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0270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属于输送带传送的防滑动装置【技术领域】。该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所述支撑架底板上设有由支撑架立柱构成的支撑架,支撑架底板表面固定通过链条Ⅱ连接的减速器和电机,减速器通过链条Ⅰ与主动辊的传送链轮连接,主动辊输送输送带,主动辊下端设有托辊,主动辊上的主轴Ⅰ通过轴承Ⅰ水平与支撑架立柱连接,托辊上的主轴Ⅱ通过轴承Ⅱ水平与支撑架立柱连接,主轴Ⅰ、主轴Ⅱ上分别安装有传送齿轮Ⅰ、传送齿轮Ⅱ,传送齿轮Ⅰ和传送齿轮Ⅱ相互啮合,轴承Ⅰ、轴承Ⅱ通过轴承座固定,轴承Ⅱ上的轴承座与弹性支撑装置连接。该装置设计简单巧妙,提高了输送带的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属于输送带传送的防滑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带式输送机械中,广泛的使用橡胶带、尼龙带、钢带等,然而,在物料输送过程中,上述各种输送带很容易与带轮或辊轮发生相对滑动。为了解决输送带的打滑,除了对输送带进行升级外,通常是通过调整张紧机构,来增大带轮或辊轮与输送带之间压力实现的,这样很难克服传送距离80m的限制,并且也易造成输送带过度拉伸而断裂,导致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增加了维护的经济成本,不利于工业的高效生产。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则采用弹性支撑的夹带装置,通过调节主动辊和托辊之间挤压力来增大输送带与主动辊的摩擦力,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输送机传输过程中输送带的打滑现象,而且解决了输送带在传送过程中张的过紧问题,减小了输送带断裂变形的危险,这样就增加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而且该设计结构简单,易于维修,能够有效地提高输送带的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一种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包括主动辊1、输送带2、支撑架3、传送链轮
4、托辊5、链条I 6、链条Π 7、减速器8、支撑架底板9、电机10、弹性支撑装置11、主轴I 12、主轴Π 13、支撑架立柱14、传送齿轮I 15、轴承I 16、传送齿轮Π 17、轴承Π 18和轴承座19,所述支撑架底板9上设有由支撑架立柱14构成的支撑架3,支撑架底板9表面固定通过链条Π 7连接的减速器8和电机10,减速器8通过链条I 6与主动辊I的传送链轮4连接,主动辊I输送输送带2,主动辊I下端设有托辊5,主动辊I上的主轴I 通过轴承I Ib水平与支撑架立柱14连接,托辊5上的主轴Π 13通过轴承Π 18水平与支撑架立柱14连接,主轴I 12、主轴Π 13上分别安装有传送齿轮I 15、传送齿轮]I 17,传送齿轮I 15和传送齿轮Π 17相互啮合,轴承I 16、轴承Π 18通过轴承座19固定,轴承Π 18上的轴承座19与弹性支撑装置11连接。
[0005]所述弹性支撑装置11包括锁定螺母20、支撑架横梁21、压缩弹簧22、垫片23、和支撑杆24,支撑杆24上端与轴承Π IS上的轴承座19连接,支撑杆24下端通过锁定螺母20和垫片23与压缩弹簧22连接,压缩弹簧22的另一端通过垫片23紧压在支撑架横梁21上,支撑杆24穿过支撑架横梁21处设有锁定螺母20。
[0006]所述输送带2为金属输送带或非金属输送带。
[0007]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当该装置正常运转时,电机10转动依次带动减速器8和主动辊I转动,主动辊I上的输送带2就开始传送,此时由于传送齿轮I 15、传送齿轮Π 17的相互啮合转动,主动辊I带托辊5转动,由于轴承Π 18上的轴承座19与弹性支撑装置11连接,弹性支撑装置11的压缩弹簧22时刻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就使得主动辊和托辊紧密结合,从而给输送带2 —合适的剪切力,减少输送带在运动过程中的打滑现象。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计简单巧妙,能够自动调节对输送带的压力,降低了传输过程中输送带的损耗,有效地提高输送带的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立柱14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主动辊,2-输送带,3-支撑架,4-传送链轮,5-托辊,6-链条I,7-链条Π,8-减速器,9-支撑架底板,10-电机,11-弹性支撑装置,12-主轴I,13-主轴Π,14-支撑架立柱,15-传送齿轮I,16-轴承I 17-传送齿轮Π 18-轴承Π,19-轴承座,20-锁定螺母,21-支撑架横梁,22-压缩弹簧,23-垫片,2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实施例1
[0014]如图1和2所示,该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包括主动辊1、输送带2、支撑架3、传送链轮4、托辊5、链条I 6、链条Π 7、减速器8、支撑架底板9、电机10、弹性支撑装置
11、主轴I 12、主轴]I 13、支撑架立柱14、传送齿轮I 15、轴承I 16、传送齿轮Π 17、轴承Π 18和轴承座19,所述支撑架底板9上设有由支撑架立柱14构成的支撑架3,支撑架底板9表面固定通过链条Π ‘连接的减速器8和电机10,减速器8通过链条I 6与主动辊I的传送链轮4连接,主动辊I输送输送带2,主动辊I下端设有托辊5,主动辊I上的主轴I 12通过轴承I 16水平与支撑架立柱14连接,托辊5上的主轴Π 13通过轴承]I 18水平与支撑架立柱14连接,主轴I 12、主轴Π 13上分别安装有传送齿轮I 15、传送齿轮Π 17,传送齿轮I 15和传送齿轮Π 17相互啮合,轴承I 16、轴承Π 18通过轴承座19固定,轴承Π 18上的轴承座19与弹性支撑装置11连接。
[0015]其中弹性支撑装置11包括锁定螺母20、支撑架横梁21、压缩弹簧22、垫片23、和支撑杆24,支撑杆24上端与轴承Π 18上的轴承座19连接,支撑杆24下端通过锁定螺母20和垫片23与压缩弹簧22连接,压缩弹簧22的另一端通过垫片23紧压在支撑架横梁21上,支撑杆24穿过支撑架横梁21处设有锁定螺母20 ;输送带2为金属输送带或非金属输送带。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辊(I)、输送带(2)、支撑架(3)、传送链轮(4)、托辊(5)、链条I (6)、链条II (7)、减速器(8)、支撑架底板(9)、电机(10)、弹性支撑装置(11)、主轴I (12)、主轴II (13)、支撑架立柱(14)、传送齿轮I (15)、轴承I(16)、传送齿轮II (17)、轴承II (18)和轴承座(19),所述支撑架底板(9)上设有由支撑架立柱(14 )构成的支撑架(3 ),支撑架底板(9 )表面固定通过链条II (7 )连接的减速器(8 )和电机(10 ),减速器(8 )通过链条I (6 )与主动辊(I)的传送链轮(4)连接,主动辊(I)输送输送带(2),主动辊(I)下端设有托辊(5),主动辊(I)上的主轴I (12)通过轴承I (16)水平与支撑架立柱(14)连接,托辊(5)上的主轴II (13)通过轴承II (18)水平与支撑架立柱(14)连接,主轴I (12)、主轴II (13)上分别安装有传送齿轮I (15)、传送齿轮II (17),传送齿轮I (15)和传送齿轮II (17)相互啮合,轴承I (16)、轴承II (18)通过轴承座(19)固定,轴承II (18)上的轴承座(19)与弹性支撑装置(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装置(11)包括锁定螺母(20)、支撑架横梁(21)、压缩弹簧(22)、垫片(23)、和支撑杆(24),支撑杆(24)上端与轴承II (18)上的轴承座(19)连接,支撑杆(24)下端通过锁定螺母(20)和垫片(23)与压缩弹簧(22)连接,压缩弹簧(22)的另一端通过垫片(23)紧压在支撑架横梁(21)上,支撑杆(24 )穿过支撑架横梁(21)处设有锁定螺母(2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为金属输送带或非金属输送带。
【文档编号】B65G39/14GK203855090SQ20142024108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周俊文, 张佴栋, 常军, 彭金辉, 郭胜惠, 郑明春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