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的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610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的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电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动力系统 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拥有节能环保,适宜城市道路工况等优势,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现 有的电动汽车的电驱动解决方案多是在燃油汽车驱动系统改进而来:用发动机替换电机, 将电动机连接传动轴上再通过减速箱连接在驱动桥上。这种设计改动较小,继承性好,但有 着噪音大、振动强、传动链长、传动效率低、结构庞大等诸多缺点。因此,随着电动汽车产业 的不断发展,专门针对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设计也日益发展起来。
[0003]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主要一挡减速系统,这种系统没有机械变速 装置,全部依靠电子调速实现速度控制,对控制器要求较高,并且电机工作效率不高,对电 池的冲击也较大。改用增加了机械换挡结构的二挡变速动力系统,在同等工作要求下可以 使用功率较小的电机,提高了电机效率,提供了更高的起步扭矩,降低了高速行驶噪音,减 少了电池冲击,提高了电池寿命。
[0004] 为了减少部件的数量,减小安装尺寸,降低系统重量,动力系统的一体化和集成化 是电驱动系统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又分为电动轮驱动和电动机驱动两个方向。电动 轮驱动是采用轮毂电机或轮边电机,即将驱动电机、减速器及驱动轮集成在一起,取消差速 器结构,每个电机单独控制,这种方案机械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安装尺寸小,但由于每个驱 动轮都配有各自的电机及控制器,需配置电子差速器,对高功率密度电动机技术要求高,控 制难度较大,系统稳定性较差,并且经济性较差。由于驱动电机和变速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将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集成在一起的电动机驱动方向可行性更高。
[0005] -种内置差减总成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结构中机械变速部分所采用的是一挡减 速器,这样电机工作效率较低,对电池的冲击也较大,影响电池寿命,同时起步性能较差,高 速行驶时电机转速较大导致噪音和冷却问题。
[0006] 一种电动汽车用2+1挡位变速箱的结构中电机仍需通过联轴器等部件进行安装, 集成程度较低,变速器结构采用定轴齿轮传动,整体安装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电机工作效率,完成动力系统 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的动力系统。
[0008] -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的动力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差速器23、右半轴4和左半轴 13,还包括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同步器和两套轮边减速机构;其中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同步 器均位于驱动电机的壳体内,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6、两个以上的双联行齿星轮、外齿圈9和行星架8, 所述双联行星齿轮分别与太阳轮6和外齿圈9啮合传动,行星架8与差速器的壳体固定连 接将动力传至差速器;与行星架8对应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电磁制动器25 ;电磁制动器25与 行星架8的结合或分离实现驻车功能; 所述同步器设于左半轴13上,外齿圈9通过同步器分别与驱动电机的壳体的内壁和差 速器的壳体的外壁固连,从而完成两挡切换; 所述两套轮边减速机构均为行星齿轮机构,每套轮边减速机构包括轮边太阳轮17、两 个以上的轮边行星齿轮16、轮边外齿圈15和轮边行星架18,其中一套轮边行星轮机构连接 着右半轴4和右侧的轮毂,另一套轮边行星轮机构连接着左半轴13和左侧的轮毂;动力由 右半轴4或左半轴13传入所述轮边太阳轮17,通过轮边行星架18带动轮毂,完成动力输 出。
[0009]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太阳轮6连接着空心轴5的一端,空心轴5通过花键固 定套设在转子轴上;所述双联行星轮由同轴的大行星轮7和小行星轮10组成,其中大行星 轮7和太阳轮6啮合传动,小行星轮10和外齿圈9啮合传动。
[0010]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中的双联行星齿轮的个数和差速器23中的主动锥齿轮的 个数相同。
[0011]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中的太阳轮6、双联行星齿轮和外齿圈9均为直齿齿轮;所 述同步器的中间滑块进行换挡滑动时,外齿圈9沿小行星轮10的齿宽方向滑动。
[0012] 所述外齿圈9的齿宽为小行星轮10的齿宽的两倍。
[0013]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采用两挡变速电桥设计,在同等工作要求下可以使用与一挡减速电桥相比功 率较小的电机,提高了电机效率,提供了更高的起步扭矩,降低了高速行驶噪音,减少了电 池冲击,提高了电池寿命。在NEDC循环工况下可以提高6%的电效率,从而节省了 8. 5%的 电池成本(70%D0D)。
[0014] 2.本发明采用轮边减速器作为主减,将主减置于传动链最后一级,通过降速提高 输出扭矩,以后述实际开发某型纯电动汽车为例,采用轮边主减将名义转矩降低了约4倍, 大幅降低了传动链前级部分的载荷,提高机械性能,增加了安全系数,并且减小了传动链前 级部分的零件尺寸,符合小型化与轻量化原则。
[0015] 3.本发明采用同轴布置的电机变速器差速器一体化结构,利用空心轴结构设计减 小了径向尺寸;电机与差速器安装在同一壳体内,并采用双联行星轮减速结构将差速器内 置于变速器中,与串联变速差速结构相比,轴向尺寸减小了 25% ;采用轮边减速器将主减移 至轮毂内,减小了整体安装尺寸。
[0016] 4.本发明将驱动电机转子转轴直接与变速器齿轮相连,整体采用同轴布局,避免 了配合安装而造成的同轴度公差,消除了由此带来的机械振动与噪音。
[0017] 5.本发明所述双联行星齿轮和差速器主动齿轮的个数一致,并绕中心线等角度配 置,且整体结构呈中心对称分布,重量分布均匀,动平衡特性良好,传动效率较高,并且振动 噪音情况较好。
[0018] 6.本发明采用电机变速器差速器一体化结构设计,采用绝缘机油作为冷却油和润 滑油,通过浸油或飞溅方式在整个壳体内循环,在完成对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冷却的同时,也 完成了对变速器、差速器齿轮的冷却和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