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车厢及运输车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021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410时,顶盖42、43向上的力能够促使顶盖上的前、后压条逐步压紧车厢本体41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密封条4821、4822、4831和4832,确保进料口前后端的密封性,防止污水经顶盖前后端外漏而污染环境。
[0067]优选地,顶盖42、43上的前压条、后压条和侧压条421、431均为硬材质,如圆钢;车厢本体41上的第一密封条4821、第二密封条4822、第三密封条4823、第四密封条4824以及侧密封条481均为软材质,如橡胶条,从而确保顶盖42、43与车厢本体41的进料口 410四周的密封更紧密,密封效果更好。
[0068]此外,左右两侧的顶盖42、43的相互靠近的内侧边沿均设置有顶密封条,当左右两侧的顶盖42、43闭合时,其相互之间具有一定挤压力,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对密封条进行压紧,保证两顶盖42、43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污水经由两顶盖42、43之间外漏而污染环境。
[0069]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钢丝绳的动力元件也可为一双活塞式双出杆油缸,该双活塞式双出杆油缸也包括一缸体和两活塞杆,与单活塞式双出杆油缸的差别在于,其两活塞杆是同时伸出或同时缩回的。也就是说,如果将图6中的单活塞式双出杆油缸换成双活塞式双出杆油缸,只需改变下活塞杆与各钢丝绳的连接位置即可实现上述工作过程。如:将左端的活塞杆452通过连杆454分别与两顶盖42、43左端的两钢丝绳461、463的内侧相连,右端的活塞杆453通过连杆455分别与两顶盖42、43右端的两钢丝绳461、463的内侧相连。
[0070]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钢丝绳的动力元件也可为两个油缸,两个油缸分别设置在车厢本体41外壁底部的两侧,使每个油缸驱动一个顶盖的两根钢丝绳。
[0071]此外,该动力元件还可采用电动方式,如,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并在丝杆上设置螺母,使螺母通过连杆与钢丝绳相连,从而当丝杆转动时,螺母可沿着丝杆左右行走,进而拉动钢丝绳。
[0072]除此之外,上述实施例中的顶盖驱动机构还可替换成气缸,即,将上述实施例的钢丝绳和动力元件去掉,取而代之,在车厢本体41顶部两端设置多个气缸,使气缸沿横向设置在车厢本体顶部,每个顶盖可在前后两端各设置一个气缸,也可只在每个顶盖的一端设置一个气缸,气缸的缸体铰接在车厢本体上,气缸的活塞杆端与顶盖相连,通过给气缸供气或放气,使气缸的活塞杆给顶盖一个外力,使顶盖沿着前后滑轨向下滑动而敞开进料口,或,使顶盖沿着前后滑轨向上滑动而关闭进料口。
[007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运输车车厢,包括车厢本体和设置在车厢本体顶部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轨机构,包括:沿车厢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料口前端的前滑轨和沿车厢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料口后端的后滑轨; 两顶盖,以所述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轴线呈对称分布在所述进料口位置;且各顶盖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同侧的前、后滑轨配合而沿着前、后滑轨滑动;以及, 顶盖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两顶盖相连,以分别带动所述两顶盖沿着前、后滑轨向上滑动而相互靠近或向下滑动而相互远离,进而关闭所述进料口或开启所述进料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嵌于所述前、后滑轨内,以使所述顶盖通过所述滚轮沿着所述前、后滑轨滑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驱动机构包括:分别连接在每个顶盖前、后端的钢丝绳以及与各钢丝绳相连的动力元件,所述动力元件通过拉动钢丝绳而带动所述顶盖沿着前、后滑轨滑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元件固定在车厢本体外壁的底部,每个顶盖的前端和后端都连接有一股钢丝绳,每股钢丝绳都连接成环形并通过固定在车厢本体上的定滑轮张紧,连接在顶盖前端的钢丝绳沿所述前滑轨环绕所述车厢本体并在车厢本体底部与所述动力元件相连,连接在顶盖后端的钢丝绳沿所述后滑轨环绕所述车厢本体并在车厢本体的底部与所述动力元件相连,所述动力元件通过协调拉动不同的钢丝绳而带动所述两顶盖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元件为油缸,所述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车厢本体上,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钢丝绳相连。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的前后端沿周向设置有遮蔽所述滑轨机构和所述钢丝绳的折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驱动机构包括:分布在所述车厢本体顶部两端的多个气缸,气缸的缸体铰接在所述车厢本体上,气缸的活塞杆端铰接在所述顶盖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前滑轨为两个,两前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后滑轨也为两个,两后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两侧。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于靠近所述进料口两侧的位置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进料口长边的侧密封条,所述顶盖靠近外侧的内面设置有用以压紧侧密封条的侧压条。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对应顶盖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前密封条和后密封条,所述前密封条和所述后密封条均由车厢本体的顶部向下延伸,前、后密封条下端分别与侧密封条的两端相连,而使所述前密封条、所述侧密封条和所述后密封条环绕在所述进料口的四周,所述顶盖的前端设置有用以压紧所述前密封条的前压条,所述顶盖的后端设置有用以压紧所述后密封条的后压条。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密封条包括:以所述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的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 所述后密封条包括:以所述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的第三密封条和第四密封条; 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三密封条位于所述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条和所述第四密封条位于所述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三密封条之间的距离由远离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一端向靠近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密封条和所述第四密封条之间的距离由远离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一端向靠近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一端逐渐增大; 所述两顶盖中的其中一顶盖的前、后压条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三密封条,另一顶盖的前、后压条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密封条和所述第四密封条。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的前压条、后压条和侧压条均为硬材质,所述车厢本体上的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第三密封条、第四密封条以及侧密封条均为软材质。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顶盖相互靠近的内侧边沿均设置有顶密封条。14.一种运输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为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运输车车厢。
【专利摘要】一种运输车车厢及运输车,运输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车厢,运输车车厢包括车厢本体、滑轨机构、两顶盖以及顶盖驱动机构,滑轨机构包括:沿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料口前端的前滑轨和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料口后端的后滑轨;两顶盖以所述进料口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轴线呈对称分布在所述进料口位置;且各顶盖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同侧的前、后滑轨配合而沿着前、后滑轨滑动。顶盖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两顶盖相连,以分别带动所述两顶盖沿着前、后滑轨向上滑动而相互靠近或向下滑动而相互远离,进而关闭所述进料口或开启所述进料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滑式顶盖避免了传统运输车顶盖向上开启而占用上方空间的问题,解决了高度空间狭小的区域装货困难的问题。
【IPC分类】B65F3/00, B60P7/02, B60P1/04
【公开号】CN204674432
【申请号】CN201520386631
【发明人】常泽霖, 葛建文, 孙超
【申请人】中集陕汽重卡(西安)专用车有限公司, 湖南仁通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