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学步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219发布日期:2019-11-12 21:5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滑板学步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学步两用车,特别是一种方便组装可变换形态的滑板学步两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学步车是一种幼儿使用的玩具健身车辆,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或学步完成,即会降低学步车的玩耍乐趣。另一方面,滑板车是稍年长儿童的主要健身玩具,其使用的时间段能较好的与学步车衔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通过简单的组装拆卸,实现学步车-滑板车形态变换的滑板学步两用车。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滑板学步两用车,包括前轮、后轮、车把、前叉、立杆套筒、可变踏板和可变连管,所述的前轮设置在前叉上,前叉通过立杆套筒与车把连接,后轮设置在可变踏板的后端,所述的立杆套筒外侧设有连接插口,可变连管的第一端与连接插口固定连接,可变连管的第二端侧面与可变踏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插口上设有转接弯头,连接插口通过转接弯头与可变连管配合连接,可变连管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设有鞍座。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通过转接弯头的角度变化控制可变踏板的结构角度,实现可变踏板在后叉-踏板之间功能转换,并配合坐凳的拆装实现滑板车-学步车的变化。

为了提高可靠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可变连管的第一端设有与转接弯头的配合的弧形段,连接插口与转接弯头、可变连管的连接均为插接结构。所述可变连管的第二端内插设有加强管,所述的鞍座可拆卸地连接在加强管上。

为了方便拆装,并控制转接弯头的角度,所述连接插口、转接弯头、可变连管均为截面为方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或圆形。

为了保证滑板车状态下使用的舒适性,所述可变连管与可变踏板之间的连接存在角度,该角度能与转接弯头的角度配合,保证转接弯头向下弯曲时可变踏板处于水平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滑板学步两用车,结构设计合理,主要通过转接弯头的设计,实现了滑板车和学步车两种结构形态,从而使得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大大的降低。同时在各个关键结构处均设置了稳定牢固的连接结构,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学步车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滑板车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转接弯头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滑板学步两用车,包括前轮1、后轮2、车把3、前叉4、立杆套筒5、可变踏板6和可变连管7,所述的前轮1设置在前叉4上,前叉4通过立杆套筒5与车把3连接,后轮2设置在可变踏板6的后端,所述的立杆套筒5外侧设有连接插口8,可变连管7的第一端与连接插口8固定连接,可变连管7的第二端侧面与可变踏板6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插口8上设有转接弯头9,连接插口8通过转接弯头9与可变连管7配合连接,可变连管7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设有鞍座10。

其中所述可变连管7的第一端设有与转接弯头9的配合的弧形段,连接插口8与转接弯头9、可变连管7的连接均为插接结构。所述可变连管7的第二端内插设有加强管11,所述的鞍座10可拆卸的连接在加强管上。所述连接插口8、转接弯头9、可变连管7均为的截面六边形。所述可变连管7与可变踏板6之间的连接存在100-120°的角度,转接弯头9的角度一般为35-45°,前述两个角度配合能保证转接弯头9向下弯曲时可变踏板6处于水平状态。

当要实现滑板车与学步车之间的变化时,只需拆开转接弯头9与立杆套筒5之间的连接,并旋转180°连接,此时由于使用了六边形管的连接,能保证旋转组装的角度正确。同时根据需要拆装鞍座10,既能实现功能形态的变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