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车厢及运输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21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4,两顶盖42、43设置在进料口 410位置,并分别以进料口410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轴线呈对称分布。顶盖42位于进料口 410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右侦牝顶盖43位于进料口 410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左侧。
[0045]车厢本体41上设置有滑轨机构,以方便两顶盖42、43沿着滑轨滑动而实现开启和关闭。滑轨机构包括:沿车厢本体4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靠近进料口 410前端的前滑轨441和沿车厢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靠近进料口 410后端的后滑轨442。
[0046]本实施例中,前滑轨441为两个,两前滑轨441沿车厢本体4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进料口 410的前端并对称设置在进料口 410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两侧。后滑轨442也为两个,两后滑轨442沿车厢本体4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进料口 410的后端并对称设置在进料口410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两侧。
[0047]两前滑轨441之间以及两后滑轨442之间均可设置间隔,以避免两顶盖42、43滑动地太近而相互干涉。两前滑轨441和两后滑轨442均沿车厢本体41宽度方向由车厢本体41的顶部向下延伸,滑轨的长度决定了顶盖42、43滑动的行程。
[0048]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两前滑轨441或两后滑轨442对接成一条整体式滑轨,并在该整体式滑轨上设置上下限位结构来限制顶盖42、43的滑动行程。
[0049]各顶盖42、4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前、后滑轨441、442相配合而沿着前、后滑轨441、442滑动。具体地,对于左侧的顶盖42来说,其前后端分别与进料口 410长度方向中心线左侧的前滑轨441和后滑轨442相配合,从而沿着左侧的前、后滑轨441、442由车厢本体41顶部向左下方滑动而敞开左半边进料口 410,或自左下方向上滑动至车厢本体41顶部而关闭左半边进料口 410。对于右侧的顶盖42来说,其前后端分别与进料口长度方向中心线右侧的前滑轨441和后滑轨442相配合,从而沿着右侧的前、后滑轨441、442由车厢本体41顶部向右下方滑动而敞开右半边进料口 410,或自右下方向上滑动至车厢本体41顶部而关闭右半边进料口 410。
[0050]为方便顶盖42、43在前、后滑轨441、442中滑动,各顶盖42、43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滚轮(图中未示出),滚轮嵌于前、后滑轨441、442内并可沿前、后滑轨441、44滑动,从而通过滚轮带动顶盖42、43沿着前、后滑轨441、442滑动。
[0051]顶盖驱动机构分别与两顶盖42、43相连,并分别带动两顶盖441、442沿着前、后滑轨441、442向上滑动而相互靠近,实现进料口 410关闭;或者带动两顶盖441、442沿着前、后滑轨441、442向下滑动而相互远离,实现进料口 410开启。
[0052]参阅图6,顶盖驱动机构包括:分别连接在每个顶盖42、43前、后端的钢丝绳461、462、463、464以及与各钢丝绳461、462、463、464相连的动力元件45,该动力元件45通过拉动钢丝绳461、462、463、464而带动顶盖42、43沿着前、后滑轨441、442滑动,从而实现开启或关闭进料口 410。
[0053]每个顶盖42、43的前端和后端各连接有一股钢丝绳。即,右侧的顶盖42的前端连接钢丝绳461,右侧的顶盖42的后端连接钢丝绳462 ;左侧的顶盖43的前端连接钢丝绳463,右侧的顶盖43的后端连接钢丝绳464。
[0054]结合参阅图4和图6,每股钢丝绳都连接成环形并通过定滑轮465张紧,定滑轮465固定在车厢本体41上。动力元件45设置在车厢本体41外壁的底部。连接在两顶盖42,43前端的钢丝绳461、463沿两前滑轨441环绕车厢本体41并在车厢本体41外壁的底部与动力元件45相连。连接在顶盖42、43后端的钢丝绳464、462沿两后滑轨442环绕车厢本体41并在车厢本体41外壁的底部与动力元件45相连。
[0055]动力元件45通过协调拉动不同的钢丝绳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走而带动两顶盖42、4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进料口 410开启或关闭。
[0056]具体地,动力元件45可为一单活塞式双出杆油缸,该油缸包括一固定在车厢本体41外壁的底部的缸体451和设置在缸体451内的一个活塞,该活塞的两侧各连接一根活塞杆452、453,工作时,两活塞杆452、453交替伸出和缩回。也就是说,当左端的活塞杆252向外伸出(向图中左侧移动)时,右端的活塞杆453则相内缩回(向图中左侧移动);当左端的活塞杆252向内缩回(向图中右侧移动)时,右端的活塞杆453则相外伸出(向图中右侧移动)。
[0057]左端的活塞杆452通过连杆454分别与两顶盖42、43左端的两钢丝绳461、463的外侧相连,右端的活塞杆453通过连杆455分别与两顶盖42、43右端的两钢丝绳462、464的内侧相连。
[0058]预关闭顶盖时,可通过操作左端的活塞杆252向内缩回,右端的活塞杆453向外伸出,即,左右端的活塞杆452、453均右移,活塞杆452、453右移带动左边的顶盖43两端的钢丝绳463、464朝一个方向(如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左边的顶盖43往卸料口中心靠近;同时,活塞杆452、453右移还带动右边顶盖42两端的钢丝绳461、463朝与钢丝绳463、464相反的方向(如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右边的顶盖42也往卸料口中心靠近,从而关闭左、右顶盖 42、43。
[0059]开启顶盖42、43时,活塞杆252、453移动方向与顶盖关闭的移动方向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0060]参阅图4,车厢本体41的前后端沿周向还设置有用以遮蔽滑轨机构(前、后滑轨441、442)和钢丝绳461、462、463、464的折边47,以避免滑轨机构和钢丝绳暴露在外而影响美观和降低使用寿命。
[0061]参阅图5和图5A,车厢本体41于靠近进料口 410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平行于进料口 410长边的侧密封条481,两顶盖42、43靠近外侧(S卩,远离进料口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一侦D的内面设置有侧压条421、431,当两顶盖42、43向上滑动至关闭状态时,顶盖42、43内面的侧压条421、431向上压紧车厢本体41两侧的侧密封条481,从而实现顶盖的侧密封,防止污水经顶盖侧面外漏而污染环境。
[0062]参阅图7,车厢本体41对应各顶盖42、43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前密封条482和后密封条483。前密封条482和后密封条483均由车厢本体41的顶部向下延伸,前、后密封条482、483下端分别与侧密封条481的两端相连,而使前密封条482、侧密封条481和后密封条483环绕在进料口 410的四周。
[0063]对应地,各顶盖42、43的前端设置有用以压紧前密封条482的前压条(图中未示出),各顶盖42、43的后端设置有用以压紧后密封条483的后压条(图中未示出)。
[0064]更优地,前密封条482包括:以进料口 410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为对称轴成对称分布的第一密封条4821和第二密封条4822。后密封条483包括:以进料口 410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为对称轴成对称分布的第三密封条4831和第四密封条4832。
[0065]第一密封条4821和第三密封条4831位于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的一侧,第二密封条4822和第四密封条4832位于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的另一侧,第一密封条4821和第三密封条4831之间的距离由远离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的一端向靠近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的一端逐渐增大,第二密封条4822和第四密封条4832之间的距离由远离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的一端向靠近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的一端逐渐增大,使得第一密封条4821、第三密封条4831和右侧的侧密封条481大致围成下窄上宽的梯形,同样,第二密封条4822、第四密封条4832和左侧的侧密封条481也大致围成下窄上宽的梯形。
[0066]对应地,右侧的顶盖43的前、后压条分别平行于第一密封条4821和第三密封条4831,左侧的顶盖42的前、后压条分别平行于第二密封条4822和第四密封条4832。从而当两顶盖42、43向上滑动而关闭进料口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