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712929阅读:来源:国知局
外周比第一孔51h的内周和第二孔43Ch的内周小。由此,防脱落部Po2容易插入到第二孔43Ch中。另外,外销Po也可以从第一孔51h侧插入到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中。此外,外销Po也可以在主体部Pol的外壁上设置挡边等并压入。
[0281]如图47和图48所示,外销Po具有1个从防脱落部Po2朝向凸缘部Po3设置的槽口(notch)POS。在将防脱落部Po2插入到第二孔43Ch时,外销Po周向上的槽口Pos的宽度ds缩小,由此使防脱落部Po2的外周缩小。由此,防脱落部Po2容易穿过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外销Po周向上的槽口 Pos的宽度ds简称为槽口 Pos的宽度ds。另外,外销Po可以具有多个槽口 Pos,多个槽口 Pos优选在外销Po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0282]在外销Po贯穿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之前的状态下,主体部Pol的外周比第一孔51h的内周和第二孔43Ch的内周大。而在外销Po贯穿了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的状态下,主体部Pol的外周与第一孔51h的内周和第二孔43Ch的内周相等。由此,主体部Pol对第一孔51h的内壁和第二孔43Ch的内壁施力。因此,在主体部Pol与第一孔51h的内壁之间、以及主体部Po 1与第二孔43Ch的内壁之间不易产生间隙。由此,能够抑制外销Po的松动。
[0283 ]内销P i是贯穿导向孔Poh对导向孔Poh的内壁朝向导向孔Poh的径向外侧施力的部件。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导向孔Poh的径向外侧简称为径向外侧。内销P i例如具有销体部Pi 1和大径部Pi2。如图46和图47所示,销体部Pil呈圆柱状,贯穿导向孔Poh。大径部Pi2设置于销体部Pil的两端,位于导向孔Poh的外部。大径部Pi2具有比导向孔Poh的内周大的外周。由此,大径部Pi2与导向孔Poh的两端边缘接触,所以抑制内销Pi从外销Po脱落。另外,导向孔Poh也可以在两端部具有将内周扩大而形成的台阶部。在这种情况下,大径部Pi2与台阶部的边缘接触,因此内销Pi不会从导向孔Poh的两端突出。
[0284]在实施方式7中,通过压入将内销Pi插入到导向孔Poh中。例如,大径部Pi2从凸缘部Po3侧被插入到导向孔Poh中。大径部Pi2形成为:与销体部Pil相反一侧的端部Pie的外周比外销Po的内周小。由此,大径部Pi2可容易插入到导向孔Poh中。此外,内销Pi在两端具有相同的大径部Pi2,因此无论从哪个端部都能够插入到导向孔Poh中。因此,安全销P的装配较为容易。
[0285]在内销Pi贯穿导向孔Poh之前的状态下,销体部Pi1的外周大于导向孔Poh的内周。而在内销Pi贯穿了导向孔Poh的状态下,销体部Pil的外周与导向孔Poh的内周相等。由此,销体部P i 1对导向孔Poh的内壁施力。因此,销体部P i 1与导向孔Poh的内壁之间不易产生间隙。由此,能够抑制内销Pi的松动。
[0286]销体部Pi1对导向孔Poh的内壁朝向径向外侧施力,因此使槽口 Pos的宽度ds扩大的力作用于外销Po。由此,外销Po对第一孔51h的内壁和第二孔43Ch的内壁朝向径向外侧施加的力增大。此外,销体部Pil对导向孔Poh的内壁朝向径向外侧施力,所以防脱落部Po2处的槽口 Pos的宽度ds变大。由此,防脱落部Po2的外周变大。因此,外销Po与内销Pi—体化所得到的安全销P被固定于横跨第一孔5 lh和第二孔43Ch的位置,将内柱51和内柱支架4C连结。
[0287]此外,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由于在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中使用安全销P,所以与将树脂填充在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中的情况相比,不需要用于填充树脂的装置和用于收纳树脂的部件。因此,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能够实现装配简单化。
[0288]如果过大负荷施加于方向盘81,则该负荷经由输入轴82a传递到内柱51,使内柱51向前方移动。而由第一伸缩摩擦板21支承的内柱支架4C不移动。因此,对安全销P施加剪断力,在该负荷超过安全销P的容许剪断力的情况下,安全销P被切断。安全销P被切断,则解除内柱51与内柱支架4C的连结。内柱51与内柱支架4C的连结被解除,而成为由内柱51与外柱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沿轴向支承内柱51的状态。由此,在操作者与方向盘81发生碰撞而施加了过大负荷的情况下,在刚施加了过大负荷之后,就减小了用于使内柱51移动的力,以此来吸收冲击。
[0289]此外,即使安全销P被切断,外柱54仍然由固定于车体侧部件13的外柱支架52支承。而内柱51仍然由外柱54支承。因此,即使安全销P被切断,转向柱50也不落下。
[0290]图49是用于说明被切断后的安全销的状态的说明图。如图49所示,安全销P在切断面BK被切断。切断面BK是内柱51的外周面,即支脚部43C的内柱侧表面43Cb。外销Po在主体部Pol被切断,内销Pi在销体部Pil被切断。因此,安全销P的容许剪断力取决于切断面BK中的主体部Pol的截面积和销体部Pi 1的截面积。
[0291]图50是放大图43的安全销的周边部分并仅将安全销以侧视图来表示的图。如图50所示,优选从凸缘部Po3至槽口 Pos的前端Posb的距离d3大于从凸缘部Po3至内柱51的外周面的距离d4。由此,在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切断面BK中不会包含槽口Pos。因此,在切断面BK中的主体部Po 1的截面中不存在与槽口 Pos对应的缺损部分,所以能够抑制安全销P的容许剪断力产生偏差。
[0292]此外,在安全销P被切断之后,优选内柱51在轴向上笔直地移动。这是由于,在内柱51移动的方向是与外柱54的轴向构成角度的方向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内柱51的移动受妨碍的情况或者在内柱51与外柱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超过规定值的情况。
[0293]在实施方式7中,如图44所示,内柱支架4C与配置于外柱54两侧的第一伸缩摩擦板21接合。由此,在轴向负荷施加于内柱支架4C时,内柱支架4C受到来自外柱54两侧的紧固力。因此,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内柱支架4C的姿态稳定。因此,内柱51开始移动时的姿态容易在轴向上保持笔直。由此,内柱51容易在轴向上笔直地移动。
[0294]此外,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配置于距第一伸缩摩擦板21的距离相等的位置,该第一伸缩摩擦板21在隔着内柱支架4C的两侧相向。由此,在轴向负荷施加于内柱支架4C时,内柱支架4C更均匀地受到来自外柱54两侧的紧固力,所以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内柱支架4C的姿态稳定。因此,内柱51开始移动时的姿态更容易在轴向上保持笔直。由此,内柱51更容易在轴向上笔直地移动。
[0295]此外,即使在内柱支架4C无法均匀地受到来自外柱54两侧的紧固力的情况下,也由于内柱支架4C的支脚部43C以与缝隙54s的内壁相向的方式嵌入其中,所以内柱支架4C会被缝隙54s引导,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内柱支架4C的姿态也会稳定。
[0296]此外,如图46所示,优选凹部45C的深度dl为安全销P的从第二孔43Ch突出的部分的长度d2以上。由此,安全销P不会突出于内柱支架4C的表面。因此,能够降低安全销P因外力而破损的可能性。
[0297]另外,安全销P的容许剪断力能够通过变更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的个数、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的截面积、安全销P的材料来调节。例如,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的个数可以分别是1个,也可以分别是3个以上。此外,安全销P例如可以由包括非铁金属的金属、或橡胶等形成。
[0298]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转向柱的位移量与为了使转向柱移动所需的负荷的关系的图与图33相同。
[0299]在实施方式7中,由第一摩擦力和第二摩擦力沿轴向支承内柱51,其中,第一摩擦力是因被外柱支架52紧固而在内柱51与外柱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第二摩擦力是在第一伸缩摩擦板21和与第一伸缩摩擦板21接触的部件(外柱支架52、第二伸缩摩擦板22、外柱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图33所示的力F1表示第一摩擦力,力F3表示第一摩擦力和第二摩擦力之和。此外,图33所示的力F2表示安全销P的容许剪断力。力F2比力F3小且比力F1大。
[0300]在实施方式7中,如果有力F2以上的负荷施加于内柱51,则安全销P被切断,内柱51从内柱支架4C脱离。由此,由于内柱51与第一伸缩摩擦板21的连结被解除,所以上述第二摩擦力不再作用于内柱51。因此,在安全销P被切断后,内柱51在由上述第一摩擦力吸收冲击的同时在轴向上移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如果将第一摩擦力设定得较小,则能够使内柱51的移动变得流畅,从而更容易保护操作者免受二次碰撞。
[0301]在实施方式7中,即使将第一摩擦力的设定值设定得较小,第二摩擦力也能够补充用于沿轴向支承内柱51的力中的第一摩擦力被减小所对应的量。因此,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通过调节第一摩擦力的设定值和第二摩擦力的设定值,能够抑制内柱51因通常使用时所施加的负荷而移动,并且能够容易地保护操作者免受二次碰撞。
[0302]如上所述,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包括:筒状的内柱51,将与方向盘81连结的输入轴82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一孔51h;以及筒状的外柱54,内柱51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到其内侧,并具有将内柱51插入侧的一端切开而形成的缝隙54s。此外,转向装置100具有外柱支架52,该外柱支架52固定于车体侧部件13而支承外柱54,与板材的伸缩摩擦板(第一伸缩摩擦板21)—起紧固外柱54。此外,转向装置100具有内柱支架4C,其由伸缩摩擦板(第一伸缩摩擦板21)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二孔43Ch。此外,转向装置100具有安全销P,该安全销P位于横跨第一孔5 lh和第二孔43Ch的位置,将内柱51和内柱支架4C以能够脱离的方式连结。伸缩摩擦板(第一伸缩摩擦板21)配置于外柱54的两侧。内柱支架4C包括:臂部41C,其连接配置于外柱54两侧的伸缩摩擦板(第一伸缩摩擦板21);颈部44C,其从臂部41C朝向与臂部41C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以及支脚部43C,其设置于颈部44C的与臂部41C相反侧的端部且与内柱51接触。
[0303]由此,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如果过大负荷施加于方向盘81,则该负荷经由输入轴82a传递给内柱51,使内柱51向前方移动。而由第一伸缩摩擦板21支承的内柱支架4C不移动。因此,对安全销P施加剪断力,在该负荷超过安全销P的容许剪断力的情况下,安全销P被切断。安全销P被切断,则内柱51和内柱支架4C的连结被解除。内柱51与内柱支架4C的连结被解除,而成为由内柱51与外柱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沿轴向支承内柱51的状态。因此,转向柱50中的内柱51能够向车体前方移动。此外,即使安全销P被切断,外柱54仍然由固定于车体侧部件13的外柱支架52支承。而内柱51仍然由外柱54支承。因此,即使安全销P被切断,转向柱50也不会落下。因此,即使减小使转向柱50向车体前方移动的脱离负荷的设定值(安全销P的容许剪断力),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也能够抑制转向柱50因误动作而落下。
[0304]而且,在轴向负荷施加于内柱支架4C时,内柱支架4C受到来自外柱54两侧的紧固力。因此,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内柱支架4C的姿态稳定。因此,内柱51开始移动时的姿态容易在轴向上保持笔直。由此,内柱51容易在轴向上笔直地移动,所以能够抑制内柱51的移动受妨碍的情况或者在内柱51与外柱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超过规定值的情况。
[0305]此外,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臂部41C具有在颈部44C与第一伸缩摩擦板21之间的位置向靠近内柱51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46C。由此,臂部41C与第一伸缩摩擦板21的接合部分(插入部42C)的位置靠近内柱51。因此,从臂部41C与第一伸缩摩擦板21的接合部分(插入部42C)至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切断面BK的、与内柱5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减小。因此,在安全销P被切断时,力矩难以施加于内柱支架4C,所以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内柱支架4C的姿态稳定。
[0306]此外,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臂部41C具有向与内柱5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挡边47C。由此,臂部41C的刚性提高。因此,即使在力矩施加于内柱支架4C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内柱支架4C产生变形。因此,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内柱支架4C的姿态稳定。
[0307]此外,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安全销P包括:外销Po,其是贯穿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的、具有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的导向孔Poh的筒状部件;以及内销Pi,其贯穿导向孔Poh,并对导向孔Poh的内壁朝向导向孔Poh的径向外侧施力。由此,转向装置100在通过外销Po对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进行定位之后插入内销Pi来装配,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装配。
[0308]此外,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外销Po包括:贯穿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的筒状的主体部Pol;设置于主体部Pol的一端的、具有比第一孔51h的内周和第二孔43Ch的内周大的外周的防脱落部Po2;以及从防脱落部Po2朝向主体部Pol的另一端设置的槽口 Pos。由此,在将防脱落部Po2插入到第一孔5lh或第二孔43h时,外销Po周向上的槽口Pos的宽度ds缩小,由此使防脱落部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