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3520发布日期:2018-08-29 01:1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提手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工艺中,纸箱(盒)的塑料提手基本上是由人工完成,劳动效率低下,且劳工成本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实现穿提手自动化是市场的必然趋势。目前,已经有自动穿提手机在生产中使用,能够实现将提手自动穿设在纸箱上。

但是在提手进入上述自动穿提手机之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需要使零散的提手逐个分离,并使其有序地进入自动穿提手机。现在虽然也有一些能够对零散提手进行上机自动整理的装置,但其也存在很多缺陷,尤其对提手能稳定传送和分离存在问题。采用现有的装置,在传输过程中常常发生提手偏移,或者不能将单个提手稳定分离,进而影响后续的自动穿提手机的正常工作效率。

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提手发生偏移,保证提手连续稳定传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包括提手分离单元和至少一个连续输送单元,其中,所述连续输送单元包括皮带输送机构和水平设置的调节底板,所述皮带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底板上方的安装架、输送皮带、输送主动轮和输送从动轮,所述输送主动轮和所述输送从动轮平行设置并均能转动地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输送主动轮和所述输送从动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具有间隔,所述输送皮带张紧在所述输送主动轮和所述输送从动轮上,所述输送皮带与所述输送副底板之间具有间隔并形成水平设置的输送通道,所述提手分离单元设置在所述输送通道的出口处,所述皮带输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多个弹性张紧组件,多个所述弹性张紧组件均安装在所述输送主动轮和所述输送从动轮之间并均位于所述输送皮带的内侧,多个所述弹性张紧组件沿所述皮带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列且具有间隔,每个所述弹性张紧组件均向其下方的所述输送皮带提供向下的弹性压力。

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其中,所述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连续输送单元,两个所述连续输送单元并排设置且具有间隔,两个所述连续输送单元的所述调节底板之间的距离与提手的提手柄的长度相同。

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张紧组件包括弹簧、弹簧压板、张紧调节杆,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张紧调节杆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安装板螺纹配合,所述弹簧压板倾斜设置并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弹簧压板的顶端顶抵在所述张紧调节杆的底端,所述弹簧压板的底端顶抵在所述皮带上,所述销轴水平设置并贯穿所述弹簧压板的中部和所述安装架,所述弹簧竖直设置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销轴的下方并顶抵在所述弹簧压板上。

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张紧组件还包括辊轮,所述辊轮铰接在所述弹簧压板的底端并与所述输送皮带滚动配合。

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其中,所述皮带输送机构还包括辅助从动轮,两个所述辅助从动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输送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下方,两个所述辅助从动轮均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输送皮带张紧在所述输送主动轮、所述输送从动轮和两个所述辅助从动轮上。

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其中,所述皮带输送机构还包括输送主电机,所述输送主电机与所述主动轮连接并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

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其中,所述提手分离单元包括分离单元支架、上浮动板、下浮动板和同步传动机构,所述下浮动板竖直设置并与所述调节底板相接,所述上浮动板竖直设置并位于所述下浮动板的上方,所述上浮动板和所述下浮动板之间具有间隔并形成用于夹紧提手的钳口,所述上浮动板和所述下浮动板均通过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分离单元支架上并在所述同步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同步上下移动,处于初始位置的所述下浮动板的顶面与所述调节底板的上表面齐平。

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其中,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

主动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分离单元支架的顶端,所述主动轴水平设置并垂直于所述输送通道的轴线,所述主动轴的一端连接有分料主电机;

两个上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浮动板的两侧,每个所述上传动组件均包括上主动齿轮、上从动齿轮、上传动杆和上连接件,所述上主动齿轮套设在所述主动轴上并与所述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上从动齿轮与所述上主动齿轮位于同一高度并相互啮合,所述上从动齿轮通过安装轴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分离单元支架上,所述上传动杆的顶端铰接在所述上从动齿轮的端面上,所述上传动杆的底端通过上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上浮动板铰接;

两个下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浮动板的两侧,每个所述下传动组件均包括下主动齿轮、下传动齿轮、下从动齿轮、下传动杆和下连接件,所述下主动齿轮套设在所述主动轴上并与所述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下传动齿轮位于所述下主动齿轮的下方并与所述下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下从动齿轮与所述下传动齿轮位于同一高度并相互啮合,所述下从动齿轮和所述下传动齿轮分别通过安装轴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分离单元支架上,所述下传动杆的顶端铰接在所述下从动齿轮的端面上,所述下传动杆的底端通过上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下浮动板铰接。

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上连接件对应配合的上导轨,所述分离单元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对应配合的下导轨。

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其中,所述自动输送和分离装置还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且同步运行的等间推送单元,两个所述等间推送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下浮动板的两侧,每个所述等间推送单元均包括等间推送单元支架和安装在所述等间推送单元支架上的等间推动机构,所述等间推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下浮动板相接,所述等间推动机构的另一端与自动穿箱机相接,所述等间推动机构包括推动皮带、推动主动轮和推动从动轮,所述推动主动轮和所述推动从动轮分别位于所述等间推动机构的两端并均能转动地在安装在所述等间推送单元支架上,所述推动主动轮和所述推动从动轮相互平行且均水平设置,所述推动皮带张紧在所述推动主动轮和所述推动从动轮上,所述等间推动皮带上设置有多个推块,多个所述推块沿所述等间推动皮带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推块之间的距离相同。

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其中,每个所述等间推送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等间推动皮带外侧的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上固定板均平行于所述等间推动皮带设置,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等间推动皮带的上表面齐平,所述上固定板位于所述下固定板的上方并与所述下固定板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围合形成有等间传送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多个弹性张紧组件向输送皮带提供向下的弹性压力,利用该弹性压力保持输送皮带与提手的提手柄接触并对于提手柄也能施加向下的弹性压力,提手进入输送通道后,在输送皮带弹性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紧在调节底板的上表面,使提手处于水平状态;同时,输送通道的实际高度仅仅为一个水平放置的提手的提手柄的高度,这样,输送通道内多个提手便只能排成一排,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输送过程中常常有多个提手叠摞在一起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输送皮带对于提手的弹性压力,也有效地避免了提手的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移,使得多个提手能够连续、稳定地水平传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续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张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提手分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等间推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 10、连续输送单元;

11、调节底板; 12、皮带输送机构;

121、安装架; 1211、安装板;

122、输送皮带; 123、输送主动轮;

124、输送从动轮; 125、弹性张紧组件;

1251、弹簧; 1252、弹簧压板;

1253、张紧调节杆; 1254、销轴;

1255、辊轮; 126、辅助从动轮;

127、输送主电机; 13、输送通道;

14、副底板; 20、提手分离单元;

21、分离单元支架; 22、上浮动板;

23、下浮动板; 24、同步传动机构;

241、主动轴; 242、上传动组件;

2421、上主动齿轮; 2422、上从动齿轮;

2423、上传动杆; 2424、上连接件;

243、下传动组件; 2431、下主动齿轮;

2432、下传动齿轮; 2433、下从动齿轮;

2434、下传动杆; 2435、下连接件;

25、钳口; 26、分料主电机;

1212、上导轨; 211、下导轨;

30、等间推送单元; 31、等间推送单元支架;

32、下固定板; 33、上固定板;

34、等间推动机构; 341、推动皮带;

342、推动主动轮; 343、推动从动轮;

344、推块; 345、推送主电机;

35、等间传送通道; 40、主底板;

50、电机支架; 200、提手;

201、提手柄; 202、提手卡头;

244、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100包括提手分离单元20和至少一个连续输送单元10,连续输送单元10包括皮带输送机构12和水平设置的调节底板11,皮带输送机构12包括设置在调节底板11上方的安装架121、输送皮带122、输送主动轮123和输送从动轮124,输送主动轮123和输送从动轮124平行设置并均能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21上,输送主动轮123和输送从动轮12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具有间隔,输送皮带122张紧在输送主动轮123和输送从动轮124上,输送皮带122与调节底板11之间具有间隔并形成水平设置的输送通道13,皮带输送机构12还包括安装在安装架121上的多个弹性张紧组件125,多个弹性张紧组件125均安装在输送主动轮123和输送从动轮124之间并均位于输送皮带122的内侧,多个弹性张紧组件125沿输送皮带122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列且具有间隔,每个弹性张紧组件125均向其下方的输送皮带122提供向下的弹性压力,提手分离单元20设置在输送通道13的出口处。

采用如上所述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100输送和分离提手的方法包括:

步骤1,将多个提手200送入连续输送单元10,多个提手200受到输送皮带122向下的压力在输送通道13内连续排列,并在输送皮带122摩擦力的带动下连续移动至输送通道13的出口;

步骤2,提手分离单元20对经输送通道13输出的成排的多个提手200进行单个阶梯分离。

如图2所示,目前,常见的用于纸箱的提手200包括条状的提手柄201和设置在提手柄201两端的提手卡头202。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多个弹性张紧组件125向输送皮带122提供向下的弹性压力,利用该弹性压力保持输送皮带122与提手200的提手柄201接触并对于提手柄201也能施加向下的弹性压力,提手200进入输送通道13后,在输送皮带122弹性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紧在调节底板11的上表面,使提手200处于水平状态;同时,输送通道13的实际高度仅仅为一个水平放置的提手200的提手柄的高度,这样,输送通道13内多个提手200便只能排成一排,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输送过程中常常有多个提手200叠摞在一起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输送皮带122对于提手200的弹性压力,也有效地避免了提手200的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移,使得多个提手200能够连续、稳定地水平传送。

在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皮带122同时对提手200施加摩擦力,该摩擦力为提手200水平前进(朝向输送通道的出口处)的动力;调节底板11为提手200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使得进入输送通道13内的提手200保持水平,同时,为了避免调节底板11对于提手200水平运动的影响,调节底板11一般要求选用耐磨光滑不容易变形的材料,经过热处理硬度达到48-52HBC(洛氏48-52°)。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7所示,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100包括两个连续输送单元10,两个连续输送单元10并排设置且具有间隔,具体的,两个连续输送单元10的输送通道13平行设置且具有间隔,两个连续输送单元10的调节底板11之间的距离与提手柄201的长度一致。两个连续输送单元10同步运行,提手柄201的长度方向与调节底板1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提手200的提手柄201同时进入两个输送通道13,提手柄201两端的提手卡头202刚好张紧在两个调节底板11的外侧边上,避免了提手200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偏移,进一步保证了提手200连续、稳定的水平输送。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两个调节底板11的距离能够调节,通过手工调节或参数设置,使得两调节底板11之间的相对距离适应不同规格的提手20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4所示,弹性张紧组件125包括弹簧1251、弹簧压板1252、张紧调节杆1253,安装架121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211,张紧调节杆1253沿竖直方向贯穿安装板1211并与安装板1211螺纹配合,弹簧压板1252倾斜设置并通过销轴1254铰接在安装架121上,弹簧压板1252的顶端顶抵在张紧调节杆1253的底端,弹簧压板1252的底端顶抵在输送皮带122上,销轴1254水平设置并贯穿弹簧压板1252的中部和安装架121,弹簧1251竖直设置并处于压缩状态,弹簧1251的一端固接在安装板1211的底面上,弹簧1251的另一端位于销轴1254的下方并顶抵在弹簧压板1252上。这样,通过张紧调节杆1253与安装板1211的螺纹配合可以调节张紧调节杆1253伸入安装板1211下方的长度,进而调节弹簧压板1252的倾斜角度和弹簧1251的压缩程度,最终调节输送通道13的实际高度及输送皮带122对于提手的弹性压力和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弹性张紧组件125还包括辊轮1255,辊轮1255铰接在弹簧压板1252的底端并与输送皮带122滚动配合,进而减少了弹性张紧组件125对于输送皮带122环向运动的阻力,保证了输送皮带的平稳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安装架121呈平板状且竖直设置(即安装架121为竖直设置的主墙板),安装板1211和弹簧压板1252均设置在安装架121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皮带输送机构12还包括两个平行于输送主动轮123设置的辅助从动轮126,两个辅助从动轮126分别安装在输送主动轮123和输送从动轮124的下方,两个辅助从动轮126均能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21上,输送皮带122张紧在输送主动轮123、输送从动轮124和两个辅助从动轮126外。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输送主动轮123连接有输送主电机127,在输送主电机127的驱动下,输送主动轮123带动输送皮带122环向运动。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两个连续输送单元10的输送主动轮123分别连接有输送主电机127,两个输送主电机127同步运行。

在另一个可选的例子中,两个连续输送单元10的输送主动轮123均与同一个输送主电机127连接,并在该输送主电机的驱动下同步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1、图5和图7所示,提手分离单元20包括分离单元支架21、上浮动板22、下浮动板23和同步传动机构24,下浮动板23竖直设置并与调节底板11相接,上浮动板22竖直设置并位于下浮动板23的上方,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之间具有间隔并形成用于夹紧提手的钳口25,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均通过同步传动机构24安装在分离单元支架21上并在同步传动机构24的驱动下同步上下移动,处于初始位置的下浮动板23的顶面与调节底板11的上表面齐平。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100包括两个连续输送单元10,在每个连续输送单元10的输送通道13的出口处,皮带输送机构12沿输送通道13的轴向凸出于调节底板11,这样,便在输送通道13的出口处形成有一个开口向下的缺口,下浮动板23和上浮动板22均设置在两个缺口之间。提手200经输送通道13运送至缺口处时,提手柄201的两端受到输送皮带122的限位,提手柄201的中部搭在下浮动板23的顶面上,避免了提手200的移位,进而保证了提手200顺利地进入由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构成的钳口25。

在另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100包括一个连续输送单元10,在其输送通道13的出口处,皮带输送机构12沿输送通道13的轴向凸出于调节底板11,在输送通道13的出口处形成有一个开口向下的缺口,下浮动板23和上浮动板22均位于缺口的同一侧,提手200经输送通道13运送至缺口处时,提手柄201的一端受到输送皮带122的限位,提手柄201的另一端搭在下浮动板23的顶面上,使得提手200能够顺利地进入由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构成的钳口25。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7所示,同步传动机构24包括主动轴241、两个上传动组件242和两个下传动组件243,主动轴241能转动地安装在分离单元支架21的顶端,主动轴241水平设置并垂直于输送通道13的轴线,主动轴241的一端连接有分料主电机26。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两个上传动组件242分别设置在上浮动板22的两侧,每个上传动组件242均包括上主动齿轮2421、上从动齿轮2422、上传动杆2423和上连接件2424,上主动齿轮2421套设在主动轴241上并与主动轴241固定连接,上从动齿轮2422与上主动齿轮2421位于同一高度并相互啮合,上从动齿轮2422通过安装轴能转动地安装在分离单元支架21上,上传动杆2423的顶端铰接在上从动齿轮2422的端面上,上传动杆2423的底端通过上连接件2424与上浮动板22铰接;

进一步的,两个下传动组件243分别设置在下浮动板23的两侧,并且每个下传动组件243均位于其同侧的上传动组件242的外侧,每个下传动组件243均包括下主动齿轮2431、下传动齿轮2432、下从动齿轮2433、下传动杆2434和下连接件2435,下主动齿轮2431套设在主动轴241上并与主动轴241固定连接,下传动齿轮2432位于下主动齿轮2431的下方并与下主动齿轮2431相互啮合,下从动齿轮2433与下传动齿轮2432位于同一高度并相互啮合,下从动齿轮2433和下传动齿轮2432分别通过安装轴244能转动地安装在分离单元支架21上,下传动杆2434的顶端铰接在下从动齿轮2433的端面上,下传动杆2434的底端通过上下连接件2435与下浮动板23铰接。

处于初始位置的下浮动板23的顶面与调节底板11的上表面齐平,上浮动板22位于下浮动板23的上方,此时,上传动杆2423与上从动齿轮2422的铰接点,以及下传动杆2434与下从动齿轮2433的铰接点均位于最高位置处;提手200进入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围成的钳口25后,分料主电机26驱动主动轴241转动,固设在分料主动轴241上的上主动齿轮2421和下主动齿轮2431同步转动,进一步的,上主动齿轮2421带动上从动齿轮2422转动,上传动杆2423与上从动齿轮2422的铰接点由最高位置处向最低位置处转动,上传动杆2423带动上浮动板22下移,与此同时,下主动齿轮2431带动下传动齿轮2432和下从动齿轮2433转动,下传动杆2434和下从动齿轮2433的铰接点也有最高位置处向最低位置处转动,下传动杆2434带动下浮动板23下移,最终使得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的同步向下移动,进而实现了被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夹住的提手200下移,当上传动杆2423与上从动齿轮2422的铰接点和下传动杆2434与下从动齿轮2433的铰接点均位于最低位置处时,便完成了对上述单个提手200的分离;完成上述阶梯分离后,分料主电机26驱动主动轴241继续转动,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垂直向上移动回复初始位置。重复上述过程,便可以使得输送通道13内成排提手200依次单个阶梯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安装架121上设置有与上连接件2424对应配合的上导轨1212,分离单元支架21上设置有与下连接件2435对应配合的下导轨211。这样,以进一步保证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能够垂直上下移动,避免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在移动时产生错位,最终保证提手分离单元20的平稳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1、图6所示,上述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方法还包括步骤3,将阶梯分离后的多个所述提手等间传送至自动穿箱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100还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且同步运行的等间推送单元30,两个等间推送单元30分别安装在下浮动板23的两侧,每个等间推送单元30均包括等间推送单元支架31和安装在等间推送单元支架31上的等间推动机构34,等间推动机构34的一端与下浮动板23相接,等间推动机构的另一端与自动穿箱机相接,等间推动机构34包括推动皮带341,推动主动轮342和推动从动轮343,推动主动轮342和推动从动轮343分别位于等间推动机构34的两端并能转动地在安装在等间推送单元支架31上,推动主动轮342和推动从动轮343相互平行且均水平设置,推动皮带341张紧在推动主动轮342和推动从动轮343上,推动皮带341的上表面与处于最低位置的下浮动板23的顶面齐平,等间推动皮带34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推送提手200的推块344,多个推块344沿等间推动皮带341的轴向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推块344之间的距离相同。推动主动轮342连接有推送主电机345,在推送主电机345的驱动下,推动主动轮342带动推动皮带341环向运动,推动皮带341上的推块344随推动皮带341一同运动,下浮动板23处于最低位置处时,位于下浮动板23顶面的提手200也搭设在推动皮带341的上表面,此时,推动皮带341上的推块344推动提手200运动,由于两个相邻的推块344之间的距离相同,由上述推块344推动的提手200之间的距离也相同,相邻的两个提手200到达自动穿箱机的时间间隔也就相同,进而实现了对单个提手200的等间输送,为下一步提手穿过纸箱动作实现自动化做好准备工作。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两个等间推动机构34的推动主动轮342由同一个推送主电机345驱动。

在另一个可选的例子中,两个等间推动机构34的推动主动轮342分别连接有推送主电机345,两个推送主电机345的输出功率相同且同步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每个等间推送单元30还包括设置在推动皮带341外侧的下固定板32和上固定板33,下固定板32和上固定板33均平行于推动皮带341设置,下固定板32的上表面与推动皮带341的上表面齐平;上固定板33位于下固定板32的上方,上固定板33与下固定板32之间具有间隔并围合形成等间传送通道35,提手柄201的端部能够进入同侧的等间传送通道35,下固定板32与下浮动板23相接的一端凸出于上固定板33,这样便使等间传送通道35具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入口,便于提手柄201由上述入口进入等间传送通道35,等间传送通道35能够协助稳定提手200,防止推块344推动提手200过程中提手200发生位移,使单个提手完成等间传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提手分离单元20还设有电眼机构,电眼机构包括电眼和控制系统,电眼和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与推送主电机345、分料主电机26和输送主电机127电连接,通过电眼检测,控制系统控制提手分料主电机26工作,带动上主动齿轮2421运转,上主动齿轮2421运转带动上从动齿轮2422运转,上从动齿轮2422运转控制提手分料上浮动板22垂直向下位移;下主动齿轮2431通过主动轴241随分料主电机26运转,下主动齿轮2431运转带动下传动齿轮2432、下从动齿轮2433运转,控制下浮动板23垂直向下位移,由于下主动齿轮2431和上主动齿轮2421同轴,进而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同步运转。当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夹住提手200的提手柄201垂直下降,将提手200放置至推动皮带341和下固定板32时,完成阶梯分离。当电眼检测到提手200已经放置在推动皮带341和下固定板32后,控制系统控制推送主电机345工作,推送主电机345带动推动主动轮342运转,其带动推动从动轮343运转,推动皮带341环向运动,推块344随着推动皮带341环向运动,推块344运动至下固定板32处,推块344推着提手200水平前进并进入等间传送通道35,此时完成一个提手200的传输和分离及等间输送,同时,控制系统控制分料主电机26工作,上主动齿轮2421和下主动齿轮2431同时运转,控制上浮动板22和下浮动板23复位,等待下一个提手200进行阶梯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电眼和控制系统在设备中是很普通的一种探测及反馈信号的应用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两个调节底板11均安装在水平设置的副底板14上,两个调节底板1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自动输送和分离提手的装置100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主底板40,副底板14、分离单元支架21和等间推送单元支架31均设置在主底板40上,安装架121于分离单元支架21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分离单元支架21上还安装有电机支架50,推送主电机345、分料主电机26和输送主电机127均安装在电机支架50上。

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