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752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推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食品、制药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瓶装置。



背景技术:

推瓶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如隧道式灭菌烘干机与下游设备对接处的死区的瓶体无法输送到下游设备,故会在此死区设置推瓶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推瓶装置如图1所示,电机减速机1正转,带动传动链条2、滑动座3,带动摆动杆4,推杆5沿着滑动轴6向右滑动,滚子7沿着凸轮8滚动,摆动杆4向下摆动,推杆5落到网带上方,将瓶体送出;电机减速机1反转时,带动传动链条2、滑动座3,带动摆动杆4,推杆5沿着滑动轴6向左后退,摆动杆4上方滚子7沿着凸轮8运转,摆动杆4向上摆动,推杆5复位,从而实现往复推瓶动作。

采用上述结构的推瓶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机构包含有电机、减速机、链条等元件,其结构较复杂,加工成本非常高,运动机构较多,又不能施加润滑,再加上链条无法张紧,各运动部位因摩擦而产生的颗粒会对清洗、干燥灭菌后玻璃瓶产生污染,因而存在运行困难和安全隐患,不符合GMP法规的要求;2、所占空间较大,安装调试不方便,会对层流风造成干扰,且机构安装在箱体内,机械零部件出现故障时,须拆开烘箱,维护比较困难;3、推瓶时速度和力的大小无法控制,容易将玻璃瓶推倒,甚至挤碎玻璃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成本低、免维护、运行安全顺畅、自动化程度高的推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推瓶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滑块、摆杆部件、推瓶杆、滚轮和主控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滚轮和主控单元均装设在设备机体上,驱动单元位于滚轮上方,所述滑块滑设于驱动单元内,所述摆杆部件与滑块活动铰接,所述推瓶杆装设于摆杆部件端部,所述主控单元启动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滑块带动摆杆部件和推瓶杆往复运动、且摆杆部件经过滚轮时带动推瓶杆上摆或下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驱动单元为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与主控单元之间设有用于驱使滑块运动的气动控制元件,所述气动控制元件分别与无杆气缸以及主控单元联接。

所述气动控制元件包括用于调节驱动单元的气压的压力调节元件,所述压力调节元件与无杆气缸以及主控单元联接。

所述气动控制元件还包括用于调节驱动单元的气流的流速调节元件,所述流速调节元件与无杆气缸以及主控单元联接。

所述驱动单元内嵌设有两个行程开关,所述滑块设置在两个行程开关之间,两个所述行程开关与主控单元联接。

所述摆杆部件包括导向板和摆杆,所述导向板一端与滑块活动铰接,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摆杆与导向板固接,所述推瓶杆装设于摆杆的端部,所述导向板经过滚轮时通过摆杆带动推瓶杆上摆或下落。

所述推瓶杆内部设有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与主控单元联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推瓶装置,当需要推瓶时,利用主控单元使驱动单元驱动滑块向输瓶方向运动,摆杆部件经过滚轮,此时摆杆部件失去滚轮的支撑作用而向下摆动,推瓶杆下落至推瓶状态位置,从而实现推动,推瓶动作结束后,使驱动单元驱动滑块反方向运动,摆杆部件经过滚轮,此时摆杆部件受滚轮的支撑作用而向上摆动,推瓶杆上摆避让下一组瓶体,较传统结构而言,该推瓶装置采用驱动单元结合主控单元实现推瓶自动化;整个推瓶装置不需要电机、减速机、链条等元件,即运动机构较少,运动部位为全密封结构,其结构非常简单紧凑,加工成本低,可免维护,不会扰乱层流风,不需要进行机械润滑,其运行更为安全和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推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推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推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电机减速机;2、传动链条;3、滑动座;4、摆动杆;5、推杆;6、滑动轴;7、滚子;8、凸轮;9、驱动单元;91、气动控制元件;911、压力调节元件;912、流速调节元件;92、行程开关;10、滑块;11、摆杆部件;111、导向板;112、摆杆;12、推瓶杆;121、感应元件;13、滚轮;14、主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推瓶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驱动单元9、滑块10、摆杆部件11、推瓶杆12、滚轮13和主控单元14,驱动单元9、滚轮13和主控单元14均装设在设备机体上,驱动单元9位于滚轮13上方,滑块10滑设于驱动单元9内,摆杆部件11与滑块10活动铰接,推瓶杆12装设于摆杆部件11端部,主控单元14启动时,驱动单元9驱动滑块10带动摆杆部件11和推瓶杆12往复运动、且摆杆部件11经过滚轮13时带动推瓶杆12上摆或下落。当需要推瓶时,利用主控单元14使驱动单元9驱动滑块10向输瓶方向运动(主控单元14输入指令,驱动单元9接收指令后执行驱动),摆杆部件11经过滚轮13,此时摆杆部件11失去滚轮13的支撑作用而向下摆动,推瓶杆12下落至推瓶状态位置,从而实现推瓶,推瓶动作结束后,使驱动单元9驱动滑块10反方向运动,摆杆部件11经过滚轮13,此时摆杆部件11受滚轮13的支撑作用而向上摆动,推瓶杆12上摆避让下一组瓶体,较传统结构而言,该推瓶装置采用驱动单元9结合主控单元14实现推瓶自动化;整个推瓶装置不需要电机、减速机、链条等元件,即运动机构较少,运动部位为全密封结构,其结构非常简单紧凑,加工成本低,可免维护,不会扰乱层流风,不需要进行机械润滑,其运行更为安全和顺畅。

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9为无杆气缸,无杆气缸与主控单元14之间设有用于驱使滑块10运动的气动控制元件91,气动控制元件91分别与无杆气缸以及主控单元14联接。该结构中,操作人员从主控单元14输入指令,气动控制元件91接收指令后控制无杆气缸使滑块10动作,从而实现往复推瓶动作,其结构简单实用。

本实施例中,气动控制元件91包括用于调节驱动单元9的气压的压力调节元件911,压力调节元件911与无杆气缸以及主控单元14联接。该结构中,通过主控单元14输入指令,压力调节元件911接收指令后改变无杆气缸的气压,从而调节推瓶杆12的推力大小。

本实施例中,气动控制元件91还包括用于调节驱动单元9的气流的流速调节元件912,流速调节元件912与无杆气缸以及主控单元14联接。该结构中,通过主控单元14输入指令,流速调节元件912接收指令后改变无杆气缸的气流量,从而调节推瓶杆12的速度。

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9内嵌设有两个行程开关92,滑块10设置在两个行程开关92之间,两个行程开关92与主控单元14联接。该结构中,先在主控单元14输入行程指令,当滑块10移动至所设置的行程位置时,两个行程开关92会进行信息反馈,主控单元14会控制滑块10停止移动。

本实施例中,摆杆部件11包括导向板111和摆杆112,导向板111一端与滑块10活动铰接,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摆杆112与导向板111固接,推瓶杆12装设于摆杆112的端部,导向板111经过滚轮13时通过摆杆112带动推瓶杆12上摆或下落。该结构中,当需要推瓶时,滑块10向输瓶方向运动,导向板111经过滚轮13后失去滚轮13的支撑作用而向下摆动,即导向板111会带动摆杆112和推瓶杆12向下摆动,推瓶杆12与瓶体接触进一步移动实现推动;当复位时,滑块10反向运动,导向板111经过滚轮13并被滚轮13支撑而向上摆动,即导向板111会带动摆杆112和推瓶杆12向上摆动,以避让下一组瓶体。

本实施例中,推瓶杆12内部设有感应元件121,感应元件121与主控单元14联接。当推杆12接触到瓶体时,推瓶杆12受到轻微挤压,感应元件121发出信号给主控单元14,主控单元14通过气动控制元件91控制滑块10减速慢行,以防止不会将瓶体推倒或挤碎瓶体。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推瓶时,主控单元14发出指令,气动控制元件91接收指令后驱动无杆气缸的滑块10缓慢前行,导向板111沿滚轮13缓缓下滑,带动摆杆112及推瓶杆12向前并向下摆动,无杆气缸的滑块10速度缓慢以防止推瓶杆12因快速下降而抖动,当推瓶杆12下降到推瓶状态后,此时摆杆112水平,主控单元14控制压力调节元件911和流速调节元件912,对无杆气缸的气压和气流量均增加,使得无杆气缸的滑块10快速前行,以提高工作效率。当感应元件121感应到推瓶杆12接触瓶体时,主控单元14通过气动控制元件91控制滑块10减速慢行,保证在推瓶过程中不会将瓶体推倒或挤碎瓶体,顺利完成推瓶并回复原位。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