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880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尾门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尾门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尾门构造,已知如下构造,其在构成尾门的树脂制的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配置有用于提高尾门刚性的加强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00243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这样的以往的尾门构造中,当树脂制的尾门受到冲击时,担心因开放、截断或者开有大洞而造成发生行李的飞散或部件的脱落的情况。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尾门构造为课题,即使树脂制的尾门受到冲击,也能够防止因开放、截断或者开有大洞而造成的行李向车外的排出和部件的脱落,从而从中保护乘员。

本发明的尾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尾门,其被设置成使车身的开口部自如地开闭;和锁定装置,其设在尾门上,并在尾门封闭开口部的状态下与开口部卡定,尾门具有:树脂制的内面板;树脂制的外面板;和设在内面板以及外面板之间的金属制的膜面部件,膜面部件与锁定装置固定。

根据这样的构成,金属制的上述膜面部件与锁定装置固定。由此,即使尾门因冲击而破裂,也能够通过膜面部件来防止部件向车辆内外脱落、或行李等飞散。其结果是,能够保护乘员。

此外,在尾门中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一个端部上设有锁定装置,在尾门中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另一个端部上设有将尾门轴支承在车身上的铰链机构,膜面部件与铰链机构固定。

根据这样的构成,膜面部件通过上缘部以及下缘部而能够构成两端支承构造(double-supportedstructure),该两端支承构造由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来支承。

此外,膜面部件具有:多个主桥部,其在从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个端部至另一个端部的范围内直线地架设;和架桥部,其在与主桥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主桥部彼此连接。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提高与主桥部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刚性。因此,能够确保尾门下部的两端的膜面刚性。

而且,架桥部在与主桥部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连接。

根据这样的构成,膜面部件的主桥部彼此由这些架桥部以最短距离连结。因此,与例如不正交的情况相比,在尾门受到冲击时能够使主桥部彼此难以分离。由此,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膜面部件的耐变形性,也能够确保变形后的膜面的刚性。

此外,膜面部件通过主桥部和架桥部而形成将膜面部件的表背贯穿的膜面开口部,并且内面板具有从内面板向着外面板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该内面板在使突出部穿插在膜面开口部中的状态下与外面板接合。

根据这样的构成,无需在外面板的内面板侧侧面上形成安装部等,因此不必担心在车外侧侧面上产生凹陷(sinkmarks)等。由此,在外面板夹着膜面部件而安装在内面板上的状态下,能够提高外面板的位于车外侧侧面的外观面的外观品质。

而且,内面板具有与主桥部或者架桥部连接的桥接部,桥接部与突出部相邻地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与突出部和桥接部以一定距离离开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从膜面部件和外面板向内面板施加的荷载的不均匀,且即使存在有内面板、外面板、膜面部件这3个部件,也能够使安装状态稳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尾门构造,即使树脂制的尾门受到冲击,也能够防止因开放、截断或开有大洞而造成的行李向车外的排出和部件的脱落,从而从中保护乘员。

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以及效果由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尾门开放的状态的车辆后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表示将膜面部件与内面板固定的状态的、沿着图1中a-a线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说明将膜面部件与内面板固定的状态的、从车辆后方位置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所使用的膜面部件的主视图。

图6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表示将膜面部件与内面板固定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沿着膜面部件的图5中vii-vii线的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沿着膜面部件的图5中viii-viii线的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沿着膜面部件的图5中ix-ix线的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

2开口部

2a一个侧缘

3铰链机构

3l、3r左、右铰链机构

10尾门

10a一个端部

10b另一个端部

20锁定机构

21锁定装置

21b锁定加强件

22闩眼

30内面板

31l右铰链加强件

31la铰链延伸部

31lb膜面安装孔

32锁定开口

33l右铰链安装部

34止挡件

35玻璃开口部

36雨刷安装部

37第1肋

37a桥接部

37b突出部

38第2肋

39第3肋

40外面板

50膜面部件

50a上侧主桥部

50al、50ar、50cl、50cr凸状桥部

50b下侧主桥部

50c中央主桥部

50d~50j架桥部

50k、50h放射状架桥部

50l左缘部

50r右缘部

51下缘部

51a、52a安装孔

52上缘部

53安装销部件

55膜面开口部

60后玻璃面板

70后雨刷装置

100车辆

101螺栓部件

102螺母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说明方向的情况下,基于从车辆的驾驶员观察到的前后左右上下来进行说明。另外,车宽方向和左右方向为同义。

图1是实施方式的尾门开放后的车辆后部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表示将膜面部件与内面板固定的状态的、沿着图1中a-a线的位置处的剖视图。图4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说明将金属制的膜面部件与内面板固定的状态的、从后方位置观察车辆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所使用的膜面部件的主视图。图6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表示将膜面部件与内面板固定的状态的主视图。

(车身的整体构成)

如图1所示,车辆100具有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该车辆100在车身1的后部具有开口部2。另外,车辆100除了为设置有例如发动机、变速机、电动马达等的成为驱动轮的动力源的动力单元的汽车以外,也可以为露营车或拖车等的不具有驱动轮的被牵引车辆,其形式以及种类并不被特别限定。

在开口部2的上缘部2a上,经由包括左、右铰链机构3l、3r的铰链机构3而安装有尾门10。

铰链机构3的左、右铰链机构3l、3r分别沿着车宽方向而具有转动轴方向,将尾门10沿车辆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轴支承。

尾门10在一个端部10a上具有锁定机构20的锁定装置21。该锁定机构20主要由该锁定装置21、和固定在车身1侧的开口部的下缘部2b上的闩眼22构成。

锁定装置21在开口部2由尾门10封闭的状态下,与开口部2的闩眼22卡定,由此使尾门10不能开放。而且,构成为通过解除向闩眼22的卡定,而使尾门10能够开放。

(尾门的构成)

图2所示的尾门10主要具有树脂制的内面板30、树脂制的外面板40、设在内面板30与外面板40之间的铁制的膜面部件50、和后玻璃面板60。

其中,在内面板30上,经由锁定加强件21b固定设置有构成锁定装置21的锁定装置主体21a。此外,在内面板30的供后玻璃面板60安装的玻璃开口部35上,固定设置有上述铰链机构3的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以及后雨刷装置70。

而且,在这些设在内面板30上的锁定装置21、铰链机构3的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以及后雨刷装置70上,支承而固定有膜面部件50。

而且,在该树脂制的内面板30上,夹着膜面部件50而粘结有树脂制的外面板40。外面板40包括:安装在内面板30的玻璃开口部35侧的外面板上部件41;和位于玻璃开口部35的下侧的外面板下部件42。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依次说明具有特征性的膜面部件50的固定部位。在本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使膜面部件50固定而支承于内面板30的锁定装置21、铰链机构3的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以及后雨刷装置70等具有牢固外壳的功能部件或者强度部件上,以得到比较高的安装刚性。

(向锁定装置的固定)

在尾门10中的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在此为车辆上下方向;参照图1、图2)上,在尾门10的一个端部10a上具有锁定装置21,该锁定装置21与设在车身侧的开口部2的下缘侧的闩眼22一同构成锁定机构20。

如图2、图3所示,锁定装置21主要构成为,具有锁定装置主体2la、和与该锁定装置主体21a一体地设置来提高刚性的锁定加强件21b。

形成该锁定装置主体21a外壳的壳体21g作为车门上锁的功能部件而具有规定的强度。

此外,在锁定加强件21b上,形成有卡合开口部21f。而且,在该卡合开口部21f上,沿车辆上下方向组合有锁定装置主体21a的壳体21g,并以成为一体的方式卡合。

并且,通过该锁定加强件21b,设定了如下的所期望的强度,该所期望的强度为:在使锁定装置主体21a插入嵌合的状态下,与锁定装置主体21a的壳体一同,在锁定加强件21b上支承膜面部件50。

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21构成为:在形成于内面板30的下缘侧的锁定开口32内,经由锁定加强件21b安装锁定装置主体21a,由此锁定装置21固定设置在内面板30上。

并且,锁定装置21在开口部2由尾门10封闭的状态下,通过使锁定装置主体21a的卡定爪21c与开口部2的闩眼22卡定,使尾门10不能开放。

即,螺栓部件101将锁定装置21与内面板30紧固固定,该螺栓部件101经由穿插孔32b、32b和安装孔21e、21e而穿插,其中,该穿插孔32b、32b开口形成在从内面板30的锁定开口32的下侧边32a立起设置的纵壁部32c上,该安装孔21e、21e开口形成在锁定加强件21b的安装片21d上。

而且,该螺栓部件101与该安装孔22b、22b对应地,穿插至开口形成在膜面部件50的下缘部51上的安装孔51a、5la中。而且,该螺栓部件101与螺母部件102螺合,使内面板30、膜面部件50以及锁定加强件21b在使锁定装置主体21a卡合的状态下共同紧固。

图3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表示将膜面部件50与内面板30固定的状态的、沿着图1中a-a线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若螺栓部件101以及螺母部件102紧固,则锁定装置主体21a经由锁定加强件21b而固定在形成于内面板30的下侧边32a上的锁定开口32内。

由此,膜面部件50的下缘部51经由锁定加强件21b与锁定装置1固定,并且内面板30的下侧边32a和膜面部件50的下缘部51连接。

因此,成为膜面部件50的下缘部51与内面板30中具有比较高的刚性的锁定装置21连接而被支承的构造,由此能够得到所期望的安装强度。

(向铰链部的固定)

在尾门10中的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在此为车辆上下方向;参照图1、图2)上,在与尾门10的一个端部10a相反的另一个端部10b上设有铰链机构3,该铰链机构3包括将上述尾门10轴支承在上述车身1上的左、右铰链机构3l、3r。

本实施方式的铰链机构3在与左、右铰链机构3l、3r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作为加强部件的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

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支承从左、右铰链机构3l、3r施加的尾门10的重量,由此具有规定的刚性。

如图4所示,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在将左、右铰链机构3l、3r与内面板30的左、右铰链安装部33l、33r固定时,分别使用螺栓部件101以及螺母部件102而共同紧固。

在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上,向着车辆下方延伸设置而一体地形成有铰链延伸部31la、31ra。在铰链延伸部31la、31ra的下端缘附近,分别开口形成有膜面安装孔31lb、3irb。

另一方面,在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的两侧缘上,在与上述膜面安装孔31lb、31rb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开口形成有安装孔52a、52a。

而且,在安装孔52a、52a以及膜面安装孔31lb、31rb中穿插有安装销部件53、53,由此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与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固定,并经由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与内面板30连接而被支承。

(向后雨刷装置的固定)

如图4所示,在内面板30上,在供后玻璃面板60(参照图1)安装的玻璃开口部35的下缘侧上形成有雨刷安装部36。

雨刷安装部36设在内面板30的玻璃开口部35的下缘侧的车宽方向中央位置上,并在座面部周缘上形成有多个雨刷安装孔36a、36a。

而且,在该雨刷安装部36上,通过螺栓部件101、101以及螺母部件102、102,以与形成在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上的安装孔52c、52c共同紧固的方式固定有后雨刷装置70。

通过螺栓部件101以及螺母部件102的紧固,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经由雨刷安装部36固定在与后雨刷装置70相同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在接合有内面板30以及后雨刷装置70而提高了安装强度的相同位置处固定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

(膜面部件的形状)

图5是用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的膜面部件50的主视图。

膜面部件50具有多个主桥部、即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和下侧主桥部50b,这些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和下侧主桥部50b在从作为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左缘部50l至作为另一个端部的右缘部50r的范围内,直线地、与下缘部51以及上缘部52平行地架设。

此外,膜面部件50具有架桥部50d~50j,这些架桥部50d~50j在与这些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彼此连接。

其中,架桥部50d在中央夹着椭圆状的开口部地,相对于上侧主桥部50a以及中央主桥部50c沿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左、右一对桥状部,将上侧主桥部50a与中央主桥部50c之间以成为一体的方式连接。

而且,架桥部50g、50h相对于下侧主桥部50b和中央主桥部50c沿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并将这些下侧主桥部50b与中央主桥部50c之间连接。

而且,架桥部50e、50f以及架桥部50i、50j分别设在架桥部50d的车宽方向两侧,且将上侧主桥部50a与中央主桥部50c之间向着沿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向连接。

这样,在膜面部件50中,上侧主桥部50a与中央主桥部50c之间等以最短距离被连接。由此,在与沿不正交的交叉方向连接的情况相比,在尾门10上施加有冲击时,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彼此难以分离,耐变形性良好。此外在变形后也能够作为膜面来发挥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膜面部件50上,通过上述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和上述架桥部50e、50f以及架桥部50i、50j,而形成有将膜面部件50的表背贯穿的膜面开口部55、56。

此外,在上述架桥部50g、50h的两侧,向着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有放射状架桥部50k、50m。这些放射状架桥部50k、50m分别将中央主桥部50c与下侧主桥部50b之间倾斜地连接。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的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中,在车宽方向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凸状桥部50al、50ar以及凸状桥部50cl、50cr。

这些凸状桥部50al、50ar以及凸状桥部50cl、50cr将与后述的内面板30的桥接部37a相对的位置形成为向外面板40方向鼓出的形状。

(内面板与外面板之间的接合)

图6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表示在拆下外面板40的状态下,膜面部件50与内面板30固定的状态的主视图。其中,参照图4的分解立体图来说明内面板30的构成。

实施方式的树脂制的内面板30在外面板侧侧面上,以从内面板30向着外面板40方向突出的方式凸设形成有第1肋37、37、第2肋38、38以及第3肋39、39。

其中,第1肋37以使上述锁定装置21与各左、右铰链机构3l、3r的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连续而连接的方式,延伸设置至玻璃开口部35的下边两端附近。在第1肋37上,设有设在上述玻璃开口部35的下缘侧附近的桥接部37a、和与该桥接部37a连续设置的突出部37b。

而且,桥接部37a与上述凸状桥部50al、50ar的内面板30侧的相对面接合,并且各突出部37b、37b在沿上述膜面开口部55、56贯穿的状态下,与外面板40的内面板侧侧面接合。

由此,与将膜面部件50以大致整个面固定在外面板40的内面板侧侧面上的情况相比,无需进行形成安装部等的加工,由此不必担心在车外侧侧面上产生凹陷等。由此,能够提高外面板40的外观品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利用上述膜面开口部55、56,使各突出部37b、37b在贯穿的状态下与外面板40的内面板侧侧面接合。由此,在接合状态下,膜面部件50和各突出部37b、37b以不会产生干涉的方式回避。

而且,外面板40以及内面板30由树脂材料形成,因此能够使用粘结材料接合。因此,无需复杂地构成各突出部37b、37b的形状,能够使构造简单。

而且,内面板30的突出部37b与桥接部37a相邻地配置,该桥接部37a与上侧主桥部50a连接。由此,内面板30与膜面部件50和外面板40这两者相邻地连接或者粘结。

因此,与连接部分远离的情况相比,而能够降低从膜面部件50和外面板40向内面板30施加的荷载的不均匀,即使存在3个部件也能够使安装状态稳定。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在内面板30的下边部的车宽方向的位于两端的角落部,设有缓冲在关闭尾门10时所产生的冲击的一对止挡件34、34。

而且,第2肋38从第1肋37向着止挡件34延伸设置。由此,能够提高在关闭尾门10时荷载所集中的止挡件34周围的刚性。

此外,第1肋37沿与供上述左、右铰链机构3l、3r安装的左、右铰链安装部33l、33r连续设置的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的方向延伸设置。由此,左、右铰链机构3l、3r与锁定装置21之间的内面板30通过第1肋37以及第2肋38而被加强。

因此,能够提高尾门10整体的刚性而抑制尾门10的变形。

此外,如图6所示,上述放射状架桥部50k、50m在与上述第2肋38、38沿面内外方向不重叠的位置上延伸设置、且与第2肋38、38平行地延伸设置。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状桥部50cl、50cr向外面板40侧鼓出,即使对第2肋38、38设定了一定的凸设量,也不会与放射状架桥部50k、50m以及凸状桥部50cl、50cr发生干涉。

由此,能够确保第2肋38、38的突出设置尺寸,而且能够提高尾门10整体的刚性。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后雨刷装置70通过螺栓部件101、101以及螺母部件102、102与上述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共同紧固,且与雨刷安装部36固定。

而且,在内面板30上,设有将后雨刷装置70的雨刷安装部36的周围与固定有锁定装置21的锁定开口32之间连结的左右一对第3肋39、39。

本实施方式的第3肋39、39由分别将雨刷安装部36的车宽方向左右侧缘和锁定开口32的车宽方向左右侧缘连结、并从车辆上方向着下方逐渐缩小间隔的一对凸状肋部构成。

在这样构成的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左右一对第3肋39、39将后雨刷装置70与锁定装置21之间连结。由此,即使后雨刷装置70频繁地动作,也能够使荷载向锁定装置21的方向分散地将其承受。因此,能够减少从后雨刷装置70所施加的荷载直接且仅向雨刷安装部36的周缘的内面板30施加而导致尾门10变形的担心。

(作用效果的总结)

在本实施方式的尾门10中,如图3所示,设在内面板30与外面板40之间的金属制的膜面部件50与将锁定装置21与内面板30固定的锁定加强件21b一同,通过螺栓部件101以及螺母部件102与内面板30紧固。

根据这样的构成,金属制的膜面部件50的下缘部51经由锁定加强件21b与具有一定强度的锁定装置21连接而被支承。由此,即使构成尾门10的树脂制的内面板30或者外面板40因荷载的输入而破裂,金属制的膜面部件50也会与残留在尾门10内的锁定装置21一同不发生脱落。

因此,膜面部件50能够有效地作为膜面来阻碍并防止行李或部件向内外方向的移动,作为冲击后的膜面,相对于变形荷载也具有与以往的铁门同等的性能。

此外,如图4所示,开口形成在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缘上的安装孔52a、52a,通过穿插安装销部件53、53而相对于膜面安装孔31lb连接,其中,该膜面安装孔31lb开口形成于固定设置在内面板30上的左、右铰链机构3l、3r的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

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经由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而与内面板30固定,并且下缘部51与锁定加强件21b一同与内面板30固定。

由此,膜面部件50能够通过上缘部52以及下缘部51而成为由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方向上的一个端部10a和另一个端部10b支承的两端支承构造。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膜面部件50固定支承于将内面板30的锁定装置21固定设置的锁定加强件21b、铰链机构3的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以及后雨刷装置70这些具有牢固外壳的功能部件或者强度部件上。

由此,膜面部件50即使施加有荷载也会在左、右铰链加强件31l、31r与锁定装置21之间铺开设置,因此,与采用悬臂支承构造的情况相比更稳定,而膜面部件50在冲击时以及基于冲击所造成的变形后,也能够阻碍并防止破损碎片向内外方向的移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后雨刷装置70通过螺栓部件101以及螺母部件102与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共同紧固地固定于内面板30的雨刷安装部36。

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在尾门10的另一个端部10b的车宽方向中央,支承在后雨刷装置70上。由此,相对于在冲击时以及基于冲击所造成的变形后的树脂部的破裂,而能够防止后雨刷装置70的脱落飞散。

此外,如图5所示,膜面部件50具有多个主桥部、即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这些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在从作为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左缘部50l至作为另一个端部的右缘部50r的范围内,直线地且与下缘部51以及上缘部52平行地架设。

由此,能够提高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的延伸方向上的刚性。因此,还能够相对于冲击时以及基于冲击所造成的变形后的车内行李等的车外排出,而提高作为膜面的刚性。

而且,膜面部件50通过架桥部50d~50j,而在与这些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上侧主桥部50a以及中央主桥部50c彼此连接,并且使中央主桥部50c以及下侧主桥部50b彼此连接。

由此,能够提高与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刚性。

因此,相对于尾门10的冲击时以及基于冲击所造成的变形后的车内行李等的车外排出,而能够提高作为膜面的刚性。

而且,膜面部件50通过多个架桥部50d~50j以及放射状架桥部50k、50m,使这些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之间连接。而且,通过如架桥部50d等那样地形成有椭圆状的开口部而轻量化的多个桥状部,使膜面开口部55、56等细分化。

由此,在向尾门10输入有荷载时,能够以网状来承接,使得破损碎片不会向车辆内外飞散,与现有的树脂尾门相比,能够相对于冲击时以及基于冲击所造成的变形后的车内行李等的车外排出而提高防止效果。

而且,实施方式的尾门10使膜面部件50的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彼此通过架桥部50d~50j而连接,这些架桥部50d~50j沿与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

由此,膜面部件50的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彼此通过这些架桥部50d~50j以最短距离而连结。因此,与例如不正交的情况相比,在尾门10受到冲击时,能够使上侧主桥部50a、中央主桥部50c、下侧主桥部50b彼此难以分离。由此,在膜面部件50的变形后也能够作为与铁门同等的膜面来发挥功能。

此外,图6所示的设在内面板30的第1肋37上的突出部37b、37b将膜面开口部55、56贯穿,而与外面板40的内面板侧侧面接合。接合能够使用粘结材料等来进行。

由此,由于无需在外面板40的内面板侧侧面形成安装部等,所以不必担心在车外侧侧面上产生凹陷等。由此,如图1所示,在外面板40夹着膜面部件50而安装在内面板30上的状态下,能够提高位于外面板40的车外侧侧面上的外观面的外观品质。

而且,在接合状态下,膜面部件50与各突出部37b、37b不会产生干涉,使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内面板30的突出部37b、37b沿膜面开口部55、56贯穿,由此能够容易地使用粘结材料与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外面板40接合。

而且,由于突出部37b与桥接部37a连续设置,所以能够集中地配置接合部分,而进一步提高刚性。此外,不必复杂地构成各突出部37b、37b的形状,能够使构造简单。

本实施方式的内面板30相邻配置有与第1肋37连续设置的突出部37b以及桥接部37a。

由此,与突出部37b和桥接部37a以一定距离分离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从膜面部件50和外面板40向内面板30施加的荷载的不均匀,且即使存在内面板30、外面板40、膜面部件50这3个部件,也能够使安装状态稳定。

而且,从本实施方式的内面板30突出设置的第1肋37将供上述左、右铰链机构3l、3r安装的左、右铰链安装部33l、33r与锁定装置21之间连接。

由此,左、右铰链机构3l、3r与锁定装置21之间通过第1肋37而被加强。

而且,从该第1肋37向着安装有止挡件34的位置延伸设置有第2肋38。由此,能够提高在关闭尾门10时荷载所集中的止挡件34周围的刚性。

此外,如图5所示,上述放射状架桥部50k、50m在与第2肋38、38沿面内外方向不重叠的位置上延伸设置、且平行地延伸设置,与向外面板40侧鼓出的凸状桥部50cl、50cr一同,不会与第2肋38、38发生干涉。

由此,能够确保第2肋38、38的突出设置尺寸。

而且,左右一对的第3肋39、39将后雨刷装置70与锁定装置21之间连结而抑制面内外方向上的变形。因此,能够提高内面板30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尾门10整体刚性而抑制尾门10的变形。

此外,即使后雨刷装置70频繁地动作,也能够使荷载从内面板30的第3肋39、39向锁定装置21的方向分散并将其承受。因此,能够减少从后雨刷装置70施加的荷载直接且仅向雨刷安装部36的周缘的内面板30施加而导致尾门10变形的担心。

而且,后雨刷装置70相对于内面板30在与膜面部件50的上缘部52相同的位置上,通过螺栓部件101以及螺母部件102共同紧固。

由此,能够提高后雨刷装置70的安装刚性,不必担心后雨刷装置70松动或举动变得不稳定。而且,无需另行追加用于加强的其他部件,可发挥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大的实用有益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膜面部件50的一般部和开口孔部上设置凸缘,使平衡良好,或追加与内面板30、外面板40的粘结,设置缓冲材料等,由此能够相对于开闭时或行驶时的输入,防止膜面振动而产生杂音。

图7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表示沿着图5中vii-vii线的位置处的膜面部件50的局部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膜面部件50在左缘部50l、架桥部50i或者膜面开口部55的周缘的架桥部上,在单侧或者两侧以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有加强凸缘50a~50e。

图8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表示沿着图5中viii-viii线的位置处的膜面部件50的局部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膜面部件50在中央主桥部50c以及放射状架桥部50k上,在单侧或者两侧以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有加强凸缘50f~50h。

图9是在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中,表示沿着图5中ix-ix线的位置处的膜面部件50的局部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膜面部件50中,在开口部的周围以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有加强凸缘50i~50k。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膜面部件50中,在架桥部或开口孔部上,设有加强凸缘50a~50k。由此,能够抑制膜面部件50的振动而防止杂音的产生。

以上,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尾门构造,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并说明了将铁制的膜面部件50与内面板30固定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铝、不锈钢、硬铝等其他金属制的膜面部件或由化学合成纤维的网等构成的部件。而且,只要设在树脂制的内面板30与外面板40之间的金属制的膜面部件50与锁定装置21固定,则膜面部件的形状、数量以及材质就不被特别限定。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表示并说明了在开口部2的上缘部2a上经由左、右铰链机构3l、3r轴支承有尾门10,并使尾门10沿车辆上下方向开闭的结构,但也可以为例如由设在开口部2的左、右缘部的任意一个上的铰链机构3来轴支承且向车辆左、右方向的任意一个方向开闭的尾门等,只要在与尾门的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一个端部上设有锁定装置21,在另一个端部上设有将尾门轴支承在车身1上铰链机构3,就不特别限定尾门的开闭方向、形状、划分张数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