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绳夹持装置和安全起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273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缆绳夹持装置和安全起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起吊各种设备或是盛装箱,有时还需要将人置于安全屋中进行上下起吊。而在起吊过程中,往往缆绳会因长期使用且较为频繁的摩擦导致其发生断裂等现象,从而使得起吊装置发生安全故障,甚至可能出现直接掉落的情况。

因此,提供一种在缆绳断裂后能有效防止起吊装置坠落,且具有一定缓冲性能,大大降低急坠感的缆绳夹持装置和安全起吊设备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起吊过程中,往往缆绳会因长期使用且较为频繁的摩擦导致其发生断裂等现象,从而使得起吊装置发生安全故障,甚至可能出现直接掉落的情况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缆绳断裂后能有效防止起吊装置坠落,且具有一定缓冲性能,大大降低急坠感的缆绳夹持装置和安全起吊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缆绳夹持装置,其中,所述缆绳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夹持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一夹持块上形成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块上形成有 第二夹持面,且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能够配合夹持缆绳,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形成有夹角,且所述第二夹持面的端面所在的竖直面自上而下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面所在的竖直面,所述第二底板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夹持块的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平行的滑轨,所述第二夹持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中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面的侧面上还设置有止挡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插孔,止档杆能够插入所述插孔,以止档所述止挡块滑移。

优选地,所述插孔的数量为2-6个,且所述插孔设置于所述止挡块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为一体结构,且所述第一底板和/或所述第二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的通孔,以使得所述第一底板和/或所述第二底板能通过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面上还设置有多条凸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

优选地,所述凸纹为弧形,且所述弧形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起吊设备,其中,所述安全起吊设备包括缆绳、安全屋和上述所述的缆绳夹持装置,所述安全屋与所述止挡块相连,所述缆绳的下端与所述安全屋相连,所述缆绳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能够配合夹持或松开所述缆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底板上设置第一夹持块,第二底板上设置第二夹持块,同时在第一夹持块上设置第一夹持面,并在第二夹持 块上配合设置第二夹持面,同时将第二夹持面与第一夹持面之间设置为形成有夹角,并在第二夹持块和第二底板上配合设置滑轨和滑块,从而使得缆绳置于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之间时,当安全屋下滑,会带动止挡块下滑,并进一步带动第二夹持块下滑,从而逐渐减小第二夹持块和第一夹持块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能够配合夹持缆绳,防止安全屋的进一步下落,起到安全防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缆绳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底板 2-第二底板

3-第一夹持块 4-第二夹持块

5-第一夹持面 6-止挡块

7-止档杆 8-凸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竖直、水平、上和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缆绳夹持装置,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缆绳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一夹持块3和第二夹持块4,所述第一夹持块3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1上,所述第二夹持块4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2上,所述第一夹持块3上形成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夹持面5,所述第二夹持块4上形成有第二夹持面,且所述第一夹持面5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面5与所述第二夹持面能够配合夹持缆绳,所述第一夹持面5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形成有夹角,且所述第二夹持面的端面所在的竖直面自上而下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面5所在的竖直面,所述第二底板2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夹持块4的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平行的滑轨,所述第二夹持块4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第二夹持块4中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面的侧面上还设置有止挡块6。

上述设计通过在第一底板1上设置第一夹持块3,第二底板2上设置第二夹持块4,同时在第一夹持块3上设置第一夹持面5,并在第二夹持块4上配合设置第二夹持面,同时将第二夹持面与第一夹持面5之间设置为形成有夹角,并在第二夹持块4和第二底板2上配合设置滑轨和滑块,从而使得缆绳置于第一夹持面5和第二夹持面之间时,当安全屋下滑,会带动止挡块6下滑,并进一步带动第二夹持块4下滑,从而逐渐减小第二夹持块4和第一夹持块3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第一夹持块3和第二夹持块4能够配合夹持缆绳,防止安全屋的进一步下落,起到安全防护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所述止挡块6的限定位置能进一步得到有效调节,所述第二底板2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插孔,止档杆7能够插入所述插孔,以止档所述止挡块6滑移。通过将止档杆7插 入不同的插孔中,从而使得能够对止挡块6的下落进行更好的限位。

所述插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孔的数量为2-6个,且所述插孔设置于所述止挡块6的下方。

当然,为了使得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2能更方便地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2为一体结构,且所述第一底板1和/或所述第二底板2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的通孔,以使得所述第一底板1和/或所述第二底板2能通过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固定。

为了使所述第一夹持面5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面对缆绳的夹持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其摩擦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面5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面上可以还设置有多条凸纹8。

当然,为了更进一步地适应实际使用时的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面5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

同样地,更为优选地,所述凸纹8可以进一步设置为弧形,且所述弧形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相平行。从而使得其更为有效地提高与缆绳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起吊设备,其中,所述安全起吊设备包括缆绳、安全屋和上述所述的缆绳夹持装置,所述安全屋与所述止挡块6相连,所述缆绳的下端与所述安全屋相连,所述缆绳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块3和所述第二夹持块4,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块3和所述第二夹持块4能够配合夹持或松开所述缆绳。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