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3543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特别是一种藉由增加叉架与支叉的接合面积以增强固接强度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不只扮演一个代步工具的角色,更是一个能同时提供运动与休闲的产品,而自行车的设计除需符合人性化、轻量化的潮流外,更需具备坚固耐用的特性,因此,各家自行车制造商无不从材质、结构设计等方面努力提升自行车的性能及其可靠性。
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自行车的车架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自行车的车架结构主要包括一座管10,其上端经由一多向接头分别连接有一上管12及一座支叉14,下端亦透过一多向接头分别连接一下管16及二链支叉18,而于上管12及下管16衔接处尚有一多向接头连接二前叉20。另参照图2所示的现有的自行车的车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构成座支叉14、链支叉18及前叉20的管体,其一端分别形成一外径较小的接头,此接头可分别插接于与其相对应的多向接头内,并藉由接着剂与多向接头固定在一起。然而由于座支叉14、链支叉18及前叉20的管体接头与多向接头的固着面积有限,故此一接合结构较易因路面巅簸或其它因素所产生的震动力而龟裂,并进而降低车架整体的强度,以及自行车的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利用叉架与支叉结构的设计,使两者的固接面积增大,藉此增加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的强度,进而增加其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应用于一自行车的叉架接合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叉架,该叉架是一管体前端分叉为二对称的接合件,该二接合件分别具有一接合面,并且由一叉架顶接面连接一叉架侧接面所形成,该叉架侧接面设有至少一凸出部;二支叉,每一支叉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固接面,所述固接面与接合面固定在一起,其中该固接面由一支叉顶接面连接一设有至少一凹陷部的支叉侧接面形成,该支叉顶接面固接于该叉架顶接面上,该支叉侧接面则固接于该叉架侧接面上,且该凹陷部恰可容置该凸出部,藉由该固接面与该接合面的固接,该二支叉分别与该叉架的二接合件固定在一起。
下面藉由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的详加说明,由此可以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实现的功效。


图1为习知自行车车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习知自行车车架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座管;12-上管;14-座支叉;16-下管;18-链支叉;20-前叉;30-叉架;32-支叉;34-管体;36-接合件;38-叉架顶接面;40-叉架侧接面;42-凸起部;44-支叉顶接面;46-支叉侧接面;48-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利用叉架与支叉接合处的结构,使两者的固接面积增大,藉此增加车架接合结构的强度,并增加自行车使用时的可靠性。
参见图3及图4分别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与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的一自行车的车架接合结构由一叉架30及二支叉32组接形成,该叉架30与支叉32的材质可选自复合材料、金属合金或其它质轻且坚固的材料,又由图可以发现,该叉架30包括一管体34,其前端分叉出二接合件36,此二接合件36以管体34为基准而在空间中相互对称,另该二支叉32分别与此二接合件36固接在一起,且支叉32与接合件36的形状大小相互稳合,故在两者固接后,整体车架接合结构的表面不会有多余凸起或棱角,藉此能保持车架外表的美观。
参见图5及图6分别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立体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每一接合件36均具有一接合面,其由一叉架顶接面38连接一叉架侧接面40形成,且每一叉架侧接面40设有至少一凸起部42;每一支叉32的一端具有一固接面,其由一支叉顶接面44连接一支叉侧接面46形成,该支叉侧接面46上设有至少一凹陷部48;故,承上所述,当支叉32与接合件36固接在一起时,支叉顶接面44固接于叉架顶接面38上,支叉侧接面46则与叉架侧接面40固接在一起,其中凹陷部48恰可容置凸起部42。
另外,参照图3至图6,管体34与二接合件36一体成型形成叉架30,而叉架30的接合面与支叉32的固接面利用接着剂固定在一起,且在两者接合固定之前,还可将叉架30接合面与支叉32固接面加工形成粗糙表面,藉此增加两者的黏着面积与摩擦力,并进一步增强固接后的强度。此外,叉架侧接面与支叉侧接面可分别设置数个相对应的凸起部与凹陷部,藉此增加叉架与支架的固接面积与强度。此外,在叉架与支叉其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叉架侧接面的凸起部可变更为凹陷部,此时支叉侧接面的凹陷部需对应更改为凸起部,以固接于叉架侧接面的凹陷部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兼顾结构简单以及组装容易等特性的情况下,设计出新颖的车架接合结构,藉此增加此车架接合结构的叉架与支叉的接合面积,以增强车架接合结构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应用于一自行车的叉架接合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叉架,该叉架是一管体前端分叉为二对称的接合件,该二接合件分别具有一接合面,并且由一叉架顶接面连接一叉架侧接面所形成,该叉架侧接面设有至少一凸出部;以及二支叉,每一支叉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固接面,所述固接面与接合面固定在一起,其中该固接面由一支叉顶接面连接一设有至少一凹陷部的支叉侧接面形成,该支叉顶接面固接于该叉架顶接面上,该支叉侧接面则固接于该叉架侧接面上,且该凹陷部恰可容置该凸出部,藉由该固接面与该接合面的固接,该二支叉分别与该叉架的二接合件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接合面与固接面利用接着剂固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叉架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接合面及固接面为粗糙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其可应用于自行车的前叉、座支叉或链支叉,此结构包括一叉架,是一管体前端分叉为二接合件所形成,每一接合件具有一接合面,其上设有一凸出部;另有二支叉,每一支叉的一端设有一固接面,其上具有一凹陷部,此固接面与接合面的尺寸形状相对应,且凹陷部恰可容设该凸出部,故透过固接面与接合面的相互黏设,二支叉即可分别与二接合件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利用叉架与支叉的结构设计,使叉架与支叉的固接面积加大,藉此增加两者的固接强度,进而增强自行车使用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62K21/02GK2693639SQ20042000341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0日
发明者林胜源 申请人:林胜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