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转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897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转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转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纸尿裤、尿布、卫生巾等生产工艺中,往往需要对连续柔性材料进行裁切、转位和复合,现有的裁切机构和转位机构相互独立地分开设置于生产线上,存在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31010883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变速转位刮切装置,可将连续柔性材料变速输送并在输送中对柔性材料进行裁切和转位,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适用范围窄,仅适用于一种型号的柔性材料的加工,当需要对其他型号的柔性材料进行加工时,需要更换设备,生产成本更高,生产效率低;柔性材料在输送过程中,采用刮切机构将柔性材料切断,容易导致柔性材料变型、切口出现瑕疵的情况,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变速转位输送装置,可根据产品型号的不同,方便地调整输送速度,无需更换设备,适应性强,使用方便,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速转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支承轴、设置在支承轴上的偏心套、设置在偏心套上外周面具有轨迹槽的圆柱凸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偏心套上的多个回转架、通过枢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回转架上用于吸附柔性材料的负压盒、设置在枢转轴与圆柱凸轮的轨迹槽之间用于驱动负压盒旋转的摆杆、与回转架连接用于驱动回转架变速回转的变速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变速机构的动力轴、通过负压管道与负压盒连接的负压供气机构,所述支承轴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通过该调整机构可调节所述支承轴的相位角,从而调节柔性材料的复合速度以适应不同型号的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为胀套,胀套处于涨紧状态时,所述支承轴固定在机架上,胀套处于松弛状态时,可通过旋转支承轴来调整支承轴的相位角,调整完成后,再使胀套处于涨紧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架包括通过轴承可转动套设在偏心套上的两支撑杆和连接在两支撑杆之间的横杆,所述负压盒通过枢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横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承轴上的第一驱动盘、设置在所述支承轴上形成有与所述偏心套同心的圆形轨迹的平面凸轮、具有三个成三角布置的连接点的第一连杆和连接在第一连杆与所述回转架之间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连接点与第一驱动盘枢转连接、第二连接点通过滚轮与平面凸轮的圆形轨迹槽配合连接、第三连接点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一驱动盘由动力轴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轴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可转动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驱动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供气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负压块、可转动套设在负压块外周面的回转套、圆周分布在回转套上的多个负压接管、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承轴上的第二驱动盘,回转套与负压块之间围成有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室,负压接管通过管道与各个负压盒连接,设置成当回转套转动时,负压接管可交替与负压室连通,第二驱动盘与所述回转套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盘和所述第一驱动盘通过连接条连接,第一驱动盘转动时,带动第二驱动盘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摆杆一端与枢转轴连接、另一端通过滚轮与圆柱凸轮的轨迹槽配合连接,当所述回转架相对圆柱凸轮转动时,轨迹槽带动摆杆摆动使负压盒绕枢转轴转动,从而实现负压吸附块的转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支承轴的相位角来调节柔性材料的复合速度,以适应各种不同型号的产品,适用性强,使用方便,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架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偏心套上,支承轴能够更稳固地支承回转架和负压盒,从而使负压盒在变速和转位过程中更稳定,运动轨迹更精确,加工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变速转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支承轴2、设置在支承轴2上的偏心套21、设置在偏心套21上外周面具有轨迹槽27的圆柱凸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偏心套21上的多个回转架、通过枢转轴31转动地设置在回转架上用于吸附柔性材料的负压盒32、设置在枢转轴31与圆柱凸轮22的轨迹槽27之间用于驱动负压盒32旋转的摆杆33、与回转架连接用于驱动回转架变速回转的变速机构、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驱动变速机构的动力轴5、通过负压管道与负压盒32连接的负压供气机构,支承轴2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6,通过该调整机构6可调节支承轴2的相位角,从而调节柔性材料的复合速度以适应不同型号的产品。

回转架包括通过轴承24可转动套设在偏心套21上的两支撑杆25和连接在两支撑杆25之间的横杆26,负压盒32通过枢转轴31可转动地设置在横杆26上,调整机构6为胀套,胀套处于涨紧状态时,支承轴2固定在机架1上,胀套处于松弛状态时,可通过旋转支承轴2来调整支承轴2的相位角,调整完成后,再使胀套处于涨紧状态,将支承轴2再次固定在机架1上,变速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承轴2上的第一驱动盘41、设置在支承轴2上形成与偏心套21同心的圆形轨迹槽的平面凸轮42、具有三个成三角布置的连接点的第一连杆43和连接在第一连杆43与回转架之间的第二连杆44,第一连杆43的第一连接点与第一驱动盘41枢转连接、第二连接点通过滚轮与平面凸轮42的圆形轨迹槽配合连接、第三连接点与第二连杆44连接,第一驱动盘41由动力轴5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轴5上的第一齿轮51、与第一齿轮51啮合可转动的第二齿轮52,第二齿轮52与第一驱动盘41固定连接,负压供气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负压块35、可转动套设在负压块35外周面的回转套36、圆周分布在回转套36上的多个负压接管37、可转动设置在支承轴2上的第二驱动盘39,回转套36与负压块35之间围成有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室38,负压室38通过负压通道34与负压源连接,负压接管37通过负压管道与各个负压盒32连接,设置成当回转套36转动时,负压接管37可交替与负压室38连通,第二驱动盘39与回转套36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盘39和第一驱动盘41通过连接条45连接,第一驱动盘41转动时,带动第二驱动盘39同步转动。

摆杆33一端与枢转轴31连接、另一端通过滚轮与圆柱凸轮22的轨迹槽27配合连接,当回转架相对圆柱凸轮22转动时,轨迹槽27带动摆杆33摆动使负压盒32绕枢转轴31转动,从而实现负压吸附块的转位。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根据产品型号调整支承轴2的相位角,以使柔性材料的复合速度与后续复合设备的速度大致相同,再使已被等间隔加工上易断虚线的柔性材料被负压盒32吸附,变速机构使在前负压盒32在向前旋转输送柔性材料时速度提高,与在后负压盒32产生速度差,从而将柔性材料从易断虚线处拉断,在前负压盒32在向前输送柔性材料过程中完成90度转位,柔性材料复合完成后,在前负压盒32释放柔性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