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转印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113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涂膜转印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膜转印器具,通过握住并一面按压纸面等一面使其朝后方移动,将被涂着在从供给滚动条陆续送出的转印带上的修正用或浆糊的涂膜,转印在纸面等上。
背景技术
涂膜转印器具除了用后即弃型以外,能够交换转印带型为众皆知。
后者具有将收容转印带于具有凸缘容器内的卡匣进行交换的类型、及与供给滚动条其它的一部分零件一同交换转印代的非卡匣型。
但是,可以交换转印带的任何一种形式,在交换转印带时,非交换零件的例如供给齿轮等从本体容器脱落,花费在交换作业时间的情况也不少。
特别是非卡匣式者,非交换零件容易脱落,必须细心注意交换作业。
交换收容转印带于具有凸缘容器内之卡匣的类型,因另外与本体容器不同地形成卡匣用的具有凸缘的容器,故产生高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前述以往的现状,在交换转印带时,防止非交换零件从本体容器脱落,使交换作业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匣式的涂膜转印器具,通过使形成本体容器的1对无盖容器中的一方兼用作卡匣台,作为代表的实施形态,使得在成本上有利。
本发明的上述课题如以下般地被解决。
(1)一种涂膜转印器具,在使一对无盖容器的开口面之间相互面对、可分离地一体化形成的、前端呈开口状的本体容器内,配设供给滚动条与卷取滚动条,并设置从前述开口突出的转印头,陆续送出在前述供给滚动条上卷绕的转印带,通过前述转印头的尖端使其反转,使其能卷取在前述卷取滚动条上,其特征为使与供给滚动条及供给滚动条分别同轴配设的供给齿轮及卷取齿轮相互地啮合,并且在具有筒状部中间连结构件的该筒状部,在传递旋转转矩并且相对于预定以上的负荷具有滑动功能程度的压接状态下,使前述供给齿轮的轮毂轴外嵌,在形成本体容器的前述一对无盖容器的一方的内面,设置具有卡止部的支轴,利用该卡止部,使前述中间连结构件可旋转地与支轴卡合,在前述中间连结构件的筒状部的外周,设置较前述轮毂轴的直径具有更大直径的扩径部,利用该扩径部,使供给滚动条可外插于前述筒状部且使其卡合。
(2)上述涂膜转印器具,其中,前述中间连结构件,具有内筒与外筒的一端被连结而另一端呈开口的2重筒状部结构,使供给齿轮的轮毂轴从前述开口与前述内筒以压接的状态外嵌,并且在前述外筒的外周面设置卡止肋,使在内周面设置卡止肋的供给滚动条外插于前述外筒,而使前述两卡止肋卡合。
(3)上述的涂膜转印器具,其中,在前述供给滚动条的轮毂轴设置适当数目的开槽部,在轮毂轴的内周面的开槽部间设置突起,使该突起弹性卡合于前述中间连结构件的内筒的外周面。
(4)上述的涂膜转印器具,其中,在没有设置轴支前述中间连结构件的支轴的另一方的无盖容器的内面,各自可旋转地直接或间接轴支供给滚动条与卷取滚动条,且设置使其卡合的支轴。
(5)(6)上述的涂膜转印器具,其特征在于,将供给齿轮与卷取齿轮置换。


第1图是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器具的下方立体图。
第2图是将如第1图所示的涂膜转印器具分离成本体部与卡匣部的立体图。
第3图是如第1图所示的涂膜转印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第4图是第1图的IV-IV线纵断面图。
第5图是将如第4图所示的纵断面图,分离成本体部(2)与卡匣部(3)后显示纵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1图是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器具(1)的下方立体图,第2图是将如第1图所示的涂膜转印器具(1)分离成本体部(2)与卡匣部(3)之立体图,第3图是相同的涂膜转印器具(1)的分解立体图,第4图是于第1图的IV-IV线纵断面图,第5图是将如第4图所示的纵断面图,分离成本体部(2)与卡匣部(3)后显示的图面。
在涂膜转印器具(1)中,在使1对略横长的扁平的无盖容器的本体容器部(4)与容器盖部(5)的开口面之间相互面对而一体化形成的、前端呈开口(6)的本体容器(7)内,配设供给滚动条(8)和卷取滚动条(9),由前述开口(6)突出设置转印头(10),在前述供给滚动条(8)陆续送出已卷回的转印带(11),以前述转印头(10)的尖端使其反转,使其能卷取于前述卷取滚动条(9)。
在供给滚动条(8)及卷取滚动条(9),在各自的同轴,设置供给齿轮(12)与卷取齿轮(13),而两齿轮是啮合着。在供给齿轮(12)的轮毂轴(14),适当数量的开槽部(15)被设置,在轮毂轴(14)的内周面的开槽部(15)间,突起(16)被设置着。
另一方面,内筒(17)与外筒(18)的一端被连结(19)而另一端呈开口(20)的2重筒状部(21)的中间连结构件(22)的前述开口(20)至前述内筒(17),在压接状态下使前述供给滚动条(8)的轮毂轴(14)外嵌。即,利用设置开槽部(15)所产生的弹性作用,使轮毂轴(14)的突起(16)弹性卡合于前述内筒(17)的外周面。由于此弹性卡合,在中间连结构件(22)与供给齿轮(12)之间,旋转转矩被传递,并且对于后述的所需以上的负荷,具有滑动功能。
在中间连结构件(22)的内筒(17)的内周面下部,卡合部(23)被设置着,在本体容器部(4)的内面设置具有卡止部(24)的支轴(25),使前述卡止部(24)卡止于前述卡止部(23),使中间连结构件(22)可旋转地轴支于前述支轴(25)。
前述外筒(18)的外周面及供给滚动条(8)的内周面,各自设有卡止肋(26)(27),使供给滚动条(8)外插于外筒(18),使前述两卡止肋(26)(27)相互地卡合,而在供给滚动条(8)与中间连结构件(22)之间旋转转矩被传递。
再者,在前述的实施形态,说明过关于具有由内筒(17)与外筒(18)所组成的2重筒状部的中间连结构件(22),作为别的实施形态在例如内筒(17)的上端部外周,设置较供给齿轮(12)的轮毂轴(14)的直径具有更大直径的轴环部,且在该轴环部的外周缘设置卡止肋,作为与供给滚动条(8)的内周面的卡止肋(27)卡合的中间连结构件。
总之,在中间连结构件(22)的筒状部(在前述的实施形态为内筒(17))的外周,设置较供给齿轮(12)的轮毂轴(14)的直径具有更大直径的扩径部,利用该扩径部,使供给滚动条(8)可外插于前述筒状部且使其卡合即可。
另一方面,在容器盖部(5)的内面,各自可旋转地直接或间接轴支供给滚动条(8)与卷取滚动条(9),且使其卡合的支轴是被设置着。即,在容器盖部(5)的内面,设置着轴支供给滚动条(8)的支轴(28)。供给滚动条(8)具有呈开口状轴孔(29)的凸缘(30),在此凸缘(30)的轴孔(29),使具有卡止部(31)的前述支轴(28)插通,提供将前述卡止部(31)卡合于前述凸缘(30)的轴孔(29)的周缘,而供给滚动条(8)不会脱落地被卡合于支轴(28),并且可旋转地被轴支着。
卷取滚动条(9)在下部卷取齿轮(13)是一体地被设置着,并且被轴支在安装于容器盖部(5)的卷回按钮(32)。即,由扩径头部(32a)与轴部(32b)所组成的卷回按钮(32)通过在被开口于容器盖部(5)的筒轴状卷回操作孔(33)的段差部(33a)将前述扩径头部(32a)的下面卡止,而可旋转地被安装于容器盖部(5)。
在卷回按钮(32)的轴部(32b),在下部设置有卡止肋(32c),在下端设置有卡止部(32d),在被设置于卷取滚动条(9)的轴孔(9a)的内周面的卡止肋(9b)、卡止部(9c),各自卡合着前述卷回按钮(32)的卡止肋(32c)、卡止部(32d),卷取滚动条(9)通过卷回按钮(32),在容器盖部(5)不会脱落且可旋转地被安装着。
再者,被设置在前述卷回按钮(32)的轴部(32b)的上部周面的棘轮爪(32e)是弹性卡合在被设置在前述卷回操作孔(33)的棘轮齿部(33b)上,形成用来防止卷取滚动条(9)的逆旋转的逆旋转防止机构。
且,在本体容器部(4)的内面,设置着轴支前述卷取滚动条(9)的轴孔(9a)下部的筒轴(34)。
其次说明关于上述机构的作用。
握住涂膜转印器具(1),当在纸面等的被转印面上一面按压转印头(10),一面使其朝后方移动时,转印带(11)滑动转印头(10)的下面,将涂膜转印于纸面等,并且拉引且陆续地送出被卷回于供给滚动条(8)的转印带,供给滚动条(8)旋转。因此,通过供给滚动条(8)与卡止肋(26) (27),以预定的空隙一体地结合的中间连结构件(22)从动而旋转,且通过弹性卡合于中间连结构件(22)的内筒(17)的供给齿轮(12)的轮毂轴(4)内面的突起(16),旋转转矩被传递,而供给齿轮(12)旋转。
与前述供给齿轮(12)啮合的卷取齿轮(13)旋转,与该卷取齿轮(13)一体形成卷取滚动条(9)旋转,在涂膜被转印于纸面等之后,通过转印头(10)的尖端反转的已使用过的转印带(11),被卷取于前述卷取滚动条(9)。
随着转印带(11)从供给滚动条(8)被陆续送出经过转印头(10)的尖端,被卷取于卷取滚动条(9),被卷回于供给滚动条(8)与卷取滚动条(9)的转印带的半径逐渐地变化。因此,当被卷回于卷取滚动条(9)的转印带的半径较被卷回于供给滚动条(8)的转印带的半径变得相当大时,通过相互地啮合的供给齿轮(12)与卷取齿轮(13)的齿数比,在与卷取齿轮(13)一体形成的卷取滚动条(9),会产生为卷取从供给滚动条(8)陆续送出的转印带所需大小以上的拉引力,即前述所需以上的负荷会产生。使该所需以上的负荷,通过弹性卡合于中间连结构件(22)的内筒(17)的外周面的供给齿轮(12)的轮毂轴(14)内面的突起(16)滑动于前述内筒(17)的外周面来吸收,为了经常卷取使用过的转印带,作用必要的拉引力。
再者,在卷回按钮(32)的扩径头部(32a),正或负的卡合槽被设置着,当在从供给滚动条(8)经由转印头(10)架设于卷取滚动条(9)的转印带(11)产生松弛的情况时,由容器盖部(5)的卷回操作孔(33),使用起子等使卷回按钮(33)旋转,可修正前述转印带(11)的松弛。
在交换转印带(11)时,按压本体容器部(4)的开/关按钮(4a),解除本体容器部(4)的卡合孔(4b)与容器盖部(5)的卡止部(5a)的卡合,而可以简单地分离由中间连结构件(22)和供给齿轮(12)被轴支着的本体容器部(4)所组成的本体部(2);及分别轴支被卷绕着转印带(11)的供给滚动条(8)、卷取滚动条(9)、及卷取齿轮(13),附设有转印头(10)的容器盖部(5)所组成的卡匣部(3)。
供给滚动条(8)、卷取滚动条(9)、卷取齿轮(13)如前述,由于被卡合于容器盖部(5)故不会脱落,将卡匣部(3)交换成新品后,通过再次与本体部(2)一体化,可以非常有效率地进行转印带的交换作业。
另外,在转印带的交换作业时,即使错误地将本体部(2)作成上侧,卡匣部(3)作成下侧,而分离两者,由于供给齿轮(12)通过中间连结构件(22)卡合于本体容器部(4),故不会产生脱落。
以上说明的作用效果,即使对于交换供给滚动条(8)与卷取滚动条(9)形态的涂膜转印器具,即在卷取滚动条(9)侧设置前述中间连结构件(22)的涂膜转印器具也相同。
发明的效果若根据本发明的话,可达成下列般的效果。
(1)根据本发明,在可交换转印带型的涂膜转印器具,不管是卡匣式、非卡匣式,可防止形成通常为非交换零件的零件及供给齿轮等的脱落,又能够容易地进行转印带的交换作业。该零件在转印带的交换作业时容易从本体容器脱落且形成在交换作业时费时的原因的滑动机构且,由于将以往的例如大量使用的圆环等细小零件所构成的滑动机构,在本发明中,使用特定的中间连结构件,以少量的零件数量来构成,故能够有效率地组装涂膜转印器具,并且在转印带的交换作业时,也不需要分解成构成滑动机构的零件,可有效率地进行交换作业。
(2)若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使用少数的零件数量良好地构成供给滚动条、中间连结构件、供给齿轮的3者间的旋转转矩的传递机构、以及通过中间连结构件的供给滚动条与供给齿轮间的滑动机构。
(3)若根据本发明,将前述(2)项所记载的传递机构与滑动机构,分别作用各自所需的负荷,从而以比较简单的构造来构成。
(4)若根据本发明,利用以轴支中间连结构件及供给齿轮的无盖容器作为本体部,而另一方的轴支供给卷轮及卷取卷轮作为卡匣部,在交换转印带时,构成本体部与卡匣部的各自零件不会脱落,能有效率地进行交换作业,并且因一方的无盖器容器兼作为卡匣台,故可以得到在成本上也有利的转印带交换型的涂膜转印器具。
(5)(6)若根据本发明,在上述本发明中,即使在置换供给齿轮与卷取齿轮时,也能够发挥与前述相同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涂膜转印器具,在使一对无盖容器的开口面之间相互面对、可分离地一体化形成的、前端呈开口状的本体容器内,配设供给滚动条与卷取滚动条,并设置从前述开口突出的转印头,陆续送出在前述供给滚动条上卷绕的转印带,通过前述转印头的尖端使其反转,使其能卷取在前述卷取滚动条上,其特征为使与供给滚动条及供给滚动条分别同轴配设的供给齿轮及卷取齿轮相互地啮合,并且在具有筒状部中间连结构件的该筒状部,在传递旋转转矩并且相对于预定以上的负荷具有滑动功能程度的压接状态下,使前述供给齿轮的轮毂轴外嵌,在形成本体容器的前述一对无盖容器的一方的内面,设置具有卡止部的支轴,利用该卡止部,使前述中间连结构件可旋转地与支轴卡合,在前述中间连结构件的筒状部的外周,设置较前述轮毂轴的直径具有更大直径的扩径部,利用该扩径部,使供给滚动条可外插于前述筒状部且使其卡合。
2.如权利要求1的涂膜转印器具,其中,前述中间连结构件,具有内筒与外筒的一端被连结而另一端呈开口的2重筒状部结构,使供给齿轮的轮毂轴从前述开口与前述内筒以压接的状态外嵌,并且在前述外筒的外周面设置卡止肋,使在内周面设置卡止肋的供给滚动条外插于前述外筒,而使前述两卡止肋卡合。
3.如权利要求2的涂膜转印器具,其中,在前述供给滚动条的轮毂轴设置适当数目的开槽部,在轮毂轴的内周面的开槽部间设置突起,使该突起弹性卡合于前述中间连结构件的内筒的外周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的涂膜转印器具,其中,在没有设置轴支前述中间连结构件的支轴的另一方的无盖容器的内面,各自可旋转地直接或间接轴支供给滚动条与卷取滚动条,且设置使其卡合的支轴。
5.如权利要求1至3项的任一项的涂膜转印器具,其特征在于,将供给齿轮与卷取齿轮置换。
6.如权利要求4的涂膜转印器具,其特征在于,将供给齿轮与卷取齿轮置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转印带的交换作业的涂膜转印器具。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器具1,其特征为在可将本体容器部4与容器盖部5分离且一体形成之本体容器7内,在压接状态下使供给齿轮12的轮毂轴14外插于具有内筒17与外筒18的2重筒状部的中间连结构件22之前述内筒17,在设置于本体容器部14内面,使前述中间连结构件22卡合后轴支,且作成外插供给滚动条8使其能够卡合于前述外筒18,于前述容器盖部5内面,轴支供给滚动条8、卷取滚动条9,并且设置使其卡合的支轴28、33。
文档编号B65H37/00GK1406851SQ0114509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0日
发明者小林贤二 申请人:蜻蜓铅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