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计数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073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栅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板栅输送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板栅在铅酸蓄电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活性物质的承载体起着骨架支撑和粘附活性物质的作用,它是电流的传导体起着集流、汇流和输流的作用,它也是极板的均流起着使电流均匀分布到活性物质中作用;所以板栅的质量好坏对于铅酸蓄电池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浇铸脱模产生的板栅在制作完成一片片板栅成品后均是由工人将一大叠的板栅成品搬运至包装区包装,这种手工搬运的方式一方面造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在搬动过程中工人易使板栅出现微弯折问题,从而板栅的质量有所下降。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计数输送装置,其可使成型后的板栅能自动输送至板栅包装区的工人处,无需工人搬运,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量,工作效率高,并能保证板栅在运送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受损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动计数输送装置,包括计数器,用于输送板栅的板栅输送带,驱动板栅输送带工作的驱动控制装置,及供板栅输送带和驱动控制装置安装的安装座;上述计数器安装在板栅成型机的板栅成品输出处,计算板栅成型机的板栅成品输出处的板栅输出个数,上述安装座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座和第二侧座,上述第一侧座和第二侧座均呈沿板栅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且上述第一侧座的顶面和第二侧座的顶面均具有供板栅的两侧对应平放于上的放置平面,上述第一侧座和第二侧座上位于放置平面处均安装有对放置平面上的板栅进行输送的上述板栅输送带,上述驱动控制装置安装在上述第一侧座或第二侧座上,上述驱动控制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控制器,上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两上述板栅输送带同步转动,上述计数器的输出端与上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上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上述驱动电机控制连接。

以板栅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为由前至后方向,上述第一侧座处于左侧,上述第二侧座处于右侧,上述第一侧座和第二侧座均包括有竖立设置的内侧板和外侧板,上述内侧板与上述外侧板锁固在一起,且上述内侧板与上述外侧板之间具有沿板栅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延伸的安装间距,上述内侧板的顶面与上述外侧板的顶面构成上述放置平面,上述第一侧座的安装间距和第二侧座的安装间距内均安装有上述板栅输送带,上述板栅输送带的顶面与上述放置平面相齐平。

上述传动机构包括前链轮、后链轮、下链轮、过渡链轮和传动轴,上述传动轴的两端对应活动穿过上述第一侧座的后端下方和第二侧座的后端下方,且上述传动轴的两端端部外分别设有供传动轴的端部转动安装的安装底座,上述第一侧座的安装间距和第二侧座的安装间距内均转动安装有前链轮、后链轮、下链轮和过渡链轮,且上述下链轮处于后链轮的下方,并套固在上述传动轴外,上述过渡链轮处于下链轮与前链轮之间,上述板栅输送带呈链条式,上述板栅输送带绕设在上述前链轮、后链轮、下链轮及过渡链轮上,上述驱动电机和控制器均固定在上述第一侧座后端的左侧面外,且上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右伸入上述第一侧座的安装间距内,上述第一侧座的安装间距内的后链轮套固在上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

上述内侧板前端底面高于上述外侧板的前端底面,上述第一侧座的外侧板下部与上述第二侧座的外侧板下部通过连接杆串接在一起,且上述外侧板与上述连接杆活动套装配合,上述连接杆处于上述内侧板下方,两上述外侧板的下部均设有一横卧放置的调节丝杆,上述外侧板上开设有供调节丝杆穿过的穿过安装孔,上述调节丝杆的第一端穿过上述穿过安装孔,且上述穿过安装孔与调节丝杆的第一端呈螺纹螺装配合,上述调节丝杆的第二端处于上述外侧板外,且上述调节丝杆的第二端端部外套固有转动调节丝杆的操作手轮。

上述外侧板上锁固有分别套设在上述连接杆外和上述调节丝杆外的导向套。

上述连接杆设置有二根,二根连接杆呈前后间隔设置,且上述调节丝杆处于二根连接杆之间。

上述第一侧座与上述第二侧座前端端部均设有由后至前向下倾斜延伸的弧形导向板,且上述弧形导向板与上述内侧板固定连接,上述弧形导向板的后端端部顶面呈平面,并与上述放置平面相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计数输送装置,安装时板栅输送带的一端设置在栅板成型机的栅板成品输出处、另一端设置在板栅包装区处,与板栅成型机的板栅成品输出端相承接。使用前,先在计数器上设置所需输送产品的数量,使用时,板栅成型机的板栅成品输出端输出的板栅成品可推出至板栅输送带上,每出一片板栅成品,计数器计数一次,当计数器计数的次数与初始设置的次数相同时,计数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经传动机构带动两板栅输送带同步运行,此时板栅输送带上的若干板栅即可一同被送出至板栅包装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可将待包装的板栅自动输送至板栅包装区处,无需工人搬运,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量,显著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并避免了板栅出片后需人工搬运至包装区处而造成板栅弯折,严重影响板栅质量的问题,且每次输送时均能够输送包装所需的数量,无需工人每次包装时需自行计算板栅数量,更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板栅输送带 1 第一侧座 21

内侧板 211 外侧板 212

连接条 213 第二侧座 22

驱动电机 3 前链轮 41

后链轮 42 下链轮 43

过渡链轮 44 传动轴 45

安装底座 46 连接杆 5

调节丝杆 6 操作手轮 61

导向套 7 弧形导向板 8

安装间距 1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计数输送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计数器(图中未画出),用于输送板栅的板栅输送带1,驱动板栅输送带工作的驱动控制装置,及供板栅输送带和驱动控制装置安装的安装座2;计数器安装在板栅成型机的板栅成品输出处,计算板栅成型机的板栅成品输出处的板栅输出个数,安装座2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座21和第二侧座22,第一侧座21和第二侧座22均呈沿板栅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且第一侧座21的顶面和第二侧座22的顶面具有供板栅的两侧对应平放于上的放置平面,第一侧座21和第二侧座22上位于放置平面处均安装有对放置平面上的板栅进行输送的所述的板栅输送带1,驱动控制装置安装在第一侧座21或第二侧座22上,驱动控制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和控制器(图中未画出),驱动电机3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两板栅输送带1同步转动,计数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3控制电连接。

具体的是:以板栅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为由前至后方向,第一侧座21处于左侧,第二侧座22处于右侧,第一侧座21包括有竖立设置的内侧板211和外侧板212,内侧板211的顶面与外侧板212的顶面均呈平面,即内侧板211的顶面和外侧板212的顶面即构成所述的放置平面,内侧板211前端底面高于外侧板212的前端底面,内侧板211与外侧板212之间具有安装间距100,且内侧板211与外侧板212通过处于安装间距100内的连接条213锁固配合在一起,两个安装间距100内均设有该板栅输送带1,且板栅输送带1呈闭环形结构,板栅输送带1的顶面与放置平面相齐平,连接条213处于闭环形的板栅输送带1内。本新型中,第二侧座22的结构与第一侧座2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前链轮41、后链轮42、下链轮43、过渡链轮44和传动轴45,传动轴45横卧设置,并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传动轴45的左右两端端部对应活动穿过第一侧座21的后端下方和第二侧座22的后端下方,且传动轴45的左右两端端部外分别设有供传动轴45的端部转动安装的安装底座46,且第一侧座21和第二侧座22分别通过各自的安装底座46被撑离地面,此安装底座46呈L型,安装底座46的水平部与地面相接触,安装底座46的竖直部上开设有供传动轴45的端部穿过安装的安装孔,利用安装孔与轴承的配合能够实现传动轴45的安装,所述的第一侧座21的安装间距和第二侧座22的安装间距内均转动安装有所述的前链轮41、后链轮42、下链轮43和过渡链轮44,各链轴均通过轮轴对应安装在外侧板上,前链轮41处于外侧板的前端,后链轮42处于外侧板的后端,下链轮43处于后链轮42的正下方,并套固在传动轴45外,过渡链轮44处于下链轮43与前链轮41之间,所述的板栅输送带1呈链条式,处于左侧的板栅输送带1绕设在同处于左侧的前链轮41、后链轮42、下链轮43及过渡链轮44上,处于右侧的板栅输送带1绕设在同处于右侧的前链轮41、后链轮42、下链轮43及过渡链轮44上,驱动电机3和控制器均固定在第一侧座21的外侧板212后端的左侧面外,且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朝右伸入第一侧座21的安装间距内,第一侧座21的安装间距内的后链轮42套固在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外。驱动电机3启动,驱动电机3带动左侧的后链轮42转动,后链轮42经左侧的板栅输送带1依次带动左侧的前链轮41、下链轮43及过渡链轮44,左侧的下链轮43的转动经传动轴45带动右侧的下链轮43转动,由此依次使右侧的板栅输送带、前链轮、后链轮及过渡链轮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计数输送装置,安装时板栅输送带1的前端设置在栅板成型机的栅板成品输出处、后端设置在板栅包装区处,与板栅成型机的板栅成品输出端相承接。使用前,先在计数器上设置所需输送产品的数量,使用时,板栅成型机的板栅成品输出端输出的板栅成品通过推板气缸将平放的板栅向上翻起至第一侧座21与第二侧座22的前端端部的放置平面上平放,且放置平面上的板栅的中间部位会与安装间距100内的板栅输送带1的顶面相接触,相应地第二片板栅依次下落叠放在上一板栅上,此时,板栅成型机每出一片板栅成品时,计数器计数一次,当计数器计数的次数与初始设置的次数相同时,计数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启动,驱动电机3经传动机构带动两板栅输送带1同步运行,两板栅输送带1的同步运行可此时板栅输送带1上的若干叠放在一起的板栅一同被向后送出至板栅包装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可将待包装的板栅自动输送至板栅包装区处,无需工人搬运,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量,显著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并避免了板栅出片后需人工搬运至包装区处而造成板栅弯折,严重影响板栅质量的问题,且每次输送时均能够输送包装所需的数量,无需工人每次包装时需自行计算板栅数量,更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本新型的再一优选的是:第一侧座21的外侧板下部与第二侧座22的外侧板下部通过连接杆5串接在一起,且外侧板与连接杆活动套装配合,即连接杆5活动穿出外侧板外,连接杆5处于内侧板下方,两块外侧板的下部均设有一横卧放置的调节丝杆6,每一外侧板上均对应开设有供调节丝杆6穿过的穿过安装孔(图中未示出),调节丝杆6的第一端穿过穿过安装孔,且穿过安装孔与调节丝杆的第一端呈螺纹螺装配合,即穿过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调节丝杆6的第一端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内、外螺纹相螺合,调节丝杆6的第二端处于外侧板的外侧,且调节丝杆6的第二端端部外套固有转动调节丝杆6的操作手轮61;这样,使用时,可转动操作手轮61,调节丝杆6转动,调节丝杆6的转动使第一侧座21的外侧板与第二侧座22的外侧板沿连杆杆5相对或相向移动,第一、二侧座的相对或相向移动可调节二个板栅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板栅的输送,适用范围广,且结构简易,易于调节。

本新型中,该连接杆5设置有二根,二根连接杆5呈前后间隔设置,且调节丝杆6处于二根连接杆5之间,且外侧板上锁固有分别套设在连接杆5外和调节丝杆6外的导向套7,利用各导向套7可对第一侧座和第二侧座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一、二侧座的平移较为平移,另通过二根连接杆5进一步提高侧座平移的稳定性。

本新型的再二优选的是:该第一侧座21的前端端部与第二侧座22的前端端部均设有由后至前向下倾斜延伸的弧形导向板8,且弧形导向板8与内侧板固定连接,弧形导向板8的后端端部顶面呈平面,并与放置平面相齐平;这样,利用此弧形导向板8可对板栅成型机处向上翻转至板栅输送带上的板栅起到导向作用,使板栅成型机处的成型板栅经气缸易于推送至板栅输送带的前端处平放设置。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