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驱动桥减速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968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汽车驱动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驱动桥减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驱动桥领域,一种驱动桥总成有多种速比,以满足不同的驱动条件。不同速比的差速器锥齿轮有不同的安装距。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保持差速器两端轴承间距不变,采用一种减速器壳体及多种差速器壳体,通过不同从动齿轮与不同差速器壳体配合使用,齿轮的品种越多,差速器壳体的种类也越多。但是这样往往会造成差速器壳体的种类过多,差速器轴承跨置大、主动锥齿轮导向轴承单一,减速器系统刚性差,进而增加设计成本及生产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驱动桥减速器总成,以便能够在满足多种速比需求的同时,改善零件结构尺寸,减少差速器壳体种类,提高减速器系统刚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及差速器总成均安装在减速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差速器总成的右轴承位相对于减速器壳体的中心位置e为常数值,主动锥齿轮中心与减速器壳体的中心右偏置距不同,两种减速器壳体与两种差速器总成相配合,实现驱动桥总成的多种速比。差速器总成的右轴承位与主动锥齿轮中心的距离d为e减去主动锥齿中心与减速器壳体的中心右偏置距a,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中心距为c。主动锥齿轮中心与减速器壳体的中心右偏置距为a+b,b为两个相邻速比的锥齿轮安装距的差值,差速器总成的右轴承位与主动锥齿轮中心的距离d为e-a-b,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中心距为c+b。本发明采用两种不同偏置距的减速器壳体,两种减速器壳体的差速器轴承跨距及在减速器壳体上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两种减速器壳体分别采用不同的左右偏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传统的同一种减速器壳体配四种差速器壳体,变更为两种减速器壳体配两种差速器壳体,以满足同样的速比范围。由于两种减速器壳体左右偏置距不同,同样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安装到不同的减速器壳体中,即能得到两种齿轮安装距,同时由于采用两种减速器壳体,可以把小速比齿轮作高传动效率、低噪音优化,把大速比齿轮作高强度优化,从而达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设计成本及生产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偏置距减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偏置距减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主动锥齿轮1与从动锥齿轮3相啮合,主动锥齿轮1、从动锥齿轮3及差速器总成4均安装在减速器壳体2上,差速器总成4的右轴承位相对于减速器壳体2的中心位置e为常数值,主动锥齿轮1中心与减速器壳体2的中心右偏置距不同,两种减速器壳体2与两种差速器总成4相配合,实现驱动桥总成的多种速比。如图2所示,差速器总成4的右轴承位与主动锥齿轮1中心的距离d为e减去主动锥齿轮1中心与减速器壳体2的中心右偏置距a,从动锥齿轮3与主动锥齿轮1中心距为c。如图3所示,主动锥齿轮1中心与减速器壳体2的中心右偏置距为a+b,b为两个相邻速比的锥齿轮安装距的差值,差速器总成4的右轴承位与主动锥齿轮1中心的距离d为e-a-b,由于所用的差速器总成4相同,因此从动锥齿3背面与右轴承安装端面的距离相同(即c与d的和相同),此时从动锥齿轮3的安装距为c+b,即从动锥齿轮3与主动锥齿轮1中心距为c+b。通过以上方法,使得差速器壳体零件的种类可以减少一半。由于小速比齿轮偏置距离由减速器壳体2的偏置距离补充,差速器总成4的轴承跨置可以减小,提高了系统刚度,减轻了减速器总成重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