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车搁架及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00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台车搁架及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车搁架,特别是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台车搁架及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06-135566,实用新型名称为“Floor Frame Fixing Device”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轮式台车。如图1A~1D所示,该台车的搁架13可通过控制杆19拉动一连杆结构17带动拉杆18,利用安装在拉杆18上的弹簧压缩与回弹力带动定位爪15脱开或穿入底架11的安装孔12中,从而实现此台车搁架的拆卸和安装。但是,上述搁架与底架的固定结构复杂,且操作多有不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台车搁架的固定装置及应用此固定装置的台车搁架,利用结构简单的搁架固定装置而有效的实现搁架的定位和紧固,满足拆装方便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设置于该台车搁架一端,用于固定所述台车搁架于该台车底架上,该搁架至少包括有由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纵梁和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横梁组成的外框架,以及至少两个两端连接于该搁架横梁且位于该对框架纵梁之间的中间纵梁,其特点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活动安装于该中间纵梁一端;两连接装置,分别连接于该连接杆两端,每个连接装置上都设置有一锁销;弹簧,套接于所述连接杆一端,且该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连接装置和该中间纵梁之间;定位器,其上设置有与该锁销相适配的定位槽,该定位器分别安装在该台车底架上且与该锁销对应的预定位置上,该锁销可相对该定位槽移动,而锁止或脱离该定位槽,从而固定或松开该搁架于该台车底架上。
上述的固定装置,其特点在于,该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有底板,固定连接于该连接杆上,且其背面与所述弹簧相接触;及两个连接侧板,通过其一端分别与该底板两末端垂直连接,该锁销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连接侧板的另一端。
上述的固定装置,其特点在于,该定位器的顶端为一具有导向作用的锥状结构。
上述的固定装置,其特点在于,该固定装置还包括两固定安装座,安装在该中间纵梁与该框架纵梁之间,该固定安装座包括一底部面板及由该底部面板的一组对边弯折形成的两侧部面板,该底部面板上对应于该定位器位置处还设置有与该定位器匹配的圆孔。
上述的固定装置,其特点在于,该连接杆两端具有螺纹,且该底板上设置有与该连接杆匹配的通孔,该底板通过锁紧螺母与该连接杆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台车搁架,该搁架至少包括有由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纵梁和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横梁组成的外框架,以及至少两个两端连接于该搁架横梁且位于该框架纵梁之间的中间纵梁,其特点在于,其至少一端通过一固定装置固定该搁架于该台车底架上,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活动安装于该中间纵梁一端;两连接装置,分别连接于该连接杆两端,每个连接装置上都设置有一锁销;弹簧,套接于所述连接杆一端,且该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连接装置和该中间纵梁之间;定位器,其上设置有与该锁销相适配的定位槽,该定位器分别安装在该台车底架上且与该锁销对应的预定位置上,该锁销可相对该定位槽移动,而锁止或脱离该定位槽,从而固定或松开该搁架于该台车底架上。
上述的台车搁架,其特点在于,该台车搁架还包括一旋转杆,通过该搁架纵梁和中间纵梁另一端上的旋转通孔转动安装于该台车搁架的另一端。
上述的台车搁架,其特点在于,该搁架的搁架纵梁和中间纵梁与该旋转杆匹配安装的一端具有倾斜切口。
上述的台车搁架,其特点在于,该中间纵梁与该旋转杆匹配安装位置还开有环形凹槽,该凹槽内还装有一卡环。
上述的台车搁架,其特点在于,该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有
底板,固定连接于该连接杆上,且其背面与所述弹簧相接触;及两个连接侧板,通过其一端分别与该底板两末端垂直连接,该锁销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连接侧板的另一端。
上述的台车搁架,其特点在于,该定位器的顶端为一具有导向作用的锥状结构。
上述的台车搁架,其特点在于,该固定装置还包括两固定安装座,安装在该中间纵梁与该框架纵梁之间,该固定安装座包括一底部面板及由该底部面板的一组对边弯折形成的两侧部面板,该底部面板上对应于该定位器位置处还设置有与该定位器匹配的圆孔。
上述的台车搁架,其特点在于,该连接杆两端具有螺纹,且该底板上设置有与该连接杆匹配的通孔,该底板通过锁紧螺母与该连接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台车搁架的固定装置及应用该固定装置的台车搁架,通过搁架固定装置能有效的实现搁架的定位和紧固,同时拆卸非常方便,结构简单,并且通过活动的安装结构实现台车搁架的折叠,有效的减小非工作状态下的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A为现有的固定装置在台车搁架与底架固定前的侧剖示意图;图1B为现有的固定装置在台车搁架与底架固定后的侧剖示意图;图1C为现有的固定装置主要部分的侧剖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D为现有的固定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台车搁架的台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搁架折叠后的台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C为图2A的底部的仰视图;图2D为图2A中底架和右框安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台车在拆除前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C为图3A中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D为图3A中带有固定装置的台车下层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E为图3A中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F为图3A中的D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G为图3D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H为图3D中F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I为图3D中G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A为图3E中固定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3E中定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A为图2A中上层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中H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C为图5A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D为图5A中J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E为图5A中上层搁架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F为图5E中K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台车下层搁架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A~2D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台车主体部分可由一底架10、一后框20、一左端框30、一右端框40、一前框50几部分组成,底架10的四个角安装有脚轮11,为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操作便捷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车内为两层搁架设置,两层搁架均可以自由拆卸,满足不同货物仓储之使用需求。可根据货物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上下两层搁架70、60。其中,上层搁架70两侧与左/右端框安装的部位为U型挂槽设计,可与端框的托架快速匹配安装。该上层搁架70两段式设计,两段之间以铰链连接,且框架式设计减轻箱体自重的同时更便于人工拆取,如图2B所示,示出了上层搁架70折叠后的状态。该下层搁架60与底架10通过固定装置实现嵌套紧固,该固定装置设置于该台车搁架一端,用于固定该下层搁架60于该台车底架10上,且该下层搁架60另一端通过旋转杆活动安装,从而可实现下层搁架60的折叠。另外右端框40与底架10连接部处设有一牵引器42,可实现快速、便捷的人为或机器设备牵引。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前框50可分上/下左前框51/53、上/下右前框52/54,左右前框通过锁具连接锁止;且前框50与左、右端框30、40通过铰链连接实现组对、折叠功能。该后框20为两段式样,通过铰链进行连接可折叠,保证台车空载时折叠保存以便占用最小仓储空间。该左端框30通过铰链与后框20、上/下左前框51/53实现连接;另外左端框上设有防碰块,可有效防止上/下左前框折叠时对左端框撞击产生损害。该右端框40通过铰链与后框20、上/下左前框52/54实现连接。该底架10分为左右独立的左右底架两部分,分别与左右端框30、40和后框20连接构成台车的框架主体。如图2C、2D所示,左右底架前后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4个定位孔13、14,前后两两定位孔中可用于插装连接环,在台车折叠状态下可靠连接该左右底架在一起。
如图3A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台车在拆掉前框50后的结构。结合图3B,图中清晰示出了图3A中设置于后框20上的上层搁架70的托架27结构。图3C则清晰示出了图3A中设置于右端框40上的上层搁架70的托架47的结构。同样,在左端框30上也设置有如托架47相同结构的托架,用以共同支承该上层搁架70。
如图3D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层搁架60的立体结构。该下层搁架60至少包括有由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纵梁62和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横梁63组成的外框架61,以及至少一个两端连接于该搁架横梁63且位于该框架纵梁62之间的中间纵梁64,在本实施例中,该中间纵梁64为两根,即第一中间纵梁641和第二中间纵梁642,并且,该下层框架60还设置有中间横梁67,在搁架纵梁62上方还设置有副横梁68,增强搁架的整体强度。由图中还可看出,在该下层搁架60一端设置该固定装置,另一端设置旋转杆646。在本实用新型中,下层搁架的各条纵梁(包括框架纵梁62、中间纵梁64)一端两侧面通孔加工,给旋转杆预留安装空间,且该端还具有一斜切口644,结合图3I所示,旋转杆646与中间两根中间纵梁64匹配位置还开有环形凹槽645,在旋转杆646插入后只需在凹槽645处安装卡环647即可保证旋转杆646窜出。
如图3E~3H所示,清晰示出了该固定装置65的结构。该固定装置65包括有连接杆651,其通过设置于该中间纵梁64一端的通孔固定,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在该通孔中运动;两个连接装置652,分别连接于该连接杆651两端,每个连接装置652上都设置有一锁销6521;弹簧653,套接于所述连接杆651一端,且该弹簧653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连接装置652和该中间纵梁64之间;定位器18,其上设置有与该锁销相适配的定位槽181(如图4B所示),且该定位器18分别安装在该台车底架10上与该锁销6521对应的预定位置上;以及U型固定安装座69,安装在框架纵梁62和中间纵梁64之间,如图4A所示,可包括底部面板和侧部面板,且该底部面板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器18适配的圆孔691,在固定时可供该定位器18顺利通过,并且可方便连接装置652在其底部面板上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装置652为一U型结构,由底板6522及两个连接侧板6523构成,该底板6522与该连接杆651垂直连接,并且在其背面与所述弹簧653相接触,该两个连接侧板6523则通过其一端分别与该底板6522两末端垂直连接,而该锁销6521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连接侧板6523的另一端;该锁销6521在外力作用下可锁止于该定位槽181中或远离该定位槽181,从而固定或松开该搁架60于该台车底架10上。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651两端还具有螺纹,且该底板6522设置有通孔。连接杆651通过通孔后通过该螺纹与锁紧螺母6512连接,旋紧螺母即可实现连接杆651与该底板6522的固定安装。并且,如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器18为一上锥下柱的结构,即其顶端为一具有导向作用的锥状结构183,其下端为一柱状结构,且该柱状结构表面具有与该锁销6521适配的定位凹槽181,当下层搁架放倒时,定位器18的锥状结构可起到良好导向的作用,但其外形形式并不局限于锥状结构,能保证下层搁架顺畅导入即可。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搁架结构,该下层搁架可拆卸实现台车的折叠,如图3E所示,拆下层搁架时,用手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按压方向作用,使固定装置65前端的锁销6521从底架10的定位器18的凹槽181中脱出,与此同时连接杆651带动后端的连接装置652沿图3F中箭头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后端锁销6521同时脱离底架后端的定位器18,这时可将下层搁架60抬起,实现下层搁架的拆卸。反之,安装时候可直接放下该下层搁架60,在定位器18通过圆孔691之后,在锥状结构183的导入作用下,可通过按压下层搁架60直接将锁销6521按压下滑至凹槽181的位置,并在弹簧653的作用下,嵌入该凹槽181中,从而实现该下层搁架60的安装。
如图5A~5F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上层搁架70的结构。该上层搁架70两段式设计,第一段71和第二段72,二者之间通过铰链73连接,且该上层搁架70两侧与左/右端框安装的部位设置有U型挂槽78,可与端框的托架快速匹配安装,其后侧还设置有与后框20上的托架匹配安装的后框挂槽75。
如图6所示,在拆除掉上层框架70后,可通过将下层搁架60脱离固定装置后,利用旋转杆646将其旋转折叠在左端框30上,折叠后有效的减小非工作状态下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连接环16可为U型结构,如图6所示,折弯立边一长一短设置,长折弯边的端部开有通孔,可通过插入开口销防止此件脱落。在台车折叠后可将底架10的两段相接触,通过将左侧底架上的连接环16上拔、平面顺时针旋转后插入右侧底架相应的定位孔13(如图2D所示)内,实现台车折叠后的底架可靠固定连接。为快速反映运输(储存)物品的情况,还可在左端框上设置有铭牌板,可通过插入(储存)物品信息铭牌实现此功能。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装置,设置于该台车搁架一端,用于固定所述台车搁架于该台车底架上,该搁架至少包括有由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纵梁和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横梁组成的外框架,以及至少两个两端连接于该搁架横梁且位于该对框架纵梁之间的中间纵梁,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活动安装于该中间纵梁一端;两连接装置,分别连接于该连接杆两端,每个连接装置上都设置有一锁销;弹簧,套接于所述连接杆一端,且该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连接装置和该中间纵梁之间;定位器,其上设置有与该锁销相适配的定位槽,该定位器分别安装在该台车底架上且与该锁销对应的预定位置上,该锁销可相对该定位槽移动,而锁止或脱离该定位槽,从而固定或松开该搁架于该台车底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有底板,固定连接于该连接杆上,且其背面与所述弹簧相接触;及两个连接侧板,通过其一端分别与该底板两末端垂直连接,该锁销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连接侧板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器的顶端为一具有导向作用的锥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还包括两固定安装座,安装在该中间纵梁与该框架纵梁之间,该固定安装座包括一底部面板及由该底部面板的一组对边弯折形成的两侧部面板,该底部面板上对应于该定位器位置处还设置有与该定位器匹配的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两端具有螺纹,且该底板上设置有与该连接杆匹配的通孔,该底板通过锁紧螺母与该连接杆固定连接。
6.一种台车搁架,该搁架至少包括有由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纵梁和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横梁组成的外框架,以及至少两个两端连接于该搁架横梁且位于该框架纵梁之间的中间纵梁,其特征在于,其至少一端通过一固定装置固定该搁架于该台车底架上,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活动安装于该中间纵梁一端;两连接装置,分别连接于该连接杆两端,每个连接装置上都设置有一锁销;弹簧,套接于所述连接杆一端,且该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连接装置和该中间纵梁之间;定位器,其上设置有与该锁销相适配的定位槽,该定位器分别安装在该台车底架上且与该锁销对应的预定位置上,该锁销可相对该定位槽移动,而锁止或脱离该定位槽,从而固定或松开该搁架于该台车底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台车搁架,其特征在于,该台车搁架还包括一旋转杆,通过该搁架纵梁和中间纵梁另一端上的旋转通孔转动安装于该台车搁架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台车搁架,其特征在于,该搁架的搁架纵梁和中间纵梁与该旋转杆匹配安装的一端具有倾斜切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台车搁架,其特征在于,该中间纵梁与该旋转杆匹配安装位置还开有环形凹槽,该凹槽内还装有一卡环。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台车搁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有底板,固定连接于该连接杆上,且其背面与所述弹簧相接触;及两个连接侧板,通过其一端分别与该底板两末端垂直连接,该锁销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连接侧板的另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台车搁架,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器的顶端为一具有导向作用的锥状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台车搁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还包括两固定安装座,安装在该中间纵梁与该框架纵梁之间,该固定安装座包括一底部面板及由该底部面板的一组对边弯折形成的两侧部面板,该底部面板上对应于该定位器位置处还设置有与该定位器匹配的圆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台车搁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两端具有螺纹,且该底板上设置有与该连接杆匹配的通孔,该底板通过锁紧螺母与该连接杆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车搁架的固定装置及台车搁架,该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台车搁架于该台车底架上,且该搁架至少包括有由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纵梁和一对相对设置的框架横梁组成的外框架,以及至少一个两端连接于该搁架横梁且位于该框架纵梁之间的中间纵梁,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活动安装于中间纵梁一端;两连接装置,分别连接于连接杆两端,每个连接装置上都设置有一锁销;弹簧,套接于连接杆一端,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连接装置和中间纵梁之间;定位器,其上设置有与锁销相适配的定位槽,分别安装在台车底架上且与锁销对应的预定位置上,锁销可相对该定位槽移动,而锁止或脱离该定位槽,从而固定或松开该搁架于该台车底架上。
文档编号B62B5/00GK2794960SQ20052002289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日
发明者刘健, 李剑平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