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和汽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52456阅读:来源:国知局
地板114的垂直距离。加强梁板120的加强梁部125具有大致垂直连接的顶梁板126和侧梁板127,使得加强梁部125向着远离后地板114的方向凸出,并使加强梁部125与后地板总成110的后地板114、第一地板纵梁115和第一门槛梁112之间形成大致呈矩形的中空腔室103。加强梁板120上设有面向安装凹槽101的开口 104,加强梁板120的开口 104开设于第一侧板121和部分加强梁部125的顶梁板126,使第一侧板121沿着第一方向X分成两部分。加强梁板120上的开口 104使得中空腔室103与外界相通。为了增加汽车加强地板结构100的结构强度,在加强梁板120的加强梁部125上设有多条加强筋128。每条加强筋128的长度方向大致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方向设置,并且多条加强筋128的排列方向沿着第一方向X彼此间隔设置在加强梁部125上。加强梁部125的每条加强筋128为向着靠近后地板114的方向自身凹陷形成,即加强梁部125的每条加强筋128是靠近后地板114的方向冲压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加强梁部125上的加强筋128的数量此处并不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自由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梁部125上具有四条加强筋128。而且,加强梁部125与后地板总成110之间形成的中空腔室103内可设置多块支撑板(图未示),使得各支撑板连接于加强梁部125与后地板总成110之间,从而进一步地增加汽车加强地板结构100的结构强度。
[0030]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梁板120连接于第一门槛梁112和第一地板纵梁115之间。具体地,加强梁板120的第一侧板121连接于第一地板纵梁115,第二侧板122接于第一门槛梁112,第三侧板123和第四侧板124连接于后地板114。第一地板纵梁115上的安装孔102从加强梁板120上的开口 104露出,方便驱动电池包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梁板12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后地板总成110上,而且加强梁板120的焊接处为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第三侧板123和第四侧板124。加强梁板120与后地板总成110的连接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此处并不限定。值得一提的是,加强梁板120也可单独连接于第二门槛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之间,此处并不限定加强梁板120的安装连接位置。加强梁板120的连接位置根据实际车辆的碰撞位置而定,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定义后地板总成110的设有第一门槛梁112和第一地板纵梁115的一侧为实验碰撞侧,即如图1所示的后地板总成110的碰撞侧。本实施例的加强梁板120设置于第一门槛梁112和第一地板纵梁115之间,增强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100的结构强度。
[003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100的第一地板纵梁115和第一门槛梁112之间连接有加强梁板120。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100的不同点在于,第一门槛梁112和第一地板纵梁115之间以及第二门槛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之间均连接有加强梁板120。
[0032]由于后地板总成110沿着第一方向X为对称的结构,因此,第一门槛梁112、第一地板纵梁115和后地板114与加强梁板120的连接方式与第二门槛梁、第二地板纵梁和后地板114的连接方式一样。具体地,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门槛梁112和第一地板纵梁115之间的加强梁板120的第一侧板121连接于第一地板纵梁115,第二侧板122连接于第一门槛梁112,第三侧板123和第四侧板124连接于后地板114。第二门槛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之间的加强梁板120的第一侧板121连接于第二地板纵梁,第二侧板122接于第二门槛梁,第三侧板123和第四侧板124连接于后地板114。且第一地板纵梁115和第二地板纵梁上的安装孔102从加强梁板120的开口 104处露出。
[0033]本发明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100特别适用于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池包集中设置在后地板114的安装凹槽101内,使得电动汽车在受到碰撞时,汽车加强地板结构100的加强梁板120能大大降低驱动电池包受冲击风险。而且,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池包集中布置在后地板114的安装凹槽101内,有利于驱动电池包热平衡管理。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是FE-3Z车型基于FE-1车型改款成的纯电动力汽车车型,其驱动电池包集中布置在乘员舱下方,即驱动电池包集中布置在安装凹槽101内。
[0034]本发明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100和具有汽车加强地板结构100的汽车,其后地板总成110的第一门槛梁112和第一地板纵梁115之间或者第一门槛梁112和第一地板纵梁115之间以及第二门槛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之间连接有加强梁板120。加强梁板120的加强梁部125由大致垂直连接的顶梁板126和侧梁板127形成,使得加强梁部125与后地板总成110之间形成了大致呈矩形的中空腔室103。加强梁部125与后地板总成110形成的腔体结构使得汽车侧面在受到碰撞时,能很好的传递和承载碰撞力,并能很好的阻止碰撞部位向着安装凹槽101的方向形变,有效的防止了车内乘员受伤和驱动电池包受损,能够满足《乘用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GB 20071-2006》法规要求。而且汽车加强地板结构100的加强梁板120结构简单,成型和开发成本较低。
[003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包括后地板总成,该后地板总成包括第一门槛梁、第二门槛梁和连接于该第一门槛梁和该第二门槛梁之间的后地板以及连接在该后地板上并与该第一门槛梁和该第二门槛梁相对设置的第一地板纵梁和第二地板纵梁,其特在于在于,该汽车加强地板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在该后地板总成上的加强梁板,该加强梁板向着远离该后地板的方向凸出,且该第一门槛梁和该第一地板纵梁之间以及该第二门槛梁和该第二地板纵梁之间至少一处连接有该加强梁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该汽车加强地板结构沿车身长度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该第一门槛梁、该第二门槛梁、该第一地板纵梁和该第二地板纵梁沿着该第一方向设置并与该后地板连接,该后地板上设有安装凹槽,且该安装凹槽处于该第一地板纵梁和该第二地板纵梁之间,该第一地板纵梁和该第二地板纵梁上均设有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强梁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以及连接于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该第三侧板和该第四侧板之间的加强梁部,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彼此相对设置,并沿着该第一方向分别连接于该加强梁部的两侧,该第三侧板与该第四侧板彼此相对设置,并沿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设置于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之间,且该第三侧板与该第四侧板分别连接于该加强梁部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门槛梁和该第一地板纵梁之间连接有该加强梁板,且该加强梁板的该第一侧板连接于该第一地板纵梁,该第二侧板接于该第一门槛梁,该第三侧板和该第四侧板连接于该后地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门槛梁和该第一地板纵梁之间以及该第二门槛梁和该第二地板纵梁之间均连接有该加强梁板,该第一门槛梁和该第一地板纵梁之间的该加强梁板的该第一侧板连接于该第一地板纵梁,该第二侧板接于该第一门槛梁,该第三侧板和该第四侧板连接于该后地板,该第二门槛梁和该第二地板纵梁之间的该加强梁板的该第一侧板连接于该第二地板纵梁,该第二侧板接于该第二门槛梁,该第三侧板和该第四侧板连接于该后地板。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强梁板的该加强梁部向着远离该后地板的方向凸出,且该加强梁部与该后地板、该第一地板纵梁和该第一门槛梁之间形成中空腔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强梁板上设有面向该安装凹槽的开口,该开口开设在该第一侧板和部分该加强梁部上,且该安装孔从该开口露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强梁板的该加强梁部上设有多条加强筋,各该加强筋的长度方向沿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方向设置,且各该加强筋彼此间隔设置于该加强梁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强梁部上的各该加强筋为向着靠近该后地板的方向凹陷形成。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加强地板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包括后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包括第一门槛梁、第二门槛梁和连接于第一门槛梁和第二门槛梁之间的后地板以及连接在后地板上并与第一门槛梁和第二门槛梁相对设置的第一地板纵梁和第二地板纵梁。汽车加强地板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在后地板总成上的加强梁板,加强梁板向着远离后地板的方向凸出,且第一门槛梁和第一地板纵梁之间以及第二门槛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之间至少一处连接有加强梁板。汽车加强地板结构能够很好的传递和承载碰撞力,防止乘员受伤和驱动电池包受损,并且结构简单,开发成本低。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汽车加强地板结构的一种汽车。
【IPC分类】B62D25-20
【公开号】CN104670341
【申请号】CN201510067372
【发明人】申波, 祁洪娟, 管立君, 肖海涛, 王鹏翔, 杜汉斌, 周大永, 刘卫国, 吴成明, 冯擎峰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