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9303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压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辊装置,包括上夹送辊及下夹送辊,上夹送辊两端设有锁紧装置,且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之间通过压辊框连接,压辊框采用矩形结构,压辊框内安装有压辊摆臂,压辊摆臂为两个,且分别靠近压辊框两内侧面设置,压辊摆臂相对压辊框的一侧面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内设有转向压辊,转向压辊与支撑柱通过定向轴连接,两支撑柱之间通过压辊调整支架连接,压辊调整支架两侧设有两个腰型孔,其腰型孔垂直于压辊调整支架设置,压辊调整支架内设有压辊组件。本压辊装置方便调整及输送,还可以针对皮带扭转或者跑偏进行调整,且压辊摆臂增加了压辊框的稳定性,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同时增强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耗油量及电能。
【专利说明】压辊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压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带材轧制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清洗工序,是消除带材退火或轧制后表面氧化或乳化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被清洗的带材通过开卷机后,先导入一对夹送辊方可进行清洗工艺过程,夹送辊由上夹送辊和可升降的下夹送辊组成,其作用是帮助穿带,当带材进入清洗工作状态时,下夹送辊处于打开位置,而上夹送辊则是固定的位置不变,无论是穿带、还是清洗过程中带材的上表面始终是与上夹送辊转动接触的。一般的通关清洗线的带材厚度是变化的,厚度大的带头或尾部端头稍有突出或锐角,对夹送辊表面的损伤是致命的,如果夹送辊表面被损伤,必然会导致通过的成品带材表面生产凹坑或划伤缺陷损伤。因此压辊装置需要精益求精,才能更好的清洗带材,才能在清洗带材过程中不至于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调整及输送,还可以针对皮带扭转或 者跑偏进行调整,且压辊摆臂增加了压辊框的稳定性,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的压辊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压辊装置,包括上夹送辊及下夹送辊,上夹送辊两端设有锁紧装置,且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之间通过压辊框连接,压辊框采用矩形结构,压辊框内安装有压辊摆臂,压辊摆臂为两个,且分别靠近压辊框两内侧面设置,压辊摆臂相对压辊框的一侧面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内设有转向压辊,转向压辊与支撑柱通过定向轴连接,两支撑柱之间通过压辊调整支架连接,压辊调整支架两侧设有两个腰型孔,其腰型孔垂直于压辊调整支架设置,压辊调整支架内设有压辊组件,压辊组件为两个,均横向设置在压辊调整支架内,两压辊组件之间设有电机装置,电机装置固定在两压辊组件上,下夹送辊内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压辊摆臂下端。
[0005]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压辊组件与压辊调整支架接触处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06]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压辊框分别与上夹送辊及下夹送辊铰接。
[0007]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油缸内设有液压油缸柱塞件。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压辊装置方便调整及输送,还可以针对皮带扭转或者跑偏进行调整,且压辊摆臂增加了压辊框的稳定性,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同时增强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耗油量及电能。【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锁紧装置;2.上夹送辊;3.压辊框;4.压辊摆臂;5.支撑柱;6.压辊调整支架;7.压辊组件;8.转向压辊;9.电机装置;10.下夹送辊;11.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3]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压辊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上夹送辊2及下夹送辊10,上夹送辊2两端设有锁紧装置1,且上夹送辊2和下夹送辊10之间通过压辊框3连接,压辊框3采用矩形结构,压辊框3内安装有压辊摆臂4,压辊摆臂4为两个,且分别靠近压辊框3两内侧面设置,压辊摆臂4相对压辊框3的一侧面上设有支撑柱5,支撑柱5内设有转向压棍8,转向压棍8与支撑柱5通过定向轴连接,两支撑柱5之间通过压棍调整支架6连接,压辊调整支架6两侧设有两个腰型孔,其腰型孔垂直于压辊调整支架6设置,压辊调整支架6内设有压辊组件7,压辊组件7为两个,均横向设置在压辊调整支架6内,两压辊组件7之间设有电机装置9,电机装置9固定在两压辊组件7上,下夹送辊10内设有液压油缸11,液压油缸1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压辊摆臂4下端,所述压辊组件7与压辊调整支架6接触处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压辊框3分别与上夹送辊2及下夹送辊10铰接,所述液压油缸11内设有液压油缸柱塞件。
[0014]本实用新型压辊装置方便调整及输送,还可以针对皮带扭转或者跑偏进行调整,且压辊摆臂4增加了压辊框的稳定性,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同时增强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耗油量及电能。
[0015]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压辊装置,包括上夹送辊及下夹送辊,其特征在于:上夹送辊两端设有锁紧装置,且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之间通过压辊框连接,压辊框采用矩形结构,压辊框内安装有压辊摆臂,压辊摆臂为两个,且分别靠近压辊框两内侧面设置,压辊摆臂相对压辊框的一侧面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内设有转向压辊,转向压辊与支撑柱通过定向轴连接,两支撑柱之间通过压辊调整支架连接,压辊调整支架两侧设有两个腰型孔,其腰型孔垂直于压辊调整支架设置,压辊调整支架内设有压辊组件,压辊组件为两个,均横向设置在压辊调整支架内,两压辊组件之间设有电机装置,电机装置固定在两压辊组件上,下夹送辊内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压辊摆臂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组件与压辊调整支架接触处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框分别与上夹送辊及下夹送辊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内设有液压油缸柱塞件。
【文档编号】B65H20/02GK203781448SQ201420028211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7日
【发明者】梁枫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