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轿车前安全防护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76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是一种电动轿车前安全防护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销售的低速电动轿车前均没有安全防护车架,安全性较低。蓄电池通常安装在低速电动轿车尾部,由于低速电动轿车尾部的空间较小,且各类配件和零部件均安装在低速电动轿车尾部的空间内,各部件运行过程散发出的热量不易排出,影响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各类配件和零部件均安装在低速电动轿车尾部的空间内会造成低速电动轿车尾部重头部轻的情况,降低低速电动轿车的整车性能,如果蓄电池和增程器安装在低速电动轿车头部,就会使低速电动轿车前后平衡一致,但现有低速电动轿车的头部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蓄电池和增程器,怎样将蓄电池和增程器安装在低速电动轿车头部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电动轿车前安全防护车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轿车前安全防护车架,提高了电动轿车的安全件,结构坚固,增加车身强度,提高坚固性,有效吸收车身正面碰撞时产生的冲击,承担车身正面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而且为蓄电池和增程器设备安装提供空间,提高了整车性能,延长整车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轿车前安全防护车架,是由:上臂、立臂、下臂、上横梁、下横梁、上支撑梁、托架、矩形方框、支板构成;上臂和下臂之间设置立臂构成U形结构的侧车架梁,下臂与立臂之间的夹角为70°~85°,上臂与立臂之间的夹角为100°~120°,两个侧车架梁的立臂上方之间设置上横梁,下方之间设置下横梁,两个侧车架梁以下横梁中心的垂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立臂与下横梁之间的夹角为100°~130°,两个下臂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横梁的长度,两个上臂之间的上方靠近上横梁处设置上支撑梁,两个下臂之间的上方靠近下横梁处设置托架,托架上方两侧设置蓄电瓶安装区和增程器安装区。

所述上臂、立臂和下臂一体成形构成侧车架梁,上臂、立臂和下臂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下臂与立臂的交接处、上臂与立臂的交接处均为圆弧形。

所述上横梁为C形。

所述托架上方一侧设置矩形方框构成蓄电瓶安装区,另一侧设置至少两片支板构成增程器安装区。

所述上支撑梁内构成的空腔为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电动轿车的安全件,采用O形钢焊装,结构坚固,增加车身强度,提高坚固性,有效吸收车身正面碰撞时产生的冲击,承担车身正面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而且为蓄电池和增程器设备安装提供空间,提高了整车性能,延长整车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电动轿车使用,同样适合于各类三轮、四轮或五轮车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设计构思巧妙,结实耐用,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中:上臂11、立臂12、下臂13、上横梁2、下横梁3、上支撑梁4、托架5、矩形方框6、支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上臂11和下臂13之间设置立臂12构成U形结构的侧车架梁,下臂13与立臂12之间的夹角为70°~85°,上臂11与立臂12之间的夹角为100°~120°,两个侧车架梁的立臂12上方之间设置上横梁2,下方之间设置下横梁3,两个侧车架梁以下横梁3中心的垂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立臂12与下横梁3之间的夹角为100°~130°,两个下臂13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横梁3的长度,两个上臂11之间的上方靠近上横梁2处设置上支撑梁4,两个下臂13之间的上方靠近下横梁3处设置托架5,托架5上方两侧设置蓄电瓶安装区和增程器安装区。

所述上臂11、立臂12和下臂13一体成形构成侧车架梁,上臂11、立臂12和下臂13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下臂13与立臂12的交接处、上臂11与立臂12的交接处均为圆弧形。

所述上横梁2为C形。

所述托架5上方一侧设置矩形方框6构成蓄电瓶安装区,另一侧设置至少两片支板7构成增程器安装区。

所述上支撑梁4内构成的空腔为等腰梯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