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010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自行车越来越注重实用性,且由于电动自行车的车架需要实现轻量化设计,车架一般是采用铝材,车架的中部一般呈三角形,中部通常由上管、下管和中管构成,但是由于电动自行车需要将电池放置在车架上,因此需要在车架上预留放置空间,进而会影响整个车体的强度,并且会使得整个车架较为笨重。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如中国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0720122354.9)公开了一种下管电池隐藏式电动自行车,该车架包括车架前三角,该车架前三角架包括下管,下管为翻盖式下管,电池安装在下管管腔内。

上述下管电池隐藏式电动自行车,虽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车架不可置物的问题,但是由于前三角的结构设置,前三角中仅仅是采用两根倾斜设置的中管,且两个中管之间并没有任何的连接关系,进而会使得整个自行车车架的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车架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包括首管和立管,所述首管和立管之间设有上横管和下横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管具有置物段一和抵靠段一,所述下横管具有置物段二和抵靠段二,所述置物段一、置物段二和立管之间合围形成置物空间,所述抵靠段一和抵靠段二相贴合,所述立管上还连接有后叉架,所述后叉架上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与立管连接,所述支撑管、后叉架和立管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

通过在上横管的置物段一和下横管的置物段二的设置,使得车架上具有置物空间,当需要放置杂物或者是电池时,均可放置在置物空间内,同时抵靠段一和抵靠段二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大的增强了整个车架的强度,使得本车架既能置物,还能进一步的增强车架的强度,而后叉架、支撑管和立管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三角形的结构更加的稳定,能进一步的增加车架的强度。

在上述的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中,所述抵靠段一和抵靠段二均为直线段,所述抵靠段一与抵靠段二焊接连接。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抵靠段一和抵靠段二能更好的贴合,且抵靠段一和抵靠段二焊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提高了车架的强度。

在上述的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中,所述后叉架包括连接管和两个侧管,所述连接管呈U形,所述连接管具有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的连接处与立管连接,所述侧管的一端均与立管连接,所述连接部一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二的一端与另一个侧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一的另一端与连接部二的另一端连接。

连接管形状的设置,连接部一、立管和其中一个侧管形成类似三角形的形状,连接部二、立管和另一个侧管形成类似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连接管、侧管和立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同时连接管呈U形也满足了车架的基本设置,能进一步的提升车架的强度。

在上述的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中,所述支撑管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支撑管与连接部一的中部焊接,另一个支撑管与连接部二的中部焊接,两个支撑管之间焊接有加强管一。

支撑管、连接管和立管之间可形成两个三角形,且两个支撑管之间加强管一的设置,使得整个车架的强度能进一步的提高。

在上述的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中,两个侧管之间焊接有加强管二。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侧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进一步的提升了车架的强度。

在上述的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中,所述上横管还具有与抵靠段一连接的连接段一,所述下横管还具有与抵靠段二连接的连接段二,所述连接段一与连接段二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段一位于连接段二的正上方。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上横管与首管连接,以及下横管与首管之间的连接更加容易,同时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车架的减震性能较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置物段一和置物段二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抵靠段一和抵靠段二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车架既能实现置物,车架的强度还能得到提升。

2、立管、后叉架以及支撑管之间的位置关系,能进一步提高车架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首管;2、上横管;21、置物段一;22、抵靠段一;23、连接段一;3、下横管;31、置物段二;32、抵靠段二;33、连接段二;4、立管;5、置物空间;6、后叉架;61、连接管;62、侧管;63、连接部一;64、连接部二;7、支撑管;8、加强管一;9、加强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包括首管1和立管4,首管1和立管4之间设有上横管2和下横管3。

具体的说,如图1和图2所示,上横管2具有置物段一21和抵靠段一22,下横管3具有置物段二31和抵靠段二32,抵靠段一22和抵靠段二32均为直线段,置物段一21和置物段二31之间形成置物空间5,抵靠段一22和抵靠段二32相贴合且抵靠段一22与抵靠段二32焊接连接,立管4上还连接后叉架6,后叉架6上连接有支撑管7,支撑管7的一端与立管4连接,支撑管7、后叉架6和立管4之间合围形成三角形空腔。

通过在上横管2的置物段一21和下横管3的置物段二31的设置,使得车架上具有置物空间5,当需要放置杂物或者是电池时,均可放置在置物空间5内,同时抵靠段一22和抵靠段二32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大的增强了整个车架的强度,使得本车架既能置物,还能进一步的增强车架的强度,而后叉架6、支撑管7和立管4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三角形的结构更加的稳定,能进一步的增加车架的强度。

进一步的说,如图1和图2所示,后叉架6包括连接管61和两个侧管62,连接管61呈U形,连接管61具有连接部一63和连接部二64,连接部一63和连接部二64的连接处与立管4连接,侧管62的一端均与立管4连接,连接部一6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管62的另一端连接,连接部二64的一端与另一个侧管62的另一端连接,连接部一63的另一端与连接部二64的另一端连接,支撑管7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支撑管7与连接部一63的中部焊接,另一个支撑管7与连接部二64的中部焊接,两个支撑管7之间焊接有加强管一8。

连接管61形状的设置,连接部一63、立管4和其中一个侧管62形成类似三角形的形状,连接部二64、立管4和另一个侧管62形成类似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连接管61、侧管62和立管4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同时连接管61呈U形也满足了车架的基本设置,能进一步的提升车架的强度;支撑管7、连接管61和立管4之间可形成两个三角形,且两个支撑管7之间的连接,使得整个车架的强度能进一步的提高。

更进一步的说,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侧管62之间焊接有加强管二9,上横管2还具有与抵靠段一22连接的连接段一23,下横管3还具有与抵靠段二32连接的连接段二33,连接段一23与连接段二33之间具有间隙,连接段一23位于连接段二33的正上方。

连接段一23和连接段二33的设置,使得上横管2与首管1连接,以及下横管3与首管1之间的连接更加容易,同时连接段一23和连接段二33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车架的减震性能较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