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棚拉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3248阅读:30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顶棚拉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顶棚拉手。



背景技术:

汽车顶棚拉手主要方便乘客手握,避免汽车在急转弯或刹车过猛时,乘客身体倾倒。而现有的汽车顶棚拉手多采用嵌件注塑的方式生产,由于嵌件注塑工艺复杂程度高,存在多次开模现象,不仅注塑时间长,且拉手生产时废品率较高,对模具的磨损也较大,安装后,由于拉手与顶棚的连接部位也为注塑件,因此强度低,当用力过大时,容易将拉手拉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顶棚拉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汽车顶棚拉手,包括本体、钢卡子和盖板,所述本体两侧分别安装有弹簧侧固定座和阻尼侧固定座,所述弹簧侧固定座和所述阻尼侧固定座内部均安装有所述钢卡子,所述弹簧侧固定座底部通过销轴安装有弹簧,所述阻尼侧固定座底部通过所述销轴安装有阻尼,且所述弹簧侧固定座和所述阻尼侧固定座的底部均安装有所述盖板。

为了进一步提高顶棚拉手的使用功能,所述本体为两端折弯的U型。

为了进一步提高顶棚拉手的使用功能,所述弹簧侧固定座和所述阻尼侧固定座均垂直安装在所述本体的U型臂端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顶棚拉手的使用功能,所述钢卡子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所述弹簧侧固定座和所述阻尼侧固定座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顶棚拉手的使用功能,所述弹簧和所述阻尼均嵌入所述本体的U型臂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顶棚拉手的使用功能,所述盖板通过插扣方式扣在所述弹簧侧固定座和所述阻尼侧固定座底部。

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分体力式注塑方式,不仅注塑时间短,且废品率大大降低,对模具的磨损较小,采用所述钢卡子与顶棚连接,大大提高了拉手的连接强度,避免拉手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顶棚拉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顶棚拉手的空间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本体;2、弹簧侧固定座;3、阻尼侧固定座;4、钢卡子;5、阻尼;6、弹簧;7、盖板;8、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顶棚拉手,包括本体1、钢卡子4和盖板7,本体1便于乘客手握,本体1两侧分别安装有弹簧侧固定座2和阻尼侧固定座3,弹簧侧固定座2和阻尼侧固定座3用于支撑钢卡子4连接到汽车顶棚,弹簧侧固定座2和阻尼侧固定座3内部均安装有钢卡子4,钢卡子4用于将拉手连接到顶棚,弹簧侧固定座2底部通过销轴8安装有弹簧6,弹簧6用于拉手在旋转时带动整个拉手旋转,阻尼侧固定座3底部通过销轴8安装有阻尼5,阻尼5用于拉手旋转后可缓慢回弹,且弹簧侧固定座2和阻尼侧固定座3的底部均安装有盖板7,盖板7用于将钢卡子4向上顶,使其完全胀开,同时保证拉手的完整性,使拉手底部更安全。

上述结构中,将钢卡子4先装入弹簧侧固定座2和阻尼侧固定座3上,再将弹簧6和阻尼5通过销轴8分别装入弹簧侧固定座2和阻尼侧固定座3底部,然后将弹簧侧固定座2和阻尼侧固定座3装配到本体1上,再将盖板7盖在两固定座底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顶棚拉手的使用功能,本体1为两端折弯的U型,弹簧侧固定座2和阻尼侧固定座3均垂直安装在本体1的U型臂端部,钢卡子4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弹簧侧固定座2和阻尼侧固定座3上,弹簧6和阻尼5均嵌入本体1的U型臂内,盖板7通过插扣方式扣在弹簧侧固定座2和阻尼侧固定座3底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