在侧架部17。
[0095]另外,充气机组件30也可以利用与上述螺栓34和螺母35不同的构件固定在侧架部17。
[0096]如图1所示,侧气囊装置除了包括上述气囊组件AM(参照图2)之外,还包括冲击传感器81和控制装置82。冲击传感器81由加速度传感器等构成,其设于车辆10的侧壁部11(参照图2)等,用于检测从侧方对该侧壁部11施加的冲击。控制装置82基于来自冲击传感器81的检测信号控制充气机31的工作。
[0097]并且,在车辆10上装备有用于将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上的乘员P约束在该车辆用座椅12上的座椅安全带装置,但在图1等中省略了该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图示。
[0098]接着,说明像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装置的作用。
[0099]在该侧气囊装置中,在没有因侧面碰撞等而从侧方对车辆10的侧壁部11施加冲击时,不从控制装置82向充气机31输出用于使该充气机31工作的工作信号,不从该充气机31向气囊40供给膨胀用气体。气囊组件AM以收纳用形态继续收纳在收纳部21 (参照图4)。
[0100]相对于此,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因侧面碰撞等而从侧方对侧壁部11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冲击,由冲击传感器81检测出该状况时,基于该检测信号从控制装置82向充气机31输出用于使该充气机31工作的工作信号。在充气机31中,气体产生剂根据该工作信号产生高压的膨胀用气体,并喷出该膨胀用气体。喷出来的膨胀用气体通过定位器32的连通部被供给到气囊40。在此,气囊40被设于其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区划壁50分隔为后膨胀室46和前膨胀室47,在该后膨胀室46内的后端下部配置有充气机组件30。因此,来自充气机31的膨胀用气体被供给到后膨胀室46内的后端下部。
[0101]如图17所示,该膨胀用气体从接近充气机组件30的一侧的折叠部73朝向远离该充气机组件30的一侧的折叠部68、72地在后膨胀室46内流动。换一种表达,膨胀用气体从展开方向上的第I基端侧(下端侧)的折叠部73朝向第I顶端侧(上端侧)的折叠部68地在后膨胀室46内向上方流动。此外,膨胀用气体从展开方向上的第2基端侧(后端侧)的折叠部73朝向第2顶端侧(前端侧)的折叠部72地在后膨胀室46内向前方流动。第I基端侧和第2基端侧的折叠部73是收容有充气机组件30的折叠部。
[0102]在从第2基端侧朝向第2顶端侧的折叠部72地向前方流动的膨胀用气体到达区划壁50时,沿着该区划壁50向上方改变流动方向,与起初就向上方流动的膨胀用气体合流。
[0103]利用上述朝向上方的膨胀用气体,后膨胀室46—边从下方朝向上方按顺序解除(展开)折叠一边膨胀起来。
[0104]此外,利用上述朝向前方的膨胀用气体,气囊40中的比区划壁50靠后方的波纹式折叠的区域Z2(参照图14) 一边从后方朝向前方按顺序解除(展开)折叠一边膨胀起来。
[0105]在像上述那样气囊40向上方、前方展开并膨胀的过程中,座椅靠背14的座椅缓冲部分18被气囊40按压,在图4中的断裂预定部23处断裂。如图16所示,气囊40以将其自身的后端部与充气机组件30 —同留在收纳部21内的状态从座椅靠背14向车辆10的大致前方鼓出。
[0106]上述膨胀用气体使第2顶端侧(前端侧)的折叠部72中的、比区划壁50靠后方的部分膨胀。
[0107]在此,波纹式折叠具有易于解除折叠状态这样的特征。因此,比区划壁50靠后方的波纹式折叠的区域Z2迅速地朝向前方展开并膨胀。
[0108]此外,后膨胀室46的容积小于在气囊40未被区划壁50分隔的情况下的、该气囊40的容积。此外,后膨胀室46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膨胀厚度小于在气囊40未被分隔的情况下的、该气囊40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膨胀厚度。因此,后膨胀室46即使在狭窄的间隙中也易于一边通过一边展开并膨胀。
[0109]如图7和图17所不,在后膨胀室46内向上方流动而到达了乘员P的胸部PT的后部侧方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通过下部连通孔55流入到前膨胀室47的下部内。此外,不通过下部连通孔55而在后膨胀室46内向该下部连通孔55的上方流动而到达了乘员P的头部PH的后部侧方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通过上部连通孔54流入到前膨胀室47的上部内。此时,由于下部连通孔55的开口面积大于上部连通孔54的开口面积,因此,与上部连通孔54相比,在下部连通孔55中有大量的膨胀用气体流动。
[0110]通过下部连通孔55流入到前膨胀室47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向上方和下方改变朝向。此外,通过上部连通孔54流入到前膨胀室47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向下方改变朝向。
[0111]在这些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区划壁50的前方的卷式折叠后的部分在胸部PT、头部PH的前部侧方朝向前方地展开并膨胀。此时,像上述那样,膨胀用气体在下部连通孔55和上部连通孔54中的流量不同,因此,不易弓I起预定在头部PH的前部侧方展开并膨胀的部位先于其他部位、特别是胸部PT的侧方展开并膨胀,即不易引起在通过乘员P的肩部PS和车辆的侧壁部11之间的间隙狭窄的部位之前展开并膨胀。预定在头部PH的前部侧方展开并膨胀的部位是在通过了肩部PS和侧壁部11之间的间隙狭窄的部位之后展开并膨胀。其结果,不易引起以下现象的发生,即气囊40中的、预定在乘员P的头部PH的侧方展开并膨胀的部位变得难以通过上述间隙狭窄的部位而阻碍其他部位的展开和膨胀。气囊40在从乘员P的胸部PT到头部PH的部位的侧方展开并膨胀。
[0112]此外,卷式折叠具有易于沿着车辆10的侧壁部11展开这样的特征。因此,区划壁50的前方的卷式折叠的部分在乘员P的胸部PT、头部PH的前部侧方沿着车辆的侧壁部11向前方展开并膨胀。
[0113]通过下部连通孔55流入到前膨胀室47、且向下方改变了朝向的膨胀用气体被供给到第2顶端侧(前端侧)的折叠部72中的位于区划壁50前方的部分时,解除(展开)该折叠部72向车内侧折回的状态。在该展开时,折叠部72不与车辆的侧壁部11接触,不易引起以下状况的发生,即因折叠部72与该侧壁部11之间的摩擦妨碍顺畅的展开。此外,折叠部72中的位于区划壁50前侧的部分被像上述那样率先开始膨胀的位于区划壁50后侧的部分推压,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展开。
[0114]在后膨胀室46内向上方流动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到达第I顶端侧(上端侧)的折叠部68时,解除(展开)该折叠部68向车内侧折回的状态。在该展开时,折叠部68不与车辆10的侧壁部11接触,不易引起以下状况的发生,即由折叠部68与该侧壁部11之间的摩擦妨碍顺畅的展开。
[0115]如图7所示,在气囊40完成了展开和膨胀之后,处于乘员P的头部PH侧方的部位的前端40a位于比处于胸部PT侧方的部位的前端40b靠前方的位置。因此,相比于处于乘员P的头部PH侧方的部位的前端40a位于与气囊40的前端40b相同的部位或位于气囊40的前端40b的后方的方式,气囊40中的在头部PH的侧方展开并膨胀的区域在前方扩展。
[0116]另外,假定上部连通孔54位于与最上部的折叠部68不同的折叠部、例如折叠部69上,则膨胀用气体通过上部连通孔54流入到前膨胀室47而使该前膨胀室47膨胀,从而有可能妨碍此后进行的、折叠部68的展开和膨胀。
[0117]在这一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部连通孔54位于最上部的折叠部68中,因此,在该折叠部68展开的过程中,后膨胀室46内的膨胀用气体通过上部连通孔54流入到前膨胀室47。因而,不易引起因上部连通孔54而妨碍折叠部68的展开和膨胀。
[0118]如图2和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像上述那样展开并膨胀的气囊40介于乘员P和逐渐向车内侧进入的侧壁部11之间而向车内侧直接推压并约束该乘员P,并且缓和通过侧壁部11传递到乘员P的来自侧方的冲击。
[0119]另外,通过上部连通孔54流入到前膨胀室47的上部、且向下方改变了朝向的膨胀用气体通过排气孔56被排出到气囊40的外部(比布部44靠车外侧)。利用该膨胀用气体的排出所引起的内压降低,能够缓和通过侧壁部11传递到乘员P的来自侧方的冲击。此夕卜,像上述那样使前膨胀室47的上部展开并膨胀的膨胀用气体从排气孔56被排出,因此,能够抑制该膨胀用气体向前膨胀室47的位于排气孔56下方的下部流动。其结果,能够抑制前膨胀室47的下部在胸部PT的侧方因过大的压力而展开并膨胀。
[0120]采用以上详细说明的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0121](I)在利用来自充气机31的膨胀用气体使气囊40在从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上的乘员P的胸部PT到头部PH的部位和车辆10的侧壁部11之间展开并膨胀的侧气囊装置中,将气囊40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68、72向车内侧折回(图12)。
[0122]因此,能够抑制折叠部68、72在解除折回状态(展开)时接触于车辆10的侧壁部11,使该折叠部68、72顺畅地展开。
[0123](2)形成多个折叠部66、68、69、73地从上方朝向下方折叠气囊40,并使气囊40从下方朝向上方地进行展开和膨胀(图17)。而且,将气囊40的上端的折叠部68作为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地向车内侧折回(图11的(a)、图11的(b))。
[0124]因此,在气囊40的上端的折叠部68向车内侧折回的结构中,能够获得上述(I)的效果。
[0125](3)利用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50将气囊40分隔为比该区划壁50靠前侧的前膨胀室47和比该区划壁50靠后侧的后膨胀室46,在后膨胀室46的下部配置充气机31。在区划壁50中的处于乘员P的头部PH侧方的部位设置使后膨胀室46和前膨胀室47之间连通的上部连通孔54,并且,在区划壁50中的处于乘员P的胸部PT侧方的部位设置使后膨胀室46和前膨胀室47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55 (图7)。将通过从上方朝向下方折叠气囊40而形成的多个折叠部66、68、69、73中的、比区划壁50靠前侧的区域Zl利用卷式折叠从前方朝向后方折叠(图13的(a)、图13的(b)),将通过从上方朝向下方折叠气囊40而形成的多个折叠部66、68、69、73中的、比区划壁50靠后侧的区域Z2利用波纹式折叠从前方朝向后方折叠(图14的(a)、图14的(b))。
[0126]因此,能够使区划壁50的后方的波纹式折叠的部分在乘员P的胸部PT、头部PH的后部侧方迅速地朝向前方展开并膨胀,从而迅速地约束并保护乘员P的上述部位。此外,能够使区划壁50的前方的卷式折叠的部分在乘员P的胸部PT、头部PH的前部侧方沿着车辆的侧壁部11向前方展开并膨胀,可靠地约束并保护乘员P的上述部位。
[0127](4)形成折叠部72、73地从前方朝向后方折叠气囊40的下部,并使气囊40的下部从后方朝向前方地进行展开和膨胀。而且,将气囊40的下部前端的折叠部72作为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地向车内侧折回(图12的(a))。
[0128]因此,在气囊40的下部前端的折叠部72向车内侧折回的结构中,能够获得上述(I)的效果。
[0129](5)利用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50将气囊40分隔为比该区划壁50靠前侧的前膨胀室47和比该区划壁50靠后侧的后膨胀室46,在后膨胀室46的下部配置充气机31。在区划壁50中的处于乘员P的胸部PT侧方的部位设置使后膨胀室46和前膨胀室47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55(图7)。并且,将气囊40的下部前端的折叠部72以与区划壁50 (外结合部52)交叉的状态折回(图12的(a))。
[0130]因此,能够利用率先开始膨胀的、区划壁50的后方部分推压下部前端的折叠部72中的位于区划壁50前方的部分,能够迅速地进行展开。
[0131]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如下这样的变更后作为变形例进行实施。
[0132].下部连通孔55的开口面积也可以被设定为与上部连通孔54的开口面积相同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133].排气孔56也可以形成为与圆形不同的形状、例如狭缝状。
[0134].也可以不使用定位器32而将充气机31直接安装在侧架部17上。
[0135].气囊40也可以是其大致整体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膨胀,但也可以在一部分具有不被供给膨胀用气体而不会发生膨胀的非膨胀部。
[0136]?图10的(a)中的、第I顶端侧(上端侧)的折叠部68的一部分也可以进一步向车内侧折回。图18表示其一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图10的(a)的折叠部68中的、自折线67向第I顶端侧(图10的(a)中的上端侧)离开的部位与该折线67平行地设定有折线77。如该图10的(a)所示,上述折叠部68中的、比上述折线77靠第I顶端侧(图10的(a)中的上端侧)的部分(以下称作“折叠部78”)沿着该折线77向车内侧(图10的(a)中的里侧)折回。利用该折回,上述折叠部78的大部分与气囊40中的被折线67和折线77夹着的部分(以下称作“折叠部79”)的大部分重叠。
[0137]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位于第I顶端侧(上端侧)的折叠部78 —边解除(展开)向车内侧折回的状态一边膨胀时,该折叠部78也不会接触于车辆10的侧壁部11,不易引起因与该侧壁部11之间的摩擦妨碍顺畅的展开。
[0138].气囊40的下部也可以形成3个以上折叠部地从前方朝向后方折叠两次以上。
[0139]?气囊40的从第2顶端侧(前端侧)朝向第2基端侧(后端侧)的折叠并不限于该气囊40的下部,也可以在包含该下部在内的靠上侧的部分进行。
[0140]?也可以省略气囊40的从第I顶端侧(上端侧)朝向第I基端侧(下端侧)的折叠和从第2顶端侧(前端侧)朝向第2基端侧(后端侧)的折叠中的任一者。
[0141].区划壁50也可以由I张布片构成。
[0142].也可以替代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靠背14,而在侧壁部11中设置相当于收纳部21的部位,在此处装入气囊组件AM。
[0143].应用上述侧气囊装置的车辆并不限定于家用汽车,也包含各种工业车辆。
【权利要求】
1.一种侧气囊装置,其包括: 充气机,其配置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胸部的侧方附近,其当车辆侧方受到冲击时喷出膨胀用气体;以及 气囊,其形成有多个折叠部,用于将该气囊在折叠的状态下收纳起来,在上述充气机的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在上述乘员的从胸部到头部的部位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展开并膨胀,该侧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向车内侧折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中, 上述气囊的至少一部分从上方向下方折叠形成多个折叠部,且上述气囊的至少一部分从下方朝向上方进行展开和膨胀, 上述气囊的上端的折叠部作为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向车内侧折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中, 上述气囊被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分隔为位于该区划壁前侧的前膨胀室和位于该区划壁后侧的后膨胀室, 上述充气机配置在上述后膨胀室的下部, 在上述区划壁中的处于上述乘员的头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上述后膨胀室和上述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上部连通孔, 在上述区划壁中的处于上述乘员的胸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上述后膨胀室和上述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 从上方向下方折叠的上述气囊中的位于上述区划壁前侧的区域按照向相同方向反复折叠的卷式折叠的方法从前方向后方折叠,并且从上方向下方折叠的上述气囊中的位于上述区划壁后侧的区域按照交替改变折叠方向的波纹式折叠方法从前方向后方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中, 将上述气囊的至少下部从前方向后方折叠形成多个折叠部,且上述气囊的至少下部从后方向前方进行上述展开和膨胀, 上述气囊的下部前端的折叠部作为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向车内侧折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中, 上述气囊被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分隔为位于该区划壁前侧的前膨胀室和位于该区划壁后侧的后膨胀室, 上述充气机配置在上述后膨胀室的下部, 在上述区划壁中的处于上述乘员的胸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上述后膨胀室和上述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 上述气囊的下部前端的折叠部以与上述区划壁交叉的状态折回。
【文档编号】B60R21/207GK104228748SQ201410256727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0日
【发明者】柴山幸史, 川边仁志, 羽场慎, 久保田淳, 樱井昭弘, 关根聪, 近藤直弥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