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的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1509发布日期:2018-06-15 22:3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的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架运输领域,特涉及一种用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重要部件,它可以增加车辆的载重量、长度与容量、增加列车的运行速度,转向架有很好的减震和平衡作用,能保证列车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的平稳性。一般的转向架结构如图6所示,通过两侧的连接轴2将转向架连接成为整体。

由于转向架使用量大且需要经常维修,故铁道运输公司需要日常需要维修大量的转向架。一般来说,每班完成按20车辆计40台转向架的检修,并且要求在4个小时内完成,也就是每班要完成40台转向架的拆卸和落成,每小时要求拆卸、检测、装配的转向架要超过20台次。传统的检修过程由装配工人拆卸、吊装到轨道输送线上,由人工转向架检修线,检修完成后的转向架还需要人工输送到车修库,再装配到车辆上。

但是现有的转向架吊运一般需要人工辅助完成,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转向架起吊装置》(申请号:CN200610096414.4)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通过键与传动丝杠轴相连接,旋转电机通过螺栓与起吊架连接并固定在起吊架上,传动丝杠轴通过左转动套、右转动套与起吊架配合连接,传动丝杠轴与左、右卡爪螺纹连接。该专利适应不同的转向架不同宽度的摇枕,在混线输送或者多产品的输送中,结构简单便利。

但是对于两个连接轴的转向架,该文献的吊具采用左右卡爪的形式,难以将两个连接轴固定住,抓取时重心偏移容易滑动,且在智能输送线上需要,抓取和放置这两种状态难以确定,难以应用在智能输送线上自动抓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的吊装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四个挂钩,且四个挂钩在连接轴的作用下同步协同工作,便于对抓取或放置转向架的状态进行识别,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工作可靠,可应用于智能输送线上,实现对转向架的自动抓取或放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减轻了装配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的吊装装置,包括钢轨、轨道支撑梁、电机和传输车,轨道支撑梁上设置钢轨,钢轨上设置传输车,电机安装在传输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车包括液压站、升降部、回转支承、传输吊具,传输车前侧设置回转支承,升降部连接在回转支承上,升降部下部连接传输吊具,升降部内设置油缸,所述的传输吊具包括四个挂钩、定位销、销帽、定位杆、凹槽、连接轴、固定架、活塞杆,四个挂钩分别前后左右对称的固定在固定架上,四个挂钩尾部套装在连接轴上,在同一侧两个挂钩上分别设置定位销、定位杆,定位销上设置销帽,定位杆上设置凹槽,定位杆固定在其中挂钩上,当挂钩向外扩展时,定位杆的凹槽逐渐靠近销帽,并卡在销帽上。

根据如上所述的用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挂钩带弧度的向外扩展或向内收缩。

根据如上所述的用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车还包括控制箱,控制箱设置在传输车上部。

根据如上所述的用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车还包括工位识别器,工位识别器设置在传输车上部。

根据如上所述的用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车还包括导向装置,导向装置设置在升降部旁边,导向装置用于使升降部上下垂直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在抓取转向架时,四个挂钩都带一定弧度的向内收缩,确保抓取的可靠性,通过实验,抓取成功率大于99.9%,在生产线上还没有抓取失败的现象发生;二是通过连接轴使四个挂钩同步运行,控制简单且运行更加可靠;三是吊具抓取物体状态和放下物体状态十分方便采集,无需增加相应的传感器即可实现,便于控制系统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吊具结构示意图(抓取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吊具未抓取物品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吊具抓取物品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吊具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吊具挂转向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挂钩移动路线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小车位于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转向架本体1、连接轴2、电机3、控制箱4、液压站5、升降部6、回转支承7、导向装置8、传输吊具9、挂钩91、定位销92、销帽921、定位杆93、凹槽931、连接轴94、固定架95、活塞杆96、工位识别器10、钢轨11、轨道支撑梁12、挂钩移动路线13、传输车14、轨道制动器15、传感器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的吊装装置包括钢轨11、轨道支撑梁12、电机3和传输车14,轨道支撑梁12上设置钢轨11,钢轨11上设置传输车14,电机3安装在传输车14上,通过驱动电机3,可使传输车14在钢轨11上前后移动。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车14包括控制箱4、液压站5、升降部6、回转支承7、导向装置8、传输吊具9、工位识别器10,传输车14上部设置控制箱4、液压站5和工位识别器10,工位识别器10用于识别传输车14所处工位。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箱4内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采集各种信号并根据采集的信号控制系统运行。传输车14前侧设置回转支承7,升降部6连接在回转支承7上,升降部6下部连接传输吊具9,升降部6旁边设置导向装置8,导向装置8用于使升降部6上下垂直运动,升降部6内设置油缸,确保精确定位,液压站5用于对升降部6的油缸进行供油,回转支承7可前后旋转。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吊具9包括四个挂钩91、定位销92、销帽921、定位杆93、凹槽931、连接轴94、固定架95、活塞杆96,四个挂钩91分别前后左右对称的固定在固定架95上,四个挂钩91尾部套装在连接轴94上,连接轴94向上移动时,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四个挂钩91带一定弧度的向内收缩,钩住连接轴2,这样即可吊运转向架本体1。当转向架本体1移动到位时,连接轴94向下移动时,四个挂钩91带一定弧度的向外扩展,如图2所示,四个挂钩91与连接轴2脱离,完成脱钩。本实用新型挂钩抓取或脱钩时,挂钩91的运动路径最好如图8中挂钩移动路线13所示意,当四个挂钩91在连接轴94的带动下同步工作时,可确保可靠运行。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轴94连接在升降部6内油缸的活塞杆96上,在同一侧两个挂钩91上分别设置定位销92、定位杆93,定位销92上设置销帽921,定位杆93上设置凹槽931,定位杆93固定在挂钩91上,当挂钩91向外扩展时,定位杆93的凹槽931侧逐渐靠近销帽921,并最终卡在销帽921上。这样不但可以限制活塞杆96伸出范围,并且在控制时,可以通过油缸的压力变化确保四个挂钩91已打开;在抓取时,四个挂钩91分别抓取连接轴2后,活塞杆96回收时油缸的压力也会增加,同样通过油压的变化,确保转向架已被抓取。

本实用新型吊装装置的工作过程是:传输车14通过电机3在钢轨11上移动,带动整个吊具在需要的工位上,首先,通过活塞杆96向下推动连接轴94,使销帽921卡在凹槽931上,此时油缸压力突然增加,控制系统可通过油缸压力的变化确保挂钩91处于打开状态,然后通过回转支承7使升降部6整体下移,当到达抓取位置时,活塞杆96向上拉动连接轴94,使销帽921远离凹槽931,且此时四个挂钩91带一定弧度的向内收缩,从而实现四个挂钩91同时将转向架本体1两侧的连接轴2抓紧,此时油缸压力突然增加,控制系统可通过油缸压力的变化确保转向架本体1已被牢固的挂在挂钩上,然后将转向架移动至需要加工的工位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吊装装置可靠性高、抓取成功率高且便于自动识别装置所处的状态,故可以应用在智能输送线上,智能输送线可选用了自动识别机构和PLC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输送、自动记忆、自动识别,从而极大的减轻了检修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转向架的检修效率。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车14安装在智能输送线后,可在输送线上增设轨道制动器15,在每个存放工位一侧设置传感器16,轨道制动器15用于传输车14到位后的定位,传感器16用于检测转向架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架的检修是在修车库内进行,根据铁道运输公司有关检修标准,每班要完成20车辆计40台转向架的检修任务。因此,在检修库内设置了40个存放工位。在40个存放工位上方设置有智能传输线和传输车14。为了不让库内行车与转向架智能输送线发生干涉,转向架输送线的小车采用悬臂式吊装,可以保证库内行车直接将拆卸下来的转向架吊到智能传输线上。

本实用新型在40个存放工位上每个工位设置传感器16(传感器包括待修信号发送器和修装信号发送器)。在智能传输小车上装有PLC控制的信号接收装置和指令控制装置,智能传输车14根据采集的信号和指令往返在传输线上,取走待修的转向架,送来修好的转向架,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输送线实现了在线自动记忆、自动运输,这在转向架检修领域是一大突破,极大的减轻了检修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转向架的检修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