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动系统、运行车辆的制动系统的方法以及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21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制动力增强器34、尤其是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34。借助于(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34的运行,配有制动系统的车辆的驾驶员能够在连接到制动主缸24上的制动操作元件36的操作期间、例如制动踏板36的操作期间得到力适当地支持。
[0031]以优选的方式,此外在制动系统的至少一个组件、例如至少一个液压组件16和18和/或控制电子装置14的功能损坏和/或功能失效的情况下能够如此激活制动力增强器34,从而在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10中的至少第一制动压力和/或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12中的至少第二制动压力(借助于制动力增强器34的激活)能够被提高。尤其,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34较好地适合于在制动系统的后备层面中提高在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10中的至少第一制动压力和/或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12中的至少第二制动压力。甚至在ESP系统20的功能损坏或功能失效的情况下,能够在该情况中借助于制动力增强器34,在制动操作元件36的操作中还力适当地支持驾驶员。由此驾驶员在后备层面中不仅具有用于至少0.7g的Z-临界的制动系统的机械设计的优点,也具有制动操作元件36的较好的操作舒适性,该制动操作元件用于产生在其车辆的制动情况下的较高的延迟。
[0032]在后备层面中由此能够达到在没有车轮各自的干预的情况下的车辆的较高的延迟。作为取代方案,用于借助于制动力增强器34的在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10和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12中的同时和共同的制动压力提高的比较高的Z-临界的优点能够被利用。首先,驾驶员能够基于在后备层面中的制动力增强器34的有利的可激活性而利用比较小的力花费将其车辆快速地带入静止状态中。
[0033]尤其,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34在后备层面中能够容易地为了在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10和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12中的同时和共同的制动压力提高而被激活。例如,在后备层面中的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34的相应的激活能够通过借助于控制电子装置14的触发而进行。但是作为对控制电子装置14的替代方案,也能够在后备层面中使用其它的车辆固有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有利地激活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34。
[0034]由此综述,在图1a的制动系统上实现了由ESP系统20和(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34形成的冗余方案,该冗余方案具有用于后备层面(故障-操作-层面)的有利的故障-操作-方案。只要在后备层面中不能够(完全)支配ESP系统20,则ESP系统20的失效的可使用性能够借助于(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34来补偿。
[0035]图2示出了用于阐释用于运行车辆的制动系统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36]能够利用车辆/机动车的制动系统来实施进一步被描述的方法,能够为该制动系统定义极限值Z-临界,该极限值说明了最大制动,在该制动中,在车辆的前桥上的附着载荷和在车辆的后桥上的附着载荷是相同的,并且所述制动系统在机械方面设计用于至少0.7g的Z-临界。所述方法的可实施性不限于上文所描述的制动系统。
[0037]在方法步骤SI中,在带有最高0.7g的Z-临界的制动系统的普通模式中运行制动系统。为了制动车辆而利用的是,基于在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一个提高的第一制动压力,相应地将前桥制动力矩施加到前桥上和/或前桥的至少一个车轮上,并且基于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一个提高的第二制动压力,将后桥制动力矩施加到后桥上和/或后桥的至少一个车轮上。此外,在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第一制动压力和/或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第二制动压力借助于制动系统的至少一个液压组件得以变化。例如,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第二制动压力能够变化,办法是:带有布置在后桥制动回路中的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的后桥制动回路通过隔离阀的闭合而从制动系统的制动主缸脱耦,并且制动液借助于后桥制动回路的至少一个栗从制动系统的制动液储存器中栗入后桥制动回路的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中。
[0038]借助于方法步骤S2,制动系统能够在制动系统的至少一个液压组件的功能损坏和/或功能失效的情况下还有利地运行。在此,如此地激活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增强器,从而在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第一制动压力和/或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第二制动压力得以提高。
[0039]由此在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实施也实现了上文已经描述的优点。
[0040]图3示出了用于阐释用于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41]在方法步骤SlO中,制动系统配有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和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在所述前桥车轮制动缸中能够建立至少第一制动压力,在所述后桥车轮制动缸中能够建立至少第二制动压力。这如此地进行,从而在制动系统的运行中,借助于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相应地将前桥制动力矩施加到车辆的前桥上和/或施加到前桥的至少一个车轮上,并且借助于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相应地将后桥制动力矩施加到车辆的后桥上和/或施加到后桥的至少一个车轮上。此外确保的是,为制动系统能够定义极限值Z-临界,该极限值说明了最大制动,在该制动中,在车辆的前桥上的附着载荷和在车辆的后桥上的附着载荷是相同的,并且所述制动系统在机械方面设计用于至少0.7g的Z-临界。
[0042]在制造方法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布置在(能够分离地)连接在制动系统的制动主缸上的前桥制动回路中。相应与此,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以优选的方式布置在通过隔离阀与制动主缸相连的后桥制动回路中。此外有利的是,后桥制动回路通过吸取线路连接至制动系统的制动液储存器并且配有至少一个栗,该栗用于将制动液从制动液储存器中栗入后桥制动回路的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中。
[0043]在制造方法的方法步骤Sll中,制动系统配有控制电子装置,借助于该控制电子装置能够如此地触发制动系统的至少一个液压组件,从而在制动系统的运行中,在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第一制动压力和/或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第二制动压力会变化,其中如此地设计所述控制电子装置,从而制动系统基于所述控制电子装置能够在带有最高0.7g的Z-临界的运行中得到控制。控制电子装置能够尤其利用隔离阀和/或至少一个栗以用于改变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第二制动压力。
[0044]以任选的方式,在制造方法中也实施方法步骤S12ο在该方法步骤S12中,如此地设计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增强器,从而在制动系统的至少一个液压组件的功能损坏和/或功能失效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第一制动压力和/或在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中的至少第二制动压力借助于被激活的制动力增强器而得以提高。
[0045]方法步骤SlO到S12能够以任意的顺序和/或(至少部分地)同时实施。
[0046]由此这里所描述的制造方法也保证了上述的优点。此外要指出的是,制造方法的可实施性不局限于上述的制动系统的制造。
【主权项】
1.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其带有: 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10),在该前桥车轮制动缸中能够如此建立至少第一制动压力,从而借助于至少一个前桥车轮制动缸(10)能够相应地将前桥制动力矩施加到车辆的前桥上和/或施加到前桥的至少一个车轮上; 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12),在该后桥车轮制动缸中能够如此建立至少第二制动压力,从而借助于至少一个后桥车轮制动缸(12)能够相应地将后桥制动力矩施加到车辆的后桥上和/或施加到后桥的至少一个车轮上;并且 控制电子装置(14),借助于该控制电子装置能够如此触发制动系统的至少一个液压组件(16、18、20),从而在至少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