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328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布料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布料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布料,将布料裁成长条形后,经过若干导向辊的导向,将布料输送至各处的加工设备处。

市面上常见的导向装置大多采用各种不同粗细、不同位置的导向辊,布料呈“S”形绕过这些导向辊,实现方向上的转换。

这种设置方式虽然起到了改变方向的作用,但是布料在传输过程中,若导向辊的长度大于长条形布料的宽度,则布料在运动的过程中,易在光滑的导向辊上发生位移,导致与后续的加工设备处的配合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导向装置,其具有便于限位布料在导向辊上传输时的位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布料导向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至少两根导向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之间设有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平行于导向辊设置的纠偏板、穿设于纠偏板上的固定轴,所述纠偏板面向地面一侧还设有固定板,所述纠偏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纠偏板两侧还设有限位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料从两导向辊之间经过时,必然经过位于两导向辊之间的纠偏板,布料被纠偏板两侧的限位挡片限制,使得布料在运动过程中,与纠偏板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偏移,在靠近纠偏板处的导向辊上的布料也不易发生过大的偏移。

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件设置为位于纠偏板面向地面一侧的压簧,所述压簧以固定轴为对称中心在纠偏板两侧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料在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有所偏差时,布料对纠偏板两侧的作用力大小有所偏差;作用力大的一侧的压簧受力压缩;受作用力小的一侧的压簧呈复位状态,以便纠偏板贴合布料。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板与纠偏板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纠偏板被布料带动时,在纠偏板两侧均有相同的、充裕的空间以便纠偏板摆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大于纠偏板的长度,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连于位于固定板两侧的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纠偏板的长度用于契合布料的宽度,纠偏板位于固定板的中段处。固定板起到基准的作用,其与支架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在纠偏板以固定板为运动基准运动时,纠偏板始终落在固定板背离地面一侧,各处受到来自固定板的反作用力。若固定板的面积小于纠偏板,则在纠偏板运动过程中,相较于两端固连于支架上的固定板连接结构,连接强度低,易受外力造成位移。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挡片自纠偏板的两端引出,向背离地面一侧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挡片能够将布料限制在纠偏板上,减小布料从纠偏板两侧滑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位于纠偏板两侧的限位挡片均与纠偏板背离地面的一面呈锐角夹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竖直引出的限位挡片,与纠偏板之间呈夹角设置的限位挡片能够提高对布料的限位程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抵触于纠偏板两侧的挡圈,所述挡圈在固定轴上以固定轴的中点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圈将纠偏板与固定轴的相对位置限定,使纠偏板不易在固定轴上滑移。

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套设于固定轴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挡圈上,挡圈固连于纠偏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纠偏板运动时,带动挡圈也转动,此时扭簧受力发生形变,起到缓冲作用;当纠偏板复位时,扭簧的弹性形变辅助纠偏板复位。

进一步设置:所述扭簧包括套设于固定轴上的圆形主体、从主体两端延伸出的线材,所述扭簧与固定轴、挡圈相连处即为线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材起到固定作用,当固定轴和挡圈发生相对位移后,线材带动扭簧同时发生弹性形变。

作为优选,所述纠偏板设置为立方体,所述纠偏板的棱边处设置为倒圆角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纠偏板的棱边与布料直接接触,倒圆角结构表面光滑,不易损坏布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将布料限制在一处固定位置处,减小布料在导向辊上的滑移幅度。同时,纠偏板的活动结构能够对布料在传输过程中的运动起到一定缓冲作用,以便减小对布料的拉扯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A部结构放大图用于体现压簧的相对位置;

图3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B部结构放大图用于体现扭簧的相对位置。

图中,1、支架;2、导向辊;3、纠偏机构;31、纠偏板;32、固定轴;33、固定板;34、弹性件;4、限位挡片;5、压簧;6、挡圈;7、扭簧;8、圆形主体;9、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布料导向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设置为两个相互平行的杆件,在两道支架1之间设置有若干导向辊2,导向辊2垂直于支架1。在相邻的导向辊2之间还设有纠偏机构3。

如图1所示,纠偏机构3采用板件来限位布料。纠偏机构3包括固连于支架1上、且与导向辊2平行的固定轴32。在固定轴32的中段处穿设有纠偏板31。纠偏板31设置为立方体,其棱边处设置为倒圆角结构,以便减小对布料的损伤。

如图1所示,纠偏板31背离地面的一侧设有限位挡片4,限位挡片4从纠偏板31面向两侧的支架1的侧面上引出,并且向纠偏板31的中点处倾斜,使得两侧的限位挡片4均与纠偏板31背离地面一面呈锐角夹角设置。

如图1和2所示,纠偏板31的两侧还设有套设在固定轴32上的挡圈6,挡圈6与纠偏板31固定连接,挡圈6能够与固定轴32发生相对转动。

如图1和2所示,为了实现纠偏板31转动后能够立即复位,在纠偏板31面向地面一侧还设有固定板33,固定板33和纠偏板31之间通过弹性件34连接。固定板33与纠偏板31片平行设置,固定板33的两端向支架1延伸直至与支架1固连。弹性件34采用压簧5,压簧5的两端分别固连于固定板33和纠偏板31上。压簧5在纠偏板31上的排布以固定轴32为对称中心,在纠偏板31与导向辊2相平行的两条棱边处对称设置。

当纠偏板31发生转动时,由于固定板33的相对位置不变,纠偏板31与固定板33之间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当纠偏板31靠近固定板33时,压簧5处于压缩状态;当纠偏板31背离固定板33时,压簧5处于拉伸状态。当作用于纠偏板31上的外力减小或撤去后,压簧5复位,重新回到固定板33和纠偏板31相互平行的位置。

实施例2:一种布料导向装置,如图3和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纠偏机构3仅包括固连于支架1上的固定轴32、穿设于固定轴32上的纠偏板31。纠偏板31的两侧抵触有套设于固定轴32上的挡圈6,挡圈6固连于纠偏板31上。在挡圈6面向支架1的一侧还套设有扭簧7,扭簧7包括圆形主体8、自圆形主体8上引出的两条线材9。两条线材9共线设置,且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延伸。其中一条线材9嵌设于挡圈6内,另一条线材9嵌设于固定轴32上。

当纠偏板31发生转动时,带动挡圈6转动,挡圈6带动扭簧7的一条线材9,由于固定轴32的位置不变,此时扭簧7发生弹性形变,当作用于纠偏板31上的外力减小或撤去后,扭簧7复位,带动纠偏板31复位。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