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251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包含输送和加工机的机械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提高材料加工的效率,加工装置中通常采用自动输送设备运送待加工材料至加工设备来进行加工。加工装置的传统结构是一台加工机与一台自动输送机相配合,加工机设于自动输送机的出口端,这种布局之下,自动输送机上的单个待加工材料必须等到加工机中腾出空间时,才能被转移到加工机中,沿输送方向相邻两个待加工材料间的等待时间就会较长,待加工材料的整体输送效率和加工效率都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输送和加工效率高,二者配合 效率也高,安全性好,可控性强的加工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包括自动输送设备和设于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一侧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至少3台加工机,各加工机围合排布成周向一侧留有待加工材料入口的环状加工机组,所述入口横向对着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加工机组的入口两端中至少一端与自动输送设备之间的最大横向距离大于等于50厘米,所述加工机包括设于侧面的进料口,各加工机的进料口朝向加工机组的内侧,所述加工设备和自动输送设备间设有能横向转动的机械手臂。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加工机组的入口两端分别与自动输送设备之间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一防护隔板。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两块第一防护隔板通过纵向设置于所述自动输送设备上方的上防护隔板相连,所述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位于上防护隔板相对于加工机组的内侧。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至少加工机组入口一端与自动输送设备间的所述第一防护隔板上设有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至少所述上防护隔板为透明隔板。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机械手臂包括固定底座和可横向转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机械臂,所述底座的横向位置位于各加工机围成的加工机组的内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加工机组的外围设有第二防护隔板,第二防护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块第一防护隔板相连。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第二防护隔板和第一防护隔板也分别为透明隔板。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以整个自动输送设备对应多台围合排列的加工机,自动输送设备和加工设备间通过机械手臂横向转动传递待加工材料,缩短了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单个待加工材料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单位时间输送到加工设备中的待加工材料量,在加工设备中同时进行加工的材料量也增加,提高加工效率。可以在加工机组的入口两端和自动输送设备间设置透明隔板,并安装供人员进出的门,有利于在装置工作时保障人员安全,在装置停止时,便于人员接近装置进行必要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布局结构俯视 图中2、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4、机械手臂,41、底座,42、机械臂,6、加工机,8、入口,12、自动输送机,14、第一防护隔板,16、上防护隔板,18、第二防护隔板,22、门。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包括自动输送设备,设于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2 —侧的加工设备,以及设于加工设备和自动输送设备之间能横向转动的机械手臂4。加工设备包括3台加工机6,3台加工机6围合排布成周向一侧留有待加工材料入口 8的环状加工机组,其中,两台加工机6相对而设,另一台加工机6垂直设于两台加工机6的同一端之间。加工机6包括设于侧面的进料口,各加工机6的进料口朝向加工机组的内侧。加工机组的入口 8横向对着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2,加工机组的入口 8一端与自动输送设备之间的最大横向距离大于等于50厘米,即可容纳人员通过。自动输送设备由输送方向一致、并列排布的两台自动输送机12组成,自动输送机12的高度低于加工机6的高度。机械手臂4包括固定底座41和可横向转动的设于底座41上的机械臂42,机械臂42的前端设有抓取爪(未图示),用于抓取待加工材料。底座41的横向位置位于各加工机6围成的加工机组的内部中央。自动输送设备沿输送方向正对底座41。加工机组的入口 8两端分别与自动输送设备之间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一防护隔板14,第一防护隔板14的高度大于自动输送机12的高度。两块第一防护隔板14通过纵向设置于自动输送设备上方的上防护隔板16相连,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2位于上防护隔板16相对于加工机组的内侧。上防护隔板16的高度小于第一防护隔板14的高度。第一防护隔板14上设有供人员进出的可开闭的门22。加工机组的外围设有第二防护隔板18,第二防护隔板18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防护隔板14相连。上防护隔板16、第一防护隔板14,第二防护隔板18均为透明隔板。透明隔板由玻璃挡板和设于玻璃挡板四周起固定作用的金属框架组成。安装时,加工设备和自动输送设备均水平设置。第一防护隔板14和第二防护隔板18的底部与加工设备及自动输送设备的底部相平。上防护隔板16、第一防护隔板14,第二防护隔板18的顶部高于加工设备的顶部。工作时,机械手臂4从一台自动输送机12出口端抓取一个待加工材料,通过机械臂42自身的伸缩、转动和机械臂42相对于底座41的横向转动,将该待加工材料传递至一台加工机6中进行加工。本发明中的待加工材料可以是棒材。由于设置了多台加工机6,无需等待上一台加工机6中材料的加工完成,机械手臂4即可抓取下一个待加工材料进行传递,依次类推。各加工机6同时加工材料,大大提高加工装置的整体加工效率。同时,由于各台加工机6围合排布,将机械手臂4包围其中,减少了机械手臂4分别到各加工机6的平均距离,缩短了传递时间,提高了机械手臂4的传递效率。设置两台自动输送机12,提高输送效率可以更好的与提高了传递效率的机械手臂4和提高了整体加工效率的加工装置更加紧密的配合。上防护隔板16、第一防护隔板14,以及第二防护隔板18的设置对外部进行加工操作的人员能起到全方位防护的作用,尤其防止机械手臂4的转动伤人,和待加工材料从机械手臂4滑脱伤人的危险。进行操作的人员虽然处于外部,但能通过透明隔板容易的随时掌控内部的工作情况,及时应对各种变化。停止工作时,也能方便的通过第一防护隔板14上的门22进入内部,对自动输送设备、加工设备或机械手臂4进行必要的操作。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 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包括自动输送设备和设于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一侧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至少3台加工机,各加工机围合排布成周向一侧留有待加工材料入口的环状加工机组,所述入口横向对着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加工机组的入口两端中至少一端与自动输送设备之间的最大横向距离大于等于50厘米,所述加工机包括设于侧面的进料口,各加工机的进料口朝向加工机组的内侧,所述加工设备和自动输送设备间设有能横向转动的机械手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组的入口两端分别与自动输送设备之间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一防护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第一防护隔板通过纵向设置于所述自动输送设备上方的上防护隔板相连,所述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位于上防护隔板相对于加工机组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加工机组入口一端与自动输送设备间的所述第一防护隔板上设有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上防护隔板为透明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包括固定底座和可横向转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机械臂,所述底座的横向位置位于各加工机围成的加工机组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组的外围设有第二防护隔板,第二防护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块第一防护隔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护隔板和第一防护隔板也分别为透明隔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及加工高效配合的加工装置,包括自动输送设备和设于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一侧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至少3台加工机,各加工机围合排布成周向一侧留有待加工材料入口的环状加工机组,所述入口横向对着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所述加工机包括设于侧面的进料口,各加工机的进料口朝向加工机组的内侧,所述加工设备和自动输送设备间设有能横向转动的机械手臂。本发明加工装置以整个自动输送设备对应多台围合排列的加工机,自动输送设备和加工设备间通过机械手臂横向转动传递待加工材料,缩短了自动输送设备出口端单个待加工材料的等待时间,增强了输送和加工间的配合,提高加工效率。
文档编号B65G47/34GK102897522SQ20121040364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赖国祥 申请人:大同齿轮(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