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370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转向柱是汽车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包括转向管柱、上支架、夹紧支架、手柄总成等部件。在对汽车转向柱进行高度调节时,将手柄总成中的手柄打开,上支架和夹紧支架等部件对转向管柱的夹持力会减小,从而可以对转向管柱进行调节。
[0003]但是,在手柄打开后,各个部件之间由于具有间隙,会产生微小的移动,该移动会产生噪声,影响客户的感知质量。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调节系统,以消除调节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消除汽车转向柱在调节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提高感知质量。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包括转向管柱、上支架、夹紧支架、反向凸轮和手柄总成,其中,
[0007]所述夹紧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向管柱的外壁;
[0008]所述上支架包括一对侧板,所述侧板夹持所述夹紧支架;
[0009]所述手柄总成包括手柄、螺栓和凸轮;
[0010]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手柄、凸轮、反向凸轮、上支架的第一侧板、夹紧支架和上支架的第二侧板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其中:
[0011]所述调节系统还包括预压紧件,所述预压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锁紧螺母之间,所述预压紧件具有设定的刚度以对所述第二侧板产生设定的预紧力。
[0012]如上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预压紧件包括轴承本体和弹性片,所述轴承本体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上支架的第二侧板相贴合,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弹性片固定,所述弹性片设置在所述轴承本体和所述锁紧螺母之间。
[0013]如上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轴承本体和所述弹性片为一体冲压成型。
[0014]如上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弹性片为蝶形弹簧。
[0015]如上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轴承本体与所述螺栓为间隙配合。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通过在上支架和锁紧螺母之间设置预压紧件,当需要对转向管柱进行调节时,打开手柄,此时由于预压紧件施加的压紧力作用,使支架之间,以及支架与其他部件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避免了噪声的产生,提高了客户的感知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断面图;
[0020]图4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断面图。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包括转向管柱1、上支架2、夹紧支架3、反向凸轮4和手柄总成5。
[0024]其中,所述夹紧支架3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向管柱I的外壁上。如图1至图3所示,夹紧支架3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转向管柱I的下方的外壁上,夹紧支架3上设置有条形孔,用于手柄总成5中的螺栓51穿过。上支架2位于转向管柱I的上方,上支架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板,所述侧板夹持所述夹紧支架3。每个侧板上都设置有条形孔,同样是用于手柄总成5中的螺栓51穿过。
[0025]手柄总成5包括手柄52、螺栓51和凸轮53,反向凸轮4位于凸轮53和上支架2的第一侧板21之间,上述螺栓51依次穿过所述手柄52、凸轮53、反向凸轮4、上支架2的第一侧板21、夹紧支架3和上支架2的第二侧板22后,通过锁紧螺母6锁紧。从图2可以看出,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上均设置有长条孔23,供螺栓51穿过。
[0026]上述手柄总成5的锁紧是依靠凸轮53和反向凸轮4上分别设置的凸起和凹槽来实现。当凸轮53上的凸起和反向凸轮4上的凸起对应顶紧时,手柄总成5为锁紧状态,当凸轮53上的凸起和反向凸轮4上的凹槽对应配合时,手柄总成5为打开状态,当手柄总成5为打开状态时,可以对转向管柱I进行调节。
[0027]图4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请结合图2至图4,上述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还包括预压紧件7,该预压紧件7设置在第二侧板22与所述锁紧螺母6之间,所述预压紧件7具有设定的刚度以对所述第二侧板22产生设定的预紧力。当手柄52打开时,预压紧件7持续对上支架2的第二侧板22产生压紧力,从而避免了各个部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而产生噪声。由于该预压紧件7具有设定的刚度,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不会影响转向管柱I的调节。
[002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预压紧件7的刚度可以根据具体的预压紧力来设置和调节,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0029]优选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预压紧件7包括轴承本体71和弹性片72,所述轴承本体71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上支架2的第二侧板22相贴合,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弹性片72固定,所述弹性片72设置在所述轴承本体71和所述锁紧螺母6之间。
[0030]轴承本体71和弹性片72可以是一体冲压成型,弹性片72的外轮廓为回转的圆锥面,从而在弹性片72与轴承本体71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成型方式来加工轴承本体71和弹性片72,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0031]优选的是,弹性片72为蝶形弹簧,蝶形弹簧利用自身的弹性对上支架2施加预紧力,避免手柄52打开后各个部件之间产生相对移动。
[0032]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本体71与所述螺栓53为间隙配合,以便拆卸。
[0033]手柄52、凸轮53和螺栓51可以是预先装配在一起,形成的总成件,即手柄总成5。依次将螺栓51与反向凸轮4、上支架2、夹紧支架3进行装配,再装配预压紧件7,最后利用锁紧螺母6锁止。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通过在上支架和锁紧螺母之间设置预压紧件,当需要对转向管柱进行调节时,打开手柄,此时由于预压紧件施加的压紧力作用,使支架之间,以及支架与其他部件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避免了噪声的产生,提高了客户的感知质量。
[00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包括转向管柱、上支架、夹紧支架、反向凸轮和手柄总成,其中, 所述夹紧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向管柱的外壁; 所述上支架包括一对侧板,所述侧板夹持所述夹紧支架; 所述手柄总成包括手柄、螺栓和凸轮; 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手柄、凸轮、反向凸轮、上支架的第一侧板、夹紧支架和上支架的第二侧板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系统还包括预压紧件,所述预压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锁紧螺母之间,所述预压紧件具有设定的刚度以对所述第二侧板产生设定的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紧件包括轴承本体和弹性片,所述轴承本体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上支架的第二侧板相贴合,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弹性片固定,所述弹性片设置在所述轴承本体和所述锁紧螺母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和所述弹性片为一体冲压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为蝶形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与所述螺栓为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与所述螺栓为间隙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包括转向管柱、上支架、夹紧支架、反向凸轮和手柄总成,夹紧支架固定设置在转向管柱的外壁;上支架夹持夹紧支架;手柄总成包括手柄、螺栓和凸轮;螺栓依次穿过手柄、凸轮、反向凸轮、上支架的第一侧板、夹紧支架和上支架的第二侧板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调节系统包括预压紧件,预压紧件具有设定的刚度以对第二侧板产生设定的预紧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通过在上支架和锁紧螺母之间设置预压紧件,当需要对转向管柱进行调节时,打开手柄,此时由于预压紧件施加的压紧力作用,使支架之间,以及支架与其他部件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避免了噪声的产生。
【IPC分类】B62D1-18
【公开号】CN204472875
【申请号】CN201520119925
【发明人】麦克斯·奥德利, 张正坤
【申请人】上海蒂森克虏伯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