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712929阅读:来源:国知局
Po2的外周缩小。由此,防脱落部Po2容易穿过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因此,外销Po能够容易地安装在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中。
[0309]此外,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外销Po具有凸缘部Po3,该凸缘部Po3设置于主体部Pol的另一端,具有比第一孔51h的内周和第二孔43Ch的内周大的外周。从凸缘部Po3至槽口Pos的前端Posb的距离d3大于从凸缘部Po3至内柱51的外周面的距离d4。由此,在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切断面BK中不会包含槽口 Pos。因此,在切断面BK中的主体部Pol的截面中不存在与槽口 Pos对应的缺损部分。由此,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容易抑制安全销P的容许剪断力产生偏差。
[0310]此外,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内销Pi包括:圆柱状的销体部Pil,其对导向孔Poh的内壁朝向导向孔Poh的径向外侧施力;以及设置于销体部Pil的两端的大径部Pi2,其具有比导向孔Poh的内周大的外周。由此,大径部Pi2与导向孔Poh的两端的边缘接触,所以抑制内销Pi从外销Po脱落。
[0311 ]此外,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内柱支架4C在与内柱51相向的内柱侧表面43Cb的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凹部45C。在凹部45C的底面的一部分开设有第二孔43Ch,凹部45C的深度dl为安全销P的从第二孔43Ch突出的部分的长度d2以上。由此,安全销P不会突出于内柱支架4C的表面。因此,能够降低安全销P因外力而破损的可能性。
[0312]此外,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伸缩摩擦板(第一伸缩摩擦板21)配置于外柱54的两侧。由此,在轴向负荷施加于内柱支架4C时,内柱支架4C受到来自外柱54两侧的紧固力,所以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内柱支架4C的姿态稳定。因此,内柱51开始移动时的姿态容易在轴向上保持笔直。由此,内柱51容易在轴向上笔直地移动,所以能够抑制内柱51的移动受妨碍的情况或者在内柱51与外柱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超过规定值的情况。
[0313]此外,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配置于外柱54两侧的伸缩摩擦板(第一伸缩摩擦板21)隔着内柱支架4C相向,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配置于距在隔着内柱支架4C的两侧相向的各伸缩摩擦板(第一伸缩摩擦板21)的距离相等的位置。由此,在轴向负荷施加于内柱支架4C时,内柱支架4C更均匀地受到来自外柱54两侧的紧固力,所以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内柱支架4C的姿态稳定。因此,内柱51开始移动时的姿态更容易在轴向上保持笔直。由此,内柱51更容易在轴向上笔直地移动,所以能够抑制内柱51的移动受妨碍的情况或者在内柱51与外柱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超过规定值的情况。
[0314]此外,在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外柱54位于车体前方侧,具有转轴支架55,能够插入脱离后的内柱51。由此,能够使外柱54的轴向与内柱51的轴向一致。因此,在内柱51沿轴向移动时,外柱54可容易地引导内柱51。由此,内柱51容易在轴向上笔直地移动,所以所以能够抑制内柱51的移动受妨碍的情况或者在内柱51与外柱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超过规定值的情况。
[0315]此外,如上所述,实施方式7涉及的转向装置100通过使用安全销P的部件连结构造来进行装配。该部件连结构造包括:开设有第一孔51h的第一固定部件(内柱51);以及与第一固定部件(内柱51)接触地配置的、开设有第二孔43Ch的第二固定部件(内柱支架4C)。此夕卜,部件连结构造具有安全销P,该安全销P位于横跨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的位置,连结第一固定部件(内柱51)和第二固定部件(内柱支架4C),在发生二次碰撞时因第一固定部件(内柱51)移动而使在第一固定部件(内柱51)与第二固定部件(内柱支架4C)的边界部分的切断面BK被切断。安全销P包括:外销Po,其是贯穿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的、具有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的导向孔Poh的筒状部件;以及内销Pi,其贯穿导向孔Poh,对导向孔Poh的内壁朝向导向孔Poh的径向外侧施力。外销Po包括:贯穿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Ch的圆筒状的主体部Pol;设置于主体部Pol的一端的、具有比第一孔51h的内周和第二孔43Ch的内周大的外周的防脱落部Po2;以及从防脱落部Po2朝向主体部Po 1的另一端设置的槽口Pos。槽口Pos不与切断面BK重叠。
[0316]由此,在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切断面BK中不会包含槽口Pos。因此,在切断面BK中的主体部Pol的截面中不存在与槽口 Pos对应的缺损部分。由此,实施方式7涉及的部件连结构造容易抑制安全销P的容许剪断力产生偏差。
[0317]另外,上述部件连结构造不仅用于内柱51和内柱支架4C的连结,还可以用于其它部件之间的连结。例如,部件连结构造也可以用于车体侧部件13和外柱支架52的连结。该部件连结构造是用于连结脱离部件的部件连结构造,以在发生二次碰撞时一个部件(第一固定部件)能够脱离另一个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的方式将部件相互连结。此外,在实施方式7中,防脱落部Po2从主体部Pol的外周面向导向孔Poh的径向外侧突出,不过也可以从主体部Pol的内周面向导向孔Poh的径向内侧突出。
[0318]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1
[0319]图51是放大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1涉及的安全销的周边部分、并仅将安全销以侧视图来表示的说明图。图52是表示图51中的g — g截面的图。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1与上述的实施方式7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具有与实施方式7涉及的外销Po不同的外销PoA。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320]如图51所示,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1涉及的外销PoA在主体部Pol的外周面上具有突起部pr。突起部pr是可弹性变形的部件,例如由橡胶等材料形成。突起部pr例如从凸缘部Po3朝向防脱落部Po2呈直线状地设置。如图52所示,外销PoA具有8个突起部prd个突起部pr在主体部Pol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另外,外销PoA具有的突起部pr可以不是8个,可以是7个以下,也可以是9个以上。
[0321]即使在内销Pi被插入导向孔Poh之前的状态下主体部Pol与第一孔51h之间存在间隙,当将内销Pi插入到导向孔Poh中时,槽口 Pos的宽度ds也变大,主体部Po 1的与第一孔5lh相向的部分的外周变大。因此,主体部Pol与第一孔51h之间的间隙可容易消除。而与此相对,如果在内销Pi被插入导向孔Poh之前的状态下主体部Pol与第二孔43Ch之间存在间隙,则即使将内销Pi插入到导向孔Poh中,主体部Po 1的与第二孔43Ch相向的部分的外周也难以变大。因此,存在无法消除主体部Pol与第二孔43Ch之间的间隙的可能性。
[0322]如图51所示,在第二孔43Ch的内周在公差的范围内大于第一孔51h的内周的情况下,存在有在主体部Pol与第二孔43Ch的内壁之间产生间隙Ar的可能性。间隙Ar可能成为安全销PA松动的原因。对此,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1涉及的外销PoA具有可弹性变形的突起部pr,因此突起部pr能够填充间隙△ r。由此,能够由突起部pr来补偿主体部Pol的与第二孔43Ch相向的部分的外周难以变大这一问题。因此,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1涉及的转向装置100能够抑制安全销PA松动的可能性。
[0323]如图51所示,优选突起部pr的长度d5与第二孔43Ch的深度d4相等。由此,即使在第二孔43Ch的内周在公差的范围内大于第一孔51h的内周的情况下,间隙Δ r也会在深度d4的整个长度上被填充。因此,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1涉及的转向装置100能够进一步抑制安全销PA松动的可能性。另外,突起部pr的长度d5可以比第二孔43Ch的深度d4短,也可以比第二孔43Ch的深度d4长。
[0324]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1涉及的转向装置100中,外销PoA在主体部Pol的外周面上具有可弹性变形的突起部pr。由此,突起部pr能够填充主体部Pol与第一孔51h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或主体部Po 1与第二孔43Ch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因此,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1涉及的转向装置100能够抑制安全销PA松动的可能性。
[0325]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2
[0326]图53是表示用相当于图42的f一 f截面的平面将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2涉及的转向装置切断而得到的截面的图。实施方式7的变形示例2与上述的实施方式7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具有与实施方式7涉及的内柱支架4C不同的内柱支架4D。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327]如图53所示,内柱支架4D具有支脚部431和支脚部432。支脚部431是从颈部44C的与臂部41C相反一侧的端部朝向前方侧设置的板状部分,与内柱51接触。支脚部432是从颈部44C的与臂部41C相反一侧的端部朝向后方侧设置的板状部分,与内柱51接触。支脚部431、432的内柱侧表面形成为沿着内柱51的外周面形状的形状。支脚部431、432例如在与内柱51相向的表面的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各具有1个圆形的凹部45C。支脚部431的凹部45C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孔431h。支脚部432的凹部45C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孔432h。通过将安全销P插入在横跨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1h的位置以及横跨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2h的位置,将内柱支架4D和内柱51以能够脱离的方式连结。
[0328]内柱支架4D相对于被第一伸缩摩擦板21支承的支承点即臂部41C,在其前方侧和后方侧这两侧具有第二孔431h、432h。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7那样在臂部41C的后方侧设置两个第二孔43h的情况相比,从臂部41C至第二孔431h、432h的距离容易缩短。因此,即使在第一伸缩摩擦板21被施加负荷、将与臂部41C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绕轴向的力矩传递到内柱支架4D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抑制施加于安全销P的力矩。
[0329]此外,与如上述的实施方式7那样在臂部41C的后方侧设置两个第二孔43Ch的情况相比,内柱支架4D能够增大第二孔431h、432h彼此的距离。由此,安全销P被切断时的内柱支架4D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容易抑制安全销P的容许剪断力产生偏差。
【主权项】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柱,其呈筒状,将与方向盘连结的输入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一孔; 外柱,其呈筒状,所述内柱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到其内侧,并且具有将其所述内柱插入侧的一端切开而形成的缝隙; 外柱支架,其固定于车体侧部件而支承所述外柱,并且与板材的伸缩摩擦板一起紧固所述外柱; 内柱支架,其由所述伸缩摩擦板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二孔;以及连结部件,其位于横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位置,将所述内柱和所述内柱支架以能够脱离的方式连结, 所述伸缩摩擦板配置于所述外柱的两侧, 所述内柱支架包括:臂部,其连接配置于所述外柱两侧的所述伸缩摩擦板;颈部,其从所述臂部向与所述臂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以及支脚部,其设置于所述颈部的与所述臂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并且与所述内柱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部具有在所述颈部与所述伸缩摩擦板之间的位置向靠近所述内柱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部具有向与所述内柱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挡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脚部从所述颈部朝向所述内柱的轴向的前方和后方地设置, 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以所述颈部为中心配置于所述内柱的轴向上的前方和后方。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外柱两侧的所述伸缩摩擦板隔着所述内柱支架相向, 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配置于距各所述伸缩摩擦板的距离相等的位置,所述伸缩摩擦板在隔着所述内柱支架的两侧相向。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柱位于车体前方侧,具有转轴支架,能够插入脱离后的所述内柱。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因发生冲击负荷而产生滑动的转向装置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包括:内柱(51),其呈筒状,并且开设有第一孔(51h);外柱(54),其具有缝隙(54s);外柱支架(52),其紧固外柱(54);内柱支架(4),其开设有第二孔(43h);以及连结部件(M),其位于横跨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h)的位置,将内柱(51)和内柱支架(4)以能够脱离的方式连结。伸缩摩擦板(21)配置于外柱(54)的两侧,内柱支架(4)包括:臂部(42),其连接配置于外柱(54)两侧的伸缩摩擦板(21);颈部(44),其从臂部(42)突出;以及支脚部(43),其设置于颈部(44)的端部,并且与内柱(51)接触。
【IPC分类】B62D1/19
【公开号】CN105473418
【申请号】CN201480046472
【发明人】丈田雅也, 小岛秀树, 萩原涉, 折原大辉, 铃木良一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7日
【公告号】EP3000692A1, US20150344062, WO2015064395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