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客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278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新型客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一种新型客车座椅。



背景技术:

客车的作用主要用于运输客人,客车内座椅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直接影响客车的内部空间,以及客人乘坐的舒适度。

尤其对于公交车来说,不但需要设置足够的座椅,而且还要留出足够大的站立空间,因此座椅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公交车的座椅通常采用四条竖直设置的支撑腿固定在车厢地板上,这种安装方式导致乘客无法将行李放在座椅下方,因此行李需要单独占用车内空间,而且这种结构的座椅也不方便后排乘客将双脚放入座椅下方,因此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较低,另外每个座椅下方都有四条支撑腿,在打扫卫生时支撑腿会与清洁工具产生干涉,导致无法将座椅下方的空间打扫干净。除此之外,车厢的下方设置有储气筒、气泵等设备,在车厢地板上安装螺栓时需要使用钻具钻大量的孔,稍有不慎就会损坏储气筒或气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客车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占地空间小的优点,而且还方便打扫座椅下方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客车座椅,包括椅面、椅腿和椅背,所述椅面与所述椅背为一体式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椅面的底部设有螺栓组件,所述椅面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车厢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椅腿为一体式结构,其一端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车厢侧壁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车厢地板上。

前述的新型客车座椅中,优选地,所述支架由四根方管焊接而成,所述方管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组件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

前述的新型客车座椅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至少为1个,所述连接杆为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的长边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L形结构的短边与所述车厢侧壁固定连接。

前述的新型客车座椅中,优选地,所述椅腿包括上连接板、支撑杆和下连接板,所述支撑杆至少为1根,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

前述的新型客车座椅中,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通过铰链与所述支架的底面铰接连接。

前述的新型客车座椅中,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支架的底面焊接连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前述的新型客车座椅中,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板。

前述的新型客车座椅中,优选地,所述下连接板与所述车厢地板固定连接后,所述下连接板与所述车厢侧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椅面与所述车厢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同。

前述的新型客车座椅中,优选地,当所述支撑杆至少为2根时,任意相邻2根所述支撑杆之间均设有X形加强杆。

前述的新型客车座椅中,优选地,所述下连接板设有2个第二安装孔,2个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下连接板的连接位置均位于2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椅面、椅腿和椅背,所述椅面与所述椅背为一体式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椅面的底部设有螺栓组件,所述椅面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车厢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椅腿为一体式结构,其一端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车厢侧壁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车厢地板上。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椅腿的结构,使用连接杆和一体式椅腿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四条支撑腿,不但简化了座椅的安装方式,而且还有效释放了座椅的底部空间,使其可以放置行李,提高站立区域的利用率,还可以用于容纳后排乘客的双脚,提高乘坐舒适度。此外,由于简化了椅腿的结构,使椅腿不再与清洁工具干涉,在打扫卫生时可以轻松将座椅下方的空间打扫干净,保持车厢内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支架和椅腿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椅面,2-椅腿,3-椅背,4-支架,5-螺栓组件,6-连接杆,7-上连接板,8-支撑杆,9-下连接板,10-加强筋板,11-第二安装孔,12-加强杆,13-第一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客车座椅,包括椅面1、椅腿2和椅背3,椅面1与椅背3为一体式结构,还包括支架4,椅面1的底部设有螺栓组件5,椅面1通过螺栓组件5固定在支架4上,支架4的一端通过连接杆6与车厢侧壁固定连接;椅腿2为一体式结构,其一端与支架4远离车厢侧壁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车厢地板上。

具体地,椅面1和椅背3优选为如图1所示的一体式L形结构,这种结构较为简单,便于生产,成本较低,在制造椅面1和椅背3时直接将螺栓组件5的螺杆部埋设在椅面1的底部,这样在安装螺母时便于操作。支架4起到支撑作用和提高承载力的作用,支架4靠近车厢侧壁的一侧通过连接杆6固定在车厢侧壁上,使用连接杆6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部分支撑腿,降低本实用新型椅腿2的数量,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椅腿2采用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只有一个一体式的椅腿2,椅腿2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位置越靠近车厢侧壁越佳。这样就可以有效释放椅面1底部的空间,不但便于放置行李,还便于后排乘客放置腿和脚,而且还便于打扫卫生,有助于车厢内保持清洁。

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支架4由四根方管焊接而成,方管上开设有与螺栓组件5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3。为了保证座椅安装的牢固性,通常在椅面1的底部设置4根螺栓组件5,在支架4上设置4个第一安装孔13即可,既能够保证牢固性,还便于加工。当然,对于不同造型的座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或更少的螺栓组件5及第一安装孔13。

连接杆6至少为1个,连接杆6采用L形结构,L形结构的长边与支架4固定连接,L形结构的短边与车厢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杆6的数量根据椅面1的大小来定,当对于椅面1较小的情况,可以只设置1个连接杆6,设置1个连接杆6时需要将其设置在支架4侧面的中间位置,与椅腿2配合实现一个三角形支撑结构。当椅面1较大时可以设置2个、3个甚至更多个连接杆6,以保证椅面1的安装牢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椅腿2的结构较为重要,因为椅腿2只有1个,而且需要承载较大的力,因此椅腿2的结构设计以及安装位置均较为重要。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椅腿2包括上连接板7、支撑杆8和下连接板9,支撑杆8至少为1根,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7和下连接板9固定连接,为了提高上连接板7的强度,可在上连接板7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板10。支撑杆8的数量决定椅腿2的承载能力,但是支撑杆8越多制造成本越高,因此优选为采用2根支撑杆8,对于特殊座位可以适量增加支撑杆8的数量。当需要进一步提高椅腿2的承载能力时,除了增加支撑杆8也可选择在支撑杆8之间增设X形加强杆12的方案。

支撑杆8在设置时相邻支撑杆8之间优选为平行设置,这样每根支撑杆8的受力较为均匀,有助于提高椅腿2的使用寿命。上连接板7与支架4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焊接固定或者螺栓固定,使用螺栓固定时便于更换椅腿2,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可在支架4的底部或者内部设置凸焊螺母。

上述的固定式连接方式具有稳定性好,不宜损坏的优点,但是在安装下连接板9,因安装误差或生产误差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下连接板9上的第二安装孔11无语准确地与车厢地板上预设的螺柱对齐,这样会影响座椅的安装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椅腿2的安装方式,即将上连接板7通过铰链与支架4的底面铰接连接。由于上连接板7与支架4为铰接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椅腿2的角度,这样可以避免误差问题,提高安装效率。由于现有技术中椅腿与车厢地板的连接孔设置在椅腿的内侧,在扭紧螺母时工具不便于施力,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在下连接板9上设置2个第二安装孔11,2个第二安装孔11设于连接板9的两端,支撑杆8与下连接板9的连接位置均位于2个第二安装孔11之间。这样在扭紧螺母时不会发生干涉安装工具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安装和拆卸效率。

为了充分释放椅面1的底部空间,优选地,下连接板9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后,下连接板9与车厢侧壁之间的距离与椅面1与车厢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同。即下连接板9与连接杆6为同侧,上连接板7与连接杆6为相对侧。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