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废气采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373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废气采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特别是长途客运汽车中的废气采暖装置,属于汽车废气余热利用和暖风设备技术领域。
目前,国产一般的长途客运汽车中是没有设计专用的暖风设备国外生产的豪华大客车一般是采用了专门的空调机组拖动冷暖空调器实施对车内空气的调节。十分明显上述两种类型的客运汽车都存在各自的不足。无暖风设备的车冬天,尤其是北方冬季运营时驾乘人员为严寒所困扰;国外生产和豪华大客车目前一时难以普及应用且运营的费用大大增加。显然,解决长途客运汽车的冬季采暖问题是有很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采暖的装置,以解决汽车、尤其是大型长途客运汽车的冬季采暖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一个包裹一截排气管(6)的热管热端管壳(5)将废气热量经输热导管(9)输送到热管散热端管壳(11),由热管散热端管壳(11)上的散热片(13)将热量散布到汽车车厢内加热空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完成的一种汽车废气采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截经法兰盘(2)(4)与汽车发动机排气总管和消音器相连接的排气管(6),排气管(6)的外表面包裹了一个密闭的容器——热管热端管壳(5),热管热端(5)上有一根与其相连通的输热导管(9),输热导管(9)的另一端与一组并列分布的密闭的热管散热端管壳(11)相连通,在热管散热端管壳(11)上分别安装了散热片(13),热管散热端管壳(11)上端至少安装一个排气阀(12)、下端安装了一个压力表(10),热管热端管壳(5)内充满工质(7)。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发动机废气自废气进口(3)进入排气管(6),排气管(6)管壁将热量传给工质加热工质(7),废气自废气出口,(1)排出进入消音器,工质(7)蒸发经输热导管(9)向热管散热端管壳(11)处扩散,把热量传给热管散热端管壳(11),自散热片(13)传给车内空气,工质降温凝结延输热导管(9)回流到热管热端管壳(5)重新加入循环。
本实用新型初始工作时,打开排气阀(12)使工质蒸汽将管内空气排出,然后关上排气阀(12)使管内冷却后造成一定的真空度。
为了夏季不需要采暖而拆除方便,本实用新型中的输热导管(9)中间安装了一个活节螺栓(8)。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构造简单,使用拆卸方便、效果好。据实际测方式,在不开车窗的状态下,冬季室外气温-10℃,开车一小时半,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另外,本实用新型安装后不仅不影响发动机的动力和增加油耗,相反还减少了排气阻力。改善了发动机工况。
说明书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废气出口2、法兰盘3、废气进口4、法兰盘5、热管热端管壳6、排气管7、工质8、活节螺栓9、输热导管10、压力表11、热管散热端管壳12、排气阀13、散热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排气管(6)的直径与汽车原排气管相同,长度在500MM左右,输热导管(9)用长度为800MM直径50MM的钢管制成,热散片(13)为螺旋形散热片。热管的整体耗散功率可设计到2~4千瓦。除散热片外整体可用钢管焊制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废气采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截经法兰盘(2)(4)与汽车发动机排气总管和消音器相连接的排气管(6),排气管(6)的外表面包裹了一个密闭的容器-热管热端管壳(5),热管热端(5)上有一根与其相连通的输热导管(9),输热导管(9)的另一端与一组并列分布的密闭的热管散热端管壳(11)相连通,在热管散热端管壳(11)上分别安装了散热片(13),热管散热端管壳(11)上端至少安装一个排气阀(12)、下端安装了一个压力表(10),热管热端管壳(5)内充满工质(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废气采暖装置,其特征是输热导管(9)中间安装了一个活节螺栓(8)。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废气采暖装置,其特征是输热导管(9)用长度800MM,直径50MM的钢管制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废气采暖装置,其特征是散热片(13)为螺旋形散热片。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废气采暖装置,其特征是排气管(6)的直径与汽车原排气管相同,长度在500MM左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特别是长途客运汽车中的废气采暖装置,属于汽车废气余热利用和暖风设备技术领域。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一个包裹一截排气管(6)的热管热端管壳(5)将废气热量经输热导管(9)输送到热管散热端管壳(1]),由热管散热端管壳(11)上的散热片(13)将热量散布到汽车车厢内。克服了一般长途客车无采暖设备在冬季使用时驾乘人员不适的问题。具有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采暖效果好的特点,并且不影响发动机的油耗。
文档编号B60H1/02GK2170226SQ93231228
公开日1994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5日
发明者杨道敬, 赵学义 申请人:杨道敬, 赵学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