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装置及其摩擦轮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3907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装置及其摩擦轮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中的运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的大力推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即“加气砖”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其单位质量只相当于普通粘土砖的1/4到1/5、普通混凝土的1/5,而且保温隔热的性能好,抗震能力强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在加气砖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将加气砖模具往摆渡车上运送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使用的输送装置的驱动结构包括摩擦轮驱动机构。摩擦轮驱动机构一般包括摩擦轮以及驱动摩擦轮旋转的驱动电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摩擦轮与相应输送结构接触,摩擦轮旋转,通过摩擦轮与输送结构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输送结构运动。例如,一项授权公告号为CN 205221906 U,名称为一种钢筋网笼吊架输送装置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摩擦轮驱动机构的输送装置,其中摩擦轮驱动机构包括摩擦轮以及驱动摩擦轮旋转的电机,所述摩擦轮的上部与运送物料的吊架接触配合,所述电机和摩擦轮设置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即浮动底座,所述电机支架的一端与相应的斜支撑梁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撑座通过螺栓连接,在螺柱上位于固定支撑座与电机支架之间的部分设有一个弹簧托盘,在弹簧托盘与电机支架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该装置在未运行时,摩擦轮的上表面高出吊架轨道平面一定距离,在运行过程中,摩擦轮被吊架压迫向下移动将压缩弹簧压缩,压缩弹簧产生向上的弹力,该弹力作用于摩擦轮与吊架的接触面上,增大摩擦轮与吊架的接触面上的正压力,从而增大摩擦轮与吊架之间的摩擦力,摩擦轮通过该摩擦力驱动吊架运动。

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摩擦轮与吊架之间发生打滑时,因为螺栓距离摩擦轮距离过近,无法通过调节螺栓来对摩擦轮的抬升高度进行调整,只能将装置停下后才可以对摩擦轮的抬升高度进行调整,给整个装置的控制带来不便。此外,摩擦轮运行时电机支架受到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压缩弹簧上,通过压缩弹簧传递给弹簧托盘,当压缩弹簧受到的压力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容易压坏弹簧,导致整个装置的缓冲功能失效,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该装置限定电机支架向上摆动幅度的上限位结构为直接设置在压缩弹簧上方的螺栓结构,该结构直接受到压缩弹簧向上的较大的顶推力,使螺栓结构在调整过程中摩擦力较大,不利于螺栓结构的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摩擦轮正常运行时对摩擦轮的抬升高度进行调整的摩擦轮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摩擦轮驱动机构的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擦轮驱动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摩擦轮,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架和浮动底座,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浮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浮动底座的一端与固定架铰接,所述浮动底座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浮动底座向上的作用力的弹簧,所述驱动装置和摩擦轮位于浮动底座的中部,所述摩擦轮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浮动底座远离铰接点一端的、用于对浮动底座向上摆动幅度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在上下方向位置可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为沿上下方向螺旋装配在固定架上的限位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为压簧,所述浮动底座和固定架上设置有压簧安装槽,所述压簧安装在所述压簧安装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簧位于浮动底座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对浮动底座向下摆动幅度进行限位的下限位柱,所述下限位柱对应于浮动底座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在远离浮动底座铰接点的一端位置处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设有供浮动底座的端部伸入的竖向长孔,所述限位螺栓的下端伸入竖向长孔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以上沿输送方向并列设置的摩擦轮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摩擦轮驱动机构上方的运输车,所述摩擦轮驱动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摩擦轮,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架和浮动底座,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浮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浮动底座的一端与固定架铰接,所述浮动底座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浮动底座向上的作用力的弹簧,所述驱动装置和摩擦轮位于浮动底座的中部,所述摩擦轮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浮动底座远离铰接点一端的、用于对浮动底座向上摆动幅度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在上下方向位置可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为沿上下方向螺旋装配在固定架上的限位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为压簧,所述浮动底座和固定架上设置有压簧安装槽,所述压簧安装在所述压簧安装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簧位于浮动底座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对浮动底座向下摆动幅度进行限位的下限位柱,所述下限位柱对应于浮动底座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在远离浮动底座铰接点的一端位置处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设有供浮动底座的端部伸入的竖向长孔,所述限位螺栓的下端伸入竖向长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和摩擦轮设置在浮动底座的中部,对浮动底座向上摆动幅度进行限位的限位件设置在浮动底座远离与固定架铰接点一端,且所述限位件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该限位件远离驱动装置和摩擦轮,故可以在装置正常运行时通过限位件的上下移动对摩擦轮的抬升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对整个摩擦轮驱动机构标高的控制。

进一步的,弹簧设置为压簧,浮动底座和固定架与弹簧的连接处设置有压簧安装槽,所述压簧卡装在所述压簧安装槽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压簧安装槽不仅方便压簧的安装,而且可以在压簧压缩或伸长过程中对压簧进行导向,防止压簧位置偏移。

进一步的,压簧设置在浮动底座的下方中部,而限位件设置在浮动底座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在摩擦轮驱动机构未工作时,浮动底座在压簧的顶推力和限位件挡止力的作用下保持在静止状态,该状态时,压簧的顶推力使浮动底座相对铰接点产生的向上旋转的力矩,限位件的挡止力使浮动底座相对铰接点产生的向下旋转的力矩,两个力矩大小相等,又因为顶推力作用点与铰接点的距离小于挡止力作用点与铰接点之间的距离,所以在浮动底座保持在静止状态时,挡止力小于顶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理,浮动底座对限位件产生的作用力小于压簧本身的弹力,这种结构设计大大减小了限位件所受到的作用力,有利于对限位件的竖直高度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浮动底座向下摆动幅度进行限位的下限位柱,该结构不仅可以防止机构在受力较大时在压簧上的作用力大于压簧的弹性限度,进而将压簧压坏的现象发生,而且下限位柱对应浮动底座的中部设计,位于驱动装置的下方,可以直接承受来自驱动装置向下的压力,从而防止浮动底座在受压较大时发生压弯或压断的现象,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固定架在远离浮动底座铰接点的一端位置处设有立柱,立柱的上端设有供浮动底座的端部伸入的竖向长孔,限位螺栓的下端伸入竖向长孔内,该结构中,限位螺栓的下端面与浮动底座的上端面挡止配合对浮动底座的向上摆动幅度进行限位,同时,竖向长孔的下壁面与浮动底座的下端面挡止配合可以对浮动底座的向下摆动幅度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加气块模具输送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摩擦轮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摩擦轮驱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4为图3中摩擦轮的结构图。

图中:1、摩擦轮驱动机构;11、固定底座;12、支撑柱;13、立柱;14、浮动底座;15、销轴;16、竖向长孔;17、限位螺栓;18、压簧;191、上安装管;192、下安装管;10、下限位柱;101、驱动电机;102、摩擦轮;2、运输车;21、底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为前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多个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的摩擦轮驱动机构1以及设置在摩擦轮驱动机构1上方的运输车2,运输车2的下方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梁21。

所述摩擦轮驱动机构1包括摩擦轮机架,所述摩擦轮机架包括固定架和浮动底座,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底座11,固定底座11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柱12和立柱13。支撑柱12的上端与浮动底座14之间通过销轴15铰接,浮动底座14的下方中部与固定底座11之间设置有压簧18,压簧18对浮动底座14产生向上的顶推力,使浮动底座14能相对铰接点在竖直方向进行摆动。

所述立柱13设置在浮动底座远离铰接点的一端,立柱13的上端设置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贯穿立柱13前后侧面的竖向长孔16,浮动底座14的一端插入竖向长孔16中并可在竖向长孔16中上下移动;立柱13的上端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贯穿竖向长孔16上壁面的限位螺栓17,限位螺栓17的下端插入竖向长孔16内,限位螺栓17下端面与浮动底座14的上端面之间挡止配合,限位螺栓17与立柱13螺纹连接并可通过旋转调整其插入竖向长孔16中的深度,进而对浮动底座14向上翘起幅度进行限定;此外,竖向长孔的下壁面与浮动底座的下端面挡止配合可以对浮动底座的向下摆动幅度进行限位。

所述固定底座11和浮动底座14相对的侧面上在竖直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上安装管191和下安装管192,所述上安装管191和下安装管192的内腔分别构成安装压簧18的上压簧安装槽和下压簧安装槽。所述压簧18上端插入上安装管191的内腔中,下端插入下安装管192的内腔中,卡装在固定底座11和浮动底座14之间。

所述压簧18的一侧设置有下限位柱10,下限位柱10的下端与固定底座11固定连接,高度大于压簧18被压缩后的极限高度,下限位柱10对应于浮动底座的中部设置,一方面对浮动底座14向下移动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防止压簧18受到的压力过大,超出压簧的弹性限度后将压簧18压坏,另一方面下限位柱对应浮动底座的中部,位于驱动装置的下方,可以直接承受来自驱动装置向下的压力,从而防止浮动底座在受压较大时发生压弯或压断的现象,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浮动底座14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1,驱动电机10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摩擦轮102。

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每个摩擦轮机架旁的接近开关(图中未显示),所述接近开关与相邻摩擦轮机架上的驱动电机101连接,用于控制该驱动电机101的启停。

本实用新型的加气块模具输送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摩擦轮驱动机构未与运输车2接触时,浮动底座14在压簧18的顶推作用后端向上翘起,翘起端的上端面与限位螺栓17的下端面挡止配合。同时,设置在浮动底座14上方的驱动电机101和摩擦轮102也向上抬升一定距离,使摩擦轮102的上端面高出运输车2的轨道平面一定距离。当运输车2从上一组摩擦轮驱动机构运动到该组摩擦轮驱动机构时,该组摩擦轮机架旁的接近开关3感应,启动该组摩擦轮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101,驱动电机101带动摩擦轮102转动。当运输车2下方的底梁21擦着该组摩擦轮102前进时,将压簧18压缩,压簧18压缩产生向上的顶推力,该顶推力作用于摩擦轮102与底梁21的接触面处,增大摩擦轮102与底梁21之间的正压力,从而增大摩擦轮与底梁2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摩擦轮对运输车2的推动力。当运输车2离开该组摩擦轮驱动机构进入下一组摩擦轮驱动机构后,压簧18自然弹回。

在上述过程中,上安装管191和下安装管192可以在压簧18压缩或伸长过程中对压簧18进行导向,防止压簧18位置偏移。

在摩擦轮驱动机构未与运输车2接触时,浮动底座14在压簧18的顶推力和限位螺栓17的挡止力的作用下保持在静止状态,该状态时,压簧的顶推力使浮动底座相对铰接点产生的向上旋转的力矩,限位螺栓17的挡止力使浮动底座相对铰接点产生的向下旋转的力矩,两个力矩大小相等,又因为顶推力作用点与铰接点的距离小于挡止力作用点与铰接点之间的距离,所以在浮动底座保持在静止状态时,挡止力小于顶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理,浮动底座14对限位螺栓17产生的作用力小于推力弹簧18本身的弹力,这种结构设计大大减小了限位螺栓所受到的作用力,减小了限位螺栓在高度调整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便于对限位螺栓的高度进行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部限位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在立柱上方沿竖直方向设置螺柱,螺柱上设置有压紧螺母,所述浮动底座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供所述螺柱穿过的长孔,所述浮动底座的上端面与压紧螺母的下端面挡止配合对浮动底座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压簧也可以由一个拉簧代替,此时,拉簧的两端均与固定架和浮动底座连接,且拉簧与固定架的连接部位高于拉簧与浮动底座的连接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擦轮驱动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一种输送装置中摩擦轮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