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自动遮盖系统动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0830发布日期:2020-12-25 08:0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车厢自动遮盖系统动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自动遮盖领域,具体涉及车厢自动遮盖系统动力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货运行业的不断发展,货车主要承担了运输渣土、石子等任务,由于这些物品为散装,极易出现洒落的现象,从而对城市环境以及道路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在车斗顶部覆盖帆布成为货车行驶时必要的措施。

现有在对货车车厢顶部覆盖遮布时,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通过多人配合进行遮布的覆盖、包裹和固定,操作较为繁琐,需要部分操作人员站立在车顶,然后对遮布进行摊铺,导致操作困难,大大提高了货运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车厢自动遮盖系统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支撑杆在滑槽内部滑动,并配合导向条与滑套之间的滑动导向,实现剪式伸缩架的伸长和缩短,实现遮布的展开和折叠,能够快速实现对车厢的快速遮盖和打开,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的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自动遮盖系统动力机构,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车体的两侧,所述承载板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承载板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承载板上表面安装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外侧滑动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外侧转动安装有剪式伸缩架;

所述剪式伸缩架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剪式伸缩架的中部通过第一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剪式伸缩架的活动端通过第二转动块转动连接在一起,位于上端的所述第二转动块之间通过连杆安装有遮布,位于下端的任一所述第二转动块外侧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伸入所述滑槽内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滑槽间隙配合,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杆在所述滑槽内部滑动的移动组件。

采用上述车厢自动遮盖系统动力机构,在需要对车厢内的物品进行保护时,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支撑杆在所述滑槽内部滑动,通过所述滑套与所述导向条之间的滑动,对所述滑套进行导向,实现所述剪式伸缩架的长度伸长,即通过所述连杆的移动带动所述遮布展开,通过所述连杆实现对车厢的遮盖;在需要解除对车厢的遮盖时,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支撑杆在所述滑槽内部滑动,通过所述滑套与所述导向条之间的滑动,对所述滑套进行导向,实现所述剪式伸缩架的长度缩短,即多个所述所述连杆相互靠近,通过所述连杆的移动带动所述遮布折叠,解除对车厢的遮盖。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部,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外侧通过螺纹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承载板外侧安装有用于驱动两根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导向杆和蜗轮,所述转动轴的端部穿出所述承载板,所述蜗轮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两根所述转动轴的外端,所述导向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承载板的端部,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安装有蜗杆,两两个所述蜗杆分别与两个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任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承载板外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位于下端的所述第二转动块外侧安装有辅助撑杆,所述辅助撑杆的底端伸入所述滑槽内部,所述辅助撑杆活动端贯穿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转动轴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条上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水平延伸,所述连接板与车体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上端与所述遮布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条和所述滑套的截面呈方形,且间隙配合。

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支撑杆在滑槽内部滑动,并配合导向条与滑套之间的滑动导向,实现剪式伸缩架的伸长和缩短,实现遮布的展开和折叠,能够快速实现对车厢的快速遮盖和打开,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承载板;101、滑槽;2、移动组件;201、转动轴;202、螺纹段;203、移动块;3、支撑杆;4、导向条;401、连接板;5、滑套;6、剪式伸缩架;601、第一转动块;602、第二转动块;7、遮布;701、连杆;8、驱动组件;801、导向杆;802、蜗杆;803、蜗轮;804、第一锥齿轮;805、第二锥齿轮;806、电机;9、辅助撑杆;90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厢自动遮盖系统动力机构,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车体的两侧,承载板1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承载板1上表面设置有滑槽101,滑槽101沿着承载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承载板1上表面安装有导向条4,导向条4外侧滑动安装有滑套5,滑套5外侧转动安装有剪式伸缩架6;

剪式伸缩架6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剪式伸缩架6的中部通过第一转动块601转动连接,剪式伸缩架6的活动端通过第二转动块602转动连接在一起,位于上端的第二转动块602之间通过连杆701安装有遮布7,位于下端的任一第二转动块602外侧安装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底端伸入滑槽101内部,支撑杆3与滑槽101间隙配合,滑槽101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支撑杆3在滑槽101内部滑动的移动组件2。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组件2包括转动轴201,转动轴201转动安装在滑槽101内部,转动轴201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段202,螺纹段202外侧通过螺纹安装有移动块203,移动块203与支撑杆3相连接,承载板1外侧安装有用于驱动两根转动轴201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8,这样设置,通过驱动组件8带动两个转动轴201转动,通过转动轴201和螺纹段202的转动,由于支撑杆3与滑槽101间隙配合,能够利用螺纹传动使移动块203在螺纹段202外侧移动,从而通过移动块203带动支撑杆3移动。

驱动组件8包括导向杆801和蜗轮803,转动轴201的端部穿出承载板1,蜗轮803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两根转动轴201的外端,导向杆801转动安装在两个承载板1的端部,导向杆801的两端均安装有蜗杆802,两两个蜗杆802分别与两个蜗轮803啮合,蜗杆802的任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804,承载板1外侧安装有电机806,电机806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805,第二锥齿轮805与第一锥齿轮804啮合,这样设置,通过电机806能够带动第二锥齿轮805,由于第二锥齿轮805与第一锥齿轮804啮合,能够通过第二锥齿轮805带动第一锥齿轮804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804带动导向杆801和两个蜗杆802同步转动,由于蜗杆802和蜗轮803啮合,能够通过蜗杆802带动两个蜗轮803同步转动,从而使蜗轮803带动转动轴201的同步转动。

位于下端的第二转动块602外侧安装有辅助撑杆9,辅助撑杆9的底端伸入滑槽101内部,辅助撑杆9活动端贯穿设置有导向槽901,导向槽901与转动轴201滑动配合,这样设置,利用导向槽901和滑槽101的滑动配合,实现对第二转动块602的支撑,使装置使用更加稳定。

导向条4上端安装有连接板401,连接板401水平延伸,连接板401与车体相连接,优选的,连接板401与车体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这样设置,通过连接板401与车体之间的连接,能够辅助对导向条4进行支撑,使导向条4更加稳定。

连接板401上端与遮布7相连接,这样设置,通过遮布7和连接板401之间的连接,使篷布的覆盖面积变大,能够更好地对车斗内部的物品进行防护。

导向条4和滑套5的截面呈方形,且间隙配合,这样设置,能够通过导向条4与滑套5的方形配合,实现对滑套5的导向,避免了滑套5在导向条4的外侧发生转动,使滑套5在导向条4外侧平稳滑动。

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对车厢内的物品进行保护时,通过移动组件2带动支撑杆3在滑槽101内部滑动,通过滑套5与导向条4之间的滑动,对滑套5进行导向,实现剪式伸缩架6的长度伸长,即通过连杆701的移动带动遮布7展开,通过连杆701实现对车厢的遮盖;在需要解除对车厢的遮盖时,通过移动组件2带动支撑杆3在滑槽101内部滑动,通过滑套5与导向条4之间的滑动,对滑套5进行导向,实现剪式伸缩架6的长度缩短,即多个连杆701相互靠近,通过连杆701的移动带动遮布7折叠,解除对车厢的遮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