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6580发布日期:2018-07-17 23:4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动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免充气轮胎有耐磨、承载能力强、无爆胎、无漏气等优点,解决充气轮胎在使用前要检查胎压并经常充气,以及使用中易被扎破甚或爆胎引发安全事故的缺陷。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形式的免充气轮胎,如实心轮胎,本体内有一个至若干个平行于轮毂的隧道型腔体的空心轮胎。但实心轮胎重量较重,造价高,硬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舒适性好、成本低并且可防脱圈的免充气轮胎。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免充气轮胎,它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顶侧为胎冠,所述轮胎本体内侧为胎座,所述轮胎本体两侧中间为胎壁;所述的轮胎本体内有内腔;所述胎壁分布有轴向沉孔;所述胎座表面有凹槽;所述轮胎组装所需要的轮毂外径大于轮胎内径;所述轮毂用于卡轮胎胎座的卡座沿周向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台。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轮胎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内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沉孔深度不超过轮胎总宽度的1/3。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相邻两个所述沉孔采用上下交错分布。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沉孔是梯形台或棱台或锥形台结构,所述沉孔宽度由靠近中心线处向胎壁方向逐渐增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沉孔相邻面均为圆弧过渡。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轮胎本体两侧沉孔采用不对称设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凹槽呈梯形结构,所述凹槽宽度从胎座位置向轮胎内部逐渐增大,所述凹槽均匀分布在胎座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实用新型的免充气轮胎本体内有多个内腔提升轮胎弹性,沉孔的设置使胎边部的刚性适当下降,提高了轮胎的减震性舒适性。轮胎本体内的内腔和胎壁设置沉孔减少橡胶的使用量,降低轮胎成本。轮胎胎座表面增加了若干个梯形凹槽,轮毂卡座增加若干对应凸台,增加轮胎与轮毂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凹槽与凸台相互咬合,轮胎使用过程中产生强大咬合力。从而防止轮胎位移和打滑,同时避免轮胎发生脱圈,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局处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轮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轮胎本体,2-沉孔,3-胎座凹槽,4-内腔,5-轮毂凸台,21-沉孔相邻两个面之间过渡圆弧,31-轮胎内径,32-胎座凹槽直径,51-轮毂外径,52-轮毂凸台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描述了许多具体描述以便能够彻底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然而,很明显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可以在不使用这些具体描述的情况下实施,在其他实例中,示意性地显示已知结构和装置,以便简化附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免充气轮胎,该免充气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所述轮胎本体顶侧为胎冠,所述轮胎本体内侧为胎座,所述轮胎本体两侧中间为胎壁。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胎本体1内有若干内腔4,适当降低胎体强度,提升弹性和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免充气轮胎本体1,在其两侧壁上沿轮胎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沉孔2。轮胎两侧设置内腔4和沉孔2减少橡胶的使用量,减轻免充气轮胎重量,降低轮胎材料成本。

其中,沉孔外侧高度b>沉孔内侧高度c,所述沉孔2是梯形台或棱台或锥形台结构。轮胎行驶过程中受到压力,相邻两沉孔之间部分发生形变分散压力,能够抑制越过台阶时的冲击以及之后的颠簸现象。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相邻两个沉孔采用上下交错分布有助于加快其外力引起的变形的反应速度,提升轮胎的减震性和舒适性。为保证轮胎弹性,沉孔大小不宜过小,数量不宜过少。所述两个相邻沉孔2之间间距5mm~10mm。所述沉孔2的深度d≤轮胎总宽度a/3,且在轮胎两侧不对称分布,保证轮胎强度,使轮胎受力更均匀。

进一步的,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将所述沉孔2与所述轮胎的胎壁设置为圆弧21过渡,在沉孔2受力发生变形时,圆弧21可减小应力集中,避免边缘出现裂口,进而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胎本体1的胎座凹槽宽度e2<轮毂凸台第二宽度f2<胎座凹槽宽度e1<轮毂凸台第一宽度f1。轮胎与轮毂装配后,胎座凹槽3与轮毂凸台5相互咬合,防止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发生位移和打滑。轮胎紧紧卡在轮毂上,使轮胎不会从轮毂上脱出,从而防止脱圈现象的发生。这样可避免完全依靠轮胎本体1的弹性将轮毂箍住。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轮胎本体内径31≤轮毂外径51;胎座凹槽直径32≤轮毂凸台直径52。轮胎没有过度拉伸,减小轮胎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弹性形变的几率。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个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