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用踏板机构及包含该踏板机构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767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滑板车用踏板机构及包含该踏板机构的滑板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用踏板机构及包含该踏板机构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滑板车的踏板机构,踏板大都与车架铰接,车架上再设置支撑结构,以支撑踏,收折踏板时,支撑结构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横向空间,不利于折叠后收藏,还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用踏板机构及包含该踏板机构的滑板车,将踏板及踏板支架作为一体进行转动,踏板与踏板支架可一起收折,减小了折收后所占空间,便于携带和收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滑板车用踏板机构,包括:踏板、踏板支架和车架连接件,踏板支架与车架连接件铰接,踏板安装于踏板支架上;使用踏板时,踏板及踏板支架沿车架连接件转动,踏板支架抵靠住滑板车车架,踏板展开;收折时,将踏板及踏板支架反向转动,完成收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踏板安装于踏板支架上,踏板和踏板支架可一起绕铰接处转动,当踏板收折时,踏板支架也处于收折位置,结构更为紧凑,且折叠灵活,操作易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连接件的内侧面用于连接滑板车车架,车架连接件的外侧面为弧形面,所述车架连接件的两端或中间为其与踏板支架的铰接部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架连接件固定于滑板车车架上,踏板铰接于车架连接件上,折收踏板时,踏板位于车架连接件的弧形面上部,展开踏板时,踏板位于车架连接件的弧形面中部,弧形面的设置使得踏板及踏板支架的运动更加顺利,不致于产生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和踏板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紧固件垂直于踏板及踏板支架,所述踏板支架在其固定踏板的位置设有踏板安装孔,所述踏板在相应位置设置有安装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紧固件可以是螺丝或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将踏板固定于踏板支架上,以使两者能同时绕铰接处转动,实现同时折收和展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支架上设有凸缘,所述踏板安装孔设置于凸缘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缘起加强支撑作用,可以使踏板更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支架的形状所述踏板支架的截面形状为“L”形或“┏”形或“T”形或“┣”形或矩形或三角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架的截面形状包括以上几种,利用各种形状的特点,将支架巧妙设置及布局,达到设计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踏板支架之间设置加强杆,踏板展开时,所述加强杆与车架连接件的外侧面贴合,踏板收折时,所述加强杆与车架连接件的外侧面远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加强杆可使两个踏板支架连接更加稳固,另一方面,踏板展开时,加强杆与车架连接件的外侧面贴合,加强杆抵靠住车架连接件外侧面,可使踏板起到缓冲和抑制踏板折收的作用,踏板折收时,加强杆沿车架连接件外侧面滚动,远离车架连接件外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杆中穿设有子母螺钉或螺栓或光杆轴,所述踏板支架在对应的穿设位置设置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子母螺钉或螺栓或光杆可从踏板支架及加强杆中穿过,以将加强杆安装于两个踏板支架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连接件与踏板支架通过子母螺钉或子母螺钉或螺栓或光杆轴铰接,所述车架连接件在铰接位置设置有铰接通孔,所述踏板支架在对应位置设置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架连接件在铰接处设置通孔,方便子母螺钉的穿设,以完成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连接件在其与踏板支架铰接的位置,设置有凸柱或凹孔,所述踏板支架在对应位置设置通孔或凸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架连接件在铰接处设置凸柱,则踏板支架在对应位置设置通孔,凸柱穿过通孔,形成铰接;车架连接件在铰接处设置凹孔,则踏板支架在对应位置设置凸柱,形成铰接。

滑板车,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滑板车用踏板机构两个,还包括车架,两个踏板机构设置于车架的两侧,一侧一个,所述车架连接件固定连接于车架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板车的踏板机构可折收于车架两侧,进一步地减小了所占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踏板机构及包含该踏板机构的滑板车,结构简单巧妙,利用踏板及踏板支架本身的结构特点,将踏板支架铰接于车架连接件上,踏板固定于踏板支架上,踏板和踏板支架一起折收,更方便更安全。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踏板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踏板机构的踏板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踏板机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踏板机构及包含该踏板机构的滑板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包含该踏板机构的滑板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包含该踏板机构的滑板车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形踏板支架的截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形踏板支架的截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矩形踏板支架的截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三角形踏板支架的截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踏板支架的截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提供的踏板支架的截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提供的车架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中:1踏板、2车架连接件、3加强杆、4踏板支架、5子母螺钉、6紧固件、11车架、14通孔、21凸柱、22铰接通孔、41限位部、42承载部、43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扣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滑板车用踏板机构,请参阅图1及图2,包括:踏板1、踏板支架4和用于连接滑板车车架的车架连接件2,踏板支架4与车架连接件2铰接,踏板1安装于踏板支架4上;使用踏板时,踏板及踏板支架沿车架连接件转动,踏板支架抵靠住滑板车车架,踏板展开;收折时,将踏板及踏板支架反向转动,完成收折。所述车架连接件2的内侧面用于连接滑板车车架,车架连接件2的外侧面为弧形面,所述车架连接件2的两端或中间为其与踏板支架4的铰接部位。所述踏板和踏板支架通过紧固件6连接;所述紧固件6以垂直于踏板及踏板支架的方式设置,所述踏板支架在其固定踏板的位置设有踏板安装孔,所述踏板在相应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踏板支架上设有凸缘43,所述踏板安装孔设置于凸缘43上。两个所述踏板支架4之间设置加强杆3。所述加强杆3中穿设有子母螺钉或螺栓或光杆轴,所述踏板支架4在对应的穿设位置设置通孔。所述车架连接件2与踏板支架4通过子母螺钉5铰接,所述车架连接件在铰接位置设置有铰接通孔22,所述踏板支架在对应位置设置通孔14。所述踏板支架4的截面形状为“L”形。

滑板车,请参阅图5及图6,包括滑板车用踏板机构两个,还包括车架11,车架11为脚踏板安装部位的车架,两个踏板机构设置于车架的两侧,一侧一个,所述车架连接件2固定连接于车架11上。踏板支架4包括承载部42和限位部41,承载部42用于安装踏板,限位部41用于抵靠滑板车车架11,踏板支架4的承载部42与限位部41之间为直角。

具体地,请参阅图3、图4及图6,要折收踏板时,将踏板1及踏板支架4沿铰接通孔14处的子母螺钉向上转动,即可完成踏板和踏板支架的整体折收,占用空间小。展开时,反向转动,当踏板支架4限位部41抵触到车架11的侧壁时,不再转动,完成展开,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

实施例2

滑板车用踏板机构,请参阅图7,踏板支架4为“┏”形,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滑板车用踏板机构,请参阅图8,踏板支架4为“┣”形,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滑板车用踏板机构,请参阅图9,踏板支架4为矩形,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滑板车用踏板机构,请参阅图10,踏板支架4为三角形,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滑板车用踏板机构,请参阅图11,踏板支架4的承载部42与限位部41之间为钝角,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滑板车用踏板机构,请参阅图12,踏板支架4的承载部42与限位部41之间为锐角,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滑板车用踏板机构,请参阅图13,车架连接件2在铰接处设置凸柱21,踏板支架4在对应处设置通孔,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