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槽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2768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内槽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隧道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隧道内槽道。



背景技术:

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道中,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它担负着把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直接输送给电力机车使用的重要任务,因此接触网的质量和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着电气化铁道的运输能力。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定位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关键工序之一,预埋槽道在隧道衬砌安装完成后难以补救,而且维修费用较高,预埋槽道的安装效果直接影响着后期铁路的运营状况。

目前铁路隧道内槽道有隧道壁成型时预先做好槽道的,但没有专门的产品及标准制定这类型产品,使得槽道虽然都为弧形,但是安装位置和相应的固定件都各不相同,因此安装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许多配件只能一次性使用,换新的槽道之后就不能继续使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适应不同的槽道安装要求,安装方便,成本低,而且不浪费材料,可以重复使用的隧道内槽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内槽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弧形的钢管,钢管的截面为方型,钢管下表面的中间挖空设置有长条形的安装槽;所述的钢管上表面设置有左中右三个安装架,其中右边的安装架固定焊接在钢管上,中间和左边的安装架为活动结构;所述的中间和左边的安装架包括有一个矩形的安装板,安装板下表面设置有两块与安装板垂直的钢板,钢板之间保留有间距,间距的大小等于钢管的宽度,安装架通过间距卡在钢管上进行滑动;所述的安装板上面还对称开设有两个腰圆孔,用于与槽道的基础设施进行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右边的安装架为一块矩形的平板,平板上也对称设置有两个腰圆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两块与安装板垂直的钢板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两块钢板的通过之间保留的间距夹持住钢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安装槽的左端在靠近钢管左端的位置处打通,形成通槽,安装槽的右端的极限位置在右边的安装架处截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适应不同的槽道安装要求,安装方便,成本低,而且不浪费材料,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仰视图;

图中:1钢管,2安装槽,3安装板,4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清楚地被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隧道内槽道,包括有一个弧形的钢管1,钢管1的截面为方型,钢管1下表面的中间挖空设置有长条形的安装槽2;所述的钢管1上表面设置有左中右三个安装架,其中右边的安装架固定焊接在钢管1上,中间和左边的安装架为活动结构;所述的中间和左边的安装架包括有一个矩形的安装板3,安装板3下表面设置有两块与安装板垂直的钢板4,钢板4之间保留有间距,间距的大小等于钢管1的宽度,安装架通过间距卡在钢管1上进行滑动;所述的安装板3上面还对称开设有两个腰圆孔,用于与槽道的基础设施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右边的安装架为一块矩形的平板,平板上也对称设置有两个腰圆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块与安装板垂直的钢板4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两块钢板4通过之间保留的间距夹持住钢管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槽2的左端在靠近钢管1左端的位置处打通,形成通槽,安装槽2的右端的极限位置在右边的安装架处截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