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893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于对应于两种粉粒体材料的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 路和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之间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通过粉碎机粉碎伴随合成树脂成形而产生的直浇道、横浇道等废料树脂,混合该粉碎材料和原始(virgin)材料,利用该混合材科成形各 种合成树脂制品。由此,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品质,并且通过再利用废料树脂来降低成本。或者,也可以混合多种材料,向树脂成形机等供给该混合材料。 但是,在如上述那样混合不同种材料时,为了维持成形品的品质,需 要以规定的配合比例混合粉碎材料和原始材料。此外,即使在混合多种材 料时也需要混合为规定的配合比例。因此,采用如下方式,即,从分别存 积粉碎材料和原始材料,或者两种粉粒体材料的粉粒体材料存积槽经由空 气输送通路向连接在吸引泵(鼓风机blower)上的捕集器通过吸引空气 来输送粉碎材料和原始材料、或者两种粉粒体材料,并且以规定的配合比 例进行混合。在这样的方式中,使用如下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位于从 分别存积了不同种材料的两个粉粒体材料存积槽开始的双系统的上游侧空 气输送通路和作为输送目的地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之间。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案有介于对应于两种粉粒体材料的双系 统的空气输送通路和其下游侧的单一系统的空气输送通路之间的切换装 置。该切换装置大致具备上游侧的两个筒体部(上游侧叉管),分别与 上述双系统的空气输送通路连接;滑动基座(下部外壳lowercase),开设有分别与该两个筒体部连通的两个开口部,且两个开口部相互接近;板 状的切换阀,在该滑动基座内滑动;基座盖(上部外壳uppercase),连 接设置在该切换阀的下游侧,开设有与上述下游侧的单一系统的空气输送 通路连通的下游侧开口部。基于图25概略地说明上述以往的切换装置。另外,说明使用气缸作为 切换阀的驱动单元的例子。在图25中,概略地示出上述切换装置100,图示了滑动基座110、在 该滑动基座110内滑动的切换阀120、作为滑动控制该切换阀120使其滑动 的驱动单元的一个例子的气缸130。在上述滑动基座110上,沿着切换阀120的滑动方向,开设有两个开 口部lll、 112,且两个开口部lll、 112相互接近。这些开口部lll、 112 的每一个与空气输送通路的配管形状相吻合为在俯视观察下的圆形,此外, 考虑到分别连接设置在这些开口部111、 112的上游侧上的配管(上述两个 筒体部)的厚度等,隔开一定的间隔开设这些开口部lll、 112。上述切换阀120形成为板状,沿着滑动方向具有分别位于气缸侧(后 方侧)以及前方侧的两个闭塞部121、 122和开设在这些闭塞部121、 122 之间的透孔部123。为了流畅地输送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该透孔部123 呈与上述开口部lll、 112大致同尺寸同形状的在俯视观察下的圆形。上述气缸130通常具备活塞131,设置在缸壳体内;活塞杆132,与 该活塞131连接从缸壳体伸缩;空气流入流出管路134、 135,分别设在缸 壳体的滑动方向前后端部上,用于使空气流入流出。上述活塞杆132和切换阀120通过连接螺栓等连接部133连接在一起。在上述结构的切换装置100中,在通过切换阀120的某个闭塞部121、 122堵塞滑动基座110的开口部111、 112其中一个时,例如,如图25 (a) 所示,在通过切换阀120的前方侧的闭塞部122堵塞前方侧的开口部112 时,透孔部123俯视观察与后方侧的开口部111重合,由此,与该开口部 111连通设置的上游侧的空气输送通路与下游侧的空气输送通路连通。根据这样构成的切换装置100,对于通过吸引空气来输送的粉粒体材料 而言,通过在大致正交方向进行滑动的切换阀120,能够不使粉粒体材料卡 入切换阀120的滑动基座110—侧的面(背面)和滑动基座110的滑动支撑切换阀120的面(滑动槽的上表面)之间,因此,能够减少因卡入粉粒 体材料而引起的输送空气泄漏的泄漏量。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7-320686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提案的切换装置100中,可能产生以下那 样的问题。如图25 (a)所示,在以气缸130作为切换阀的驱动单元的情况下,在 使已经处于缩短状态的活塞杆132伸出时,从后端侧的空气流入流出管路 134向缸壳体内的活塞131的背面侧空间导入压缩空气。由此,利用压缩空 气活塞131向前方移动,活塞杆132伸出,切换阀120向前方滑动移动。 此时,如图25 (b)所示,在缸壳体内,向活塞131的背面侧空间导入压縮 空气,并且在活塞131的前面侧,在前面侧空间中存在的空气伴随活塞131 的移动被压縮。在连接于缸壳体的前端侧的空气流入流出管路135上设置 的节流孔等调整在该前面侧空间内被压縮的空气的流出量,缓缓地流出在 该前面侧空间内被压縮的空气。此外,活塞131在受到在该前面侧空间内 被压缩的空气所产生的阻力的同时向前方移动。伴随活塞131如上述那样向前方移动,切换阀120向前方移动。在该 移动中,如图25 (c)所示,在滑动基座IIO的后方侧开口部111的前端部 下游侧开口边缘(俯视图中的纸面靠外方向)llla和切换阀120的透孔部 123的后端部上游侧开口边缘(俯视图中的纸面靠里方向)123a之间有可 能卡入粉粒体材料p。在图示中省略了如下的卡入状态,但相反,即,如图 25 (d)所示,在从活塞杆132最大限度地伸出,切换阀120位于前方侧的 状态开始縮回活塞杆132,切换阀120向后方滑动移动时,在该透孔部123 的前端部上游侧开口边缘(俯视图中的纸面靠里方向)123b和滑动基座110 的前方侧开口部112的后端部下游侧开口边缘(俯视图中的纸面靠外方向) 112a之间有可能卡入粉粒体材料p。若在上述位置上卡入粉粒体材料p,则切换阀120停止滑动移动,由于 该粉粒体材料p,后方侧开口部111没有被切换阀120的后方侧闭塞部121 完全堵塞,而形成间隙spl。若形成这样的间隙spl,则从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的后方侧开口部111 泄漏用于空气输送的吸引空气,在应该进行输送的一侧上,即,在前方侧开口部112上,用于空气输送的吸引空气的流量减小。结果,不能够流畅 地向下游侧输送粉粒体材料p,粉粒体材料有可能堵塞空气输送通路。另外, 相反,即,在透孔部123的前端部上游侧开口边缘123b和滑动基座110的 前方侧开口部112的后端部下游侧开口边缘112a之间卡入粉粒体材料的情 况下,也形成有与上述相同的间隙spl。此外,作为其他问题点,如本以往例子所示,在以气缸作为切换阀的 驱动单元时,在由于如上述那样卡入粉粒体材料p,切换阀120停止滑动移 动的状态下,气缸130内的活塞131也停止移动。此时,由于从上述节流 孔等流出空气,所以活塞131的前面侧空间成为近似大气压的环境。在这 样的状态下,在卡入上述位置的粉粒件材料p掉落、剪断或断裂,卡入状 态被解除时,即使在活塞131停止中也向其背面侧空间导入压縮空气,此 外,由于前面侧空间变为如上述那样的与大气压近似的环境,所以不产生 如上述那样的因压缩空气而产生的足够的阻力,从而活塞131高速向前方 移动有可能碰撞到缸壳体的前端内壁上(省略说明但向相反侧移动时相 同)。对于这样的活塞131的高速移动而言,在从活塞131的停止位置至缸 壳体的前端或者后端的剩余冲程量(移动量)stl (参照图25 (c) 、 (d)) 比较大的情况下,活塞131的前面侧空间或背面侧空间中存在的空气因活 塞131的移动被压縮,产生来自该被压缩的空气的阻力,因此如上述那样 的活塞131的高速移动被减缓。因此,为了防止活塞131的高速移动,考虑较大地形成前方侧开口部 112和后方侧开口部111之间的空间,并且利用冲程量大的气缸,增大因卡 入粉粒体材料而产生的从活塞131的停止位置至缸壳体的前端或后端的剩 余冲程量。但是,若成为这样的结构,则装置大型化,并且在卡入粉粒体 材料的情况下,应该进行输送的一侧的开口部俯视观察不与切换阀的透孔 部重合,或者以俯视观察重合面积变小,从而有可能不能够流畅地进行空 气输送。因此,需要适度地接近开设前方侧开口部112和后方侧开口部111。另一方面,卡入的粉粒体材料的大小(粉粒直径)通常是大约5mm以 下,比较小,从而处于卡入粉粒体材料并停止的状态中的上述剩余冲程量 stl变小。结果,在如上述那样的活塞131的前面侧空间或者背面侧空间中,压縮空气不产生足够的阻力,活塞131高速向前方或者后方移动,有可能 碰撞到缸壳体的前端或后端内壁上。在上述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主要作为压縮、拉伸负荷作用于将气缸 130的活塞杆132和切换阀120连接的连接部133上,但如上述那样,若解 除卡入状态则活塞131高速移动,因此有可能该冲击负荷超过连接部133 的许用应力,由于该冲击负荷使连接部133断裂。或者,若反复如上述那样的卡入粉粒体材料和解除卡入粉粒体材料, 在连接部133上作用反复的冲击负荷,则有可能引起该连接部133的疲劳 损坏。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因卡 入粉粒体材料而产生的空气输送通路的空气的泄漏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 切换装置,此外,其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装置的耐久性的粉粒体材 料的输送切换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发明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 装置介于与两种粉粒体材料相对应的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和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之间,其特征在于,具备滑动基座,开设有 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所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分别与上述双系 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连通;板状的切换阀,在大致中央部开设有透孔部,基座盖,位于该切换阀的下游侧,开设有与上述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 连通的下游侧开口部,以及,切换阀驱动单元,滑动控制该切换阀,使上 述透孔部与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各个对位,在上述两个独立的 上游侧开口部的各接近侧端部形成有向相互接近的一侧延伸的切口部。在上述第一发明中,各个上述上游侧开口部可以形成为在俯视下呈大 致圆形,上述切口部可以形成为在俯视下其曲率半径小于这些上游侧开口 部的半径的小圆弧形状。在该结构中,可以使上述切口部的曲率半径在上述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2倍以上,并且在上述上游侧开口部的半径的 2/3以下。或者,在上述第一发明中,上述切口部可以形成为在俯视下尖端细的10形状。
此外,在上述第一发明中,上述切口部可以形成为仅在上述切换阀侧 切入形成凹处的台阶形状。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发明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 送切换装置,介于与两种粉粒体材料相对应的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 路和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之间,其特征在于,具备滑动基座, 开设有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所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分别与上 述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连通;板状的切换阀,在大致中央部开设
有透孔部,基座盖,位于该切换阀的下游侧,开设有与上述下游侧空气输 送通路连通的下游侧开口部,以及,切换阀驱动单元,滑动控制该切换阀, 使上述透孔部与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各个对位,在沿着上述切 换阀的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的两端部上,形成有向外部延伸的切口部。
在上述第二发明中,上述透孔部可以形成为在俯视下呈略圆形,上述 各切口部可以形成为在俯视下其曲率半径小于该透孔部的半径的小圆弧形 状。在该结构中,可以使上述切口部的曲率半径在上述粉粒体材料的粉粒
直径的2倍以上,并且在上述透孔部的半径的2/3以下。
或者,在上述第二发明中,上述切口部可以形成为在俯视下尖端细的 形状。
此外,在上述第二发明中,上述切口部可以形成为仅在上述滑动基座 侧上切入形成凹处的台阶形状。
此外,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三发明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 送切换装置,介于与两种粉粒体材料相对应的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 路和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之间,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第一 发明中采用的某个滑动基座;上述第二发明中采用的某个切换阔;基座盖, 位于该切换阀的下游侧,开设有与上述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连通的下游侧 开口部;切换阀驱动单元,滑动控制该切换阀,使上述透孔部与上述两个 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各个对位。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涉及的上述粉粒体材料的 输送切换装置中,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只要是滑动控制该切换阀,使上述 透孔部与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每一个对位的部件就可以,也可以是油压式缸、电动式缸、电动式丝杠轴(滚珠螺杆等)等,也可以是气 缸。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涉及的上述粉粒体材料的 输送切换装置中,可以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 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 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 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此外,在此,上述粉粒体材料是指粉体和粒体状的材料,但不限于此, 包括微小薄片状或短纤维片状、条状的材料等能够空气输送的材料。
此外,上述材料主要是指合成树脂材等树脂颗粒或树脂纤维片等,但 不限于此,可以是金属材料或木质材料、药品材料、食品材料等。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上述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涉及的上述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 换装置中,通过切换阀驱动单元滑动控制在大致中央部上开设有透孔部的 板状的切换阀,使所述透孔部分别与滑动基座的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 对位。因此,能够切换在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中空气输送的粉粒 体材料,向位于该切换阀的下游侧上的、与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 路连通的下游侧开口部进行输送,所述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分别 与该滑动基座的上游侧开口部连通。因此,能够实现易于切换输送两种粉 粒体材料的结构,通过縮短切换阀的切换时间,能够适当地混合两种粉粒 体材料,不需要例如配设在下游侧的捕集器等所进行的混合等。
此外,通过调整切换阀的切换时间,能够以规定的配合比例输送和混 合两种粉粒体材料。
此外,在上述第一发明中,在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各个接 近侧端部上形成有向相互接近的一侧延伸的切口部,因此在如上述那样在 切换阀的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终端侧(通过驱动单元滑动切换阀往复运动时 的各个终端侧)的开口边缘和上游侧开口部的接近侧端部开口边缘之间存 在空气输送中的粉粒体材料,而如上述那样卡入粉粒体材料时,该粉粒体 材料被导向设在该上游侧开口部的接近侧端部上的切口部,卡入该切口部 和上述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终端侧开口边缘之间。因此,能够减小因卡入上述那样的粉粒体材料而形成的间隙,能够降低从卡入粉粒体材料的一侧的 上游侧开口部泄漏的用于空气输送的吸引空气的泄漏量。
此外,在上述第一发明中,若各个上述上游侧开口部形成为在俯视下 呈大致圆形,上述切口部形成为在俯视下其曲率半径小于这些上游侧开口 部的半径的小圆弧形状,则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艮口,切口部形成为在俯视下其曲率半径小于这些上游侧开口部的半径 的小圆弧形状,因此在切换阀滑动,切换阀的透孔部向一侧的上游侧开口 部的滑动移动时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终端部和在另一侧的上游侧开口部的接 近侧端部上形成的切口部在俯视下相重合的重合面积,变得小于例如仅为 圆形的开口部。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粉粒体材料的卡入率。
此外,即使在上述那样卡入粉粒体材料的情况下,由于如上述那样配 合面积变小,所以能够减小因卡入粉粒体材料而形成的上述那样的间隙, 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进一步,上述切口部的曲率半径能够对应于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或 上游侧开口部的直径,适当地进行设定,但通过使切口部的曲率半径在上 述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2倍以上,并且在上述上游侧开口部的半径的
2/3以下,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率,并且即使卡入有粉粒体材料时也能够 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或者,在上述第一发明中,若上述切口部形成为在俯视下尖端细的形 状,则起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艮P,切口部形成为尖端细的形状,因此在切换阀滑动,切换阀的透孔 部向一侧的上游侧开口部滑动移动时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终端部和在另一侧 的上游侧开口部的接近侧端部上形成的切口部在俯视下相重合的重合面 积,小于例如仅为圆形的开口部。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粉粒体材料的卡 入率。
此外,即使在上述那样卡入粉粒体材料的情况下,由于如上述那样配 合面积变小,所以能够减小因卡入粉粒体材料而形成的上述那样的间隙, 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此外,在上述第一发明中,若上述切口部形成为仅在上述切换阀侧上 切入形成凹处的台阶形状,则仅在切换阀侧形成凹处而形成切口部,由于形成台阶,所以与在滑动基座的整个厚度方向上形成切口部时相比,能够 提高这些上游侧开口部之间的刚性以及气密性。
此外,在各自的上游侧开口部的上游侧的部位上,形成上述台阶部而 没有形成切口部,因此由于该位置,向上游侧开口部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 料变得滩以卡入,从而能够更有效的降低粉粒体材料的卡入率。
此外,在上述第二发明中,由于在沿着上述切换阀的透孔部的滑动方 向的两端部上,形成向外部延伸的切口部,所以在如上述那样在切换阀的 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终端侧的开口边缘和上游侧开口部的接近侧端部开口边 缘之间存在空气输送中的粉粒体材料,并如上述那样卡入粉粒体材料的情 况下,该粉粒体材料被引导至设在上述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终端部上的切口 部,卡入该切口部和上述上游侧开口部的接近侧端部开口边缘之间。因此, 能够减小因卡入上述那样的粉粒体材料而形成的间隙,能够降低从卡入粉 粒体材料的一侧的上游侧开口部泄漏的用于空气输送的吸引空气的泄漏
此外,在上述第二发明中,若上述切换阀的透孔部形成为在俯视下呈 大致圆形,上述切口部形成为俯视下其曲率半径小于该透孔部的半径的小 圆弧形状,则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艮P,切口部形成为在俯视观察下其曲率半径小于透孔部的半径的小圆 弧形状,因此在切换阀滑动,切换阀的透孔部向一侧的上游侧开口部滑动 移动时, 一侧的上游侧开口部的接近侧端部和在上述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终 端部上形成的切口部在俯视下相重合的重合面积,变得小于例如仅为圆形 的透孔部。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粉粒体材料的卡入率。
此外,即使在上述那样卡入粉粒体材料的情况下,由于如上述那样配 合面积变小,所以能够减小因卡入粉粒体材料而形成的上述那样的间隙, 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进一步,上述切口部的曲率半径能够对应于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或 透孔部的直径,适当地进行设定,但通过使切口部的曲率半径在上述粉粒
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2倍以上,并且在上述透孔部的半径的2/3以下,能 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率,并且即使在卡入有粉粒体材料时也能够降低卡入 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或者,在上述第二发明中,若上述切口部形成为在俯视下尖端细的形 状,则起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艮口,由于切口部形成为尖端细的形状,所以在切换阀滑动,切换阀的 透孔部向一侧的上游侧开口部滑动移动时一侧的上游侧开口部的接近侧端 部和在上述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终端部形成的切口部在俯视下相重合的重合 面积,小于例如仅为圆形的透孔部。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粉粒体材料的 卡入率。
此外,即使在上述那样卡入粉粒体材料的情况下,由于如上述那样配 合面积变小,所以能够减小因卡入粉粒体材料而形成的上述那样的间隙, 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此外,在上述第二发明中,若上述切口部形成为仅在上述滑动基座侧 切入形成凹处的台阶形状,则仅在滑动基座侧形成凹处地形成切口部,在 下游侧的部位上,形成台阶。因此,在如上述那样在切换阀的透孔部的滑 动方向终端侧的开口边缘和上游侧开口部的接近侧端部开口边缘之间,存 在空气输送中的粉粒体材料,且如上述那样卡入粉粒体材料的情况下,能 够切断该粉粒体材料流地卡入粉粒体材料,并且通过上述台阶更有效地进 行切断而降低吸引空气的泄漏。
进一步,在上述第三发明中,具备上述第一发明中采用的某个滑动基 座和上述第二发明中采用的某个的切换阀,因此起到与上述第一发明以及 第二发明相同的效果,并且起到双重提高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上述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涉及的上述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 换装置中,若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为气缸,则能够使切换阀驱动单元紧凑, 使装置整体紧凑化,并且成为低成本的装置。
此外,在上述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在滑动基座的上游侧开口部的 各接近侧端部及/或沿着切换阀的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的两端部上,形成切口 部,因此在如上述那样卡入有粉粒体材料时,该粉粒体材料如上述那样被 引导向切口部,与上述以往的切换装置相比,卡入粉粒体材料的位置向切 换阀的滑动方向终端侧移动。由此,即使卡入的粉粒体材料掉落,剪断或 断裂而解除卡入粉粒体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从因该卡入而停止的活 塞的停止位置至缸前端或后端的活塞的剩余冲程量(移动量)。因此,能够降低活塞移动如上述那样的剩余冲程量而碰撞在缸壳体的 内壁上所产生的作用于活塞杆和切换阔连接的连接部上的上述那样的冲击 负荷。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连接部的断裂或疲劳损坏,从而能够提高装 置的耐久性。
此外,在上述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若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 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 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的连接固定时,能够 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则能够起到以下那样 的效果。
艮P,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容易地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 元之间的连接,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与该切换阀驱动单 元连接的切换阀,容易地卸下。因此,能够容易地除去、清扫附着、堆积 在上述切换阀上的粉粒体材料。此外,还能够从形成在拔出上述切换阀的 方向上的开口容易地清扫上述滑动基座。
此外,例如,若在滑动基座或切换阀上附着、堆积有粉粒体材料,则 切换阀的滑动性变差,此外,施加至驱动单元的负荷也变大,但根据本发 明,由于能够容易地进行清扫,所以能够定期地进行清扫,从而能够防止 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如上述那样在切换阀以及滑动基座上附着、堆积有粉粒体材 料的状态下,例如,在进行将输送的粉粒体材料替换为其他不同种材料的 材料替换时,在新输送的粉粒体材料上,混入附着、堆积在上述切换阀以 及滑动基座上的材料,有可能污染该新输送的粉粒体材料,但根据本发明, 由于能够容易地进行清扫,所以能够定期地进行清扫,从而能够防止这样 的问题。
此外,例如,在不卸下进行清扫时,切换阀有可能使手指等负伤,由 于能够卸下切换阀驱动单元进行往复移动的切换阀而清扫滑动基座,所以 能够可靠地防止这样的问题,而成为在安全方面优良的输送切换装置。
进一步,由于上述卡止紧固用具具有手动操作部,所以也能够通过手 动操作将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组装在上述滑动基座上,组装时的操作性好。


图1 (a) 、 (b)都是表示本发明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的实施 方式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2是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分解图。
图3 (a) (c)都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滑动基座,(a)是概略 俯视图,(b)是(a)的X1-X1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c)是(a)的Yl-Yl 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
图4 (a) (d)都是用于说明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切换阀的切换动作 的说明图,(a)是概略俯视图,(b)是(a)的概略纵剖视图,(c)是 概略俯视图,(d)是(c)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5 (a) (c)都是示意地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切换阀进行切换 动作时的切换阀驱动单元的动作的概略俯视图。
图6 (a) (d)是用于说明在同一输送切换装置中卡入粉粒体材料的 状态的说明图,(a)是概略俯视图,(b)是(a)的概略纵剖视图,(c) 是概略俯视图,(d)是(c)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7 (a) (d)是示意地表示在同一输送切换装置中卡入粉粒体材料 的状态中的切换阀驱动单元的动作的概略俯视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所应用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的一个例子 的概略系统图。
图9 (a) (c)都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滑动基座的其他例子,(a) 是概略俯视图,(b)是(a)的X2-X2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c)是(a) 的Y2-Y2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
图10 (a) (c)都是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滑动基座的又一其他 例子,(a)是概略俯视图,(b)是(a)的X3-X3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 (c)是(a)的Y3-Y3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
图11 (a) 、 (b)都是表示本发明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的其 他实施方式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2 (a) 、 (b)都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切换阀,(a)是概略仰 视图,(b)是(a)的Z1-Z1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c) 、 (d)都是表 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滑动基座,(c)是概略俯视图,(d)是(c)的X4-X4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
图13 (a) (d)是分别与图6相对应的图。 图14 (a) (d)是分别与图7相对应的图。
图15 (a) 、 (b)都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切换阀其他例子,(a) 是概略仰视图,(b)是(a)的Z2-Z2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c) 、 (d) 都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切换阀的又一其他例子,(c)是概略仰视图, (d)是(c)的Z3-Z3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
图16 (a) 、 (b)都是表示本发明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又一 其他实施方式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7 (a) (d)是分别与图6相对应的图。
图18 (a) (d)是分别与图7相对应的图。
图19表示本发明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 是示意地表示其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分解图。
图20(a)是示意地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局部剖视概略俯视图,(b) 是用于说明切换阀的卸下动作的与(a)相同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同一卸下动作的与图20 (a)相同的图。
图22 (a)是示意地表示从同一输送切换装置卸下切换阀后的状态的局 部剖视概略俯视图,(b)是(a)的W1向视图。
图23 (a) 、 (b)都表示本发明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的又一 其他实施方式,(a)是与图20 (a)相对应的图,(b)是与图22 (b)相 对应的图。
图24 (a) (c)都表示本发明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的又一 其他实施方式,(a)是与图20 (a)相对应的图,(b)是将切换阀卸下后 的状态的(a)的W2向视图,(c)是卸下的状态的切换阀驱动单元的(a) 的W2向视图。
图25 (a) (d)都是示意地表示以往的切换装置中的切换阀的切换 动作的说明图,(a) 、 (b) 、 (d)是概略俯视图,(c)是概略俯视图 及其概略纵剖视图。
标记说明
1、 1A、 1B、 1C、 1D、 1E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3A A材料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 3B B材料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 4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
10、 IOA、 IOB、 IOC、 IOD、 IOE、 10F 滑动基座 13前方侧开口部(上游侧开口部) 14后方侧开口部(上游侧开口部)
15、 15A、 15B前方侧切口部(滑动基座的切口部)
16、 16A、 16B后方侧切口部(滑动基座的切口部) 20、 20A、 20B、 20C 切换阀
22透孔部
28、 28A、 28B前方侧切口部(切换阀的切口部)
29、 29A、 29B后方侧切口部(切换阀的切口部) 30基座盖
31下游侧开口部
40、 40A气缸(切换阀驱动单元)
70、 70A连接固定用具(卡止紧固用具)
80、 80A操作手柄(卡止紧固用具)
81手柄部(手动操作部)
76摆动螺栓部(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用具) 84旋钮操作部(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用具) 85旋钮部(手动操作部) p粉粒体材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最佳的实施方式。
图1 (a) 、 (b)都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 装置的概略纵剖视图,图2是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分 解图,图3 (a) (c)都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滑动基座,(a)是概 略俯视图,(b)是(a)的X1-X1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c)是(a)的 Y1-Y1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
19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前后方向是以气缸的活塞杆的伸 出方向前方为前方进行说明的。
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滑动方向终端侧是指通过切换阀 驱动单元滑动切换阀进行往复运动时的各自的终端侧。
如图l (a) 、 (b)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 置l大致具备上游侧筒体部50,分别与后述A材料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 3A以及B材料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3B连接;滑动基座IO,与该上游侧筒 体部50的下游侧连接设置;板状的切换阀20,自由滑动地容纳在该滑动基 座10中;滑动盖30,盖在该滑动基座10的上方;下游侧筒体部60,连接 设置在该滑动盖30的下游侧,与后述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4连接;气缸 40,滑动控制上述切换阀20。
上述上游侧筒体部50由并列设置有前方侧连接筒51和后方侧连接筒 52的两个中空筒状体构成,这些前方侧连接筒51以及后方侧连接筒52横 截面都为同直径的大致圆形。
此外,在该中空筒状体的下游侧端部上,形成有紧固在滑动基座.10的 背面(上游侧面)上的凸缘部55。
前方恻连接筒51以及后方侧连接筒52的上游侧端部分别气密性地连 接在A材料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3A以及B材料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3B 上,这些前方侧连接筒51以及后方侧连接筒52的筒体管路53、 54分别构 成A材料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3A以及B材料上游侧空气输送鬼路3B的 一部分。
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上述滑动基座10具备板状的底部11,与切换 阀20的背面抵接并与切换阀20的背面滑动连接;侧壁部12、 12,朝向上 方立设在该底部11的宽度方向(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两端部上;两个 上游侧开口部13、 14 (前方侧开口部13以及后方侧开口部14),独立开 设在该底部ll上。
沿着滑动方向设置上述侧壁部12、 12,通过这些两侧壁部12、 12和底 部11构成用于容纳切换阀20并使其自由滑动的滑动槽。
这些侧壁部12、 12的从底部11开始的高度为与后述的切换槽20的板 状阀体21的厚度相吻合的高度,在容纳了切换阀20的状态下,侧壁部12、12的上表面与板状阀体21的上表面大致成为一个平面。
此外,这些侧壁部12、 12间的宽度与后述的切换阀20的板状阀体21 的宽度相吻合,是能够容纳该板状阀体21并使其自由滑动的宽度。
开设在上述底部11上的前方侧开口部13以及后方侧开口部14在俯视 下都为同一直径的大致圆形,其直径与上述前方侧连接筒51以及后方侧连 接筒52的内径大致相同。
此外,隔开一定的间隔沿着滑动方向接近地开设这些前方侧开口部13 和后方侧开口部14。这些前方侧开口部13和后方侧开口部14的间隔形成 为如下的间隔,即,该间隔将上述前方侧连接筒51以及后方侧连接筒52 这两者气密性地分离,与为了成为空气输送通路而形成的相邻侧的隔壁的 厚度相吻合。并且形成如下的间隔,即,在切换后述的切换阀26时卡入有 粉粒体材料的情况下,在俯视下与卡入侧不同侧的开口部和切换阀20的透 孔部22至少一部分相重合。
此外,在前方侧开口部13以及后方侧开口部14各自的接近侧端部上, 形成有前方侧切口部15以及后方侧切口部16,所述前方侧切口部15以及 后方侧切口部16向这些前方侧开口部13以及后方侧开口部14相互接近的 一侧延伸。即,以使接近并相向配置的前方侧开口部13和后方侧开口部14 的接近侧端部延伸的方式分别切入形成切口部15、 16。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俯视观察,上述各切口部15、 16形成为其曲率半 径小于上述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半径的小圆弧形状。
切口部15、 16的上述曲率半径能够对应于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的粉 粒直径或上游侧开口部13、 14适当地设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为在 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2倍以上,并且在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半径的 2/3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粉粒体材料p (参照图6)的平均粉粒直径为3mm 的情况下,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直径分别为42mm,各切口部15、 16 的曲率半径分别为12.5mm,但不限于此,可以在上述范围之内。
此外,小圆弧形状的各切口部15、 16的最大宽度,即,从各上游侧开 口部13、 14的接近侧端部边缘至各切口部15、 16的接近侧端部边缘的宽 度,能够对应于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等适当地设定,但优选成为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1/4 5倍左右。由此,如后述那样,即使在 卡入了粉粒体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的减少泄漏量。更优选使上述最大 宽度成为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l/2 2倍左右。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 降低泄漏量,并且也不使装置大型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 粉粒体材料p的平均粉粒直径为3mm的情况下,上述各切口部15、 16的 上述最大宽度为3mm。
上游侧开口部13、 14以及切口部15、 16的各自的圆心沿着滑动方向 位于同一直线上,切口部15、 16的各自的圆心位于比上游侧开口部13、 14 的各自的圆心更接近的接近侧。此外,以在俯视成为小圆弧形状的切口部 15、 16的各外径部之间形成有隔壁的方式,形成切口部15、 16。这样的隔 壁的宽度为使各切口部15、 16之间至少具有气密性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部15、 16没有形成在滑动基座10的整 个厚度方向上,以仅切入该滑动基座10的底部11的下游侧(上方侧)的 方式,仅在切换阀20侧形成凹处。通过这样使切口部15、 16成为凹处结 构,在其上游侧部位上形成台阶部15a、 16a。
艮P,从滑动基座10的背面侧,不能够靠视觉辨认两切口部15、 16,仅 能够靠视觉辨认大致圆形的上游侧开口部13、 14。
进一步,上述台阶部15a、 16a的台阶上表面是分别向上游侧(下方) 倾斜的倾斜面。
在上述上游侧筒体部50如上述那样紧固在滑动基座10的背面上状态 下,如图1所示,上述上游侧开口部13、 14与上游侧筒体部50的前方侧 连接筒51以及后方侧连接筒52各自的筒体管路53、 54连通,与这些前方 侧连接筒51以及后方侧连接筒52的筒体管路53、 54相同,构成A材料上 游侧空气输送通路3A以及B材料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3B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上述切换阀20具备板状阀体21,由在大致中央部开设 有透孔部22的在俯视下为大致矩形的板状体构成;连接部,设在该板状阀 体21的后端部上。
上述透孔部22俯视为大致圆形,与上述滑动基座10的成为大致圆形 的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直径大致相同。
隔着上述透孔部22沿着滑动方向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板状部位构成分别堵塞滑动基座10的上游侧幵口部13、 14的闭塞部23、 24。
通过利用气缸40滑动上述板状阀体21,如图1 (a)所示,在后方侧 闭塞部24堵塞滑动基座10的后方侧开口部14时,透孔部22与前方侧开 口部13重合,前方侧连接筒51和后述的下游侧筒体部60连通。此夕卜,如 图l (b)所示,在前方侧闭塞部23堵塞滑动基座10前方侧开口部13时, 透孔部22与后方侧开口部14重合,后方侧连接筒52和后述的下游侧筒体 部60连通。
上述切换阀20的连接部具有连接螺栓25,与气缸40的活塞杆43 的前端部螺合连接;连接构件27,被该连接螺栓25的轴部插通,保持螺栓 头; 一对螺栓26、 26,用于将该连接构件27紧固在板状阀体21的后端面 上。
另外,将切换阀20和气缸40的活塞杆43进行连接的连接部的结构不 限于上述,能够对应于活塞杆的连接结构适当地进行设计。
此外,此后说明上述切换阀20的切换动作、以及该切换阀20进行切 换动作时的气缸40的动作。
上述滑动盖30由俯视为大致矩形的薄板构成,在其大致中央部开设有 长孔状的下游侧开口部31。 _
该滑动盖30通过螺栓等紧固在上述滑动基座10的两侧壁12、 12上, 与该滑动基座IO—起形成滑动方向两端部开口的四面筒状体,从而构成容 纳切换阀20的阀体壳体。
在滑动盖30紧固在滑动基座10上的状态下,上述下游侧开口部31开 设为长孔形状,横跨各大致圆形的上述前方侧开口部13的前方侧半圆和后 方侧开口部14的后方侧半圆之间,并且是与这些上游侧开口部13、 14都 连通的形状。
另外,在图1中,标记32是盖住滑动盖30和气缸40的缸壳体41之 间的盖体,与上述滑动盖30相同,紧固在滑动基座10上。此外,该盖体 32被自由开闭地紧固,通过打开盖体32,能够视觉辨认将上述切换阀20 和气缸40的活塞杆43进行连接的连接部的状态。 .
上述下游侧筒体部60具备凸缘部61,连接设置在上述滑动盖30的 下游侧,紧固在该滑动盖30的上表面上;扁平漏斗状筒62,为从该凸缘部
2361向下游侧缓缓变为尖端细的形状;下游侧连接筒63,连接设置在该扁平 漏斗状筒62的更下游侧,横截面为大致圆形,其内径与上述前方侧连接筒 51以及后方侧连接筒52的内径大致相同。
上述扁平漏斗状筒62的上游侧端部开口与上述滑动盖30的下游侧开 口部31大致同尺寸同形状。
此外,下游侧连接筒63的下游侧端部气密性地连接在下游侧空气输送 通路4上,这些下游侧连接筒63、扁平漏斗状筒62的筒体管路64以及设 置在上述滑动盖30上的下游侧开口部31构成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4的一 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滑动基座10与上游侧筒体部50为不 同部件,此外,滑动盖30与下游侧筒体部60为不同部件的例子,但这些 可以分别一体成型。
艮口,能够理解为将滑动基座10和上游侧筒体部50形成为一体的部件 作为滑动基座,或者理解为将滑动盖30和下游侧筒体部60 —体形成的部 件作为滑动盖。
此外,上述上游侧筒体部50、滑动基座10、切换阀20的板状阀体21、 滑动盖30以及下游侧筒体部60等由碳钢等硬质金属材料形成。
上述气缸40具备缸壳体41,紧固在上述滑动基座10的后端部上; 活塞42(参照图5) ,在该缸壳体41内前后移动;活塞杆43,连接在该活 塞42的前方表面上,从缸壳体41内伸縮;空气流入流出管路4.4、 45,分 别与该缸壳体41的前后端部连接(另外,在图1中仅图示了空气流入流出 管路44、 45的连接部)。
该气缸40的活塞杆43的冲程量在如上述那样连接有切换阀20的状态 下是如下那样的冲程量,即,如图l (b)以及图5 (a)所示,在最大限度 地縮短了的状态下,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与滑动基座10的后方侧开口部 14在俯视下相重合,并且如图1 (a)以及图5 (c)所示,在最大限度地伸 长的状态下,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与滑动基座10的前方侧开口部13在 俯视下相重合。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气缸40作为滑动控制切换阀20的切换阀 驱动单元,因此切换阀驱动单元能够成为紧凑的结构,实现整个装置全体的紧凑化,并且成本低。
另外,作为切换阀驱动单元,只要滑动控制切换阀20,使透孔部22 分别与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13、 14对位即可,可以是油压式缸、 电动式缸、电动式丝杠轴(滚珠螺杆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开设在滑动基座10上的各上游侧开口部13、 14,以及开设在切换阀20上的透孔部22分别俯视为大致圆形,但也可以 是俯视为椭圆形,或者俯视为大致四角形或其他多边形。
进一步,上游侧筒体部50以及下游侧筒体部60的横截面形状也与上 述相同,可以为各种形状。 .
接着,基于图4 图7说明上述结构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 中的切换阀20的切换动作,以及该切换阀20进行切换动作时的气缸40的 动作。
图4 (a) (d)都是用于说明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切换阀的切换动作 的说明图,(a)是概略俯视图,(b)是(a)的概略纵剖视图,(c)是 概略俯视图,(d)是(c)的概略纵剖视图,图5 (a) (c)都是示意地 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切换阀进行切换动作时的气缸的动作的概略俯视 图,图6 (a) (d)是用于说明在同一输送切换装置中卡入有粉粒体材料 的状态的说明图,(a)是概略俯视图,(b)是(a)的概略纵剖视图,(c) 是概略俯视图,(d)是(c)的概略纵剖视图,图7 (a) (d)是示意地 表示在同一输送切换装置中卡入粉粒体材料的状态的气缸的动作的概略俯 视图。 '
首先,基于图4以及图6说明切换阀20的切换动作。
如图4 (a) 、 (b)所示,在活塞杆43伸出,切换阀20位于前方位置 的状态下,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与滑动基座10的前方侧开口部13相重 合,透孔部22与前方侧开口部13连通,并且切换阀20的后方侧闭塞部24 堵塞滑动基座10的后方侧开口部14。
此外,如图4 (c) 、 (d)所示,在活塞杆43縮短,切换阀20位于后 方位置的状态下,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与滑动基座IO的后方侧开口部14 重合,透孔部22与后方侧开口部14连通,并且切换阀20的前方侧闭塞部 23堵塞滑动基座10的前方侧开口部13。如上所述,在没有卡入粉粒体材料的状态下,由于切换阀20的透孔部 22和与该透孔部22连接的各上游侧开口部13、 14如上述那样分别成为大 致直径相同的在俯视下的大致圆形,所以俯视成为完全重合的状态。此外, 成为如下状态,即,通过切换阀20的前方侧闭塞部23以及后方侧闭塞部 24,分别完全堵塞滑动基座10的前方侧开口部13以及后方侧开口部14。
此外,在该状态下,在滑动基座10的前方侧开口部13以及后方侧开 口部14的各个接近侧端部上形成的上述各切口部15、 16也与上述相同, 成为被切换阀20的前方侧闭塞部23以及后方侧闭塞部24堵塞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活塞杆43伸出、切换阀20向前方位置滑动移动时,如 图6 (a) 、 (b)所示,在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的后端部上游侧开口边缘 22b和设在滑动基座10的后方侧开口部14的前端部上的后方侧切口部16 之间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上述透孔部22与前方恻开口部13在俯 视下不完全重合,在后方侧由于上述卡入,形成间隙sp2。
此外,相反,即,在活塞杆43縮短、切换阀20向后方位置滑动移动 时也相同,如图6 (c) 、 (d)所示,在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的前端部上 游侧开口边缘22a和设在滑动基座10的前方侧开口部13的后端部上的前 方侧切口部15之间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上述透孔部22与后方侧 开口部14在俯视下不完全重合,在前方恻由于上述卡入,形成间隙sp2。
即使在如上述那样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 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因为如上述那样在各上游侧开口部13、 14 的接近侧端部上分别形成切口部15、 16,所以卡入的粉粒体材料p被引导 向这些切口部15、 16,卡入切口部15、 16,因此,能够使间隙sp2小于上 述以往例子中说明的切换装置。因此,能够减少从卡入了粉粒体材料p的 一侧的上游侧开口部13、 14泄漏的用于空气输送的吸引空气的泄漏量。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上述各切口部15、 16形成为在俯视下, 其曲率半径小于各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半径的小圆弧形状,所以在滑动 切换阀20,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向前方侧开口部13滑动移动时透孔部 22的滑动方向终端部和设在后方侧开口部14上的切口部16在俯视下相重 合的重合面积,变得小于例如仅为圆形的开口部。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 粉粒体材料p的卡入率。此外,切口部15、 16的曲率半径在粉粒体材料p的粉粒直径的2倍以上,并且在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半径的2/3以下,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率,并且即使在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进一步,如上所述,由于使各切口部15、 16分别成为在俯视下的小圆弧状,所以在如上述那样的位置上卡入有粉粒体材料时,在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进行滑动的方向上,变得容易沿着该小圆弧向各切口部15、 16引导该粉粒体材料。S卩,在各切口部15、 16的中途卡入粉粒体材料不使切换阀20停止移动,易于沿着该小圆弧将该粒体材料引导至各切口部15、 16的接近侧端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切口部15、 16是仅在切换阀20侧形成凹处的结构,如上所述形成台阶部15a、 16a,因此与在滑动基座的整个厚度方向上形成切口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上游侧开口部13、 14之间的刚性以及气密性。
此外,在各自的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上游侧的部位上形成有台阶部15a、 16a不形成切口部,因此,由于存在该位置难以卡入向各上游侧开口部13、 14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粉粒体材料的卡入率。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台阶部15a、 16a的台阶上表面成为分别向上游侧(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因此能够降低粉粒体等的附着、堆积。另外,可以不成为这样的倾斜面,而成为水平面。
此外,如上所述,若小圆弧形状的各切口部15、 16的最大宽度成为粉粒体^t料的粉粒直径的1/2 2倍左右,则在卡入有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以俯视下容置在这些切口部15、 16内的方式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卡入侧的上游侧开口部变为被切换阀20的闭塞部23、 24大致堵塞的状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成为与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的平均粉粒直径相吻合的最大宽度,所以在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以俯视下完全容置在切口部15、 16内的方式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因此能够更
有效^k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20进行切换动作时的气缸40的动作。
如图5 (a)所示,在伸长处于縮短状态的活塞杆43时,从后端侧空气流入流出管路45向缸壳体41内的活塞42的背面侧空间导入压縮空气。由此,活塞42因压縮空气向前方移动,活塞杆43缓缓伸长。
此时,如图5 (b)所示,在缸壳体41内,向活塞42背面侧空间导入有压縮空气,并且在活塞42的前面侧,在前面侧空间中存在的空气伴随活塞42的移动被压縮。在该前面侧空间被压缩的空气通过设在缸壳体41的前端侧空气流入流出管路44上的节流孔等调整流出量而缓缓流出。此外,活塞42承受在该前面侧空间中被压縮的空气所产生的阻力向前方移动。
通过如上述那样活塞42向前方移动,如图5 (c)所示,活塞杆43最大限度地伸长,切换阀20位于前方位置。
另外,省略详细的说明,但相反,即,在活塞42向后方移动时,从前端侧空气流入流出管路44向缸壳体41内的活塞42的前面侧空间导入压縮空气,与上述相同,使活塞42向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在活塞杆43伸长、切换阀20向前方位置滑动移动时,如图7 (a) 、 (b)所示,在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的后端部上游侧开口边缘22b (参照图6 (b))和设在滑动基座10的后方侧开口部14的前端部上的后方侧切口部16之间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如图7 (c)所示,缸壳体41内的活塞42停止移动。
若活塞42这样停止,则由于从设在上述的前端侧空气流入流出管路44上的节流孔等流出空气,所以活塞42的前面侧空间变为近似于大气压的环境。
在上述状态下,若卡入上述位置的粉粒体材料p掉落,剪断或断裂而解除了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状态,则即使在活塞42停止过程中,也从后端侧空气流入流出管路45向其背面侧空间导入压缩空气,此外,在前面侧空间中,由于如上述那样成为近似于大气压的环境,所以如上述那样地压縮空气不产生足够的阻力,活塞42高速向前方移动,碰撞缸壳体41的前端内壁而停止(图7 (d))。
另外,省略详细的说明,但相反,即,在活塞42向后方移动时也相同,活塞42高速向后方移动,碰撞缸壳体41的后端内壁而停止。
如上所述,若活塞42高速移动碰撞缸壳体41的前端内壁,则如上述以往例子说明的那样,冲击负荷作用在连接螺栓25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形成切口部15、 16,卡入的粉粒体材料p被引导至切口部15、 16,与上述以往的切换装置相比,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位置移动至切换阀20的滑动方向终端侧。由此,即使卡入的粉粒体材料p掉落,剪断或断裂而解除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从因卡入粉粒体材料p而停止了的活塞42的停止位置至缸壳体41的前端或后端内壁的活塞42的剩余冲程量st2 (参照图7 (c) 、 (d))小于上述以往例子。
因此,活塞42移动如上所述的剩余冲程量st2,从而能够降低碰撞缸壳体41的内壁所产生的作用于将活塞杆43和切换阀20相连接的连接螺栓25的冲击负荷。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连接部的断裂或疲劳损坏,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的耐久性。
接着,参照图8说明应用于上述结构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的一个例子。图8是示意地表示同一输送系统的概略系统图。
在该搬送系统中具备粉粒体材料存积槽(A材料存积槽)2A,存积有粉粒体材料A (A材料);粉粒体材料存积槽(B材料存积槽)2B,存积有粉粒体材料B (B材料);双系统的A材料用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A材料输送通路)3A以及B材料用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B材料输送通路)3B,将这些A材料存积槽2A及B材料存积槽2B与输送切换装置1连接;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4,连接在输送切换装置1的下游侧。
此外,在本输送系统中,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4的下游侧端部与连接有吸引鼓风机6的捕集器5连接,输送至该捕集器5的粉粒体材料,暂时经由存积料斗(hopper) 7,依次供给至成形机8。
在上述结构的输送系统中,使上述吸引鼓风机6作动,如以下那样向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4空气输送存积在各存积槽2A、 2B中的A材料以及B材料。
艮口,在向下游侧空气输送A材料时,如图1 (a)所示,使气缸40的活塞杆43伸长,使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与滑动基座10的前方侧开口部13重合,并且通过切换阀20的后方侧闭塞部24堵塞滑动基座10的后方侧开口部14。
在该状态下,切断B材料输送通路3B,并且连通A材料输送通路3A和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4,向下游侧空气输送A材料。
另一方面,在向下游侧空气输送B材料时,如图l (b)所示,缩短气缸40的活塞杆43,使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与滑动基座10的后方侧开口部14重合,并且通过切换阀20的前方侧闭塞部23堵塞滑动基座10的前方侧的开口部13。
在该状态下,切断A材料输送通路3A,并且连通B材料输送通路3B和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4,向下游侧空气输送B材料。
通过以短时间间隔切换如上述那样的切换阀20,分别间歇地向下游侧空气输送各材料,通过捕集器5,适度地混合两材料。
此外,通过调整切换阀20的切换时间,能够以规定的配合比例输送和混合两种粉粒体材料。
进一步,由于上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对不同种材料进行切换输送,所以即使在如上述那样卡入有粉粒体材料的情况下,也成为如下的输送系统,即,能够如上述那样降低泄漏量,能够防止粉粒体材料堵塞各空气输送通路3A、 3B、 4等。
另外,在上述输送系统中,例示了作为粉粒体材料向作为输送目的地的成形机空气输送两种树脂颗粒的系统,但可以使输送目的地不是成形机,而是存积混合材料的存积槽,或干燥混合材料的干燥料斗。
此外,在上述输送系统中,例示了作为粉粒体材料向作为输送目的地的成形机空气输送两种树脂颗粒的系统,但不限于此,可以是向成形机或加工机等空气输送其他两种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或木质材料、药品材料、食品材料等材料的系统。
接着,基于图9说明应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的滑动基座的其他例子。
另外,本例(第一变形例)的滑动基座IOA与上述滑动基座IO之间的不同点主要是切口部的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或简略地进行说明。
30此外,在图9中,用双点划线图示了各上游侧开口部的假想的接近侧端部开口边缘。
在本变形例中的上述滑动基座10A中,设在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各接近侧端部上的切口部15A、 16A切入形成在滑动基座10A的底部11的整个厚度方向上。
艮口,切口部15A、 16A的各自的在俯视下的形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基座10的切口部15、 16同尺寸同形状,但没有形成台阶部15a、16a,在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基座10的切口部15、 16不同。
即使在形成这样的切口部15A、 16A时,除去因具备台阶部15a、 16a而产生的效果之外,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接着,基于图IO说明应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的滑动基座的又一其他例子。
另外,本例(第二变形例)的滑动基座10B与上述滑动基座10的不同点主要是切口部的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或简略地进行说明。
此外,在图10中,用双点划线图示了各上游侧开口部的假想的接近侧端部开口边缘。
在本例的上述滑动基座10B中,与上述第一变形例相同,设在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各接近侧端部上的切口部15B、 16B切入形成在滑动基座10B的底部11的整个厚度方向上。
此外,在本例中,切口部15B、 16B的形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变形例不同,切口部15B、 16B在俯视下为尖端细的形状,以这些尖端细的形状的各切口部15B、 16B的各尖端细的顶点对置的方式,并且,以在这些尖端细的顶点间形成有隔壁的方式切入形成切口部15B、 16B。
艮口,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变形例中,示出了曲率半径小于大致圆形的各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半径的在俯视下为小圆弧形状的切口部的例子,但在本例中,切开各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接近侧端部圆弧,分别形成为向接近侧尖端细。换而言之,朝向这些尖端细的形状的各切口部15B、 16B的尖端细的顶点的两边分别与各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接近侧的半圆相切,以切开各上游侧开口部B、 14的接近侧端部的圆弧的方式形成切口部15B、 16B。
此外,各切口部15B、 16B的各上述尖端细的顶点和各上游侧开口部 13、 14的圆心形成为分别沿着滑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此外,切口部15B、 16B的最大宽度、即,从各上游侧开口部13、 14 的接近侧端部边缘至各切口部15B、 16B的上述尖端细的顶点的宽度能够 对应于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等适当地进行设定,但优选与上 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变形例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如上述那样, 粉粒体材料p的平均粉粒直径为3mm的情况下,上述各切口部15B、 16B 的最大宽度为3mm。
此外,上述尖端细的形状的各切口部15B、 16B的各自的一边和与上 述尖端细的顶点相切的滑动方向正交线形成的角(以下,有时简称为切入 角)ei设定为在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的滑动角度以上。在此,该滑动角 度是将与上述尖端细的顶点相切的滑动方向正交线作为水平面,将该水平 面侧当做铅垂下方来规定的。
另外,在图10 (a)中,仅图示了后方侧切口部16B的一边和与其尖 端细的顶点相切的滑动方向正交线形成的角01,但后方侧切口部16B的另 一边及前方侧切口部15B的两边和这些与尖端细的顶点分别相切的滑动方
向正交线形成的角ei也相同。
如上所述,在本变形例中,切口部15B、 16B在俯视下为尖端细的形 状,因此与上述第一变形例相同,除去因具备台阶部15a、 16a而产生的效 果之外,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上所述,各切口部15B、 16B的上述切入角ei在空气输送的 粉粒体材料的滑动角度以上,因此在如上述那样的位置上卡入粉粒体材料
时,在切换阀20的透孔部22滑动的方向上,容易沿着各切口部15B、 16B 的某一边向上述尖端细的顶点引导该粉粒体材料。即,在各切口部15B、 16B的中途卡入粉粒体材料,不使切换阀20停止移动。
另外,在上述第二变形例中,切口部15B、 16B切入形成在滑动基座 10B的底部11的整个厚度方向上,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基座10 的各切口部15、 16相同,可以成为仅在切换阀20侧切入形成凹处的台阶 形状,设置台阶部。此时,与上述相同,可以使台阶部的上表面成为倾斜面。
接着,参照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图11 (a) 、 (b)都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 置的概略纵剖视图,图12 (a) 、 (b)都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切换阀, (a)是概略仰视图,(b)是(a)的Z1-Z1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c)、 (d)都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的滑动基座,(c)是概略俯视图,(d)是 (c)的X4-X4线向视概略纵剖视图。
另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点主要是滑动基座以及切换阀的结构, 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或简略地进行说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A也与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相同,能够应用于基于图8说明的粉 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在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A中,没有在滑动基座 IOC上设切口部,而在切换阀20A上设切口部,这一点是主要与上述第一 实施方式不同的点。
艮P,如图12 (a) 、 (b)所示,切换阀20A在沿着于板状阀体21A的 大致中央部开设的透孔部22的滑动方向的两端部上,形成向外部(前方以 及后方)延伸的切口部28、 29 (前方侧切口部28以及后方伽切口部29)。
上述各切口部28、 29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小圆弧形状的各切 口部15、 16相同,俯视(仰视)为小圆弧形状,其曲率半径小于大致圆形 的透孔部22的半径。
这些切口部28、 29的上述曲率半径能够对应于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 的粉粒直径或透孔部22的直径适当地设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 实施方式相同,在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2倍以上,并且在透孔部22的 半径的2/3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粉粒体材料p(参照图13)的平均粉粒直径为3mm 时,透孔部22的直径为42mm,各切口部28、29的曲率半径分别为12.5mm, 但不限于此,可以在上述范围内。
此外,上述小圆弧形状的各切口部28、 29的最大宽度,B卩,从透孔部 22的两端部边缘至各切口部28、29的滑动方向最外方边缘的宽度能够对应于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等适当地设定,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
式相同,优选成为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1/4 5倍左右。更优选使上述 最大宽度成为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1/2 2倍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上所述,在粉粒体材料p的平均粉粒直径为3mm时,上述各切口部28、 29的上述最大宽度为3mm。
透孔部22以及各切口部28、 29各圆心沿着滑动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切口部28、 29各圆心分别位于与透孔部22的圆心相比的外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部28、 29没有形成在切换阀20A的板状 阀体21A的整个厚度方向上,仅切入该板状阀体21A的上游侧,仅在滑动 基座IOC侧形成凹处。通过这样将切口部28、 29形成凹处结构,在其下游 侧部位上形成台阶部28a、 29a。
艮口,从切换阀20A的上表面侧不能够看见两个切口部28、 29,而仅能 够视觉辨认大致圆形的透孔部22。
进一步,上述台阶部28a、 29a的台阶面分别是向下游侧(上方)倾斜 的倾斜面。
另外,如图12 (c) 、 (d)所示,上述滑动基座IOC除去不形成切口 部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基座结构相同。
接着,基于图13以及图14说明上述结构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 置1A中的切换阀20A的切换动作,以及该切换阀20A进行切换动作时的 气缸40的动作。
图13 (a) (d)是用于说明在同一输送切换装置中卡入粉粒体材料 的状态的说明图,(a)是概略俯视图,(b)是(a)的概略纵剖视图,(c) 是概略俯视图,(d)是(c)的概略纵剖视图,图14 (a) (d)是示意 地表示在同一输送切换装置中卡入粉粒体材料的状态下的气缸的动作的概 略俯视图。
另外,在正常动作时,即没有卡入粉粒体材料的状态的切换阀20A进 行切换动作,以及该切换阀20A进行切换动作时的气缸40的动作与上述第 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首先,基于图13说明切换阀20A的切换动作。
如图13 (a) 、 (b)所示,在活塞杆43伸长、切换阀20A向前方位置滑动移动时,在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的后端部上游侧切入形成的后方 侧切口部29和滑动基座10C的后方侧开口部14的前端部下游侧开口边缘 14a之间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上述透孔部22和前方侧开口部13 在俯视观察下没有完全重合,在后方侧,由于上述那样卡入粉粒体材料p, 形成间隙sp3。
此外,相反,即,在活塞杆43縮短、切换阀20A向后方位置滑动移动 时也相同,如图13 (c) 、 (d)所示,在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的前端 部上游侧切入形成的前方侧切口部28和滑动基座10C的前方侧开口部13 的后端部下游侧开口边缘13a之间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上述透孔 部22和后方侧开口部14在俯视下不完全重合,在前方侧,由于上述那样 卡入粉粒体材料P,形成间隙sp3。
即使在上述那样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粉 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A,由于如上所述在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的 滑动方向两端部上分别形成切口部28、 29,所以卡入的粉粒体材料p被引 导至这些切口部28、 29,卡入切口部28、 29,因此能够使间隙sp3小于上 述以往例子所说明的切换装置。因此,能够降低从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一 侧的上游恻开口部13、 14泄漏的用于空气输送的吸引空气的泄漏量。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述各切口部28、 29形成为俯视,其 曲率半径小于透孔部22的半径的小圆弧形状,所以在切换阀20A滑动,切 换阀20A的透孔部22向前方侧开口部13滑动移动时,设在透孔部22的滑 动方向终端部(后端部)的后方侧切口部29和后方侧开口部14的前端部 在俯视观下相重合的重合面积,变得小于例如仅为圆形的透孔部。因此, 能够有效地降低粉粒体材料p的卡入率。
此外,切口部28、 29的曲率半径在粉粒体材料p的粉粒直径的2倍以 上,并且在透孔部22的半径的2/3以下,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率, 并且即使在卡入粉粒体材料p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 的泄漏量。
进一步,如上所述,各切口部28、 29分别为在俯视下的小圆弧形状, 因此在上述那样的位置上卡入粉粒体材料时,在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 滑动的反方向上,易于沿着该小圆弧向各切口部28、29引导该粉粒体材料。即,在各切口部28、 29的中途卡入粉粒体材料,切换阀20A不停止移动, 容易沿着该小圆弧将该粉粒体材料引导至各切口部28, 29的滑动方向最外 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切口部28、 29构成为仅在滑动基座IOC侧 形成凹处,如上述那样形成台阶部28a、 29a,因此在如上述那样在切换阀 20A的透孔部22的滑动方向终端侧的开口边缘和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 接近侧端部开口边缘之间存在空气输送中的粉粒体材料,如上述那样卡入 粉粒体材料时,切断该粉粒体材料流而卡入粉粒体材料,并且通过上述台 阶部28a、 29a更有效地切断粉粒体材料流而降低吸引空气的泄漏。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台阶部28a、 29a的台阶面是分别向下 游侧(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因此能够降低对正常进行空气输送的粉粒体 材料的影响。
此外,如上所述,若使小圆弧形状的各切口部28、 29的最大宽度为粉 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1/2 2倍左右,则在卡入有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 p的情况下,以在俯视下收容在这些切口部28、 29内的方式卡入粉粒体材 料p,卡入侧的上游侧开口部成为被切换阀20A的闭塞部23、 24大致堵塞 的状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的空气的泄漏量。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成为与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的平均 粉粒直径相吻合的最大宽度,所以在卡入粉粒体材料p时,以在俯视下完 全收容在切口部28、 29内的方式卡入粉粒体材料p,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 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接着,基于图14说明切换阀20A进行切换动作时的气缸40的动作。
如图14 (a) 、 (b)所示,在活塞杆43伸长、切换阀20A向前方位 置滑动移动时,设在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的后端部上游侧上的后方侧切 口部29 (还参照图13 (b))和滑动基座IOC的后方侧开口部14的前端部 下游侧开口边缘Ma之间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如图14 (c)所示, 缸壳体41内的活塞42停止移动。
在活塞42这样停止的情况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那样,若 在上述位置中卡入的粉粒体材料p掉落、剪断或断裂而解除卡入有粉粒体 材料p的状态,则活塞42高速向前方移动,碰撞缸壳体41的前端内壁而
36停止(图14 (d))。
另外,省略详细的说明,但相反,即,在活塞42向后方移动时也同样, 活塞42高速向后方移动,碰撞缸壳体41的后端内壁而停止。
如上戶万述,若活塞42高速移动碰撞在缸壳体41的前端内壁上,则如 上述以往例所说明的那样,冲击负荷作用到连接螺栓25上,但根据本实施 方式,如上述那样形成切口部28、 29,因此粉粒体材料p被引导向切口部 28、 29,与上述以往的切换装置相比,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位置向切换阀 20A的滑动方向终端侧移动。由此,即使在卡入的粉粒体材料p掉落、剪 断或断裂而解除卡入粉粒体材料p时,也能够使因这样卡入粉粒体材料p 而停止的活塞42的停止位置至缸壳体41的前端或后端内壁的活塞42的剩 余冲程量st3 (参照图14 (c) 、 (d))小于上述以往例子。
因此,能够降低活塞42移动上述那样的剩余冲程量st3碰撞缸壳体41 的内壁而产生的作用于将活塞杆43和切换阀20A进行连接的连接螺栓25 的冲击负荷。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连接部的断裂和疲劳损坏,从而能够 提高装置的耐久性。
接着,基于图15 (a) 、 (b)说明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 输送切换装置1A的切换阀的其他例子。
另外,本例(第一变形例)的切换阀20B与上述切换阀20A不同点主 要是切口部的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或简 略地进行说明。
此外,在图15 (a)中,用双点划线图示了透孔部的假想的两端部开口 边缘。
在本变形例的上述切换阀20B中,设在板状阀体21B的透孔部22的 两端部上的切口部28A、 29A切入形成在板状阀体21B的整个厚度方向上。
艮P,对于切口部28A、 29A而言,各自俯视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实施方 式的切换阀20A的切口部28、 29同尺寸同形状,但没有形成台阶部28a、 29a,这一点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切换阀20A的切口部28、 29不同。
即使在成为这样的切口部28A、 29A时,除去因具备台阶部28a、 29a 而产生的效果以外,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接着,基于图15 (c) 、 (d)说明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A的切换阀的又一其他例子。
另外,本例(第二变形例)的切换阀20C与上述切换阀20A的不同点 主要是切口部的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或 简略地进行说明。
此外,在图15 (c)中,用双点划线图示了透孔部的假想的两端部开口 边缘。
在本例的上述切换阀20C中,与上述第一变形例相同,设在板状阀体 21C的透孔部22的两端部上的切口部28B、 29B切入形成在板状阀体21C 的整个厚度方向上。
此外,在本例中,切口部28B、 29B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以及 第一变形例不同。即,这些切口部28B、 29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 的第二变形例的滑动基座10B的各切口部15B、 16B相同,在俯视下为尖 端细的形状。这些尖端细的形状的各切口部28B、 29B各尖端细的顶点切 入形成为沿着滑动方向朝向外部。
艮P,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变形例中,示出了曲率半径小于大 致圆形的透孔部22的半径的在俯视下为小圆弧形状的切口部的例子,在本 例中,以切开透孔部22的两端部的圆弧的方式,各自向外方变得尖端细地 形成切口部。
此外,各切口部28B、 29B各自的上述尖端细的顶点和透孔部22的圆 心形成为分别沿着滑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此外,各切口部28B、 29B的最大宽度,B卩,从透孔部22的两端部边 缘至各切口部28B、 29B的上述尖端细的顶点的宽度能够对应于空气输送 的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等适当地设定,但优选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以及 第一变形例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粉粒体材料p的平均粉 粒直径为3mm时,使上述各切口部28B、 29B的最大宽度为3mm。
此外,切入角e2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二变形例的滑动基座
10B的各切口部15B、 16B相同,设定为在滑动角度以上。
另外,在图15 (c)中,仅示出了前方侧切口部28B的一边和与其尖 端细的顶点相切的滑动方向正交线形成的角62,但前方侧切口部28B的另 一边以及后方侧切口部29B的两边和这些与尖端细的顶点分别相切的滑动
38方向正交线形成的角02也相同。
如上所述,在本变形例中,各切口部28B、 29B成为在俯视下尖端细 的形状,因此与上述第一变形例相同,除去因具备台阶部28a, 29a而产生 的效果以外,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上所述,各切口部28B, 29B的上述切入角62在空气输送的 粉粒体材料的滑动角度以上,因此在上述那样的位置上卡入粉粒体材料时, 在切换阀20C的透孔部22滑动的反方向上,容易沿着各切口部28B, 29B 的某一边,向上述尖端细的顶点导入该粉粒体材料。即,在各切口部28B, 29B中途卡入粉粒体材料,切换阀20C不停止移动。
另夕卜,在上述第二变形例中,切口部28B、 29B切入形成在切换阀20C 的板状阀体21C的整个厚度方向上,但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切换阀20A 的各切口部28, 29相同,可以形成为仅在滑动基座IOC侧切入形成凹处的 台阶形状,设置台阶部。此时,与上述相同,可以使台阶部的台阶面成为 倾斜面。
接着,参照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 图16 (a) 、 (b)都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 的概略纵剖视图。
另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切换阀的结构,此外,与上述 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滑动基座的结构,对于与这些第一实施方式以及 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或简略地进行说 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B也与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相同,能够应用于基于图8说明的粉 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艮卩,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B具备 滑动基座10,具备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 置1;切换阀20A,具备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 换装置1A。
艮口,在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B中,滑动基座10 以及切换阀20A都设有切口部15、 16、 28、 29。接着,基于图17以及图18说明上述结构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 置IB中的切换阀20A的切换动作,以及该切换阀20A进行切换动作时的 气缸40的动作。
图17 (a) (d)是用于说明在同一输送切换装置中卡入粉粒体材料 的状态的说明图,(a)是概略俯视图,(b)是(a)的概略纵剖视图,(c) 是概略俯视图,(d)是(c)的概略纵剖视图,图18 (a) (d)是示意 地表示在同一输送切换装置中卡入有粉粒体材料的状态中的气缸的动作的 概略俯视图。
另外,正常动作时,即没有卡入粉粒体材料的状态中的切换阀20A的
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首先,基于图17说明切换阀20A的切换动作。
如图17 (a) 、 (b)所示,在活塞杆43伸长、切换阀20A向前方位 置滑动移动时,在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的后端部上游侧切入形成的后方 侧切口部29和在滑动基座10的后方侧开口部14的前端部下游侧切入形成 的后方侧切口部16之间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上述透孔部22与 前方侧开口部13在俯视下不完全重合,在后方侧,由于卡入上述粉粒体材 料p,形成间隙sp4。
此外,相反,即,在活塞杆43縮短、切换阀20A向后方位置滑动移动 时也相同,如图17 (c) 、 (d)所示,在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的前端 部上游侧切入形成的前方侧切口部28和在滑动基座10的前方侧开口部13 的后端部下游侧形成的前方侧切口部15之间,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此时 上述透孔部22与后方侧开口部14在俯视下不完全重合,在前方侧,由于 卡入该粉粒体材料p,形成间隙sp4。
即使在上述那样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粉 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B,如上所述在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的滑动 方向两端部上分别形成切口部28、 29,并且在滑动基座10的上游侧开口部 13、 14的各自的接近侧端部上形成切口部15、 16,因此卡入的粉粒体材料 p被引导向这些切口部15、 16、 28、 29,卡入切口部15、 16、 28、 29。艮口, 如图17 (a) 、 (b)所示,被引导至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的后方侧切口部29和滑动基座10的后方侧开口部14的后方侧切口部16之间,并卡 入这些之间。或者,如图17 (c) 、 (d)所示,被引导至切换阀20A的透 孔部22的前方侧切口部28和滑动基座10的前方侧开口部13的前方侧切 口部15之间,并卡入这些之间。
因此,能够使因卡入粉粒体材料p而形成的间隙sp4远小于上述以往 例子所说明的切换装置,并且能够小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 式。因此能够降低从卡入粉粒体材料p—侧的上游侧开口部13、 14泄漏的
用于空气输送的吸引空气的泄漏量。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各切口部15、 16、 28、 29分别在俯视 下形成为其曲率半径小于透孔部22以及各上游侧开口部13、 14的半径的 小圆弧形状,因此在切换阀20A滑动,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向前方侧 开口部13滑动移动时,设在透孔部22的滑动方向终端部(后端部)上的 后方侧切口部29和设在后方侧开口部14的前端部上的前方侧切口部16在 俯视下相重合的重合面积,小于例如仅成为圆形的透孔部及/或上游侧开口 部。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粉粒体材料p的卡入率。
此外,切口部15、 16、 28、 29的曲率半径在粉粒体材料p的粉粒直径 的2倍以上,并且在透孔部22的半径的2/3以下,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 卡入率,并且即使在卡入有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卡入侧的 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进一步,如上所述,各切口部15、 16、 28、 29分别成为在俯视下的小 圆弧形状,在如上所述的位置中卡入粉粒体材料时,沿着切换阀20A的透 孔部22滑动的方向,易于沿着这些小圆弧向各切口部15、 16、 28、 29引 导该粉粒体材料P即,在各切口部15、 16、 28、 29的中途卡入粉粒体材料, 切换阀20A不停止移动,沿着这些小圆弧,将该粉粒体材料引导至各切口 部15、 16的接近侧端部以及各切口部28、 29的滑动方向最外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基座10的各切口部15、 16以及切换阀 20A的各切口部28、 29形成为台阶形状,因此能够起到等同于上述第一实 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分别说明的台阶部所产生的效果。
此外,如上所述,若小圆弧形状的各切口部15、 16、 28、 29的最大宽 度成为粉粒体材料的粉粒直径的1/2 2倍左右,则在卡入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p时,以在俯视下收容在切口部15、 16、 28、 29内的方式卡入粉粒 体材料p,卡入侧的上游侧开口部成为被切换阀20A的闭塞部23、 24大致 堵塞的状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与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的平均粉 粒直径相吻合的最大宽度,在卡入粉粒体材料p时,以在俯视下完全收容 于切口部16和切口部29之间,或切口部15和切口部28之间的方式卡入 粉粒体材料p,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卡入侧的开口部中的空气的泄漏量。
接着,基于图18说明切换阀20A进行切换动作时的气缸40的动作。
如图18 (a) 、 (b)所示,在活塞杆43伸长、切换阀20A向前方位 置滑动移动时,设在切换阀20A的透孔部22的后端部上游侧上的后方侧切 口部29 (还参照图17 (b))和设在滑动基座10的后方侧开口部14的前 端部上的后方侧切口部16之间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情况下,如图18 (c) 所示,缸壳体41内的活塞42停止移动。
在这样活塞42停止的情况下,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那样,若在 上述位置中卡入的粉粒体材料p掉落、剪断或断裂而解除卡入粉粒体材料p 状态,则活塞42高速向前方移动,碰撞缸壳体41的前端内壁而停止(图 18 (d))。
另外,省略详细的说明,但相反,即,在活塞42向后方移动时也相同, 活塞42高速向后方移动,碰撞缸壳体41的后端内壁而停止。
如上所述,若活塞42高速移动碰撞缸壳体41的前端内壁,则如上述 以往例子所说明的那样,冲击负荷作用在连接螺栓25上,但根据本实施方 式,如上所述,形成有切口部15、 16、 28、 29,因此与上述以往的切换装 置以及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比,粉粒体材料p被引导至切 口部15、 16、 28、 29,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位置移动至切换阀20A的滑动 方向终端侧。由此,即使在卡入的粉粒体材料p掉落、剪断或断裂而解除 卡入粉粒体材料p的状态时,从因该卡入而停止的活塞42的停止位置至缸 壳体41的前端或后端内壁的活塞42的剩余冲程量st4 (参照图18 (c)、
(d))也能够远小于上述以往例子,并且能够小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 第二实施方式。
因此,能够降低活塞42移动如上述那样的剩余冲程量st4,碰撞缸壳体41的内壁而产生的作用于将活塞杆43和切换阀20A进行连接的连接螺 栓25的冲击负荷。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连接部的断裂或疲劳损坏,从而 能够提高装置的耐久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组合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滑动 基座10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切换阀20A,应用于粉粒体材料的输 送切换装置1B的例子,但可以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滑动基座10、 第一变形例的滑动基座IOA或第二变形例的滑动基座10B的某个和上述第 二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切换阀20A、第一变形例的切换阀20B或第二变形例 的切换阀20C的某个进行组合,应用于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B。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切口部在俯视下为小圆弧形状或 在俯视下为尖端细的形状,但不限于此,作为向在上游侧开口部各接近侧 端部相互接近的一侧延伸的形状,及/或在切换阀的透孔部的两端部向外方 延伸的形状,只要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可,即,在卡入粉粒体材料的情况下, 在与透孔部重合时,或者,在与上游侧开口部重合时,能够降低吸引空气 的泄漏量的形状。
进一步,可以使上述尖端细的形状的切口部的尖端细的顶点附近成为 小圆弧形状。例如,若该尖端细的顶点附近的小圆弧形状是曲率半径与空 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的平均粉粒直径大致相同的半圆形,则能够更有效地 降低吸引空气的泄漏量。
接着,参照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
图19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是示意地表示 其主要部分的分解概略立体图,图20 (a)是示意地表示同一输送切换装置 的局部剖视概略俯视图,(b)是用于说明卸下切换阀的动作的与(a)相 同的图,图21是用于说明同一卸下动作的与图20 (a)相同的图,图22 (a) 是示意地表示从同一输送切换装置卸下切换阀后的状态的局部剖视概略俯 视图,(b)是(a)的Wl向视图。
另外,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第 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或进行简略的说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C也与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相同,能够应用于基于图8说明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在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C中,与上述各实施方式
不同,如图19所示,通过一对操作手柄80以及一对连接固定用具70连接 固定滑动基座10D和气缸40A,所述一对操作手柄80构成卡止紧固用具, 具有构成手动操作部的手柄部81。
如图19所示,上述滑动基座IOD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在其侧壁部 12A、 12A的后端部附近的外壁上,沿着该侧壁部12A、 12A的高度方向分 别形成有大致V字形的切口槽9。该切口槽9的后端部侧构成具有倾斜面 9a的卡止倾斜部,该倾斜面9a对应于后述的连接固定用具70的卡止爪部 72的倾斜面74。
如图20(a)所示,该切口槽9为如下深度,即在抵接或压接连接固定 用具70的倾斜面74的状态下,该连接固定用具70的卡止爪部72的前端 不到达切口槽9的最深部。
此外,在上述滑动基座10D的侧壁部12A、 12A上,在该切口槽9的 更靠后的后端部侧,设有与后述的操作手柄80的外螺纹部83螺接的内螺 纹孔17。
另外,在图例中,示出了沿着与各侧壁部12A、 12A的滑动方向正交 的方向(侧壁部的厚度方向)贯通设置内螺纹孔17的例子,但可以不贯通。 即,内螺纹孔17的深度是至少如后述那样能够通过操作手柄80的操作来 连接固定和解除连接固定用具70的深度即可。
上述气缸40A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在其缸壳体41的前端面上紧固 有连接板46,经由该连接板46上述气缸40A固定在上述滑动基座10D的 后端部。
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该连接板46大于上述缸壳体41的宽度,并 且与上述滑动基座10D的宽度大致相同,在从该缸壳体41向宽度方向(与 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外部延伸的两端部47上,沿着高度方向形成倒角, 并且分别形成向后方侧和中央部倾斜的倾斜面47a,该两端部47构成卡止 倾斜部。此外,该倾斜面47a构成对应于后述的连接固定用具70的倾斜面 74而设置的倾斜面。
如图19所示,上述一对连接固定用具70分别形成为在俯视下的大致
44"- "字状,对置地具有卡止爪部72、 72,所述卡止爪部72、 72的隔着凹 处73对置的面分别向前端敞开而成为倾斜面74。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连接固定用具70具备开设有插通孔75的基部71, 所述插通孔75用于插通后述的操作手柄80的外螺纹部83,上述卡止爪部 72、 72从该基部71的两端部突出设置。
此外,如图20 (a)所示,在上述卡止爪部72、 72的基端部上,形成 有不是倾斜面的竖起部,以便在倾斜面74、 74如后述那样与滑动基座10D 的切口糟9的倾斜面9a以及气缸40A的连接板46的倾斜面47a抵接或压 接的状态下,在滑动基座10D的侧壁部12A的外面及连接板46的端部47 的端面、和连接固定用具70的基部7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隙。
如后述那样,横跨上述滑动基座10D的后端部与紧固在上述气缸40A 的前端部上的连接板46进行连接的连接部,配置该连接固定用具70,通过 该连接固定用具70,以夹持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上述操作手柄80构成手动操作部,如图19所示,形成为在俯视观察 下的大致"L"字状,由棒状的手柄部81和在该手柄部81的一端部上突设 的螺栓部构成。该螺栓部由限制部82和外螺纹部83构成,所述限制部82 成为前端部与上述连接固定用具70的基部71的外侧面抵接的限制面,所 述外螺纹部83连接设置在该限制部82的前端。
另外,构成手动操作部的手柄部81的结构不限于图例那样的大致棒状 的结构,代替该手柄部81,可以使用翼形螺钉状的部件或滚花旋钮状的部 件等,只要是能够手动操作即可。
在使用上述结构的连接固定用具70以及操作手柄80,连接固定构成上 述阀体壳体的滑动基座10D和构成切换阀驱动单元的气缸40A时,如图20 (a)所示,在使操作手柄80的外螺纹部83插通连接固定用具70的插通 孔75的状态下,在上述滑动基座10D的内螺纹孔17中,螺入操作手柄80 的外螺纹部83。
此吋,以上述连接固定用具70的各倾斜面74、 74分别与滑动基座10D 的切口槽9的倾斜面9a以及气缸40A的连接板46的倾斜面47a对置的方 式,分别配置一对连接固定用具70,在此状态下,转动上述操作手柄80, 将其外螺纹部83螺入滑动基座10D的内螺纹孔17。由此,上述连接固定用具70被上述操作手柄80的限制部82限制,向外螺纹部83的轴方向前 端(滑动基座10D与连接板46的连接部侧)移动。通过该连接固定用具 70的移动,其倾斜面74、 74按压压接在滑动基座10D的切口槽9的倾斜 面9a以及气缸40A的连接板46的倾斜面47a上。
通过该连接固定用具70的倾斜面74、 74的压接,滑动基座10D的后 端部与紧固在气缸40A的前端部上的连接板46之间的连接固定因这些各倾 斜面的锥形作用而加强。
另一方面,在从该滑动基座10D卸下如上述那样连接固定在滑动基座 10D上的气缸40A时,如图20 (b)所示,转动操作手柄80,使该操作手 柄80的外螺纹部83和滑动基座10D的内螺纹孔17之间的螺接松开。由此, 操作手柄80的限制部82后退,从而被其外螺纹部83插通的连接固定用具 70能够后退。在该状态下,转动该连接固定用具70或使连接固定用具70 分开等,来解除该连接固定用具70的卡止爪部72和滑动基座10D的切口 槽9及气缸40A的连接板46的两端部47之间的卡止。若解除了这样的卡 止,则如图21所示,切换阀20能够从滑动基座10D的上述滑动槽的后端 开口部沿滑动方向拔出。
如上所述,在拔出卸下切换阀20后的状态下,如图22 (a)所示,切 换阀20处于与气缸40A连接的状态,但其表面露出,容易清扫。此外,如 图22 (b)所示,由于滑动槽的前后端部开口,所以通过喷着高压空气或使 用刷等,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清扫构成阀体壳体的滑动基座10D以及滑动盖 30。此外,例如,在不卸下进行清扫时,切换阀有可能使手指等受伤,但 由于能够卸下通过气缸40A而往复移动的切换阀20清扫阀体壳体10D、30,
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上述受伤,而成为在安全方面优良的输送切换装置 1C。
在如上述那样从滑动基座10D拔出卸下切换阀20之后进行组装时,按 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可。SP,在滑动基座IOD和滑动盖30将切换阀 20包围的切换阀20的容纳空间即滑动槽上,从其后端部的开口揷入,使连 接板46的前面抵接在滑动基座10D的后端部上。接着,转动操作手柄80, 并且使连接固定用具70各卡止爪部72卡止在上述的切口槽9以及连接板 46的两端部47上,进一步转动紧固操作手柄80,从而容易进行连接固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向滑动基座10D与连接板46连接的连接 部,按压连接固定用具70的方式,例示了通过在操作手柄80上形成的外 螺纹部83和设在滑动基座10D的侧壁部12A上的内螺纹孔17之间的螺接 而形成的方式,但不限于这样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即,使两 操作手柄80成为凸轮杆,在该凸轮杆的轴上插通连接固定用具70,并且紧 固在将该轴的前端部设于滑动基座10D的侧壁部12A上的孔等中,通过这 些凸轮杆的凸轮作用向上述连接部按压连接固定用具70。或者,可以是如 下方式,即,利用连接轴连接这些一对凸轮杆,并且使该连接轴插通在滑 动基座10D的宽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以及上述一对连接固定用具70,通 过该凸轮杆的凸轮作用向上述连接部按压连接固定用具7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下方式,即,在气缸40A上设置具 备上述倾斜面47a的连接板46,并且在滑动基座10D的侧壁部12A上设置 上述切口槽9,在该滑动基座10D侧设置内螺纹孔17,但不限于这样的方 式。例如,可以相反地进行设置。即,设在气缸40A的前端部上的连接板 成为壁厚的连接板,可以在该连接板侧设置切口槽,并且在该连接板上设 置内螺纹孔。或者,代替在滑动基座10D上设置切口槽9的方式,将设有 上述那样的内螺纹孔的连接板设在滑动基座10D的后端部上。
进一步,为了定位滑动基座10D和连接板46,可以在某一个上沿着滑 动方向突出设置引导销等,并且在另一个上设置与该引导销对应的定位孔 等。
接着,参照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
图23 (a) 、 (b)都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 (a)是与图20 (a)相对应的图,(b)是与图22 (b)相对应的图。
另外,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是卡止紧固用具的结构,对 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或进行简略说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D也与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相同,能够应用于基于图8说明的粉 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切换装置1D的构成卡止紧固用具的连接固定用具 以及操作手柄分别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艮P,在连接固定用具中的在操作手柄80A的外螺纹部83A的前端部侧 配置的连接固定用具70A的基部71上,代替上述插通孔75,设有内螺纹 孔75A。
此外,操作手柄80A不是上述第四实施方式那样的与一对连接固定用 具70—起设置的一对操作手柄80,而是对应于一对连接固定用具,形成l 个操作手柄80A。
该操作手柄80A与上述操作手柄80相同,为大致"L"宇状,具备手 柄部81以及限制部82。此外,与上述操作手柄80不同,在其限制部82 的前端连接设置有长的外螺纹部83A。
该外螺纹部83A插通在该外螺纹部83A的基端侧上配置的连接固定用 具70的基部71的插通孔75,并且插通在滑动基座10E的底部11A的宽度 方向上贯通设置的贯通孔18,其长度为能够隔着滑动基座IOE,与设在该 外螺纹部83A的前端侧上的连接固定用具70A的内螺纹孔75A相螺接。
艮P,在该输送切换装置1D中,使操作手柄80A的外螺纹部83A插通 配置在基端侧上的连接固定用具70的插通孔75,并且将插通上述滑动基座 10E的贯通孔18、从该滑动基座10E的外壁面突出的外螺纹部83A螺接在 上述连接固定用具70A的内螺纹孔75A中。在该状态下,各连接固定用具 70、 70A的各卡止爪部72、 72与上述相同,卡止在切口槽9以及连接板46 的端部47上,使操作手柄80A向紧固方向转动,由此向相互接近的方向, 即,向滑动基座10E与连接板46连接的连接部按压插通外螺纹部83A而 螺接的各连接固定用具70、 70A。由此,与上述相同,滑动基座10E和气 缸40A之间的连接固定被加强。
另外,上述外螺纹部83A不需要从限制部82的前端切割螺纹,可以在 至少前端部,即,仅在与连接固定用具70A的内螺纹孔75A螺接的部位上 切割螺纹。
此外,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代替在连接固定用具70A上螺接操 作手柄80A,向上述连接部按压各连接固定用具70、 70A的方式,可以使 操作手柄成为凸轮杆,使该凸轮杆的轴插通基端侧的连接固定用具70,并 且插通上述滑动基座10E的贯通孔18,在该前端部上保持与上述相同的连 接固定用具70并使其自由旋转。此时,通过l个凸轮杆的凸轮作用向上述70、 70。
接着,参照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
图24 (a) (c)都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 (a)是与图20 (a)相对应的图,(b)是卸下切换阀后的状态的(a)的 W2向视图,(c)使卸下状态的切换阀驱动单元的(a)的W2向视图。
另外,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是卡止紧固用具的结构,对 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或简略地进行说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1E也与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等装置1相同,能够应用于基于图8说明的粉 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切换装置1E的卡止紧固用具由摆动螺栓部76和旋 钮操作部84构成。
该摆动螺栓部76具备保持部79,分别紧固在滑动基座10F的侧壁 部12、 12的后端部附近的外壁上;螺栓连接轴77,被该保持部79支撑, 能够自由转动(自由摆动),外螺纹部78,紧固在该螺栓连接轴77上。
上述旋钮操作部84具备滚花加工了的旋钮部85、在其一端部连接设置 的限制部86,并且从限制部86侧形成内螺纹孔。
此外,对于滑动基座10F而言,代替上述切口槽9,在其侧壁部12、 12的后端部外壁上分别形成向宽度方向外部延伸的凸边部19,在该凸边部 19上,形成切口部19a,所述切口部19a收容上述摆动螺栓部76的外螺纹 部78。
进一步,对于在气缸40A的缸壳体41的前端面上紧固的连接板46A 而言,其两端部47A、 47A延伸为与上述凸边部19的延伸宽度相吻合,在 这些两端部47A、 47A上,在分别重合的位置上形成上述同样的切口部48、 48。
在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输送切换装置1E中,在使上述滑动基 座10F的切口部19a和连接板46A的切口部48重合的状态下,转动上述摆 动螺栓部76的外螺纹部78,容纳在这些切口部19a、 48内。在此状态下, 向紧固侧转动操作在该外螺纹部78的前端螺接的旋钮部85,通过该旋钮操 作部84的限制部86,连接板46A按压在滑动基座10F的后端部上,从而形成这些滑动基座10F和气缸40A之间的连接固定。gp,在本实施方式中, 也通过上述一对摆动螺栓部76和一对旋钮操作部84,构成跨越滑动基座 10F和气缸40A连接的连接部而配置的一对连接固定用具,通过向紧固侧 操作作为手动操作部的旋钮部85,夹持滑动基座10F的凸边部19和连接 板46A的端部47A,形成连接固定。
另外,构成手动操作部的旋钮部85的方式,不限于图例那样的滚花加 工而成的滚花旋钮,也可以是手柄状或翼形螺母状等的部件。
此外,代替上述方式,可以成为如下方式,即,通过在上述保持部支 撑连接轴并使其自由转动的凸轮杆所产生的凸轮作用,夹持滑动基座10F 的凸边部19和连接板46A的端部47A,从而对其进行连接固定。
如上所述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各卡止紧 固用具的结构成为如下结构的方式,即,具备跨越滑动基座和气缸连接的 连接部而配置的一对连接固定用具,通过操作各手动操作部,通过该连接 固定用具夹持滑动基座和气缸来进行连接固定,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如 下结构,B口,通过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滑动基座和气 缸,在操作该手动操作部解除了滑动基座和气缸之间的连接固定时,能够 从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切换阀。
此外,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应用具有与上 述第一实施方式说明过的滑动基座IO相同的切口部15、 16的滑动基座的 例子,但也可以组合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切换阀20A、第一变形 例涉及的滑动基座IOA、第二变形例涉及的滑动基座IOB、第一变形例涉 及的切换阀20B、第二变形例涉及的切换阀20C中的任一个,应用于上述 第四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说明过的各输送切换装置。
50
权利要求
1. 一种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介于与两种粉粒体材料相对应的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和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之间,其特征在于,具备滑动基座,开设有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所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分别与上述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连通;板状的切换阀,在大致中央部开设有透孔部;基座盖,位于该切换阀的下游侧,开设有与上述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连通的下游侧开口部;以及,切换阀驱动单元,滑动控制该切换阀,使上述透孔部与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各个对位;在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各接近侧端部形成有向相互接近的一侧延伸的切口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个上述上游侧开口部在俯视下呈大致圆形,上述切口部形成为在俯视下其曲率半径小于这些上游侧开口部的半径 的小圆弧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口部形成为在俯视下尖端细的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5. —种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介于与两种粉粒体材料相对应的 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和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之间,其 特征在于,具备滑动基座,开设有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所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 开口部分别与上述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连通;板状的切换阀,在 大致中央部开设有透孔部;基座盖,位于该切换阀的下游侧,开设有与上 述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连通的下游侧开口部;以及,切换阀驱动单元,滑 动控制该切换阀,使上述透孔部与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各个对位;在沿着上述切换阀的透孔部的滑动方向的两端部上,形成有向外部延 伸的切口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孔部在俯视下呈大致圆形,上述各切口部形成为在俯视下其曲率半径小于该透孔部的半径的小圆 弧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口部形成为在俯视下尖端细的形状。
8. 根据权利要求5 7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口部为仅在上述滑动基座侧切入形成凹处的台阶形状。
9. 一种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介于与两种粉粒体材料相对应的 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和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之间,其 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中记载的滑动基座;权利要求5 7中任一项 中记载的切换阀;基座盖,位于该切换阀的下游侧,开设有与上述下游侧 空气输送通路连通的下游侧开口部;以及,切换阀驱动单元,滑动控制该 切换阀,使上述透孔部与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各个对位。
10. —种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介于与两种粉粒体材料相对应 的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和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之间, 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滑动基座;权利要求8中记载的切换阀;基座盖, 位于该切换阀的下游侧,开设有与上述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连通的下游侧 开口部;以及,切换阀驱动单元,滑动控制该切换阀,使上述透孔部与上 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各个对位。
11. 根据权利要求1 3、 5 7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 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为气缸。
12.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为气缸。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为气缸。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为气缸。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为气缸。
16. 根据权利要求1 3、 5 7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 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 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 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1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 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18.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 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19.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 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20.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 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21.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 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22.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 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23.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 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24.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 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25.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手动操作部的卡止紧固用具连接固定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在操作上述手动操作部解除上述滑动基座和上述切换阀驱动单元之间 的连接固定时,能够从上述滑动基座沿着滑动方向拔出卸下上述切换阀。
全文摘要
提供能够降低因卡入粉粒体材料而产生的空气输送通路的空气的泄漏量的输送切换装置。此外,提供能够提高装置的耐久性的输送切换装置。该装置介于与两种粉粒体材料相对应的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和单一系统的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之间,具备滑动基座,开设有分别与上述双系统的上游侧空气输送通路连通的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板状的切换阀,在大致中央部开设有透孔部;基座盖,位于该切换阀的下游侧,开设有与上述下游侧空气输送通路连通的下游侧开口部;以及,切换阀驱动单元,滑动控制该切换阀,使上述透孔部分别与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对位;在上述两个独立的上游侧开口部的各接近侧端部形成向相互接近的一侧延伸的切口部。
文档编号B65G53/34GK101531283SQ20091012739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4日
发明者品川修二, 小川进 申请人:株式会社松井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