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纠偏功能的针头定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74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纠偏功能的针头定布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革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纠偏功能的针头定布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革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步是将PU树脂浆料采用湿法生产工艺制成贝斯(底坯);第二步为干法转移贴面,即采用离型纸法将制成的皮膜面料和底坯二者贴合制成PU合成革;第三步为后处理,通过印刷、磨毛、压花、揉纹、喷涂等过程改变产品的外观和物性;其中,第一步的结尾步骤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过程中,需要将整个合成革拉直摊平。

如公告号为CN2024907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人造革、合成革涂饰系统,该专利中展现了一种针板装置,该针板装置内设置有紧固件,优选设计为针式履带,用于将人造革、合成革撑展并将其定型,防止人造革、皮革在烘干过程中变形,其中的针式履带的结构主要由传送带以及定位针构成,传送带由电机进行驱动进行不断地旋转,而所有的定位针固定位于传送带的上带面上,待烘干的人造革或合成革的端部则直接被所有的定位针所插穿,进而整个人造革或合成革则被整体拉紧,此类的针板装置被普遍应用于革料固定工序过程中,该装置对革料的紧固稳定性较高。

受到革料自身材质的原因,在被针式履带长时间带动后,革料会出现走偏情况,革料一旦走偏,而针式履带未及时进行位置调整,则会导致革料与针板装置之间发生分离,降低了革料传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纠偏功能的针头定布装置,其能大幅度增加革料传输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纠偏功能的针头定布装置,包括固定机架,所述固定机架上设有供革料通过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间平行设置的安置台,每个安置台上设有传送带,传送带上设有定位针,所述传送带受驱动源驱动而不断运动,还包括对应驱动单个安置台沿垂直于传输通道传输方向的驱动组件、连接于安置台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位于传送带上的革料侧边偏移情况且输出信号于驱动组件以最终控制安置台的移动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革料受传送带驱动运输,而当传送带发生侧向偏移时,红外线检测装置会及时检测到位于传送带上的革料偏移情况,然后输出信号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会带动安置台沿垂直于传输通道传输方向进行移动,进而使位于安置台上的传送带适应革料带边所在的位置,以保证革料的带边均能准确地被固定于定位针上,以最终大幅度增加革料的传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连接臂、检测头、红外线接收发射器,所述检测头包括上头以及下头,所述上头与下头分别位于革料的上下两侧,所述红外线接收发射器分别位于上头、下头上,以保证上头与下头之间存在红外检测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革料的料边会位于上头与下头之间,红外线接收发射器会不断地在上头、下头之间发射红外线信号,以保证上头和下头之间存在红外检测区间,当革料的料边发生偏移时,红外线信号会被革料料边隔断,红外线检测装置会直接输出信号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即可直接作用于对应的安置台,并使安置台连同传送带和定位针移动至对应位置,最终使定位针能时刻与革料的边缘相适应,从而准确地达到增加革料传输时的稳定性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包括垂直固定于安置台的固定臂、滑移臂、调节块、位于调节块上的竖向限位件,所述调节块上设有竖向通孔,所述固定臂贯穿于竖向通孔且受竖向限位件所限位,所述滑移臂一端固定连接于检测头,且另一端连接于调节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同批次的革料,其革料所处的竖直位置均会不同;当革料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发生改变时,只需先调节竖向限位件,并使整个调节块沿着固定臂进行上下垂直滑动,进而保证适应不同批次的革料发生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变化。

优选的,所述调节块上还设有横向通孔、横向限位件,所述滑移臂贯穿于横向通孔且受横向限位件所限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同批次的革料,其革料的横向宽度均会不同;当革料横向宽度发生改变时,只需先调节横向限位件,并使整个滑移臂沿着横向通孔进行水平滑动,进而保证适应不同批次的革料发生的横向方向上的位置变化。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安置台上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臂以及压紧源,所述压紧臂一端连接于压紧源,且另一端设有压紧轮,所述压紧轮的外轮面上设有压紧针,所述压紧源施力于压紧臂且使压紧轮上的压紧针错位穿插于传送带的定位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革料位于传送带上方时,定位针会直接与革料的下侧壁相抵,压紧源施力于压紧臂并趋使压紧轮的外轮面靠近于传送带上侧壁,由于压紧轮外轮壁上的压紧针会直接把革料挤压向传送带的定位针上;压紧针与定位针之间是错位穿插关系,能最大程度保证所有的定位针都能扎入到革料内,最终保证革料的连接稳定性,减少出现革料脱针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定位针靠近压紧轮的端部设有弯折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革料被压紧针压入到定位针内后,弯折段的设置,能大幅度减少革料从定位针内脱出的几率,从而最终减少出现革料脱针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靠近压紧轮的带面宽度大小大于压紧轮的外轮面宽度大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轮在把革料压向传送带一侧时,压紧轮与革料相抵的面积内会直接准确地嵌入到传送带上的定位针上,另外,受到压紧轮的压紧作用,传送带大于压紧轮带面上的定位针也会有扎入到革料上,总体而言,传送带靠近压紧轮的带面得到有效增宽,又进一步减少了出现革料脱针的概率。

优选的,还包括滑移套,所述压紧轮滚动套接于滑移套,所述滑移套滑移连接于压紧臂,所述滑移套的可滑移方向垂直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所述压紧轮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滑移套的滑移动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同批次的革料,其宽度均不相同,即革料的侧边相对于传送带上带面所在的位置会发生移动,而此时为了能稳定压紧革料,可直接通过松开第一限位件,并使滑移套沿着垂直于传送带传送方向进行移动,以适应宽度不同的革料,最终保证压紧轮与革料边缘之间的抵触面面积。

优选的,所述压紧组件设有两个,两个压紧组件分别为固定压紧部以及可调压紧部;所述可调压紧部还包括调节臂,所述调节臂位于压紧臂与压紧源之间,所述调节臂的一端连接于压紧源,且另一端上设有滑移槽,所述压紧臂端部穿设于滑移槽且可沿着滑移槽进行前后滑移,所述压紧臂的滑移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平面齐平,所述压紧臂上设有用于驱动压紧臂滑移运动的驱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臂可沿着滑移槽进行前后滑移,既位于可调压紧部上的压紧轮与位于固定压紧部上的压紧轮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以保证不同批次的革料与定位针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穿设于调节臂侧壁且穿过滑移槽,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于压紧臂端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正反旋转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能驱动调节臂沿着滑移槽进行滑移运动,以实现压紧轮沿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图2为红外线检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红外线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3为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红外线检测装置的内部连接结构;

图4为安置台以及压紧组件两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用于展示定位针的总体结构;

图6为安置台以及压紧件两者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图6的B部放大图,用于展示压紧轮、滑移套、压紧臂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8为安置台以及压紧组件两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C部放大图,用于展示驱动件的内部结构。

附图标记:1、革料;2、固定机架;3、传输通道;4、安置台;5、传送带;6、定位针;7、驱动组件;71、长螺杆;72、驱动电机;8、红外线检测装置;81、连接臂;82、固定臂;83、滑移臂;84、调节块;85、检测头;851、上头;852、下头;86、红外线接收发射器;9、竖向限位件;10、竖向通孔;11、横向通孔;12、横向限位件;13、压紧组件;131、固定压紧部;132、可调压紧部;1321、调节臂;1322、压紧臂;1323、压紧源;1324、压紧轮;1325、压紧针;1326、弯折段;14、滑移套;15、第一限位件;16、滑移槽;17、驱动件;171、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带有纠偏功能的针头顶布装置,参见图1、图4以及图5所示,包括安置于地面的固定机架2,固定机架2上设有传输通道3,该传输通道3供革料1通过,传输通道3的两个相对侧边分别设有安置台4,两个安置台4之间呈平行设置,并且每个安置台4上均设有传送带5以及驱动源,该驱动源可选用电机,驱动源可直接驱动传送带5进行不断运动,传送带5有效传输方向与传输通道3所处方向保持一致,在传送带5的上带面上设有定位针6,定位针6靠近压紧轮1324的端部设有弯折段1326,革料1的边缘可直接被定位针6插穿,并最终使革料1的两个相对料边固定于两条传送带5上,传送带5拉动革料1,革料1便会沿着传输通道3进行不断运动;另外,还设置了驱动组件7以及红外线检测装置8,该红外线检测装置8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一一对应于每个安置台4,红外线检测装置8连接于安置台4并能与安置台4同步移动,每个红外线检测装置8均用于对传送带5对应的革料1侧边偏移情况进行检测,驱动组件7的数量也为两个,并且一一对应于每个安置台4,当红外线检测装置8检测到革料1侧边发生侧向移动时,并可输出信号于对应驱动组件7且通过驱动组件7最终驱动单个安置台4沿垂直于传送通道的传送方向进行移动。

以下对红外线检测装置8作详细介绍:

参见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两个红外线检测装置8分别位于革料1的两个相对侧边上,并且每个红外线检测装置8包括连接臂81、检测头85、红外线接收发射器86,该连接臂81可直接固定于安置台4,且垂直于地面设置,该检测头85则分为上头851和下头852,整体的形状为U形,上头851以及下头852分别位于革料1的上下两侧,而红外线接收发射器86则分别位于上头851以及下头852上,该红外线接收发射器86由接收器以及发射器构成,发射器发射红外线检测光,接收器以接收发射器发射出的红外线检测光,并且实际使用过程中,接收器在正常情况下会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检测光,仅仅只有当革料1发生侧向偏移时,会使红外线接收器中产生的红外线检测光发生隔断;

参见图1、图2以及图3所示,该连接臂81包括固定臂82、滑移臂83、调节块84,该固定臂82可固定于安置台4,固定臂82的总体方向为竖直方向,在调节块84上设置有竖向限位件9以及横向限位件12,其中的竖向限位件9与横向限位件12均可采用螺栓,调节块84上分别设有竖向通孔10以及横向通孔11,竖向通孔10的贯穿方向为竖直方向,横向通孔11的贯穿方向为水平方向,竖向限位件9螺纹连接于调节块84,且其端部穿过竖向通孔10,横向限位件12螺纹连接于调节块84,且其端部穿过横向通孔11,固定臂82穿过竖向通孔10并可沿着竖向通孔10进行竖直上下移动,并能通过竖向限位件9限制固定臂82与调节块84之间的相对移动;滑移臂83穿过横向通孔11并可沿着横向通孔11进行水平左右移动,并能通过横向限位件12限制滑移臂83与调节块84之间的相对移动;另外,滑移臂83背离调节块8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检测头85。

参见图1、图4以及图6所示,在每个安置台4的上台面上均设有压紧组件13,该压紧组件13包括有压紧臂1322以及压紧源1323,该压紧源1323可选用伸缩气缸,该伸缩气缸的伸缩头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压紧臂1322的一端连接于压紧源1323的伸缩头上并能随着压紧源1323的上下运动而同步上下运动,压紧臂1322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压紧轮1324,该压紧轮1324的外轮面上设置有压紧针1325,当压紧源1323推动压紧臂1322往传送带5方向运动,压紧轮1324上的压紧针1325会错位穿插于传送带5的定位针6。

其中,参见图9所示,传送带5靠近压紧轮1324的带面宽度大小为a,压紧轮1324的外轮面宽度大小为b,其中a大于b。

以下则对压紧组件13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参见图1所示,每个安置台4上的压紧组件13数量实际上为两个,且分别为固定压紧部131以及可调压紧部132,固定压紧部131与可调压紧部132两者的排列方向与传输通道3的传送方向保持一致;

参见图1以及图8所示,而其中的固定压紧部131结构包括一压紧源1323、一压紧臂1322、一压紧轮1324,压紧源1323可直接驱动压紧臂1322上下运动,进而最终驱动压紧轮1324与传送带5之间发生离合;

其中,参见图8以及图9所示,可调压紧部132结构在固定压紧部131结构的基础上还设置了一调节臂1321,该调节臂1321位于压紧臂1322与压紧源1323之间,调节臂1321一端连接于压紧源1323,且另一端上设有滑移槽16,该滑移槽16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5的传输方向保持一致,在压紧臂1322上设有用于驱动压紧臂1322滑移运动的驱动件17,驱动件17包括调节螺杆171,调节螺杆171穿设于调节臂1321侧壁且穿过滑移槽16,调节螺杆171螺纹连接于压紧臂1322端部。

在压紧轮1324上也有所改进:

参见图6以及图7所示,在压紧轮1324的中心还设置有滑移套14,该滑移套14的外套面旋转连接于压紧轮1324的中心,滑移套14的内套面套接于压紧臂1322,并能沿着压紧臂1322垂直于传送带5传送方向进行移动,压紧轮1324上设有第一限位件15,该第一限位件15可选用螺钉,该第一限位件15螺纹连接于滑移套14且端部相抵于压紧臂1322实现限位。

参见图1以及图6所示,驱动组件7实际包含了一驱动电机72以及一长螺杆71,长螺杆71一端连接于驱动电机72并受驱动电机72驱动而发生周向旋转,另一端则旋转连接于安置台4,长螺杆71的长度方向与革料1的长度方向垂直。

实际工作情况:

第一种情况,革料1在传输过程中,若发生在左侧偏移,位于左侧的红外线检测装置8内部的红外线检测光就会因革料1的偏移而隔断,红外线检测装置8便会发出信号于位于左侧的驱动组件7即可拉动整个左侧安置台4往左侧对应移动,安置台4的移动也会带动红外线检测装置8的往左移动,直至红外线检测光脱离革料1的隔断作用,上头851与下头852之间恢复红外线信号导通,移动停止;

第二种情况,革料1在传输过程中,若发生在右侧偏移,位于右侧的红外线检测装置8内部的红外线检测光就会因革料1的偏移而隔断,红外线检测装置8便会发出信号于位于右侧的驱动组件7即可拉动整个右侧安置台4往右侧对应移动,安置台4的移动也会带动红外线检测装置8的往右移动,直至红外线检测光脱离革料1的隔断作用,上头851与下头852之间恢复红外线信号导通,移动停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