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观光车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9861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游观光车,具体涉及旅游观光车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观光车拥有个性化的操控系统,转向灵活,手感舒适,轻便顺畅,驾驶简单,寿命长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酒店,景区,售楼看房车,工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体育馆,公园等场所。

观光车制动系统的好坏关系到观光车的安全性能,然而现有的观光车的制动系统设计不够合理,导致结构复杂,大大地提升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旅游观光车制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旅游观光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其和制动主缸相连接,用于控制制动主缸的工作;所述制动主缸和辅助缸相连通,在辅助缸中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和真空伺服室相连接,用于控制真空伺服室的工作;所述真空伺服室和辅助缸相连通,在真空伺服室的进气口中安装有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和真空罐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真空罐的进气口和发动机进气管相连通;所述辅助缸的输出端和安全缸相连接,所述安全缸通过管路分别和前制动轮缸和后制动轮缸相连接。

在所述真空罐的进气口和发动机进气管之间安装有安全阀。

在所述安全阀和发动机进气管之间安装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制动系统工作使用时,驾驶员踩动制动踏板,使得制动踏板推动制动主缸活塞所产生的液压作用于辅助缸的活塞上,同时也驱动控制阀使真空伺服室工作,其中,真空伺服工作室的气体来源是由发动机的进气管所提供的,并存储于真空罐中,当真空伺服室工作时,真空罐内的气体在经过空气滤清器的过滤后再进入至真空伺服室内,为真空伺服室提供动力,而真空伺服室的推动力液作用于辅助缸的活塞,使得辅助缸产生高于制动主缸压力的工作油液并通过安全缸输送至前制动轮缸和后制动轮缸,从而实现制动;当通向前制动轮缸或/和后制动轮缸的管路发生泄漏故障时,安全缸内的活塞将会位移并堵死通往漏油管路的通道,以防漏油现象的进一步发生。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系统不但结构简单、实现制动的功能,而且通过在和前制动轮缸以及后制动轮缸的管路中安装有安全缸,可防止以防漏油现象的进一步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旅游观光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制动踏板;2、制动主缸;3、辅助缸;4、控制阀;5、真空伺服室;6、空气滤清器;7、真空罐;8、发动机进气管;9、安全缸;10、管路;11、前制动轮缸;12、后制动轮缸;13、安全阀;14、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游观光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1,其和制动主缸2相连接,用于控制制动主缸2的工作;所述制动主缸2和辅助缸3相连通,在辅助缸3中安装有控制阀4;所述控制阀 4和真空伺服室5相连接,用于控制真空伺服室5的工作;所述真空伺服室5和辅助缸3相连通,在真空伺服室5的进气口中安装有空气滤清器6,所述空气滤清器6的进气口和真空罐7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真空罐7的进气口和发动机进气管8相连通;所述辅助缸3的输出端和安全缸9相连接,所述安全缸9通过管路10分别和前制动轮缸11和后制动轮缸12相连接。

工作使用时,驾驶员踩动制动踏板1,使得制动踏板1推动制动主缸2活塞所产生的液压作用于辅助缸3的活塞上,同时也驱动控制阀4使真空伺服室5工作,其中,真空伺服工作室5的真空气来源是由发动机进气管8所提供的,并存储于真空罐7中,当真空伺服室5工作时,真空罐7内的气体在经过空气滤清器 6的过滤后再进入至真空伺服室5内,为真空伺服室5提供动力,而真空伺服室 5的推动力作用于辅助缸3的活塞,使得辅助缸3产生高于制动主缸2压力的工作油液并通过安全缸9输送至前制动轮缸11和后制动轮缸12,从而实现制动;当通向前制动轮缸11或/和后制动轮缸12的管路发生泄漏故障时,安全缸9内的活塞将会位移并堵死通往漏油管路的通道,以防漏油现象的进一步发生。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系统不但结构简单、实现制动的功能,而且通过在和前制动轮缸11以及后制动轮缸12的管路中安装有安全缸9,可防止以防漏油现象的进一步发生。同时通过在真空伺服室5的进气口中安装有空气滤清器6,可保证进入真空伺服室内的气体的洁净度。

其中,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在真空罐7的进气口和发动机进气管8之间安装有安全阀13,在安全阀13和发动机进气管8之间安装有单向阀14,以保障真空罐的安全性。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制动主缸、辅助缸、安全缸、前制动轮缸、后制动轮缸、以及真空伺服室都是本领域的通用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就不再详细描述其具体的结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