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内置型自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410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属于一种车用打气设备。



背景技术:

人力的非机动车的轮胎一般较小,充气量也不大。如果在路上轮胎漏气,旁边找不到打气的地方,只能推车前行。

由于所需充气量不算大,充气压强较小,可以利用小微型的内嵌结构的充气装置来自充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的打气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综述

1.一种非机动车内置型自充气装置,包括一个气泵,其特征为,

所述气泵属于本发明的主体结构部分,其最大特点是嵌入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身内,即嵌入车身与车子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构,比如:

自行车的中部大多包括有一个起到连接和支承作用的长筒,可以为标准圆形的长圆筒,也可以为椭圆形长筒。当然也可以为截面方形的长筒;

与现有设备不同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中的活塞外不包括有传统的硬质顶杆,而是改为一根高强度的软索,以及位于底部的一个高弹性弹簧;人手拉所软索则长筒吸入空气,放手则在高弹性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压出高压空气来,注入轮胎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内置型自充气装置,包括一个气泵,其特征为,

在同一辆车的车身上同时包括有两套所述打气设备,即同时包括有两个气泵,两根各自独立的拉索,万一其中之一损坏,还可以使用另外备用的一个,在长途无人处行车,特别起到备份的作用。

从上可知,本发明具有便携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共公开一个实施例,具体阐述如下:

一、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主要包括一个气泵,其特征为,

所述气泵属于本发明的主体结构部分,其最大特点是嵌入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身内,即嵌入车身与车子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构,比如:

自行车的中部大多包括有一个起到连接和支承作用的长筒,可以为标准圆形的长圆筒,也可以为椭圆形长筒。当然也可以为截面方形的长筒;

与现有设备不同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中的活塞外不包括有传统的硬质顶杆,而是改为一根高强度的软索,以及位于底部的一个高弹性弹簧;人手拉所软索则长筒吸入空气,放手则在高弹性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压出高压空气来,注入轮胎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机动车内置型自充气装置,主要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属于一种车用打气设备。人力的非机动车的轮胎一般较小,充气量也不大。由于所需充气量不算大,充气压强较小,可以利用小微型的内嵌结构的充气装置来自充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的打气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一个气泵,其特征为,所述气泵属于本发明的主体结构部分,其最大特点是嵌入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身内,即嵌入车身与车子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构,比如:自行车的中部大多包括有一个起到连接和支承作用的长筒,可以为标准圆形的长圆筒,也可以为椭圆形长筒。当然也可以为截面方形的长筒;本发明具有便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凤娇
技术研发日:2016.05.19
技术公布日:2017.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