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231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属于机械驱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动传动轴安装在主动电机上且通过锥形齿轮与主动轴连接,差速轮系Ⅰ和差速轮系Ⅱ分别安装在主动轴的两端,输出轴Ⅰ和输出轴Ⅱ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轮系Ⅰ和差速轮系Ⅱ的另一端,输出轴Ⅰ和输出轴Ⅱ的另一端分别与联轴器Ⅰ和联轴器Ⅱ相连,差速传动轴一端安装在差速电机上,差速传动轴另一端与差速齿轮组连接,差速轴Ⅰ、Ⅱ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齿轮组两端,差速传动轮Ⅰ和差速传动轮Ⅱ分别安装在差速轴Ⅰ和差速轴Ⅱ的另一端,差速传动轮Ⅰ、Ⅱ分别与差速轮系Ⅰ、Ⅱ啮合。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行进,行进转向及原地转向功能;结构合理,可靠,使用范围广。
【专利说明】
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属于机械驱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差速机构作为速度传动与调节的重要机构,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坦克,机器人等由电机与内燃发动机等动力机构提供动力的设备中,根据速度传递与调节功能要求的不同,差速机构也多种多样。能够实现动力传递的同时,完成机车的行进转向和原地转向的差速机构被广泛应用于依附履带行进的坦克和智能机器人等机械中。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以实现为需要完成行进,行进转向,原地转向等功能的机械提供机械驱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包括差速电机1、差速传动轴2、差速轮系13、联轴器14、输出轴15、差速传动轮16、差速轴17、差速齿轮组8、主动轴9、差速轴Π 10、差速传动轮Π 11、差速轮系Π 12、输出轴Π 13、联轴器Π 14、主动传动轴15、主动电机16;
[0005]所述主动传动轴15安装在主动电机16上且通过锥形齿轮与主动轴9连接,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主动轴9的两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另一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的另一端分别与联轴器14和联轴器Π 14相连,差速传动轴2—端安装在差速电机I上,差速传动轴2另一端与差速齿轮组8连接,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齿轮组8两端,差速传动轮I6和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安装在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另一端,差速传动轮16、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与差速轮系13、差速轮系Π 12啮合。
[0006]所述差速轮系13包括主齿轮17、输出锥形齿轮18、调速锥形齿轮119、调速锥形齿轮Π 20、调速锥形齿轮ΙΠ21、调速锥形齿轮IV22;其中主齿轮17与差速传动轮16啮合,调速锥形齿轮119、调速锥形齿轮Π 20、调速锥形齿轮ΙΠ21、调速锥形齿轮IV22分别安装在主齿轮17内腔的四个方位,两个分别安装在与主动轴9和输出轴15上的输出锥形齿轮18分别从两端与四个调速锥形齿轮啮合;差速轮系Π 12结构与差速轮系13相同。
[0007]所述差速齿轮组8包括转向锥形齿轮123、转向锥形齿轮Π24、转向锥形齿轮ΙΠ25;其中转向锥形齿轮ΙΠ25安装在差速传动轴2上并与转向锥形齿轮123、转向锥形齿轮Π 24啮合,转向锥形齿轮123安装在差速轴17上,转向锥形齿轮Π 24安装在差速轴Π 10上。
[000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09]主动电机16将动力传输到主动轴9上,主动轴9带动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12转动,并通过安装在其上的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完成动力提供,实现同步前进与后退功能;差速电机I通过差速齿轮组8实现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差速,并将动力传输到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上,通过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内部调节,使得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转速或者转向不同,从而实现机械行进转向及原地转向的功能。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 1、双电机配合工作,可实现行进,行进转向及原地转向功能;
[0012]2、结构合理,可靠,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差速轮系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差速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各标号:1-差速电机、2-差速传动轴、3-差速轮系1、4-联轴器1、5-输出轴1、6-差速传动轮1、7_差速轴1、8_差速齿轮组、9-主动轴、10-差速轴Π、11_差速传动轮Π、12_差速轮系Π、13-输出轴Π、14-联轴器Π、15-主动传动轴、16-主动电机、17-主齿轮、18-输出锥形齿轮、19-调速锥形齿轮1、20_调速锥形齿轮Π、21_调速锥形齿轮ΙΠ、22-调速锥形齿轮IV、23-转向锥形齿轮1、24-转向锥形齿轮Π、25-转向锥形齿轮Ι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包括差速电机1、差速传动轴2、差速轮系13、联轴器14、输出轴15、差速传动轮16、差速轴17、差速齿轮组8、主动轴9、差速轴Π 10、差速传动轮Π 11、差速轮系Π 12、输出轴Π 13、联轴器Π 14、主动传动轴15、主动电机16;
[0018]所述主动传动轴15安装在主动电机16上且通过锥形齿轮与主动轴9连接,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主动轴9的两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另一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的另一端分别与联轴器14和联轴器Π 14相连,差速传动轴2—端安装在差速电机I上,差速传动轴2另一端与差速齿轮组8连接,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齿轮组8两端,差速传动轮I6和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安装在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另一端,差速传动轮16、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与差速轮系13、差速轮系Π 12啮合。
[0019]所述差速轮系13包括主齿轮17、输出锥形齿轮18、调速锥形齿轮119、调速锥形齿轮Π 20、调速锥形齿轮ΙΠ21、调速锥形齿轮IV22;其中主齿轮17与差速传动轮16啮合,调速锥形齿轮119、调速锥形齿轮Π 20、调速锥形齿轮ΙΠ21、调速锥形齿轮IV22分别安装在主齿轮17内腔的四个方位,两个分别安装在与主动轴9和输出轴15上的输出锥形齿轮18分别从两端与四个调速锥形齿轮啮合;差速轮系Π 12结构与差速轮系13相同。
[0020]所述差速齿轮组8包括转向锥形齿轮123、转向锥形齿轮Π24、转向锥形齿轮ΙΠ25;其中转向锥形齿轮ΙΠ25安装在差速传动轴2上并与转向锥形齿轮123、转向锥形齿轮Π 24啮合,转向锥形齿轮123安装在差速轴17上,转向锥形齿轮Π 24安装在差速轴Π 10上。
[0021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包括差速电机1、差速传动轴2、差速轮系13、联轴器14、输出轴15、差速传动轮16、差速轴17、差速齿轮组8、主动轴9、差速轴Π 10、差速传动轮Π 11、差速轮系Π 12、输出轴Π 13、联轴器Π 14、主动传动轴15、主动电机16;
[0022]所述主动传动轴15安装在主动电机16上且通过锥形齿轮与主动轴9连接,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主动轴9的两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另一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的另一端分别与联轴器14和联轴器Π 14相连,差速传动轴2—端安装在差速电机I上,差速传动轴2另一端与差速齿轮组8连接,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齿轮组8两端,差速传动轮I6和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安装在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另一端,差速传动轮16、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与差速轮系13、差速轮系Π 12啮合。
[0023]所述差速轮系13包括主齿轮17、输出锥形齿轮18、调速锥形齿轮119、调速锥形齿轮Π 20、调速锥形齿轮ΙΠ21、调速锥形齿轮IV22;其中主齿轮17与差速传动轮16啮合,调速锥形齿轮119、调速锥形齿轮Π 20、调速锥形齿轮ΙΠ21、调速锥形齿轮IV22分别安装在主齿轮17内腔的四个方位,两个分别安装在与主动轴9和输出轴15上的输出锥形齿轮18分别从两端与四个调速锥形齿轮啮合;差速轮系Π 12结构与差速轮系13相同。
[0024]实施例3:如图1-3所不,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包括差速电机1、差速传动轴2、差速轮系13、联轴器14、输出轴15、差速传动轮16、差速轴17、差速齿轮组8、主动轴9、差速轴Π 10、差速传动轮Π 11、差速轮系Π 12、输出轴Π 13、联轴器Π 14、主动传动轴15、主动电机16;
[0025]所述主动传动轴15安装在主动电机16上且通过锥形齿轮与主动轴9连接,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主动轴9的两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另一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的另一端分别与联轴器14和联轴器Π 14相连,差速传动轴2—端安装在差速电机I上,差速传动轴2另一端与差速齿轮组8连接,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齿轮组8两端,差速传动轮I6和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安装在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另一端,差速传动轮16、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与差速轮系13、差速轮系Π 12啮合。
[0026]所述差速齿轮组8包括转向锥形齿轮123、转向锥形齿轮Π24、转向锥形齿轮ΙΠ25;其中转向锥形齿轮ΙΠ25安装在差速传动轴2上并与转向锥形齿轮123、转向锥形齿轮Π 24啮合,转向锥形齿轮123安装在差速轴17上,转向锥形齿轮Π 24安装在差速轴Π 10上。
[0027]实施例4:如图1-3所示,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包括差速电机1、差速传动轴
2、差速轮系13、联轴器14、输出轴15、差速传动轮16、差速轴17、差速齿轮组8、主动轴9、差速轴Π 10、差速传动轮Π 11、差速轮系Π 12、输出轴Π 13、联轴器Π 14、主动传动轴15、主动电机16;
[0028]所述主动传动轴15安装在主动电机16上且通过锥形齿轮与主动轴9连接,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主动轴9的两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另一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 13的另一端分别与联轴器14和联轴器Π 14相连,差速传动轴2—端安装在差速电机I上,差速传动轴2另一端与差速齿轮组8连接,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齿轮组8两端,差速传动轮I6和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安装在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另一端,差速传动轮16、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与差速轮系13、差速轮系Π 12啮合。
[0029]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电机(I)、差速传动轴(2)、差速轮系1(3)、联轴器1(4)、输出轴1(5)、差速传动轮1(6)、差速轴1(7)、差速齿轮组(8)、主动轴(9)、差速轴Π (10)、差速传动轮Π (11)、差速轮系Π (12)、输出轴Π (13)、联轴器Π (14)、主动传动轴(15)、主动电机(16); 所述主动传动轴(15)安装在主动电机(16)上且通过锥形齿轮与主动轴(9)连接,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主动轴(9)的两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13)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轮系1(3)和差速轮系Π (12)的另一端,输出轴1(5)和输出轴Π(13)的另一端分别与联轴器I(4)和联轴器Π (14)相连,差速传动轴(2)—端安装在差速电机(I)上,差速传动轴(2)另一端与差速齿轮组(8)连接,差速轴1(7)和差速轴Π (10)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差速齿轮组(8)两端,差速传动轮1(6)和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安装在差速轴I(7)和差速轴Π( 10)的另一端,差速传动轮1(6)、差速传动轮Π( 11)分别与差速轮系1(3)、差速轮系Π (12)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轮系1(3)包括主齿轮(17)、输出锥形齿轮(18)、调速锥形齿轮1(19)、调速锥形齿轮Π (20)、调速锥形齿轮111(21)、调速锥形齿轮1¥(22);其中主齿轮(17)与差速传动轮1(6)啮合,调速锥形齿轮1(19)、调速锥形齿轮Π (20)、调速锥形齿轮ΙΠ(21)、调速锥形齿轮IV(22)分别安装在主齿轮(17)内腔的四个方位,两个分别安装在与主动轴(9)和输出轴1(5)上的输出锥形齿轮(18)分别从两端与四个调速锥形齿轮啮合;差速轮系Π (12)结构与差速轮系1(3)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机控制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齿轮组(8)包括转向锥形齿轮I (23)、转向锥形齿轮Π (24)、转向锥形齿轮ΙΠ(25);其中转向锥形齿轮ΠΚ25)安装在差速传动轴(2)上并与转向锥形齿轮1(23)、转向锥形齿轮Π (24)啮合,转向锥形齿轮1(23)安装在差速轴1(7)上,转向锥形齿轮Π (24)安装在差速轴Π (10)上。
【文档编号】B62D11/04GK205588965SQ201620285266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王森, 邓强国, 王梦盈, 叶远恒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